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6)
2023(15627)
2022(13121)
2021(12045)
2020(10500)
2019(24044)
2018(23833)
2017(46178)
2016(24932)
2015(27839)
2014(27892)
2013(27818)
2012(25417)
2011(22692)
2010(22625)
2009(21514)
2008(21469)
2007(19558)
2006(17064)
2005(15077)
作者
(72465)
(60916)
(60778)
(57459)
(38389)
(29446)
(27630)
(24027)
(22880)
(21710)
(20577)
(20455)
(19044)
(19006)
(18684)
(18639)
(18541)
(17883)
(17575)
(17408)
(15256)
(14888)
(14802)
(14049)
(13721)
(13628)
(13613)
(13455)
(12333)
(12295)
学科
(109940)
经济(109819)
(100227)
管理(82723)
(82005)
企业(82005)
方法(51409)
(48939)
数学(42426)
数学方法(41919)
业经(33255)
(32513)
农业(32405)
中国(24558)
(23233)
财务(23181)
财务管理(23139)
企业财务(21929)
地方(21700)
(20995)
技术(19899)
(19455)
贸易(19449)
(19289)
(19115)
(18915)
环境(18184)
(17927)
理论(17627)
(17346)
机构
学院(364331)
大学(355295)
(150897)
管理(148889)
经济(147821)
理学(128673)
理学院(127421)
管理学(125380)
管理学院(124727)
研究(112801)
中国(88656)
(73028)
(72965)
科学(70872)
(67945)
业大(58337)
(56866)
(56497)
农业(56220)
中心(55070)
财经(54371)
研究所(51613)
(49237)
北京(44626)
经济学(44613)
(44320)
(44142)
师范(43728)
经济管理(41942)
经济学院(40608)
基金
项目(245312)
科学(194863)
基金(178840)
研究(178475)
(154846)
国家(153456)
科学基金(133870)
社会(114814)
社会科(108594)
社会科学(108555)
(100306)
基金项目(95852)
自然(87487)
自然科(85403)
自然科学(85380)
自然科学基金(83865)
(81082)
教育(80501)
编号(72677)
资助(72043)
成果(55942)
重点(54595)
(53888)
(53595)
(52928)
创新(48922)
课题(48687)
(48069)
科研(47366)
国家社会(46930)
期刊
(171501)
经济(171501)
研究(95481)
(71940)
中国(66223)
(55677)
学报(54543)
管理(53924)
科学(52227)
农业(48766)
大学(42005)
学学(40298)
业经(34999)
技术(34074)
(32066)
金融(32066)
教育(28347)
财经(26410)
(26234)
经济研究(24206)
问题(23458)
(22648)
技术经济(20966)
(18908)
统计(18442)
资源(18374)
(17649)
商业(17439)
财会(16970)
科技(16927)
共检索到527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肖芳  
笔者运用因子分析法,把影响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因素划分为综合能力因子、平衡能力因子和可持续能力因子,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数据指标为样本,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模拟检验,依据综合模拟得分对各地市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进行排名,发现综合能力因子因素对生态农业效益影响最大。因此,应从提高经济产投比、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着手,积极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玉鸣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霞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产物。河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同时又是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文章在河南省郑州、新乡、信阳、南阳、开封、商丘等地进行调研,运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了解河南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结合研究结论,该文分别从强化旅游基础设施、提高硬件接待水平;构建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环境,提高软件接待水平;开发创意农业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增强旅游参与性,提高旅游体验效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为农业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培彬  张精  曾芳芳  朱朝枝  
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力量,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构建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2010—2017年的生态农业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质量的综合得分虽伴随时间推移而逐年递增,但是其经济与环境因子、农业现代化水平因子、以及农业生态安全因子三个重要影响因子的分项得分则具有强烈的波动特征,整体呈"S"型发展态势,三者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度还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基于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视角,深入分析各因子得分特征的成因,据此提出优化福建生态农业发展质量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秋义  朱桂香  张桂兰  
生态农业建设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全面推广生态农业势在必行。本文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状况和地域差异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全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模式,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技术环节和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晶晶  马惠兰  唐洪松  冉锦成  
研究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选址决策和风险管控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以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与对外开放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农业生产环境4个子系统22个指标为输入向量,以农业投资环境等级评分为输出向量,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模型,对全球138个国家2009-2013年间的农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呈"欧美大洋洲发达经济圈>亚非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分布格局;政治与法律环境呈"欧美大洋洲发达国家最好、亚非多数国家较差"的空间差异特征;经济与对外开放环境呈"全球总体环境较好、部分亚非国家较差"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呈"欧美大洋洲发达国家最好、亚洲多数国家较好、非洲多数国家较差"的空间分布特征;农业生产环境呈"澳大利亚和尼日尔最好、非洲多数国家较好、亚欧多数国家较差"的空间差异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娜  朱立志  
