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0)
2023(16138)
2022(14048)
2021(13187)
2020(10993)
2019(25477)
2018(25369)
2017(48490)
2016(26376)
2015(29766)
2014(29629)
2013(28671)
2012(26171)
2011(23263)
2010(22957)
2009(20651)
2008(19605)
2007(16732)
2006(14261)
2005(11955)
作者
(73640)
(61311)
(60655)
(57897)
(39072)
(29425)
(27772)
(24214)
(23412)
(21499)
(21087)
(20485)
(19504)
(18981)
(18941)
(18662)
(18316)
(18083)
(17553)
(17394)
(15104)
(14871)
(14804)
(14091)
(13686)
(13457)
(13430)
(13429)
(12280)
(12167)
学科
(99563)
经济(99438)
管理(74091)
(68248)
(56415)
企业(56415)
方法(47912)
数学(41977)
数学方法(41378)
(28215)
中国(25788)
(25265)
(23240)
业经(21972)
地方(21095)
农业(18780)
环境(18303)
(17695)
理论(17650)
(16571)
贸易(16563)
(16495)
(16046)
(15815)
技术(15763)
财务(15731)
财务管理(15695)
企业财务(14784)
(14744)
(14114)
机构
大学(358713)
学院(357544)
管理(142678)
(136228)
经济(133164)
理学(124804)
理学院(123368)
管理学(120857)
管理学院(120213)
研究(117543)
中国(85404)
(76169)
科学(75539)
(61616)
(59432)
(57762)
业大(56327)
中心(54518)
研究所(53279)
(51058)
财经(50251)
(48805)
师范(48289)
北京(47284)
农业(46584)
(45844)
(43904)
(41431)
经济学(40354)
技术(39177)
基金
项目(258430)
科学(202840)
研究(187634)
基金(186853)
(163948)
国家(162383)
科学基金(139494)
社会(116840)
社会科(110491)
社会科学(110462)
(101494)
基金项目(99670)
自然(92174)
自然科(89971)
自然科学(89946)
自然科学基金(88286)
教育(86872)
(85614)
编号(76965)
资助(76791)
成果(61234)
重点(57546)
(56352)
(54395)
(53523)
课题(52746)
创新(49883)
科研(49755)
教育部(48184)
大学(48176)
期刊
(142758)
经济(142758)
研究(99476)
中国(65505)
学报(59915)
科学(53854)
(53220)
管理(50350)
(46664)
大学(45446)
学学(42675)
教育(42424)
农业(37117)
技术(32158)
(25208)
金融(25208)
业经(24724)
财经(23004)
经济研究(22257)
图书(19784)
(19620)
(19146)
问题(18794)
科技(17945)
(17868)
资源(17190)
理论(16170)
技术经济(16089)
统计(16062)
业大(15674)
共检索到504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庆江  赵敏燕  唐甜甜  王丹  陈武强  
以实质性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功能建设为目标,构建了由前提要素、机会类型、实现途径组成的国家公园生态体验机会谱系(NPEEOS),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公众生态体验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总体意向为:教育型>运动型>生活型>养生型,自然教育、环境解说、科普小品等体验项目对公众吸引力度最大,康复养生体验和保健养生体验对公众吸引力度最小;通过群组差异性分析,性别、年龄、公众信息渠道及感兴趣内容对公众生态体验意向有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体验的体验意向强,年龄越小体验意向越强,欲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更多体验内容感兴趣的公众,则生态体验意向越强。研究结论可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构建高品质和多样化的生态体验产品体系提供科学指导和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庆江  赵敏燕  唐甜甜  王丹  陈武强  
以实质性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功能建设为目标,构建了由前提要素、机会类型、实现途径组成的国家公园生态体验机会谱系(NPEEOS),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公众生态体验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总体意向为:教育型>运动型>生活型>养生型,自然教育、环境解说、科普小品等体验项目对公众吸引力度最大,康复养生体验和保健养生体验对公众吸引力度最小;通过群组差异性分析,性别、年龄、公众信息渠道及感兴趣内容对公众生态体验意向有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体验的体验意向强,年龄越小体验意向越强,欲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更多体验内容感兴趣的公众,则生态体验意向越强。研究结论可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构建高品质和多样化的生态体验产品体系提供科学指导和有益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童童  张玉钧  丛丽  李卅  王志臣  蒋亚芳  岳建兵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大熊猫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解决我国秦岭地区大熊猫保护中存在的矛盾,首先对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梳理,然后分析了陕西秦岭大熊猫保护存在的问题,即栖息地破碎化、管理复杂、区社利益冲突、旅游开发不规范等,得出国家公园这一保护地形式对大熊猫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建设应整合现有保护地、重组功能分区、实施大熊猫保护工程、完善科研监测体系、发展生态旅游、引导社区参与、加强环境教育等规划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益鹏  丛丽  钱皓月  
