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0)
2023(14270)
2022(12563)
2021(11895)
2020(9925)
2019(23207)
2018(22936)
2017(44776)
2016(23978)
2015(27211)
2014(26956)
2013(26210)
2012(23723)
2011(21096)
2010(20910)
2009(18771)
2008(17835)
2007(15201)
2006(12941)
2005(10819)
作者
(66909)
(55560)
(55106)
(52427)
(35451)
(26654)
(25142)
(21975)
(21180)
(19441)
(19089)
(18399)
(17453)
(17276)
(17200)
(16860)
(16595)
(16568)
(15796)
(15795)
(13635)
(13414)
(13413)
(12767)
(12451)
(12297)
(12150)
(12046)
(11059)
(10932)
学科
(93159)
经济(93048)
管理(68781)
(65812)
(55106)
企业(55106)
方法(48422)
数学(42801)
数学方法(42059)
(25506)
(22788)
中国(22723)
业经(20474)
(19595)
地方(17135)
农业(16892)
理论(16675)
(16201)
贸易(16194)
(15746)
技术(15103)
(14872)
(14860)
(14809)
财务(14772)
财务管理(14737)
环境(14066)
企业财务(13921)
(13194)
(12546)
机构
大学(331139)
学院(330543)
管理(136883)
(128868)
经济(126160)
理学(120396)
理学院(119132)
管理学(116627)
管理学院(116044)
研究(104130)
中国(76313)
(69487)
科学(66295)
(56417)
(52610)
业大(51241)
(50506)
中心(48303)
财经(46680)
研究所(46630)
(45499)
北京(43099)
(42927)
(42755)
师范(42503)
农业(41237)
(38430)
经济学(38081)
(37094)
经济管理(35540)
基金
项目(238330)
科学(188010)
基金(173857)
研究(172867)
(152076)
国家(150612)
科学基金(130389)
社会(107901)
社会科(102280)
社会科学(102251)
(92801)
基金项目(92489)
自然(86812)
自然科(84834)
自然科学(84813)
自然科学基金(83260)
教育(80472)
(78047)
资助(72298)
编号(71027)
成果(55511)
重点(52790)
(52394)
(49706)
(49523)
课题(47662)
创新(46326)
科研(46008)
教育部(45155)
大学(44839)
期刊
(130897)
经济(130897)
研究(90192)
中国(56395)
学报(52026)
管理(49140)
科学(48405)
(46966)
(42189)
大学(40180)
学学(37913)
教育(36620)
农业(33426)
技术(31449)
(23009)
金融(23009)
业经(22604)
财经(21584)
经济研究(20990)
(18329)
(17584)
图书(17405)
问题(16917)
科技(16461)
技术经济(16119)
理论(15646)
(15625)
统计(15335)
资源(14623)
实践(14494)
共检索到456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娄源功  
本文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专项储备粮的规模进行研究。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要素有四个 :满足直接消费、间接消费、比价合理及抵御风险 ;粮食安全的等级介于二级与一级之间。通过对专项储备粮的功能定位 ,设定其目标簇中的主导目标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对专项储备粮作用的研究 ,设定其原则束中的基本原则为保证供求平衡。在对影响专项储备规模的基本因素和变量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中国专项储备粮规模数学模型 ,并对计算出的 2 0 0 1年和 2 0 0 5— 2 0 3 0年的专项储备粮规模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颖  许为  樊刚  
粮食储备规模过小可能导致粮食不安全,粮食储备规模过大会增加仓容压力和财政负担。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应当找出成本效率最佳的储备方式。本研究根据粮食储备的安全均衡模型和成本效率模型的基本原理,运用剩余法测度了粮食生产波动,在此基础上运用差额模型推算了我国粮食安全储备规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克春  
国家粮食专项储备是一种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它应该由政府而不是私人来提供。目前 ,政府在提供粮食专项储备时 ,与经济学规范并非一致。二级储备体系 ,国有粮食企业的双重职能客观上导致二个市场调控主体、搭便车和博弈等问题 ,这些问题曾一度发生 ,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它将对我国粮食流通及国民经济构成潜在威胁。因此 ,应通过相关的政府制度安排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志华  施国庆  胡荣华  
本文阐述了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概念及其演变 ,并依据比格曼成本效率模型的基本  思想 ,运用 8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可供量资料 ,对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规模进行了测算。  作者分析认为 ,按照社会可承受 2 %的粮食可供量波动 (价格波动约 8% )和控制粮食储备  成本的标准计算 ,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适度规模为 48872千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颜加勇  
国家储备粮制度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储备粮轮换的低效率、高成本正成为国家储备粮制度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对国家储备粮轮换机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粮食期货市场的功能,探讨了利用粮食期货市场对国家储备粮轮换机制进行改进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侯云先  
