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8)
- 2023(11106)
- 2022(9242)
- 2021(8702)
- 2020(7251)
- 2019(16618)
- 2018(16027)
- 2017(31239)
- 2016(16080)
- 2015(17864)
- 2014(17283)
- 2013(16603)
- 2012(14963)
- 2011(13214)
- 2010(13213)
- 2009(12212)
- 2008(10734)
- 2007(9340)
- 2006(7933)
- 2005(6889)
- 学科
- 济(64371)
- 经济(64304)
- 业(50509)
- 管理(48048)
- 企(43902)
- 企业(43902)
- 方法(30514)
- 数学(26756)
- 融(26452)
- 金融(26450)
- 数学方法(26380)
- 银(24041)
- 银行(24036)
- 中国(23536)
- 行(23266)
- 财(19092)
- 农(16902)
- 业经(15483)
- 制(15001)
- 地方(13937)
- 务(13254)
- 财务(13201)
- 财务管理(13173)
- 企业财务(12590)
- 贸(12383)
- 贸易(12372)
- 易(12121)
- 理论(11792)
- 农业(11671)
- 中国金融(11215)
- 机构
- 学院(215841)
- 大学(215646)
- 济(93225)
- 经济(91537)
- 管理(88080)
- 理学(76353)
- 理学院(75625)
- 管理学(74494)
- 管理学院(74053)
- 研究(65172)
- 中国(55835)
- 财(44146)
- 京(42378)
- 财经(36212)
- 科学(35320)
- 中心(33376)
- 经(32984)
- 江(30450)
- 经济学(29826)
- 所(28992)
- 范(27594)
- 师范(27371)
- 财经大学(27294)
- 经济学院(26989)
- 业大(26578)
- 农(26496)
- 研究所(26329)
- 北京(25815)
- 州(25072)
- 商学(24581)
- 基金
- 项目(148237)
- 科学(119411)
- 研究(112762)
- 基金(110493)
- 家(94609)
- 国家(93449)
- 科学基金(82504)
- 社会(74440)
- 社会科(70903)
- 社会科学(70880)
- 基金项目(58196)
- 省(57072)
- 教育(52532)
- 自然(51360)
- 自然科(50246)
- 自然科学(50235)
- 自然科学基金(49353)
- 划(47623)
- 编号(45474)
- 资助(44226)
- 成果(36172)
- 部(33802)
- 重点(33151)
- 创(32389)
- 发(32225)
- 国家社会(31535)
- 课题(30494)
- 教育部(30359)
- 创新(30146)
- 人文(30010)
共检索到315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都富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的助推和支撑。金融能够融通资金,促进发展,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高社会生产力。实施金融强国战略,实现"金融强国"梦想,必须循序渐进,在稳定的政治经济秩序下进行。金融强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应该具备较强的资金配置能力,同时应拥有较强的风险剔除能力。中国要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必须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稳步推进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增强资金配置能力;推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开放资本项目,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
国家战略 金融强国 金融资源 金融市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钦先 刘刚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入,金融已从传统上是一国内部的行业性和被动适应性的局部性微观问题逐步转变为全球各民族国家与经济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金融强国”战略已不仅仅是谁最先慎重、严肃处理,谁就会在全球竞争与博弈中赢得先机,获得主动的问题,更是一个“早动早主动,晚动晚主动,迟早都得动,不动更被动”的方法论选择问题。
关键词:
金融强国 金融霸权 金融全球化 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刚 白钦先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迅猛发展,金融问题已不仅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必须首先慎重处理的战略性问题,而且是大国在全球范围内彼此竞争、争夺和博弈的主战场。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中国相对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业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当务之急是应树立金融强国战略意识,然后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步实施,从而最终启动金融强国战略。
关键词:
金融强国 金融战略 态势分析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海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作为一项重要支撑,建设现代金融强国成为中国的战略选择。金融大国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期刊] 征信
[作者]
豆晓利
基于多个国家战略密集落地河南势必形成叠加效应这一背景,分析国家战略规划对郑州金融人才的新需求。通过与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的比较,从数量和结构等层面综合评价郑州金融人才资源的现状,并采用回归分析法预测郑州2016—2020年金融人才的需求数量,预测到2020年郑州金融人才存在着4.19万的需求缺口。因此,郑州需要通过重视高校人才培养与输出、优化制度环境等措施弥补金融人才需求缺口,以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建设。
关键词:
叠加效应 金融人才 需求预测 郑州
[期刊] 征信
[作者]
豆晓利
基于多个国家战略密集落地河南势必形成叠加效应这一背景,分析国家战略规划对郑州金融人才的新需求。通过与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的比较,从数量和结构等层面综合评价郑州金融人才资源的现状,并采用回归分析法预测郑州2016—2020年金融人才的需求数量,预测到2020年郑州金融人才存在着4.19万的需求缺口。因此,郑州需要通过重视高校人才培养与输出、优化制度环境等措施弥补金融人才需求缺口,以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建设。
关键词:
叠加效应 金融人才 需求预测 郑州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段世德 白勇军
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手段,锻造高素质建设者队伍关系到建设金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金融强国建设者队伍由政策制定者、从业者和相关公众组成,通过角色切换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施加影响,是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影响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变量。只有具备勇于担当和奋发有为的品质、遵纪守法与诚信合作的精神、持续学习与创新发展的能力,才能成为高素质的金融强国建设者。金融强国建设者素质的形成有累进合成的特征,强化党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引导,提升现有金融强国建设者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夯实未来金融强国建设者的素质能力基础,只有持续汇聚合力稳步推进,才能锻造出高素质的金融强国建设者队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金森
把建设海洋经济强国作为跨世纪国家战略杨金森(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ZI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典
探讨中国迈向金融强国的现实理论依据及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金融强国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相互增强的三元结构。科技创新是推动金融行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力量,金融强国战略则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和风险应对机制。实体产业发展不仅是金融强国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也是金融与产业融合的必然结果,昭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数据资本促进产融结合,为金融强国战略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金融-科技-产业”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构成了金融强国战略实现的良性循环格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小波
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政府补贴、外部冲击、国际利率变化及金融开放等因素在内的危机模型,模型分析表明政府主导下对产业发展的非TPF补贴在推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引致了过度投资并形成了资产泡沫,在不利外部冲击或国际利率变动的作用下,国内经济会表现出敏感而脆弱,金融开放将加剧这种脆弱性,并成为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模型认为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主导下产业发展模型的缺陷。通过数值模拟和马来西亚的样本数据实证充分地验证了这一结论。研究表明,本危机模型对中国金融开放、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奚尊夏
本文从研究小微金融作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实例论证小微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并全面梳理、归纳了现阶段我国小微金融发展在渠道、重点、方向、规模、匹配、拓展、培育等七方面存在的争论与实际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我们从金融功能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我国小微金融发展路径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发展小微金融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国家战略 小微金融 金融功能 SEM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富阁
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必然选择,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融入”所蕴含的风险。没有哪个国家不在极力维护着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中国作为一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的大国,要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实现既定发展目标,更必须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切实搞好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家利益 保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党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就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要深入学习、深刻领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国开行 全面从严治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稳妥处置重大金融风险事件”“金融机构为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实行积极稳健货币政策”和“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等多处阐述了金融安全相关问题,其中,“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涉及的风险因素不仅存在于金融体系内部,而且存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