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1)
- 2023(13336)
- 2022(11343)
- 2021(10532)
- 2020(9158)
- 2019(21406)
- 2018(21117)
- 2017(41046)
- 2016(21625)
- 2015(24646)
- 2014(24400)
- 2013(24156)
- 2012(22402)
- 2011(19843)
- 2010(20073)
- 2009(18736)
- 2008(17733)
- 2007(15737)
- 2006(13317)
- 2005(11850)
- 学科
- 济(89474)
- 经济(89365)
- 业(63061)
- 管理(61827)
- 企(52576)
- 企业(52576)
- 方法(43712)
- 数学(38883)
- 数学方法(38392)
- 融(29611)
- 金融(29608)
- 中国(27827)
- 银(27361)
- 银行(27333)
- 财(27170)
- 行(26346)
- 农(23385)
- 制(20878)
- 业经(18634)
- 贸(18511)
- 贸易(18499)
- 易(18035)
- 务(17927)
- 财务(17874)
- 地方(17855)
- 财务管理(17823)
- 企业财务(17005)
- 农业(15757)
- 学(15570)
- 理论(14099)
- 机构
- 大学(299821)
- 学院(299693)
- 济(128150)
- 经济(125542)
- 管理(118925)
- 理学(102426)
- 理学院(101415)
- 管理学(99681)
- 管理学院(99132)
- 研究(96721)
- 中国(80919)
- 京(61225)
- 财(61031)
- 科学(55998)
- 财经(48762)
- 中心(48677)
- 农(47596)
- 所(47233)
- 经(44349)
- 江(43838)
- 研究所(42839)
- 业大(42600)
- 经济学(40037)
- 北京(38150)
- 农业(37255)
- 财经大学(36568)
- 经济学院(36436)
- 范(36331)
- 师范(35953)
- 州(35358)
- 基金
- 项目(201719)
- 科学(159495)
- 基金(148209)
- 研究(148036)
- 家(128561)
- 国家(127210)
- 科学基金(109989)
- 社会(94723)
- 社会科(90009)
- 社会科学(89981)
- 基金项目(78439)
- 省(78350)
- 自然(70915)
- 自然科(69308)
- 自然科学(69288)
- 教育(68790)
- 自然科学基金(68066)
- 划(65746)
- 资助(61361)
- 编号(60063)
- 成果(48570)
- 部(45834)
- 重点(45341)
- 发(43001)
- 创(42504)
- 课题(40636)
- 教育部(39879)
- 创新(39730)
- 国家社会(39535)
- 科研(39432)
- 期刊
- 济(132766)
- 经济(132766)
- 研究(85370)
- 中国(55212)
- 财(49120)
- 学报(43503)
- 融(43096)
- 金融(43096)
- 农(42596)
- 管理(41668)
- 科学(40145)
- 大学(33867)
- 学学(32114)
- 农业(28079)
- 教育(27072)
- 技术(26729)
- 财经(23964)
- 经济研究(21294)
- 业经(20920)
- 经(20468)
- 问题(17819)
- 贸(16133)
- 国际(16016)
- 业(15606)
- 统计(15329)
- 理论(15149)
- 技术经济(14857)
- 财会(14354)
- 版(13821)
- 实践(13752)
共检索到443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成 姚洁强
运用供求理论和模型分析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求非均衡现状,可以发现,在开放程度、经济体制、金融结构方面的差异是造成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据此,应基于国家利益建立分层次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加强国家之间的沟通机制;统一会计准则,加强信息披露合作,推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进步。
关键词:
国家利益 金融监管 国际合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刘相友 刘毅
金融监管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变化决定金融监管的供求关系,均衡的金融监管能够实现金融稳定和金融发展双重效果,但金融监管均衡属偶态而非均衡是常态。从我国金融监管发展的解读中可以发现,当前金融监管体制存在"制度性供给过剩"与"功能性供给不足"的双重失衡。短期内,应加强金融监管的国内协调缓解金融监管制度性供求非均衡矛盾;长期看,要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增加功能性金融监管的供给,满足金融发展对金融监管的制度需求,逐步实现制度供求的相对均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静态均衡 动态均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成 钱华
本文运用博弈原理,对国际反洗钱非均衡金融监管现象进行了剖析。通过建立模型并加以实证检验,揭示了反洗钱金融监管取决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开放程度、金融创新能力、产业结构、金融监管目标、犯罪率、国内政治意向和国际压力。研究结论是:客观因素是决定反洗钱监管的基础;主观因素变化可以引起反洗钱监管的短期变化;短期内国家之间的反洗钱非均衡现象难以消除;长期来看反洗钱均衡需要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关键词:
反洗钱 金融监管 国际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成 张炜 匡桦
文章通过对金融监管者之间的博弈行为研究发现,分业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合作成本是导致监管制度漏洞的重要因素。以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博弈为基础的监管者与金融机构的博弈结果显示,监管者可以通过对监管成本和处罚力度的动态调整实现监管博弈均衡。监管制度的均衡分析与微观形成机理结论的契合表明,降低监管成本比单纯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处罚力度更有利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控制与化解。通过对美国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金融监管实践分析和我国金融监管现状透视,模型结论得到了有效的印证。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博弈 系统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城 李成
金融监管的制度差异、监管竞争、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协调机制失衡,进而产生金融监管套利行为。金融监管套利容易引发金融系统的负外部性,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累加直至爆发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套利的盛行暴露了金融监管体系的漏洞,推动了金融监管国内协调统一和国际合作的发展。本文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角度,以监管制度的成本收益和供需均衡分析为框架,运用净制度负担的一价定律模型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博弈模型,探讨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不同状态下的监管套利问题。文章还提出了构建具有层次性、区域性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加强各国协作并保持政策的一致性,拓宽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参与主体范围和市场领域,通过国际合作监管来缓解监...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国际合作 制度非均衡 监管套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南旭光 孟卫东
