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1)
- 2023(15930)
- 2022(13796)
- 2021(13304)
- 2020(11003)
- 2019(25738)
- 2018(25359)
- 2017(48934)
- 2016(26312)
- 2015(29659)
- 2014(29239)
- 2013(28978)
- 2012(26566)
- 2011(24031)
- 2010(23577)
- 2009(21577)
- 2008(20965)
- 2007(17880)
- 2006(15583)
- 2005(13710)
- 学科
- 济(105558)
- 经济(105437)
- 管理(75453)
- 业(69567)
- 企(56357)
- 企业(56357)
- 方法(49910)
- 数学(43985)
- 数学方法(43376)
- 农(30014)
- 中国(29765)
- 财(25985)
- 业经(22441)
- 学(22441)
- 贸(20700)
- 贸易(20690)
- 易(20180)
- 农业(19734)
- 制(19299)
- 地方(19098)
- 和(17200)
- 环境(16961)
- 理论(16463)
- 务(16262)
- 财务(16182)
- 财务管理(16143)
- 银(15777)
- 银行(15742)
- 技术(15636)
- 企业财务(15285)
- 机构
- 大学(369907)
- 学院(367139)
- 济(151618)
- 经济(148583)
- 管理(147849)
- 理学(128288)
- 理学院(126920)
- 研究(125231)
- 管理学(124683)
- 管理学院(124033)
- 中国(95568)
- 京(79299)
- 科学(77253)
- 财(66819)
- 所(62184)
- 农(59954)
- 中心(56962)
- 研究所(56961)
- 业大(55083)
- 财经(54433)
- 江(51141)
- 北京(50380)
- 经(49849)
- 范(48443)
- 师范(48038)
- 农业(46930)
- 经济学(45874)
- 院(45586)
- 州(41768)
- 经济学院(41423)
- 基金
- 项目(256390)
- 科学(202239)
- 基金(188206)
- 研究(187188)
- 家(164638)
- 国家(163341)
- 科学基金(140253)
- 社会(118735)
- 社会科(112564)
- 社会科学(112535)
- 基金项目(99750)
- 省(96854)
- 自然(91451)
- 自然科(89243)
- 自然科学(89222)
- 自然科学基金(87623)
- 教育(85402)
- 划(82504)
- 资助(77926)
- 编号(75921)
- 成果(60642)
- 部(57524)
- 重点(57267)
- 发(54257)
- 创(52653)
- 课题(51192)
- 国家社会(49748)
- 教育部(49405)
- 创新(49242)
- 科研(49060)
- 期刊
- 济(159949)
- 经济(159949)
- 研究(106766)
- 中国(67978)
- 学报(57579)
- 科学(54155)
- 农(54091)
- 管理(53064)
- 财(49701)
- 大学(43818)
- 学学(40980)
- 教育(38304)
- 农业(38208)
- 技术(31782)
- 融(29485)
- 金融(29485)
- 财经(26156)
- 业经(25789)
- 经济研究(25657)
- 经(22417)
- 问题(21476)
- 图书(20463)
- 业(20408)
- 资源(18630)
- 理论(17611)
- 技术经济(17606)
- 贸(17255)
- 科技(16959)
- 版(16512)
- 世界(16351)
共检索到531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述忠 叶宏亮 任婉婉
本文基于国内外耕地资源有效供给的框架探讨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在国内有效供给的维度上,本文构建了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动态仿真系统研究高强度耕地利用模式下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演进路径。结果表明,高强度的耕地利用模式在短期会促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但在长期将导致耕地资源的供给质量严重恶化;在国外有效供给的维度上,本文采用虚拟贸易的方法衡量中国耕地资源的潜在供给缺口。结果表明,尽管大规模的粮食进口战略在短期会带来耕地资源的数量节约效应,但在长期将形成巨大的耕地资源潜在供给缺口,不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奇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开发保护 粮食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效顺 蒋冬梅 卞正富
耕地保护一直是政府关注重点、学者研究热点和公共政策难点。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在把握我国耕地资源变化轨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度模型,对我国耕地资源盈亏状况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规模有所增加的原因,虽然全国层面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有所缓解,但沿海等发达地区耕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现实难题没能扭转;22008-2020年我国耕地盈余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和东北地区,耕地稀缺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发达区域稀缺程度相对最大;3单产水平不变情景下,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量高达1 486.43万hm2,稀缺程度为12....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盈亏计量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 韩巧欠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的耕地就是在研究中国粮食安全时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明确耕地和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耕地中现存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进而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中国 粮食安全 耕地 问题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贾贵浩
目前,我国耕地流转规模小、比例低,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低。应借鉴发达国家农地改革的做法,扩大土地养老功能,对流转土地达80%以上的农户参加养老保险,给予60%的保费补贴;对转出土地的农户按租期长短实行阶梯租金补助。对粮食种植大户按其种植规模进行差额补贴和奖励;向种粮大户提供低息贷款、免费供应良种,利用政策杠杆促使种粮成为体面的职业和挣钱的职业。加强耕地流转执法,严格监督农地农用,收回非粮化转出的耕地,剥夺撂荒农户的农地承包权。通过耕地流转,促进粮食生产走上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流转 种粮积极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牛文元
