- 年份
- 2024(8172)
- 2023(11706)
- 2022(9983)
- 2021(9496)
- 2020(7869)
- 2019(17873)
- 2018(17730)
- 2017(34252)
- 2016(18398)
- 2015(20513)
- 2014(20339)
- 2013(19168)
- 2012(17693)
- 2011(15566)
- 2010(15399)
- 2009(13794)
- 2008(12933)
- 2007(11258)
- 2006(9576)
- 2005(8114)
- 学科
- 济(67226)
- 经济(67135)
- 管理(53870)
- 业(49653)
- 企(40320)
- 企业(40320)
- 方法(31418)
- 数学(28182)
- 数学方法(27763)
- 农(20856)
- 财(19560)
- 中国(18726)
- 业经(14251)
- 制(14201)
- 农业(13244)
- 贸(13100)
- 贸易(13096)
- 地方(12844)
- 易(12800)
- 学(12479)
- 策(11814)
- 务(11498)
- 银(11443)
- 财务(11440)
- 银行(11419)
- 财务管理(11413)
- 理论(11089)
- 融(10968)
- 金融(10961)
- 行(10952)
- 机构
- 学院(243428)
- 大学(241308)
- 济(101989)
- 经济(99954)
- 管理(97941)
- 理学(84652)
- 理学院(83837)
- 管理学(82351)
- 管理学院(81893)
- 研究(80108)
- 中国(60507)
- 京(49284)
- 财(47953)
- 科学(46876)
- 农(39036)
- 中心(38629)
- 所(38022)
- 财经(37800)
- 江(36416)
- 业大(35514)
- 研究所(34610)
- 经(34598)
- 范(31090)
- 经济学(30812)
- 师范(30740)
- 农业(30522)
- 北京(30067)
- 院(30035)
- 财经大学(28240)
- 州(28008)
- 基金
- 项目(171074)
- 科学(136132)
- 研究(127949)
- 基金(125109)
- 家(109263)
- 国家(108018)
- 科学基金(93536)
- 社会(81415)
- 社会科(77202)
- 社会科学(77184)
- 省(66824)
- 基金项目(65489)
- 自然(60091)
- 教育(59545)
- 自然科(58744)
- 自然科学(58724)
- 自然科学基金(57665)
- 划(56263)
- 编号(52212)
- 资助(50870)
- 成果(41934)
- 部(38536)
- 重点(38214)
- 发(36848)
- 创(36178)
- 课题(35945)
- 国家社会(33948)
- 创新(33763)
- 教育部(33472)
- 科研(32915)
- 期刊
- 济(107947)
- 经济(107947)
- 研究(69398)
- 中国(46169)
- 财(37022)
- 管理(36918)
- 学报(35544)
- 农(35401)
- 科学(33331)
- 大学(28166)
- 教育(27843)
- 学学(26699)
- 农业(24314)
- 技术(23426)
- 融(22811)
- 金融(22811)
- 业经(18503)
- 财经(18145)
- 经济研究(17311)
- 经(15623)
- 问题(14083)
- 业(12688)
- 贸(11525)
- 版(11477)
- 技术经济(11216)
- 理论(11172)
- 科技(11116)
- 统计(10870)
- 世界(10579)
- 现代(10457)
共检索到355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金铠
本文立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从能源的需求、供给、储备、结构、体制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和未来能源政策取向及改进措施做出较为深入研究。文章着重指出我国应从能源消费和需求角度建立节能和环保的国民经济体系; 从能源供给角度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从未来角度构建包括实物储备、产地储备和技术储备的能源储备体系;同时阐明了能源政策必须积极倡导能源结构的优化。最后,文章对我国能源管理体制、价格体制、投资体制、法律体制的改革和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光奇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石油供应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难度大;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装备技术水平落后;环境压力大;替代能源发展较慢。应从战略上确定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完善政府政策,保障能源安全,调整石油、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和鼓励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能源安全 政策保障 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剑波 吴杭剑 胡潇
文章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等三个方面构建9个指标来评价中国的能源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2年,我国能源安全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我国能源安全压力呈逐年上升态势、能源安全状态保持平稳、能源安全响应较为积极。基于此,未来我国不妨从加强能源勘探与开发、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建立多元化能源供给渠道等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提升我国能源安全。
关键词:
能源安全 PSR模型 评价指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兴国
能源安全不单是保证能源的供应和使用,也关注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联。文章认为能源安全的内核落在能源的短期和长期供应能力,外延则是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构建一整套指标体系反映能源安全的内核和外延,利用IMD相关数据集构建国家能源安全竞争力指数,结果表明中国位列60个被评价国家第49位,能源安全竞争力不足,与挪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尤其是在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竞争力 IMD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兴国