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工作面临着栖息地割裂下的野生动物保护和国内日益高涨的旅游需求等多重挑战。基于大数据网络文本,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案例地,分析旅游者拥挤度感知影响因素及调适行为。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已开展游憩活动且富有代表性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碧峰峡和王朗自然保护区3处采集网络评论文本数据,文本时间跨度为2011—2018年,共包含1 711条评论,共计132 354个字,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 6计算机分析软件和NVivo 8质性分析软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质性主题分析法,对拥挤度感知相关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旅游者个体及出游特征、情景特征和人口密度是影响旅游者拥挤感知的3个重要因素,调适响应作为对拥挤状况的反馈行为,是特殊的拥挤度感知影响因素,也是评论文本的重要内容。最后,基于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游客的深入分析,针对国家公园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拥挤问题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国家公园更好地实现野生动物保护和目的地游憩管理的双重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毕赛云  李兵  韩玉婷  石金莲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亲子游憩的热点区域,目前国内外有关国家公园亲子游憩体验的研究较少。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将亲子游客点评网站的文本数据作为样本,使用Python技术提取高频词,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分别从高频特征词、旅游吸引物和情感体验3个方面构建分析类目,探索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亲子游憩体验的主要内容。结果显示,武夷山亲子游客的正面情感较强,自然和人文景观、景区门票、游憩情感、景区设施与服务是武夷山亲子游客的主要关注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硕  赵正  杨洁  温亚利  
在自然保护地周边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和资源产生的压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而能源消费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研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测算了农户在参与生态旅游前后各项能源的消耗及其碳排放的变化情况,并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户在参与生态旅游之后能源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薪柴和电能源消耗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农户接待游客量、收入水平以及实物和资金等能源补贴政策显著影响了能源碳排放量。基于此,提出规范农户经营行为、提高资金补贴、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加强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嘉欣  陈卓  张玉钧  
游客的游憩体验是一个多阶段体验的过程,共包含预期、到现场旅行、现场参与、从现场离开、回忆几个阶段。目前整个旅游产业和相关基础设施都在经历数字化,旅游数字化被称为电子旅游。未来电子旅游将扩展到整个旅行周期,保护地的自然旅游也不例外。运用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专家打分法、数学建模法等跨学科、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对传统保护地游客游憩管理工具——旅游优化管理模型(Tourism Optimization Management Model,简称TOMM理论)进行应用模式创新。具体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解决具有不同游憩需求游客的核心问题——"定制动态体验最优路线规划",以此为核心可以搭建TOMM理论在电子旅游背景下应用的实践场景,即实现在国家公园应用程序场景下对TOMM理论的应用。TOMM理论在智慧国家公园背景下基于"定制动态体验最优路线规划"APP的应用模式,将解决传统TOMM理论中两大实践难点,即公众主动参与方式和参与度难以把控,实时数据流难以获取和监测。同时该研究将为中国特色智慧保护地系统的建设提供研究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嘉欣  陈卓  张玉钧  
游客的游憩体验是一个多阶段体验的过程,共包含预期、到现场旅行、现场参与、从现场离开、回忆几个阶段。目前整个旅游产业和相关基础设施都在经历数字化,旅游数字化被称为电子旅游。未来电子旅游将扩展到整个旅行周期,保护地的自然旅游也不例外。运用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专家打分法、数学建模法等跨学科、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对传统保护地游客游憩管理工具——旅游优化管理模型(Tourism Optimization Management Model,简称TOMM理论)进行应用模式创新。具体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解决具有不同游憩需求游客的核心问题——"定制动态体验最优路线规划",以此为核心可以搭建TOMM理论在电子旅游背景下应用的实践场景,即实现在国家公园应用程序场景下对TOMM理论的应用。TOMM理论在智慧国家公园背景下基于"定制动态体验最优路线规划"APP的应用模式,将解决传统TOMM理论中两大实践难点,即公众主动参与方式和参与度难以把控,实时数据流难以获取和监测。