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5)
- 2023(13853)
- 2022(11739)
- 2021(10912)
- 2020(9204)
- 2019(20796)
- 2018(20550)
- 2017(38736)
- 2016(20278)
- 2015(22704)
- 2014(21631)
- 2013(20845)
- 2012(19033)
- 2011(16768)
- 2010(16562)
- 2009(14496)
- 2008(13775)
- 2007(12186)
- 2006(10318)
- 2005(8470)
- 学科
- 济(74587)
- 经济(74505)
- 业(61559)
- 管理(60977)
- 企(50042)
- 企业(50042)
- 方法(34309)
- 数学(29818)
- 数学方法(29415)
- 中国(22675)
- 技术(22052)
- 农(20953)
- 财(19965)
- 业经(18055)
- 地方(16143)
- 贸(14697)
- 贸易(14687)
- 学(14288)
- 易(14280)
- 制(14180)
- 农业(14126)
- 技术管理(13809)
- 理论(12853)
- 银(11762)
- 银行(11726)
- 融(11562)
- 金融(11560)
- 和(11502)
- 行(11222)
- 务(11185)
- 机构
- 大学(265178)
- 学院(264184)
- 济(107657)
- 管理(107130)
- 经济(105429)
- 理学(92663)
- 理学院(91732)
- 管理学(90147)
- 管理学院(89633)
- 研究(87414)
- 中国(65174)
- 京(55183)
- 科学(52835)
- 财(48419)
- 农(42436)
- 中心(42185)
- 所(41769)
- 江(40307)
- 业大(39527)
- 财经(38116)
- 研究所(37984)
- 经(35041)
- 北京(33883)
- 范(33711)
- 师范(33263)
- 农业(33154)
- 院(32870)
- 经济学(32836)
- 州(31804)
- 技术(31107)
- 基金
- 项目(190202)
- 科学(151307)
- 研究(140457)
- 基金(138022)
- 家(121822)
- 国家(120508)
- 科学基金(104349)
- 社会(90232)
- 社会科(85547)
- 社会科学(85522)
- 省(75812)
- 基金项目(73086)
- 自然(67081)
- 自然科(65632)
- 自然科学(65611)
- 教育(65213)
- 自然科学基金(64488)
- 划(63481)
- 编号(56034)
- 资助(54590)
- 创(45393)
- 成果(44466)
- 重点(43200)
- 部(41787)
- 创新(41603)
- 发(41373)
- 课题(38854)
- 国家社会(38069)
- 科研(36680)
- 教育部(36256)
- 期刊
- 济(114139)
- 经济(114139)
- 研究(74579)
- 中国(59293)
- 管理(42785)
- 学报(41148)
- 科学(38509)
- 财(37961)
- 农(37279)
- 教育(34059)
- 大学(32392)
- 学学(29987)
- 技术(28551)
- 农业(26012)
- 融(21888)
- 金融(21888)
- 经济研究(18607)
- 业经(18580)
- 财经(18513)
- 图书(18505)
- 经(16096)
- 科技(15837)
- 业(15201)
- 技术经济(14345)
- 问题(14099)
- 书馆(13385)
- 图书馆(13385)
- 坛(13312)
- 论坛(13312)
- 版(12340)
共检索到395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纪珍 赫运涛 邓衢文
我国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在国家和地方这两个层次开展的,在部分地方省市区构建的已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基础上,中央正在建设国家层次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本文基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互补性"和"服务半径"概念,提出从地方平台到国家平台构建的四种理论模式,并通过总结欧洲制造技术平台和荷兰创新平台的建设经验,提出国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对地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战略引领作用。最后以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纺织产业的国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应遵循动态调整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优先考虑从"布局型"过渡到"虚拟联合型"的发展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冰峰
在分析福建林业招商平台、福建林业技术项目示范区、福建林业合作交流、福建永安市林业要素市场和福建林业中介机构和技术研发、推广体系等平台的基础上,认为现有各种平台虽然对福建省林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技术转化率的提高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如以上各平台的建立者或部门分散、彼此之间独立存在、缺乏合理的协调合作等,提出将各种现有林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归结到互动平台的统一建设上,实现福建省林业各类平台建设的协调、合理、快速、健康的发展,解决林业技术供求矛盾、有效供求双重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了保障林业技术创新互动平台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林业技术创新 平台 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振刚 陈志明 余传鹏 梁永海 徐洋洋
以小榄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单一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案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小榄专业镇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结构,归纳了其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梳理了其演化过程的3个阶段及其特征。最后提出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国家和社会的协同治理以社会的存在和壮大为前提条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有活动空间、权利保障、资源保障和能力保障。研究表明,在上述四大类别的地方政府创新中,目前,能力建设类地方政府创新最为薄弱,空间让渡和资源引导类的地方政府创新也较为薄弱。权利保障方面更重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协同治理迫切需要的结社权、组织内部自治权、意见表达权、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准入权等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协同治理 地方政府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艳霞 倪玲
分析了目前国内知识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在解读英国国家知识服务计划目标以及4个功能模块的基础上,探讨并建立面向技术创新的知识服务平台模型,最后阐述知识服务平台主要模块的功能及相关的支撑技术。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彦宗
