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1)
- 2023(17029)
- 2022(14783)
- 2021(13943)
- 2020(11780)
- 2019(27403)
- 2018(27171)
- 2017(53021)
- 2016(28851)
- 2015(32707)
- 2014(32843)
- 2013(32285)
- 2012(29623)
- 2011(26604)
- 2010(26434)
- 2009(24607)
- 2008(24119)
- 2007(21494)
- 2006(18289)
- 2005(16018)
- 学科
- 济(112813)
- 经济(112693)
- 管理(81599)
- 业(80520)
- 企(65534)
- 企业(65534)
- 方法(57034)
- 数学(50141)
- 数学方法(49488)
- 农(30821)
- 财(30053)
- 中国(29504)
- 业经(24852)
- 学(24600)
- 地方(22085)
- 贸(21584)
- 贸易(21577)
- 制(21154)
- 易(20943)
- 农业(20542)
- 务(19932)
- 财务(19850)
- 财务管理(19802)
- 理论(19376)
- 银(19125)
- 银行(19067)
- 企业财务(18730)
- 行(17990)
- 和(17930)
- 融(17692)
- 机构
- 大学(409138)
- 学院(408884)
- 管理(163180)
- 济(158531)
- 经济(154934)
- 理学(141562)
- 理学院(140030)
- 管理学(137366)
- 管理学院(136642)
- 研究(129653)
- 中国(101221)
- 京(85796)
- 科学(83008)
- 财(73855)
- 农(68753)
- 所(64861)
- 业大(63336)
- 中心(61979)
- 财经(59849)
- 研究所(59500)
- 江(59457)
- 经(54321)
- 农业(54067)
- 北京(53764)
- 范(52854)
- 师范(52326)
- 州(48783)
- 经济学(47531)
- 院(47100)
- 财经大学(44724)
- 基金
- 项目(282488)
- 科学(220937)
- 研究(204109)
- 基金(203978)
- 家(177434)
- 国家(175981)
- 科学基金(151266)
- 社会(126513)
- 社会科(119756)
- 社会科学(119722)
- 省(111443)
- 基金项目(108738)
- 自然(100292)
- 自然科(97935)
- 自然科学(97908)
- 自然科学基金(96112)
- 教育(94751)
- 划(93497)
- 资助(84715)
- 编号(84585)
- 成果(67655)
- 重点(62773)
- 部(61735)
- 发(59325)
- 创(58340)
- 课题(57484)
- 科研(54722)
- 创新(54406)
- 大学(52879)
- 教育部(52757)
- 期刊
- 济(165803)
- 经济(165803)
- 研究(115381)
- 中国(71525)
- 学报(66480)
- 农(61765)
- 科学(59437)
- 财(56476)
- 管理(55622)
- 大学(50033)
- 学学(47223)
- 教育(42639)
- 农业(41882)
- 融(40889)
- 金融(40889)
- 技术(36114)
- 业经(28508)
- 财经(28198)
- 经济研究(26368)
- 经(23856)
- 问题(21811)
- 图书(21491)
- 业(21375)
- 理论(20646)
- 技术经济(19886)
- 版(19771)
- 实践(19129)
- 践(19129)
- 科技(19077)
- 统计(18746)
共检索到581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中明 师家慧 江红莉
P2P网络借贷平台环境下,由于集中了越来越多"不规范"的借款者,导致信用风险不断衍生传导。本文以"人人贷"平台随机抓取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的因子分析,探讨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生成与传导路径,指出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主要通过标的风险和借款者违约风险生成,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平台信用保护机制,最终传导至整个P2P网络借贷行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控制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璐
本文在对国内P2P平台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P2P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并通过梳理国外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信用风险 网贷平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中明 姜苏航 谭璇
P2P网络借贷平台由于其自身运营模式的特殊性,聚集了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多重风险。论文通过分析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选取信用风险评测指标,以50家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挖掘影响平台信用风险的潜在因子,并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出各平台信用风险评测综合得分,据此析出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指出,防范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应进一步健全监管体制、建立开放共享的征信体系、加强平台风控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平台 信用风险 风险评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蒋先玲 张庆波 程健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市场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灾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P2P网络借贷的关键环节。根据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借贷利率应该充分反映违约风险,通过检验借贷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借贷市场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的有效性。基于"人人贷"平台公开的历史交易数据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利率能部分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其他指标与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表明相同的利率未对应相同的信用风险,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部分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缺乏成熟、易用的个人征信产品的情况下,无论借款人、P2P平台,还是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借款人付出了过高的借贷成本,平台在判断收入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方面出现了偏差,投资者则忽视了借款人学历的价值。建议打破个人征信数据壁垒,丰富个人征信产品,保护居民信用数据安全,以保障借贷市场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信用风险 个人征信报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尹钧惠 熊冉冉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评估则是网贷交易参与者选择平台的关键。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一个适合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50家网络借贷平台的内部风险进行排名,最终得到的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投资者选择平台的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仝凌云 曹泽阳 安利平 梁强强
