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1)
2023(14450)
2022(12015)
2021(11114)
2020(9761)
2019(22338)
2018(21989)
2017(42728)
2016(22670)
2015(25499)
2014(25241)
2013(24809)
2012(22616)
2011(19863)
2010(19848)
2009(18595)
2008(18646)
2007(16720)
2006(14114)
2005(12666)
作者
(63484)
(53418)
(53219)
(50478)
(33956)
(25514)
(24226)
(20868)
(19982)
(18881)
(18016)
(17801)
(16752)
(16581)
(16390)
(16362)
(16205)
(15865)
(15409)
(15236)
(13055)
(13036)
(12783)
(12317)
(11924)
(11905)
(11861)
(11772)
(10636)
(10544)
学科
(100322)
经济(100206)
(94244)
(84950)
企业(84950)
管理(81435)
方法(48951)
数学(40025)
数学方法(39577)
(32307)
(31567)
业经(31137)
(24124)
财务(24079)
财务管理(24042)
企业财务(22802)
农业(22232)
中国(22017)
技术(19638)
(19299)
(17694)
贸易(17686)
(17587)
(17201)
理论(17138)
(16621)
(16157)
地方(15885)
(15039)
(14299)
机构
学院(328302)
大学(323233)
(139265)
管理(137720)
经济(136743)
理学(119350)
理学院(118247)
管理学(116507)
管理学院(115901)
研究(97998)
中国(77465)
(65844)
(64545)
科学(58243)
(53938)
财经(52089)
(48829)
(47661)
中心(47549)
业大(47450)
(47312)
研究所(43043)
农业(42506)
经济学(41997)
北京(40353)
财经大学(38539)
(38290)
经济学院(38179)
(38176)
师范(37794)
基金
项目(219648)
科学(175982)
基金(162752)
研究(161273)
(140551)
国家(139086)
科学基金(122469)
社会(104736)
社会科(99401)
社会科学(99371)
基金项目(86883)
(86456)
自然(79730)
自然科(77977)
自然科学(77954)
自然科学基金(76636)
教育(74071)
(71276)
资助(65526)
编号(65153)
成果(50749)
(49296)
(48586)
重点(48525)
(46679)
创新(44703)
(44416)
国家社会(43589)
教育部(42945)
课题(42833)
期刊
(151128)
经济(151128)
研究(88857)
中国(55796)
(54823)
管理(53312)
(49431)
学报(44681)
科学(44354)
大学(35045)
农业(33865)
学学(33500)
技术(31432)
(27657)
金融(27657)
业经(27645)
教育(26633)
财经(26107)
经济研究(23421)
(22471)
(20638)
问题(20164)
技术经济(19036)
财会(17341)
商业(16384)
统计(16000)
现代(15857)
(15405)
(15247)
(15223)
共检索到469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生  
现有的企业理论在解释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国家声誉的视角为国有企业的理论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中国国有企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根源于国家声誉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参与,并成为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以此试图回答国有企业困境背后深刻的内在原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辉煌  李峰峰  
一、引言 声誉机制(ReputationInstitution)是介于单纯建立在重复关系之上,依赖博弈双方自我实施的声誉和以国家强制力为实施保障的国家司法系统之间,或者依靠社会规范,或者依靠缺乏强制力的私人司法系统来组织实施的围绕合约执行而展开的有关社会成员商业行为的信息纰漏、纷争的仲裁、欺诈行为的惩罚等活动的规则和程序的总称。[1]那么何为企业家声誉呢?李春琦的研究表明:企业家的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波  刘彦  赵洪江  冷梦玥  
本文研究了众筹平台与企业家的声誉对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这两种众筹模式选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理,在发现众筹平台和企业家声誉对发起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的正向促进作用基础上,比较并提出了两种众筹模式的选择条件:(1)当产品质量较好而股权众筹投资者却并不偏好产品时,无论众筹平台声誉如何,预售众筹均占优,而企业家声誉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预售众筹的优势;(2)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小时,若平台声誉弱,起投门槛低的股权众筹占优,若平台声誉高,则预售众筹占优;(3)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大时,无论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波  刘彦  赵洪江  冷梦玥  
本文研究了众筹平台与企业家的声誉对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这两种众筹模式选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理,在发现众筹平台和企业家声誉对发起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的正向促进作用基础上,比较并提出了两种众筹模式的选择条件:(1)当产品质量较好而股权众筹投资者却并不偏好产品时,无论众筹平台声誉如何,预售众筹均占优,而企业家声誉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预售众筹的优势;(2)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小时,若平台声誉弱,起投门槛低的股权众筹占优,若平台声誉高,则预售众筹占优;(3)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大时,无论众筹平台与企业家声誉如何,起投门槛低的股权众筹均占优;(4)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适中时,若企业家声誉较弱且平台声誉较弱,股权众筹占优;若企业家声誉较弱且平台声誉较强,预售众筹占优;若企业家声誉较强时,无论平台声誉如何变化,股权众筹均占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鑫  陈园  
声誉对企业家而言,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管理学认为,追求良好的声誉,是企业家成就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马斯洛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经济学则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假设出发,认为企业家追求良好声誉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是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企业家声誉机制的作用机理即在于此。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永坤  