能源安全不单是保证能源的供应和使用,也关注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联。文章认为能源安全的内核落在能源的短期和长期供应能力,外延则是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构建一整套指标体系反映能源安全的内核和外延,利用IMD相关数据集构建国家能源安全竞争力指数,结果表明中国位列60个被评价国家第49位,能源安全竞争力不足,与挪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尤其是在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竞争力 IMD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曹峰 郦白珂 孙仁金 张宝生
油气管道作为能源通道,对我国政治经济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描述了我国油气供需形势,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分析我国海外油气管道的建设现状、入境概况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根据我国管道需求及资源国、途经国的总体环境,分陆上、海上、海陆合作三类线路提出了海外各大区域的油气管道战略构想,并针对海外油气管道战略的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能源安全 海外油气管道 管道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兴国
能源安全不单是保证能源的供应和使用,也关注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联。文章认为能源安全的内核落在能源的短期和长期供应能力,外延则是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构建一整套指标体系反映能源安全的内核和外延,利用IMD相关数据集构建国家能源安全竞争力指数,结果表明中国位列60个被评价国家第49位,能源安全竞争力不足,与挪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尤其是在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竞争力 IMD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诺亚
近年来,区域性能源危机频发,美国凭借长期建立的战略优势保障国内能源安全并积极干预国际能源危机,树立能源安全典范。本文通过对美国48份能源安全相关战略文件进行文本分析,结合历史分析、案例分析方法,研究美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在总体战略、职能战略、地方战略层面的基本架构,剖析其在战略目标、战略举措、保障机制方面的运行特征。能源安全战略需考量供应安全、经济效率、气候保护、国际竞争等多重价值的平衡。中国可在能源安全顶层规划与战略引领、国内能源安全保障与远期发展、全球能源安全治理与话语引领、能源安全法治机制与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能源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近年来,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而我国周边的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利条件。为此,中国应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开拓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能源市场,建立与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交流的长效机制,保障能源长期供给安全。
关键词:
中国 能源安全 俄罗斯及中亚 能源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世刚
文章分析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全新格局,阐述周边能源合作对于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周边能源合作在地缘政治格局、合作利益诉求和新能源合作的经济技术层面制约所面对的挑战。文章最后从周边能源合作指导方针、合作机制、合作手段和加强新能源合作等方面提出深化我国周边能源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
周边能源合作 能源安全 中国 能源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社会发展 优化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锐 凌胜利
能源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是能源的供应与需求问题,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经济结构、社会稳定乃至个人发展。能源安全主要涉及供应安全、运输安全、价格安全、结构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等六个方面。基于对能源安全的综合理解,显然不能对中俄能源合作只做能源进出口的狭隘理解。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俄两国能源安全合作,就必须摆脱角色差异、定位模糊、阶段变更的困境,同时解决好价格机制、技术合作、资源互补和地区建设等现时问题。
关键词:
能源安全 概念体系 合作困境 现时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经济的反弹复苏,世界能源和环境形势更为严峻。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就如何构建中国的能源安全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国 能源安全 战略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阴秀琦 李晓宇
<正>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能源资源安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曾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要求确保能源资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近三年,在大国博弈加剧、能源转型、地缘冲突升级和疫情的影响下,战略性矿产价格运行机制、波动幅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定价逻辑和供应风险特征呈现出新的金融化、武器化的特点,给中国资源安全带来了较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