在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实现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但目前仍存在运行管理效能不足、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协同化服务能力欠缺、人事管理制度落后、评价功能和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对接科技发展趋势,推进多元主体深度参与,提升科研资源核心价值和共享程度,打造平台协同式服务能力,制定科研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形成以“共享、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平台管理模式和评价激励措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屠建飞 冯志敏
通过对模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集群内企业协作的技术创新链,分析了技术创新链的结构、模型和特点,构建了以技术创新链为基础的模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并给出了模具城技术创新平台的实例分析。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模具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文媛 何晖 高琦
面对"互联网+"的兴起,中小微企业在进行协同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时会遇到许多困境。文章从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当前构建平台所面临的困境,并对中小微企业在未来"互联网+"背景下,协同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建勋 武治印
现有转轨经济理论研究中鲜有对转轨国家的技术创新效率问题进行探讨,而技术创新是转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源动力。基于此,本文运用整体分析和分段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4个转轨国家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发现渐进式改革的国家技术创新效率从整体上高于激进式改革的国家,并且从其阶段变化动态来看,前者的效率提升幅度也大于后者。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转轨国家技术创新效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转轨国家应该在政策和行动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研发支出在GDP中的比例,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以便尽快赶上并超过世界技术创新效率的平均水平。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效率 专利 转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君 李清如 董鹂馥
文章综合2012-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相关数据,使用观察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创新状况。研究发现创新指数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创新效率与收入水平相关性不大;一些创新指数略低的国家利用较高的创新效率,可以促进指数的迅速提高,但这种趋势尚不明显;金砖五国整体创新能力优于新钻十一国,中国和韩国表现突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正视资源约束和发展阶段,向同类别或临近类别中优秀国家学习创新发展经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指数 创新效率 创新能力 经济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卸林
试论国家推动技术创新的方式柳卸林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确保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出台了许多推动技术创新的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由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科委在1...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雪冬
199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同另一位美国学者罗伯特·福格尔共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而打破了该奖自1969年设立以来24年一直由理论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家和数量经济学家垄断的局面,为经济史学赢得了巨大声誉和广泛重视。在诺斯本人开创和提倡的“新经济史学”中,制度创新是对经济发展史最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生辉 张京红
以产品平台为基础的产品家族创新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产品品种的创新和产品平台的创新,其中,产品平台创新更具有战略意义。产品平台的构成从技术角度看可以归结为核心技术与辅助技术两类要素。本文从核心技术状态和辅助技术变化程度两个变量出发,将产品平台创新战略划分为四种类型,并且根据企业核心技术改进潜力的大小和现有市场吸引力大小两个指标,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企业可能做出的战略选择。最后,通过对战略选择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提出了中国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产品平台 核心技术 辅助技术 核心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萍 邓可斌
本文首次研究了服务外包与区域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根据我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08—2011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转型经济环境中,服务外包会加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会带来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而且,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服务外包的影响作用,要比服务外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试图通过服务外包业务带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亦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吸引外包业务更合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区域技术创新 互动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海生 杨慧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作为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一种创新模式,聚焦于中小企业技术集成与工艺改造,目的在于解决高职院校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它通过对高职教育场域在组织结构与功能上的重塑,转变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的线性关系秩序,实现人才培养价值链与其他相关主体价值链的融合。有效整合并高效利用资源是平台建设的逻辑起点,其建设的内在逻辑应遵循以特色战略定位为引领、以产教要素融合为关键、以供需双向驱动为核心、以协同演进能力为支撑,并可从立足区域创新统筹建设、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转换形式治理范式、构建服务供给与转化模式、搭建集体共享与学习网络等制度举措系统推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