[目的]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探索有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利益联结机制意义重大。[方法]在对河南省漯河市生态循环农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成本收益方法、博弈论等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在模式构建上,提出农业企业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主体,构建了以农业企业为核心力量的企业内部自循环、企业间链条循环和区域内大循环等3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归纳了各模式的运行特点及适用场合。在利益联结机制上,阐明企业内自循环取决于循环与不循环两种方式成本的比较情况;企业间链条循环模式稳态存在的实质是各个独立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过程,各方在满足各自经济利益和环境目标需求下形成一种均衡状态,这是企业间链条持续循环存在的基础;区域内大循环既要遵从企业内自循环和企业间链条循环的基本条件,更要从区域的总体要求出发,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产业扩散效应等获得更大的效益。[结论]研究认为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要重视农业企业的作用,培养农业企业的生态意识、循环经济意识,通过系统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采用适合自身实际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并在参与主体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红蕾  张祖荣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不平衡问题不仅体现在省域之间,也体现在各省份内部。选取2007—2016年河南省18个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险赔款等总量指标以及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相对指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不平衡状况;进而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综合得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较低,区域不平衡问题突出,农业资源禀赋因子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基础,河南省应当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支持政策,提高农业保险平衡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支农惠农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聂丽洁  张毅  樊丹丹  
本文结合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通过三种统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指标进行处理,再将各自的处理结果作为输入层变量输入神经网络,以此考察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效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莉  李卓然  
本文在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进行项目划分的基础上,分析识别出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中18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度量,将得到的5个因子作为输入、工程单位造价作为输出,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造价预测模型,以国内已建和在建的9个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75段输电线路工程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预测模型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造价进行预测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准确性,为特高压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管理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实现方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莉  李卓然  
本文在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进行项目划分的基础上,分析识别出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中18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度量,将得到的5个因子作为输入、工程单位造价作为输出,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造价预测模型,以国内已建和在建的9个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75段输电线路工程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预测模型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造价进行预测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准确性,为特高压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管理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实现方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琳  宋宇  刘艳伟  
笔者在指出现有广泛采用的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介绍了因子分析法这一客观赋权的公司综合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并用此方法对河南省31家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丽叶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可利用农业资源紧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发展可持续现代农业产业已经被提上日程。河南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试点改革省份,在发展特色农业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存在着制约其进一步健全完善的因素。文章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3个方面构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部分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因子的贡献率最低,是阻碍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调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瑾  
[目的]揭示区域生态农业的布局特征,探讨生态农业的承载力,以期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最邻近指数反映生态农业的布局,同时采用投影寻踪建立模型来预测河南省生态农业承载力。[结果]河南省的郑州市和信阳市生态农业基尼系数较高,其他市区的空间基尼系数较小,整体上河南省生态农业呈弱集聚。河南省生态农业布局的最邻近指数不同,郑州、信阳、济源、周口、鹤壁、商丘、三门峡、平顶山和驻马店等9个市的最邻近指数小于1,呈凝聚型分布;而洛阳、安阳、新乡、濮阳、漯河、南阳、开封、焦作和许昌等9个市的最邻近指数大于1,呈均匀型分布。此外南阳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最大,信阳市的农业资源承载力最大,应加大该地区农业生态的开发力度,科学规划,持续发展,而郑州市的生态农业承载力均较低,现阶段应加强开发保护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结论]河南省生态农业布局和承载力呈区域差异,今后应充分考虑各市区的实际特征和发展潜力,促进其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素玲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作为国家战略核心的粮食与食品安全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形势下,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方面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增量调整与存量优化并举。文章从新常态下生态农业问题入手,分析了人口压力、农业人口素质、劳动力转移风险及科技水平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河南省当前农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与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景,指出在经济发展放缓与农业改革转型压力增强情况下河南省应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工作的重要指标来全盘考虑;提出培育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农业、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