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3)
- 2023(15311)
- 2022(13043)
- 2021(12067)
- 2020(10290)
- 2019(23483)
- 2018(23162)
- 2017(44129)
- 2016(23595)
- 2015(26739)
- 2014(26484)
- 2013(25966)
- 2012(24288)
- 2011(21950)
- 2010(22046)
- 2009(20412)
- 2008(20033)
- 2007(18274)
- 2006(15988)
- 2005(13835)
- 学科
- 济(114494)
- 经济(114307)
- 管理(70357)
- 业(65166)
- 企(55079)
- 企业(55079)
- 方法(47504)
- 数学(40589)
- 数学方法(40081)
- 中国(28666)
- 农(27277)
- 地方(25371)
- 财(25342)
- 业经(23734)
- 学(21377)
- 制(18277)
- 技术(18200)
- 农业(17890)
- 和(17726)
- 理论(17424)
- 贸(16823)
- 贸易(16813)
- 易(16235)
- 环境(15424)
- 地方经济(15040)
- 融(14973)
- 金融(14969)
- 务(14968)
- 财务(14909)
- 财务管理(14870)
- 机构
- 大学(335806)
- 学院(334548)
- 济(146370)
- 经济(143409)
- 管理(130817)
- 研究(113614)
- 理学(112212)
- 理学院(110943)
- 管理学(109015)
- 管理学院(108357)
- 中国(85002)
- 京(70182)
- 科学(66623)
- 财(65497)
- 所(55629)
- 中心(53180)
- 财经(51953)
- 江(50973)
- 农(50790)
- 研究所(50210)
- 经(47038)
- 业大(46672)
- 经济学(45513)
- 范(44160)
- 北京(44027)
- 师范(43754)
- 院(41067)
- 经济学院(40748)
- 州(40055)
- 农业(39445)
- 基金
- 项目(221218)
- 科学(175416)
- 研究(163917)
- 基金(160749)
- 家(139377)
- 国家(137931)
- 科学基金(119296)
- 社会(106895)
- 社会科(100536)
- 社会科学(100507)
- 省(86946)
- 基金项目(84723)
- 教育(76042)
- 自然(75404)
- 自然科(73684)
- 自然科学(73663)
- 划(72541)
- 自然科学基金(72351)
- 编号(66209)
- 资助(65267)
- 成果(53957)
- 重点(49613)
- 部(49337)
- 发(48211)
- 创(47608)
- 课题(45821)
- 创新(44611)
- 国家社会(44146)
- 教育部(42926)
- 科研(42448)
- 期刊
- 济(165168)
- 经济(165168)
- 研究(100847)
- 中国(68127)
- 财(52619)
- 管理(50306)
- 学报(48160)
- 农(45840)
- 科学(45819)
- 大学(37612)
- 教育(37148)
- 学学(34979)
- 技术(32688)
- 农业(30964)
- 融(28482)
- 金融(28482)
- 经济研究(26945)
- 财经(26449)
- 业经(25150)
- 经(22886)
- 问题(21256)
- 技术经济(18833)
- 图书(17742)
- 统计(17698)
- 业(17180)
- 策(16274)
- 贸(15738)
- 版(15285)
- 科技(15204)
- 世界(15137)
共检索到506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地域开发功能和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地理学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文章在归纳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有关区域发展领域新指向的基础上,剖析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现状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进而提出并论述了未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若干新命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育填
面向"十二五"规划,人文—经济地理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全国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带头人围绕"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交流各单位对今后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性考虑,以及在"十二五"有关规划研制过程中,人文—经济地理学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地方和部门服务。迎接"十二五",人文—经济地理学要以"人—地系统"动力学作为学科发展的理论方向,以国家需求及国际趋势为学科发展方针,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革新研究方法。充分发挥人文—经济地理学战略咨询作用,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提交具有影响力的咨询研究和咨询报告,抓住机遇,使人文—经济地理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10年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应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针对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对科学基础建设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形成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为我国不断强化的空间管治和因地制宜等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地域功能管治原理;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空尺度转换与人文界面(线)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提升经济地理领域的规律性成果的水平创造条件;加快开发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系统,增强现代技术方法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实现增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促进经济地理学产生质的飞跃。文章认为,以上五个方面重大问题的突破将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学科之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阮震
“我国经济地理学界在表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时,常用的定义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虽然在个别词句的表述上可能存在一些分歧,但就本质内容而言,生产力布局作为经济地理学的核心问题则是毫无疑义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生产力布局总倾向于面临不同的任务。正因为如此,经济地理学若要保持其理论活力,就须不断地根据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调适研究角度,发展研究方法,发掘新的研究课题,以期正确认识与反映客观实践并指导实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樊杰 周侃 孙威 陈东
人文—经济地理学对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成果,在支撑国家科学决策、促进国土有序开发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人文—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地理学重视机理和过程研究而可能导致学科微观分化和人文化倾向的偏差,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综合学科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阐释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综合价值,并对因素与机制、界面及过程、功能与结构、尺度及转换等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再认识。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空间均衡模型,阐述了面向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探讨了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技术,以及将面状的功能地域纳入空间结构理论框架的学术创新要点。最后,结合近年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区域发展基础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主要进展,针对学科相互替代所带来的挑战,提出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并举、计算机方法与实验方法兼备、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交叉研究创新与经典路径依赖相融的学科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经过长期努力,2010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实验室是以经济地理学为学科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思悦 申明锐 罗震东