文章基于南京冠生园由于出售用陈馅制造的月饼这一欺骗行为导致其由盛转衰至破产这一案例,指出传统企业理论由于建立在以“经济人”假设基础上,没有将信誉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分析框架的不足。重新建立起将信誉作为内生变量的企业行为分析框架,并利用该框架对原案例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上得出了内、外部信誉机制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建堂  
科学的企业行为研究是企业体制改革和产业组织调整的理论基础。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尚处在理论推演阶段的企业行为研究(特别是国有企业行为研究)还不能很好地担负起这一理论使命。为了适应日益迫切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组织调整的要求,我国的企业行为研究必须对一些重大问题,如那些建立在理论演绎基础上的关于国有企业行为的绪论是否符合实际、10余年市场取向改革对国有企业行为到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在行为特征上有些什么确实的差异、影响国有企业行为有哪些确定的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红亮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一目标迄今实现得如何了呢?本文试图通过对769家国有工业企业厂长(经理)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的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改革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行为取向特征,进而在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出某种回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洪铎  陈晓珊  胡晓丹  
本文利用BBC/Globe Scan、Pew的民意调查报告构建国家声誉衡量指标,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了国家声誉这一软实力因素在对外服务贸易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国对出口国的正面评价能够显著促进出口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换言之,良好的国家声誉具有显著的贸易促进效应,上述结果在不同的研究样本以及控制内生性问题和贸易零值问题之后均是稳健的;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国家声誉对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这一作用机制实现。本文从国家声誉的视角解构了软实力因素对服务贸易创造的作用机理,能够为国家声誉提升战略以及对外服务贸易政策的实施和调整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文忠  雷光勇  
文章以2007年~2011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家声誉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不同社会信任程度下的差异问题。研究发现,企业家声誉及其水平与民企现金持有水平显著负相关,该负向影响在高社会信任地区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家声誉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可能机制是,它依赖于企业家声誉具有的谈判、寻租与担保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取信贷支持,缓解企业资源约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晓波  陈海声  
本文以企业股权性质作为考察背景,实证研究了企业家声誉对企业研发投资长期绩效的影响,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不区分股权性质情况下,企业家声誉对企业研发投资长期绩效具有积极影响,说明声誉激励能弥补显性激励契约的不足,促使企业家从长远利益出发,努力完成研发任务,提高企业研发投资长期绩效。2区分股权性质情况下,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企业家声誉均能促进研发投资长期绩效的提升,但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企业家声誉与企业研发投资长期绩效的正相关关系相对较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军林  李天有  王增新  
随着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经济学在激励机制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突破性的进展。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结果就是,Kreps和 Wilson(1982),Kreps、Milgrom、Roberts和Wilson (1982),Milgrom和Roberts(1982)等人关于声誉(rep- utation)对厂商的激励效应分析,一般被称为声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建苗  万建军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配置机制不合理、待遇偏低和制度软约束等问题,通过构建声誉模型,分析声誉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影响,并就国企改革进程中加强声誉机制在经理人市场中的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路  刘德学  
文章在国际市场信息不确定的基础上,从集体声誉角度探讨基于质量差异的南北贸易模式形成的又一种可能原因。国家声誉作为公共信息产品,能够影响消费者对一国企业产品质量的信念,高声誉国家更容易出现专注于高质量产品的"乐观"均衡,低声誉国家则更容易出现专注于低质量产品的"悲观"均衡。结合声誉模型和比较优势一般均衡分析,文章构建了国家声誉比较优势2×2×1模型,并采用多种国家声誉指标和多国SITC4位码产品层面出口质量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证实,质量声誉要素丰裕的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及出口高质量复杂产品,且能够在质量差异较大的产品类别中获得更高的出口价格;质量声誉要素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则进口高质量复杂产品,陷入"低声誉陷阱"。在国家声誉构成要素中,高素质的员工印象和高水平的政府治理能力对降低产品质量信任成本来说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早  刘靠柱  
本文扩展了经济转型条件下声誉约束机制与国家强制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章将导致国家强制失灵的诱因区分为技术性和内生性两类。通过一个动态博弈框架,文章证明,声誉约束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填补国家强制在技术层面上失灵留下的契约“空隙”,面对机会主义行为诱发的国家强制低效则显得无能为力。进一步地,当国家机会主义盛行时,交易双方企业就会产生寻求政府庇护的激励。文章还发现,在国家强制不到位的情形下,对声誉约束的依赖容易形成不同地区间企业交易行为与交易效率的差异。最后,来自浙江与陕西两省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的经验证据进一步为该框架提供了丰富的实质性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