同时该研究将为中国特色智慧保护地系统的建设提供研究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利涛  卢艳香  朱颜  苏雪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有"三江源""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青海探索出一条以国家公园建设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可以概括为: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党委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注重地方实践,因地制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措施;多元主体参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协同机制;共享建设成果,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等四个方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凌楚  赵慧  赵本元  谭路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公众参与和文化宣传是国家公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国家公园文宣现状,从公众参与与公众科学、科学传播和分众传播的角度,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从议题设置、内容生产、平台建设、信息互通、福祉共享等方面提出宣传建议,为提升国家公园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服务国家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菲菲  王化起  何云梦  
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播,国家公园的概念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该如何建设既符合国际规范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目前存在许多困惑和争论。我国国家公园应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国家公园涉及区域广、产品复杂、资源类型多样,我们是否遵循同一治理理念和模式?我国国家公园的治理主体、原则和目标是什么?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基于产权理论,将国家公园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三类,据此建立政府主导治理、公众参与协商治理、特许经营市场化治理的国家公园治理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睿  钟林生  刘家明  唐承财  孙雷刚  
中国保护地体系庞杂类型丰富,存在保护对象交叉、管理主体多头、功能定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理顺保护地体系是协调好保护与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国家公园是一种承担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双重任务,能够有效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的保护地类型。基于国家公园内涵与功能定位的梳理,本文认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体系中的II类国家公园是对全球国家公园较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将IUCN界定的国家公园入选条件归纳为面积适宜性、资源代表性、人类影响度和功能全面性,以此作为构建中国国家公园的基本标准。以中国自然保护区为例,逐条按照构建标准筛选出了55处面积不小于1 000hm2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国家公园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根茂  谭益民  张双全  柏智勇  刘婉婷  
访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理论是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用于游客管理和资源保护的行动方案,并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国家公园。相较于游憩机会谱(ROS)理论和环境变化的可容忍极限模型(LAC)理论,该理论更加注重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的关系。文章基于VERP理论,结合实地调研,通过相关利益主体的分析,制订了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的行动方案,为实现试点区游憩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美玲  郝瑞君  李子欣  周永  寇圆圆  张文洲  
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园的长远建设。基于效果阶层模型,从自我管理价值、群体效用价值、社会服务价值、居民满意度、社区归属感和居民参与意愿6个方面构建理论模型,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均对居民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91和0.088,社区归属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83和0.274;而社会服务价值仅对居民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98。社区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205;居民满意度对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92。(2)居民获益程度对其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具有调节作用。高获益居民满意度会受到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的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58和0.212;社区归属感能显著提升高获益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431;进而促进其参与建设的意愿,路径系数为0.069。(3)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通过"感知价值→情感→意愿"过程,最终形成不断递进的多阶段连锁反应。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现有感知价值和居民参与关系的研究维度,在未来国家公园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核心诉求来采取相应的激发措施,以达到精准激发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目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艳滨  杨桂华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