以旅游业为导向的乡村振兴活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异化现象让学界逐渐意识到政府主导、资本驱动的乡村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基于经济地理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构建乡村发展演化的解释模型。以乡村旅游业中率先崛起的南京市江宁区石塘村为例,分析典型旅游型乡村的发展演化历程与路径依赖形成机制。发现自我强化机制的存在,使得石塘村的建设模式出现认知锁定、经济锁定和治理锁定。多重锁定之间交叉重叠、相互增强,最终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不可持续。乡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和资本的介入固然重要,但路径突破的根本在于乡村善治与社区精神的重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亮 刘卫东
边界作为特殊的区位,受到地理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回顾西方学者对国家边界及其边界效用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当前主要议题,并提出对未来边界及边界效应研究的启示。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的研究集中体现在边界效应上。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传统区位论对边界的研究主要关注边界作为两国分割线所起到的屏蔽作用;随着全球贸易的激增,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学者们用大量的数学模型对边界效应及其屏蔽程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引起了学者们对一体化和边界效应转化的深入争论。全球化进程中边界和边界效应研究的3大主要议题也随着研究发展阶段贯穿,集中在对边界效应强度的分析,边界地区的一体化效应以及边界效应的转化等方面。根据国外研究进展及我国沿边开放的背景,未来可在边界地区集聚效应、边界地区管治和边界地区合作模式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花俊
笔者对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分别从理论规范、学科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进行比较,并就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经济方法论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理论 比较 方法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才
学科的性质与任务是任何学科发展首先面临的,也是经常关注的问题。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学科的发展必须继承地域性、综合性与地域综合思想的地理学传统。区域经济地理学又是地理学中非常年轻而又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一是说明这门学科富有活力,面对当今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发展活力很大;二是要在学科交叉渗透过程中,搞清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自觉地发展地理科学。在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引进、消化与吸收的关系和学科建设与参与实践关系。文本对"新经济地理学"进行了评析,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是主流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新发展,但不是主流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与模型和一些新的概念有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但须经过消化、吸收、改造,使它变为地理学的理论内容方有意义。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之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增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
关键词:
区域经济地理 学科性质 研究任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樊杰 孙威
过去5年,是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以面向中国健康城市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国家重大地域规划研制和战略咨询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政府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科的理论方法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方面有所突破,科技论文和学术专著数量与质量有所提升,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以及科学奖励有所进展。近年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交叉科学的定位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价值进一步明确、"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架构已经成型、基于人地系统研究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面向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兴领域和方向有所加强、GIS技术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人文化倾向并不十分突出、面向政府决策层的服务能力走在前列,但国际交流强度不足、特别是前沿的学术思想研究与系统的理论创新还有待加强。未来中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必须在交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手段、基础理论建设和学科结构优化、完善数据采集和空间模拟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强
人文—经济地理学作为交叉学科,在我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其过程中也存在三大分异现象。为更好更快地促进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来自全国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带头人围绕"人文—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这一问题,广泛交流了各自对未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探讨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如何在为国家、地方和部门服务的同时,促进学科发展。通过热烈讨论,会议最终明确以下两大学科发展方向:一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应以地球表层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相互作用的时空规律为科学命题,以解决地球表层不同空间尺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来构建自身科学体系;二是,人文—经济地理学要在社会应用体系中有凸显其科学价值,广泛开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为社会发展做出具有显示度的贡献。
关键词:
人文—经济地理学 学科建设 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近年来,演化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尤其是欧洲日益受到重视,这可能是因为演化思想为分析产业空间集中的出现和经济的空间差异提供了有益的模型和解释。一些经济学家虽然分析了产业创新和技术变化演化,但却忽视了其空间特性,这正是经济地理学者所关注的领域。经济地理学吸收演化经济学的有关养料后,分析了这些空间特性对企业竞争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并富有成效地将本地生产系统、根植性和区域学习过程等与演化思想结合起来,用演化思想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及规律,试图在经济地理学中全面引入演化思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胁田武光 ,沈象仁,张豪禧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国外地理学界对经济地理学性质和方法的看法,但个别提法值得商榷,供大家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