针对多年来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量连续下降的问题,以及农户群体储粮行为常表现出的"共振效应"现象,利用进化博弈分析方法,对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存在3个进化稳定策略。2)在预期粮价与粮食产储成本满足一定关系时,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常表现出趋同性,出现"共振效应"。3)可以通过调整未来预期粮价与改变农户粮食产储成本的方式,影响农户群体的粮食储备策略,进而将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保持在可调控的合理状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朗  何蒲明  魏君英  
文章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底线保障情况;然后,通过对未来一定时期谷物需求量的预测,测算满足未来谷物需求量所需要的最低耕地面积,通过比较,测算出我国理论上的休耕地规模。认为我国休耕的耕地空间约为400万公顷,比例约为3%;最后,基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稳步扩大休耕面积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洪燕  贾晋  
本文在系统回顾和分析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演进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对国家粮食储备的宏观调控模式进行了探讨,从实证层面分析了国家粮食储备宏观调控目标。研究发现,中储粮公司为维护粮价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增加的后备储备,财政成本巨大,政策调控存在着很多负面效应,存在明显的效率问题。而涉足商业储备更是利用其垄断地位谋取超额利润,对于其他市场主体而言尤显不公平。此外,多元化储备目标导致的巨大储备规模,也压缩了地方储备的空间,增加其储备成本,并可能由于事权划分的不清晰诱导其发生"不作为"的行为取向。因此,出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考量,国家粮食储备的目标功能亟待优化。最后,提出政策优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颖  
本文全面分析了国家粮食专项储备管理的现行模式 ,以及当前国家粮食专项储备经营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国家粮食专项储备管理方式和经营行为创新的设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玉洁  
疫情影响下,产业链、供应链、运输链受阻,全球通胀持续升温。国际上,消费、供给、贸易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当前初级农产品国际贸易形势愈加复杂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粮食价格处于十年以来的高位。面对当前及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潜在问题,中国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那就是,紧紧把握住“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住“脚跟”,守住发展“底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骏  龚新蜀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和地区的稳定,是中亚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对于部分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中亚国家。依据FAO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本文从粮食生产能力、粮食获取能力以及粮食摄入能力和利用率3个方面分析了中亚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结果表明,除哈萨克斯坦以外,中亚国家的粮食安全尚处于较低水平。针对中亚国家目前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结合中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东群  唐盛尧  李先德  
亚洲有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在目前全球粮食供给偏紧情况下,亚洲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与亚洲国家在粮食安全领域开展了一些合作,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规划、投入更多资金,制定细致可操作的配套措施,促进中国和亚洲国家粮食安全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曼  
期货市场在国家粮食安全激励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粮食安全涉及多方利益,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推动各方加大投入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提出了粮食安全激励机制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粮食期货市场实现风险规避和形成真实价格的机制,指出了我国农户现阶段不适合参与期货市场,探讨了粮食期货市场通过消除价格垄断、完善国家储备粮制度、加强国际协作、促进现货市场交易等机制,加强了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清娟  周慧秋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世界发达国家都根据本国国情、经济发展水平等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储备粮管理制度。本文主要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粮食储备规模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粮食储备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