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9)
2023(11072)
2022(9681)
2021(9293)
2020(7655)
2019(17777)
2018(17196)
2017(33107)
2016(18171)
2015(20579)
2014(20497)
2013(19039)
2012(17546)
2011(15387)
2010(15410)
2009(13031)
2008(12381)
2007(10653)
2006(8994)
2005(7644)
作者
(44726)
(37395)
(37017)
(35415)
(23944)
(17646)
(16939)
(14497)
(14358)
(13455)
(12653)
(12431)
(11683)
(11668)
(11566)
(11526)
(11144)
(11143)
(10780)
(10670)
(9222)
(9045)
(8949)
(8643)
(8486)
(8420)
(8327)
(8180)
(7302)
(7245)
学科
(64066)
经济(63991)
管理(50852)
(50780)
(41893)
企业(41893)
方法(30213)
数学(26964)
数学方法(26513)
中国(20622)
(19922)
(18592)
业经(14108)
技术(13294)
农业(13151)
(12921)
贸易(12915)
理论(12895)
(12646)
(12619)
地方(12500)
(11666)
财务(11619)
财务管理(11592)
(11536)
企业财务(11012)
(10050)
(9750)
银行(9741)
(9528)
机构
学院(237783)
大学(226892)
(96402)
经济(94438)
管理(93838)
理学(81240)
理学院(80451)
管理学(79145)
管理学院(78673)
研究(73333)
中国(53337)
(45758)
(45661)
科学(40452)
财经(36327)
(35817)
中心(35147)
(33895)
(33189)
技术(33029)
(32583)
师范(32347)
职业(30882)
研究所(30587)
(30167)
业大(29857)
经济学(28996)
北京(28013)
(27842)
(27237)
基金
项目(161220)
科学(129832)
研究(127683)
基金(115488)
(98722)
国家(97471)
科学基金(85565)
社会(79152)
社会科(75046)
社会科学(75027)
(64827)
教育(64492)
基金项目(60639)
编号(55462)
(54585)
自然(53716)
自然科(52506)
自然科学(52493)
自然科学基金(51552)
资助(46880)
成果(43543)
课题(39537)
(37344)
重点(36850)
(35675)
(34812)
教育部(33296)
(33062)
项目编号(33040)
(32332)
期刊
(100549)
经济(100549)
研究(66553)
中国(46957)
教育(41788)
(35670)
管理(35577)
技术(30463)
科学(27910)
学报(26949)
(26681)
大学(22681)
学学(21204)
(20647)
金融(20647)
职业(19981)
农业(18588)
财经(17381)
业经(16878)
经济研究(15925)
(14934)
技术教育(13806)
职业技术(13806)
职业技术教育(13806)
(13681)
论坛(13681)
问题(13073)
(11305)
技术经济(10799)
理论(10318)
共检索到344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世光  王月穆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是指中高职学校分别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培养目标所设定的职业(岗位)群,按照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要求,各自确定教学内容的办法和途径。步骤是: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职业(岗位)群,确定学习内容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世光  王月穆  
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介质时,会受到《国家职业标准》尚不完善、与正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以及中、高级工知技要求界限有时欠清楚等制约;建议以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等补充尚未出台的职业标准,将职业特定技能与核心技能放到同样的高度去对待,根据企业、学校的实际把握等级差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元君  匡瑛  
准确定位我国中高职衔接中的培养目标是解决当前中高职衔接的重要问题之一。按照人才类型结构定位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会陷入难以精确区分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的泥潭,而国家职业标准才是制定中高职衔接目标的指南针。当前,我国职业标准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总结美英两国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经验,以期对我国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从而为我国中高职衔接中的培养目标定位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民宪  谢菁  
综合考虑人才需求数量,把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定位在网络销售、网站编辑、策划与网站产品开发3个岗位群上。再与这3个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相对应,将电子商务师、网络编辑员的国家职业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实践课程引领理论课程、以项目带动相关知识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民宪  谢菁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导致新型岗位层出不穷。为此,我们必须紧跟市场需求,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同时,国家职业标准为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提供了指南,是专家的理论总结,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尽可能将国家职业标准与市场现时岗位需求相结合,进行电子商务职业能力分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晓东  卢兵  
中高职课程衔接仍面临着诸多难题,找准病因,就能找到正确的应对策略。文章探讨了中高职课程的衔接策略:坚持"分段就业"基调,适当融入"衔接贯通"机制;坚持职业能力发展主线,兼顾学生学历提升;尝试建立中高职一体化贯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探索分级衔接课程开发;坚持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努力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秀霞  
中高职贯通作为中职和高职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实现中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而无论在何种教育体系之中,课程终究是该种体系的核心要素。因此,探析中高职贯通课程衔接的现状、策略与保障,促进中职与高职间课程的有效衔接,将成为提升中高职贯通有效性的一大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凌  
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以中高职衔接的工程机械专业《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标准为例,其开发与设计过程中,以工程机械专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中高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识读和绘制图样的任务为线索,设计相应的内容模块,使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标准得以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昊昱  薛叙明  
运用头脑风暴、帕累托图和鱼骨图以及5WHY分析法等来自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工具,查找并分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工种所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与原有专业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并进行修正。这种从制造型企业中引入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教改研究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方法,打破了"凭经验分析问题"的旧习惯,增强了教改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波虹  庄小将  
依据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结合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中高职教学计划,通过对江苏苏中和苏北六所中职学校和六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对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调研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及专业课程标准的衔接等三方面构建我国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实践框架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蕾蕾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标准的衔接,需要在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活动及考核评价体系中建立相应的衔接上的标准。弄清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异同之处,建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制定相关的专业教学衔接标准,加强中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并加强中职学校、高职学院、社会三方的协同,通过价值与标准的共享实现育人节奏的同频共振,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立伟  王小铭  
本文分析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和社会需求脱节问题产生的原因,参考了国家职业(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中的总体目标和体系结构,提出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试点与国家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以期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厚望  
随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推进,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但当前中高职衔接仍存在延伸通道受限、衔接功利性较强、缺乏操作细则等问题,需要从定位、顶层设计、课程衔接、更新专业目录等方面进行推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红蕊  唐志远  
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上下衔接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具有高创新能力且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文章以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对我国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入手,强调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教师教学与教学模式相匹配,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有建设性的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婷婷  
职业标准是指根据职业工作内容,对从业者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提出的系统化要求准则,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标准。高校需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组织机制建设,从而为课程改革提供完善的保障,实现院校课程与社会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培养满足行业、企业职业要求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