本文以系统动力学原理为基础,仿真模拟了我国2010、2015和2020年的粮食需求。结果表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口粮和种子粮的需求相对稳定,而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需求增长明显,粮食总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在95%和100%两种粮食自给标准下,通过对我国粮食需求与耕地配置的模拟发现,粮食需求与耕地供给呈现出一种紧平衡。确保有效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实现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三重"底线。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需求 耕地配置 调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傅泽强 蔡运龙 杨友孝 戴尔阜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 ,而耕地资源是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21世纪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 ,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 ,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将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部分流向非农化利用 ,人地矛盾将更趋尖锐。论文分析了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 ,结论表明 ,中国21世纪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持和质量改善。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相关关系 中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克强
本文对"耕地面积决定中国粮食产量"的观点提出质疑,并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粮食产量与诸多因素有关,耕地面积仅是重要因素之一的结论。同时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从几个方面指出近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并不严重。最后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粮食禁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保障制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红波
本文分析了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耕地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可以促进耕地资源安全程度的提高。提高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协同保障措施:进口部分粮食,推进土地整理战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欧璇 侯杰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并以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机制为借鉴,有针对性地提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指标 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张佩 于亿亿 谢锐莹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耕地"非粮化"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趋势和重点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回顾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研究尺度上,既有研究更多关注粮食主产区,而多尺度耦合研究尚显不足;在研究内容上,耕地"非粮化"的概念界定较为一致,但测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耕地"非粮化"的驱动因素及防治策略较为丰富,但就如何构建区域协调治理机制的研究尚且不足;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而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不足且多学科综合研究范式亟需完善。研究结论:未来中国耕地"非粮化"研究应着力构建全方位、多角度认知框架并采取分类化的管控策略,加强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大战略的协同推进,强化多尺度耦合研究完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增强测算方式的创新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构建耕地"非粮化"研究新范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博
耕地资源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总体上二者呈现正相关性。一方面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起着根本性的保障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具有反作用,当粮食供给不足时耕地资源的各种压力增大,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进入非安全状态。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耦合主要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关键词:
绿色革命 劳动力外溢 耦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邹亚锋 刘耀林 孔雪松
在详细分析2000—2008年广西耕地变化趋势及造成耕地减少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等方法,对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工业化发展所处阶段及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广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结果表明,广西2000-2008年粮食生产处于供不足需的状态,且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其工业化发展及城镇化的提高是建立在耕地资源的占用之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
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发展,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越来越突出,粮食供求偏紧运行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储备粮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储粮于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关键渠道和最重要的基础,是重中之重。然而,从我国目前耕地的现状与走势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在不容乐观,亟待深入研析,采取积极措施以保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