利用经济学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工具,确立了金融监管有效的强度边界和稳定的均衡条件。利用效用函数和预算函数,证明了金融监管的需求强度边界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通过收益函数和成本函数,证明了金融监管的供给强度边界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通过动态蛛网模型分析,得出金融监管强度动态边界稳定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边界 均衡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燕晓伟 赵然
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问题普遍得到各国共识,但其理论研究明显落后。在总结和梳理自次贷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考察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前沿发展,并做出评论性总结。
关键词: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国际金融危机 传导模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放建 房磊
鉴于银行业监管国际合作供给滞后于需求的失衡现状,需要对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供求理论和模型分析,揭示在现有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造成银行业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原因,进而对我国银行监管方面的制度建设及我国参与国际、区域银行监管合作提出可行性建议,有助于推进我国参与银行业监管国际合作的发展。
关键词:
银行业监管 国际合作 区域银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焕民 吴德进
本文针对性地介绍了欧盟金融运行的大环境:单一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行动计划,然后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欧盟金融监管的演进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将来欧盟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最后点出这种特殊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对我国金融监管区域国际合作的几点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仲伟周 任炳群 张金城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在变迁过程中,存在金融创新与市场约束等市场监管制度供给不足和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及市场退出等行政监管制度供给过剩的问题。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是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而需求主导型变迁尚未形成,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易引致金融监管制度供需的非均衡。要实现金融监管制度供给、需求的均衡,仅从供给和需求的单方面改进无法实现,这就必须寻求第三条道路:既要有供给的适当超前性,也要满足市场监管的需求,走供给拉动和需求推动的金融监管演进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军 杜征征 殷裕品
美国金融部门自我膨胀,再加上没有进行风险调整的激励机制,导致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次贷危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但金融利益集团在金融监管法案通过过程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极力阻挠法案顺利通过。本文认为金融利益集团将会在法案实施过程中继续阻挠法案实施,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将会虎头蛇尾,难以有效预防下一次金融危机发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维生 张志远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探究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指出中国在这一历史契机中政策的选择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金融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问题。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金融监管主体注重短期利益会选择监管竞争策略,注重长期利益则会选择监管合作策略;由于很难改变多数监管主体追求短期利益的现状,致使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囚徒困境"问题依然存在;中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监管竞争 监管合作 演化博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力
金融安全的核心是利益,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共同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保障金融安全的根本要义。国家利益博弈的结果取决于金融安全战略的高下,而制定国家金融安全战略,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正本清源,正确看待三个问题:首先,金融安全不是一个纯粹技术问题,也不是被动防御的过程,不能仅用指标来进行衡量,而需要从整体的、长期的、全盘的、深远的、主动的战略角度来进行考虑、设计和实施;其次,最大化国家利益是阳谋,不是阴谋;最后,安分守己并不安全,"对外乱中有为,对内底线思维"共同构成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核心战略思想。
关键词:
金融安全 国家利益 利益博弈 金融霸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程的战略选择,如何看待这种战略选择与国家经济利益维护之间的关系,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如何公平、公正与合理地实现利益共享、权益双赢,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和谐有序发展,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际经济关系制度合作理论,在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制度合作、与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国家利益、完善制度环境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制度合作 国家利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士贵 陈建宇
当前国际话语权呈现"金字塔"式的严重失衡状态。其中国际话语霸权国雄踞金字塔顶端,控制着国际议题的提出权、游戏规则的制定(修改)权、规则执行的推行权与违反规则的制裁权。而国际金融话语权作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话语霸权国往往通过操纵国际金融秩序来对世界各国施加政治和经济影响,强行要求各国接受其游戏规则,并按照其规定路径开展游戏行为,从而转嫁国内矛盾和经济金融风险,最终实现在世界范围"剪羊毛"的目的。若各国不按照霸权国的意愿行事,话语霸权国则施以严厉的金融制裁措施。本文通过构建三方博弈模型,分析话语霸权国、话语依附国、话语弱势国三方在动态博弈中的动机行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 国家利益 博弈论 金融制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