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6)
2023(13465)
2022(11263)
2021(10772)
2020(9071)
2019(20672)
2018(20320)
2017(38197)
2016(20650)
2015(23526)
2014(22948)
2013(21148)
2012(19138)
2011(16866)
2010(16883)
2009(14281)
2008(13571)
2007(11799)
2006(9779)
2005(8078)
作者
(52243)
(43671)
(43381)
(41212)
(27905)
(20790)
(19542)
(17005)
(16603)
(15462)
(14957)
(14591)
(13858)
(13559)
(13489)
(13125)
(13085)
(12875)
(12702)
(12538)
(10737)
(10615)
(10563)
(10050)
(9786)
(9752)
(9711)
(9554)
(8651)
(8613)
学科
(72655)
经济(72581)
(61184)
管理(60905)
(52007)
企业(52007)
方法(37449)
数学(33179)
数学方法(32497)
技术(24055)
中国(23224)
(20394)
(18132)
业经(16724)
理论(16693)
农业(13941)
技术管理(13878)
(12672)
贸易(12663)
(12372)
(12269)
教学(12171)
(12060)
地方(11920)
(11818)
财务(11752)
财务管理(11726)
教育(11709)
企业财务(11116)
(10943)
机构
学院(269715)
大学(261607)
管理(108260)
(104362)
经济(102175)
理学(94489)
理学院(93566)
管理学(91634)
管理学院(91127)
研究(80974)
中国(58321)
(53650)
科学(47816)
(46387)
(40166)
中心(38874)
技术(38708)
(37717)
财经(37617)
业大(37464)
(36291)
(36208)
师范(35957)
(34517)
研究所(34420)
北京(33027)
职业(32928)
经济学(31764)
(31422)
(30252)
基金
项目(189941)
科学(153060)
研究(145775)
基金(136054)
(117903)
国家(116553)
科学基金(102394)
社会(90903)
社会科(86210)
社会科学(86188)
(77912)
教育(73943)
基金项目(71686)
自然(65532)
(65334)
自然科(64185)
自然科学(64171)
自然科学基金(63034)
编号(61609)
资助(55004)
成果(47429)
(45144)
课题(43990)
重点(43428)
(42645)
创新(41272)
(40834)
教育部(37810)
项目编号(37459)
国家社会(37265)
期刊
(104586)
经济(104586)
研究(71506)
中国(58839)
教育(49013)
管理(42646)
技术(37188)
(36908)
学报(35543)
科学(35298)
(31671)
大学(29124)
学学(27144)
农业(22450)
职业(21722)
(18679)
金融(18679)
财经(18046)
业经(17607)
经济研究(17063)
(15676)
论坛(15676)
(15591)
科技(15381)
技术经济(15116)
技术教育(14918)
职业技术(14918)
职业技术教育(14918)
(13632)
(13165)
共检索到384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龚剑  
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创出院校办学特色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家职业标准对高职院校提出了重构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本位式人才培养机制新要求。本文从高职教育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间的冲突,高职专业课程建设与国家职业标准不协调,高职教育绩效评估与国家职业标准冲突及高职办学资源短缺与国家职业标准间的冲突等角度,指出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的问题,揭示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政府、学生及产业界等支撑力量;从专业设置定位、高职课程建设定位及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建构等方面探索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可行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叙明  曹红英  赵昊昱  
高职教育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高职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定位应对接行业职业岗位特征及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标准制定应对接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过程实施应体现职业标准中的工作要求,学生学业考核鉴定应对接职业技能鉴定,并体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相互融通,以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相互衔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主动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专业发展机制,依托"块状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总部—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合作模式,全面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欣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质疑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向。诚然,工匠精神是企业与院校都推崇的目标,但是如何在培养过程中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却困扰着许多高职教育者。文章以高职院校普通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基于一些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得出三条解决方案,也期盼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俊  魏访  
紧贴经济与社会发展及特定行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以职业技能为导向,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依托湖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优势,深化产学合作,总结出一套"一条主线,两证一体,三方融合,四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构建基于通信行业岗位群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推进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室、实训室、车间"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志祥  
科学地确定和应用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标准,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和内容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进行自我测评认知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也有助于企业或机构获得更具有工作适应性、更有工作能力和潜力的员工,进而提高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营绩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桂香  邓泽民  
本文紧紧围绕鄂尔多斯煤化工产业升级转型对新型煤化工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以"双主"技术的选择为前提,以新型煤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为机制,以搭建基于"双主"技术的产学研平台为支撑,创新了实践引领的新型煤化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新型煤化工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了鄂尔多斯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小青  姜乐军  
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基于对现有职业本科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从类型和层次两方面探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定位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而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在确定培养规格、发挥多主体作用、构建课程体系、推进“三教”改革方面的实施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慧  韩忠培  陈瑶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育人水平的"利器"。文章基于校企合作视角,因地制宜地从构建产学研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保障机制以及共享机制四方面入手,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宇  刘柏霞  
作为一种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测试方式,职业技能大赛正逐渐被高职院校所重视。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奋进精神和团队意识,推进职业院校与行业的无缝对接。文章基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视角,提出职业技能大赛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的作用与意义,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栋  王海军  
"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的渗透和改造,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职业教育要积极响应"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对接新经济形态下的人才技能要求,借助互联网思维,树立开放、多元、共享的新型教育观念,通过交互式教学、慕课、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手段优化教育供给,逐步构建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刚  邹吉权  
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高职教育目标定位进行详细解读,同时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即强调技术、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综合发展。同时,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对高职教育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进行了详细剖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秋琴  
围绕福建技师学院与新加坡集美学院合作开展国际远程教育建筑专业人才培养任务,提出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5个紧密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走出去""引进来"的构想,拓宽了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办学途径,有效提升了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苏华  陈建环  
针对产业升级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专业为例,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构建"厂中校"、"校中厂"平台,实现"场地共建"、"设备共享"、"资源共融"、"人才共育"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现代检测、设计与制造技术于学习、培训课程中,满足员工岗位变迁和企业发展需求。实践证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行之有效,取得了众多成果,值得推广和复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华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当前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以及《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目标,必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深入开展校企一体化建设,提高中高职衔接水平,同时要把促进职普融通、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