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18)
2023(19246)
2022(16168)
2021(14880)
2020(12479)
2019(28318)
2018(27757)
2017(52550)
2016(28121)
2015(31425)
2014(31091)
2013(30356)
2012(28019)
2011(25056)
2010(25518)
2009(23671)
2008(22313)
2007(20011)
2006(17506)
2005(15951)
作者
(78486)
(65655)
(65121)
(61826)
(41687)
(31249)
(29622)
(25463)
(25103)
(23478)
(22391)
(22219)
(21023)
(20736)
(20384)
(20193)
(19298)
(19092)
(18889)
(18723)
(16502)
(16022)
(15864)
(15094)
(14851)
(14638)
(14479)
(14432)
(13255)
(13192)
学科
(111902)
经济(111748)
管理(87531)
(85971)
(72185)
企业(72185)
方法(43808)
中国(38045)
数学(37602)
数学方法(37132)
(32095)
(31709)
(29557)
金融(29549)
(28667)
银行(28626)
地方(28574)
业经(27793)
(27640)
(27618)
技术(22525)
农业(21377)
(21031)
(19977)
贸易(19956)
(19705)
财务(19632)
财务管理(19587)
(19331)
(19082)
机构
学院(386421)
大学(383752)
(159107)
经济(155671)
管理(149107)
研究(131467)
理学(127316)
理学院(125917)
管理学(123747)
管理学院(123021)
中国(104711)
(81025)
科学(77473)
(77331)
(65272)
(62620)
中心(62296)
(60150)
财经(59995)
研究所(58693)
业大(54721)
(54391)
北京(50913)
(50585)
师范(50021)
经济学(48562)
农业(48545)
(48243)
(48016)
财经大学(44542)
基金
项目(258484)
科学(204923)
研究(192623)
基金(186458)
(162090)
国家(160399)
科学基金(138582)
社会(123236)
社会科(116883)
社会科学(116859)
(103623)
基金项目(97821)
教育(89558)
自然(87679)
(85996)
自然科(85714)
自然科学(85689)
自然科学基金(84201)
编号(77940)
资助(75275)
成果(63612)
(59056)
重点(58331)
(57862)
(56983)
课题(55559)
创新(53460)
(50938)
国家社会(50933)
教育部(49396)
期刊
(180608)
经济(180608)
研究(116900)
中国(88440)
(61178)
管理(59874)
(58493)
学报(57591)
科学(54207)
(48861)
金融(48861)
教育(48396)
大学(44953)
学学(42207)
农业(39149)
技术(36601)
业经(30788)
财经(29977)
经济研究(28285)
(25862)
问题(22774)
(21307)
科技(19193)
技术经济(18394)
(17763)
(17705)
理论(17468)
商业(17450)
(17122)
论坛(17122)
共检索到600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敬怡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抓手。为探究“四链”融合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内在机理,本文首先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内涵、系统运行结构以及效能提升框架,详细梳理单链发展现状和多链融合现状;然后针对现状解析国家创新体系下的“四链”作用关系;进一步揭示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四链”融合发展机制。结果表明,“四链”融合通过优化系统结构与布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产业链与创新链相互依托、螺旋发展的作用关系是“四链”交叉作用关系网络的结构基础,资金链与人才链之间呈现激励反哺关系,合力服务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产业链上布局创新链、创新链上布局产业链、平台模式融合发展为起点的3条融合路径分别从需求端、供给端以及供需匹配视角实现“四链”融合,进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促进“四链”融合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提质增效的实践启示,置于国家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网络情境设计“四链”融合发展的研究展望框架,深化国家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网络的理论研究,为“四链”深度融合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晓光  张亚莉  高秀春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其在世界竞争中并没有全面发挥其效用,因此,文章结合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实际历程和经验,加速优化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并按照实际的规划部署中实现2050年创新型强国的战略目标,针对中国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戴志敏  郭露  
如何发挥金融产业自身特性以服务于国家产业创新体系?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产业创新与金融融合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启示:一个扎实的、产业内生性强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是我国未来国家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古琳  张超  
一、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现状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10年10年间,在全球高端技术产品所占比例上,俄罗斯的排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份额相当低。而中国则有显著提升。表1各国高科技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单位:%)2000年2010年排名国家份额(%)排名国家份额(%)1美国17.1 1中国22.72日本11.1 2德国8.83德国7.2 3美国8.14新加坡6.4 4新加坡7.15英国6.1 5日本6.86法国5.0 6韩国6.87韩国4.7 7法国5.68马来西亚4.1 8英国3.39荷兰3.9 9荷兰3.510中国3.6 10马来西亚3.329俄罗斯0.4 31俄罗斯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根顺  包水梅  
文章重点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及现存的问题,总结出阻碍研究生教育有效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生教育系统内竞争无序,各个主体之间缺乏协调,并由此提出研究生教育应合理分工、有效合作的具体设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颖  曾立  范义斌  吴锦斌  赵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颖  曾立  范义斌  吴锦斌  赵华  
当前,国家和地方各级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环境持续优化,基础设施、产业、科技等方面蕴含的丰富国防储能亟待释放,金融领域和社会资金不断集聚与资源闲置并存,蕴含着巨大的系统投资体量和潜力。因此,亟需着眼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其它国家战略综合施策资金需求,以军民融合发展基金创新为抓手,坚持体系化推进,面向军民融合多领域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游光荣  闫宏  赵旭  
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离不开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保障,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对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体系的有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游光荣  闫宏  赵旭  
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离不开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保障,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对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体系的有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新健  郭子枫  常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创新体系(NIS)的开放性越来越重要。文章以开放式NIS为主线展开研究。首先,文章梳理了开放式NIS理论的基础与发展,主要源于NIS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开放式NIS理论,其发展历经三个时期。其次,分析了开放式NIS的类型与构成要素,类型不同则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不同的发展状态。再次,通过归纳分析开放式NIS的衡量与测度,形成以NIS创新能力与NIS开放性构建二维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最后,分析从传统的NIS到开放式NIS潜在发展路径及其一般演化规律,提出中国开放式NIS发展路径及其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小波  杨阳  刘爱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甘志霞,吕海军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军民融合的角度介绍了美国和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和经验,最后,阐明了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慧洪  
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娱乐业、教育等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且知识创新、传播、销售等部门大力发展,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不足。通过电子金融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研发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王生辉  柴庆春  
外资研发中心NIS研究框架在研究视角和范式以及理念上实现创新,突出外资研发中心从事开放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特征,视其为NIS中的特殊内生变量,突破了囿于“外资与“R&D两条线路分离研究的局限,是一个视角统一、目标明确、同时具有强大张力的动态研究范式。研究框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定位的政策化视角与广适性以及研究视野的全球化等方面均显示出其适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温兴琦  David Brown  
基于现有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文献,对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演进过程进行回溯,并对其在实践中所涉及到的机构中介作用进行探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行业协会中介作用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