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1)
2023(12240)
2022(10445)
2021(9808)
2020(8257)
2019(18784)
2018(18437)
2017(34807)
2016(18772)
2015(21048)
2014(20577)
2013(19671)
2012(18158)
2011(16047)
2010(15728)
2009(13851)
2008(13165)
2007(11284)
2006(9576)
2005(8093)
作者
(53846)
(44934)
(44579)
(42318)
(28629)
(21528)
(20252)
(17636)
(17344)
(15701)
(15398)
(15235)
(14486)
(14104)
(14048)
(13848)
(13363)
(13197)
(13007)
(12858)
(11024)
(10951)
(10808)
(10591)
(10138)
(9877)
(9783)
(9571)
(9023)
(8958)
学科
(70426)
经济(70325)
管理(49194)
(45540)
(36719)
企业(36719)
方法(32607)
数学(29116)
数学方法(28647)
中国(20463)
(19600)
(18338)
(17069)
地方(15810)
业经(14158)
(13795)
农业(13004)
(11992)
贸易(11985)
(11605)
理论(11288)
(10846)
环境(10821)
财务(10796)
财务管理(10765)
(10657)
金融(10649)
(10615)
(10489)
(10393)
机构
大学(251270)
学院(249462)
(98256)
经济(96116)
管理(93991)
研究(90770)
理学(81455)
理学院(80401)
管理学(78553)
管理学院(78111)
中国(66202)
科学(58361)
(54309)
(47655)
(45916)
(44557)
中心(42289)
研究所(42156)
业大(41439)
农业(37707)
(37276)
财经(35582)
(34367)
(33655)
北京(33552)
师范(33153)
(32586)
经济学(29857)
(28961)
技术(28289)
基金
项目(182458)
科学(143846)
基金(133736)
研究(127407)
(121120)
国家(119865)
科学基金(101675)
社会(80426)
社会科(76138)
社会科学(76119)
基金项目(70727)
(70617)
自然(68888)
自然科(67283)
自然科学(67258)
自然科学基金(66008)
(61511)
教育(58667)
资助(54486)
编号(49594)
重点(41985)
(39782)
(39220)
成果(39048)
(37894)
科研(35896)
计划(35632)
创新(35576)
课题(35066)
国家社会(34098)
期刊
(102300)
经济(102300)
研究(71614)
中国(51190)
学报(45920)
科学(41911)
(41817)
管理(35111)
(34732)
大学(34611)
学学(32909)
农业(28656)
教育(26830)
技术(22128)
(19258)
金融(19258)
经济研究(16899)
财经(16888)
业经(16188)
(16096)
(14597)
问题(13613)
(13389)
资源(12492)
业大(12486)
科技(12469)
统计(11900)
图书(11143)
技术经济(10731)
(10579)
共检索到366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娄峰  侯慧丽  
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为框架,在分析国家主体功能区下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综合考虑分析了城市化率、总和生育率、死亡率、人口迁入率以及迁出率等影响因素,然后设定不同情景下的各种可能组合,预测出我国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人口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2050年,优先开发区的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人口将分别达到183.57、151.68和144.03百万人;重点开发区的哈长地区、海峡西岸、北部湾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中原经济区、江淮地区人口将分别达到34.5...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陆启凡  赵彦明  孙国华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一年多来,各地方、各部门抓紧贯彻落实。地方政府根据《规划》总体思路和要求制定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并认真研究人口分布格局及趋势。这对于落实《规划》、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柴剑峰  邓玲  
推进和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需要对人口进行合理的再分布,以实现人与各类功能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承载的空间均衡,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对策是:确定各类主体功能区的适度人口;协调人口政策与财政、土地、环境、产业等政策;统筹人口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超前部署,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把握人口分布规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金鹤  崔登峰  
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规划法律、规划机构、规划体系都在不断完善。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明确区域规划的目标与重点,倡导规划编制主体的多元化,健全区域规划运作体系,创新协调与合作机制,完善法律与政策保障,适度控制区域开发强度,鼓励区域规划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卉彤  
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1.资源人均数量少,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加剧资源环境约束从2006年资源总量看,我国在世界上仍属于资源大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占世界总耕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柴剑峰  
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实现必须依托有效地动力支撑,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的动力不同,不同阶段呈现的特征也有所差异,科学分析动力源,合理把握着力点,通过科学政策设计,实现人口个体流动能力、市场配置能力和政府调控能力有效融合,是实现人口自愿合理、科学有序地流动的关键所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耀军  陈伟  张颖  
人口均衡发展是主体功能区规划顺利实现的最关键因素。利用ArcGIS软件为分析工具,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主体功能区内的县为分析单位,结果表明:主体功能区中人口规模重点开发区最大,人口密度重点、优化开发区最高;主体功能区人口素质优化开发区最高,限制开发区最低;人口年龄结构以优化开发区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口迁移方向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冲突,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与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差距,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聚集在优化开发区与规划初衷相背离。只有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人口和产业政策,并注重优势互补;人口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多管齐下,相互协调;充分把握主体功能区规划过程中的人口再分布规律,未雨绸缪,才能促进区域人口均衡的实现,促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顺利实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桐  岳文泽  夏皓轩  熊锦惠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中国区域发展管理的重要创新,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充分践行主体功能区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践面临科学支撑不足、尺度深化不够、实施保障不强等问题。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基于“要素—空间—功能”的思路构建了一个科学性、精细化和可操作的省级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框架:首先,建立了一个“双评价—三类空间划定—主体功能权衡”的分区方案,强化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科学性;其次,在空间尺度上,将传统县级单元深化到乡镇(街道)尺度,满足差异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再次,统筹了上位规划功能定位、三类空间结构、区域协调的综合考量,提升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可操作性;最后,在此基础上,依据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结果提出未来区域发展差别化引导与管控的政策指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维华  柴莹  刘茜  马安安  
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即规划布局的优化调整问题,以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特别规划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功能定位及其生态环境特征,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对该地区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根据生态适宜性与敏感性评价结果,进行案例区主体功能区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主体功能区划与案例规划布局,从建设用地地块层面提出具体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规划的141个建设用地地块中,约四成位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建议控制项目规模或者取消项目。通过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方法及其案例研究,从环境保...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路路  蔡玉梅  郑新奇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的宏观和战略性规划。随着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实施评价研究亟待展开。以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对象设计了总体框架,探讨了结果—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设计思路,分别从规划目标实现程度、分区功能落实情况、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和规划社会影响评价4个方面,选择31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确定了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标准化、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侯晓丽  
2010年年底,国务院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国性的空间开发规划,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对未来5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标志着主体功能区已从规划编制进入到实施时期。主体功能区规划付诸实施,是使我国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一项带有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梅  许振成  彭晓春  周丽旋  王俊能  
"十一五"期间,国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推进落实这一战略需要各项政策的配套。文章在回顾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分析现有环境规划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对环境规划的需求,指出应实现环境规划战略的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学斌  
国务院于2010年颁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生态功能定位角度,对我国国土空间布局作出战略调整,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将被限制、禁止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对这些地区来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利  韩增林  王泽宇  
在当前我国国家规划体系中,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组织编制的"五年发展综合规划",建设部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国土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有重要地位,通常称为国家规划体系中的"三规"。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三规"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一致性,造成区域发展规划和建设中的多种矛盾。从我国未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前提出发,考虑"三规"编制和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规划重点协调、规划数据协调、规划层级协调模式,对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鹏  曾刚  
文章用新区域主义的发展理念和内涵来解读或考量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探讨新区域主义在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治理方面的主导思想,旨在给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开展以及今后的治理提供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