2018年6月起发生的P2P网络借贷行业大规模平台倒闭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识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成为热点问题。构建P2P平台信用风险指标体系,选取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正常和倒闭平台的指标数据引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出平台收益率、分散度、流动性和平台业务成就因子对P2P平台产生信用风险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最终通过训练BP神经网络得出4个因子识别平台信用风险准确率达到90%。以此为出借人甄选平台提供建议,为网贷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谭中明 黄丹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在我国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同时问题平台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公安部于2016年5月查出了600多家问题平台,管控风险成为P2P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生态圈系统角度切入,通过梳理生态圈内主要信用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从信用风险的易发主体着手对其风险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P2P网贷生态圈的现状,围绕各个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信用风险防范对策,以期对P2P生态圈内的整体信用风险形成有效的控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丽平 张利坤 徐玮
P2P网络借贷是由互联网和P2P借贷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个人信用风险是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这是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的主要风险。借款人自身的客观条件、还款能力、历史表现都会对P2P网络借贷个人信用风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特点,确定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并以平台借款人个人信用等级作为预测输出目标,创建BP神经网络模型,使贷款人和网贷平台能够更好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欧缘媛 李颖
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是一种借助网络平台,由个人与个人间互为借贷双方的小额借贷交易。它作为互联网与民间借贷相结合的新兴金融模式,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采用排序选择模型,基于excelVBA数据挖掘技术截取多个P2P网站数据,对平台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特征、信用变量、历史表现、借款信息分别对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存在正向影响,由此发现网站提供的信息对投资者避免信用风险没有起到实质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中明 谢坤 谭璇
从生态学视角来看,P2P网络借贷生态圈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各类种群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子系统,具有多样性、进化性和自调节性等特征,形成由不同关系链、资金链和利益链闭合的系统内相对稳定、系统外相对独立的网络借贷生态圈组织架构。P2P网络借贷生态圈结成一个以平台为中心、以资本为纽带、各类种群参与的信用链系统。由于生态组织发展不成熟、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行业监管不完善、外部信用环境存在缺失等因素,P2P网络借贷生态圈可能出现信用结构失衡、触发信用风险,并沿着信用链条形成风险传染和扩散。防范P2P网络借贷生态圈的信用风险,关键是要着眼于维护整个生态圈信用链的稳定,一方面推动生态圈内各业态组织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改善生态圈外部环境,补齐监管短板,强化信息披露,培育信用文化,从而将网络借贷平台和主体置于有效的信用约束之下,防止信用风险在圈内传导、向圈外溢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宫晓林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近年来,P2P网络借贷行业逐渐兴起。由于自律性较差并缺乏行业监管,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不善破产,更有平台曝出卷款跑路等丑闻,严重损害了贷款人利益,危害行业健康发展。本文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基础,运用前景理论和演化动态博弈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和模型,研究了政府、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贷款人的行为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政府应明确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部门并实施监管,以降低借贷平台违规经营的概率,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强 万幼清 王洁琼
本文应用风险传导理论对P2P网络借贷风险的传导机理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P2P网络借贷风险的传导过程和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东方创投案"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P2P网络借贷风险的防控思路。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霄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网贷平台中的"柠檬"模型和"声誉"模型,对平台内存在的"羊群行为"进行分析,并尝试对"赌博式融资"进行探讨,将影响借款人借款成本的因素分为五个特征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标的特征、信用和地区因素对借款人成本具有显著影响,网贷参与者和网贷平台需警惕可能存在的"赌博式融资"行为。
关键词:
网络借贷 借贷成本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晨 刘传哲 夏雨霏
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真实数据探究借款描述质量与出借行为和真实信用风险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借款描述质量会显著影响出借人的决策行为,借款描述中语句通顺、长度适中、不包含负面情绪且蕴含人格更多的借款标的更容易满标;不同人格对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另外,投资者以借款描述为媒介对于标的信用风险的认知与实际风险水平存在一定偏差,具有勤奋、追求生活品质、还款历史和尝试人格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如约还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晨 刘传哲 夏雨霏
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真实数据探究借款描述质量与出借行为和真实信用风险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借款描述质量会显著影响出借人的决策行为,借款描述中语句通顺、长度适中、不包含负面情绪且蕴含人格更多的借款标的更容易满标;不同人格对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另外,投资者以借款描述为媒介对于标的信用风险的认知与实际风险水平存在一定偏差,具有勤奋、追求生活品质、还款历史和尝试人格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如约还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