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4)
- 2023(11571)
- 2022(9959)
- 2021(9139)
- 2020(7913)
- 2019(18375)
- 2018(18086)
- 2017(34810)
- 2016(18893)
- 2015(21376)
- 2014(21631)
- 2013(21207)
- 2012(19416)
- 2011(17368)
- 2010(17031)
- 2009(15758)
- 2008(15321)
- 2007(13585)
- 2006(11288)
- 2005(9725)
- 学科
- 济(83457)
- 经济(83386)
- 管理(53147)
- 业(50973)
- 方法(42099)
- 企(41787)
- 企业(41787)
- 数学(38022)
- 数学方法(37521)
- 农(21267)
- 财(20038)
- 地方(19745)
- 中国(19157)
- 业经(16537)
- 学(16190)
- 农业(14430)
- 贸(13767)
- 贸易(13766)
- 易(13321)
- 务(12955)
- 财务(12906)
- 财务管理(12873)
- 环境(12541)
- 和(12488)
- 企业财务(12196)
- 制(12165)
- 技术(11936)
- 理论(11735)
- 地方经济(11062)
- 融(10832)
- 机构
- 学院(269607)
- 大学(268261)
- 济(109178)
- 管理(107530)
- 经济(106929)
- 理学(94119)
- 理学院(93073)
- 管理学(91302)
- 管理学院(90815)
- 研究(85775)
- 中国(63113)
- 科学(55531)
- 京(54691)
- 财(47536)
- 农(45590)
- 所(42890)
- 业大(42370)
- 中心(41457)
- 研究所(39605)
- 财经(39034)
- 江(38992)
- 农业(36276)
- 范(35556)
- 经(35465)
- 师范(35163)
- 经济学(33497)
- 北京(33272)
- 院(31372)
- 州(31082)
- 经济学院(30618)
- 基金
- 项目(191436)
- 科学(151420)
- 基金(139028)
- 研究(136992)
- 家(121459)
- 国家(120519)
- 科学基金(104091)
- 社会(86708)
- 社会科(82321)
- 社会科学(82291)
- 省(77324)
- 基金项目(74415)
- 自然(68762)
- 自然科(67153)
- 自然科学(67134)
- 自然科学基金(65879)
- 划(64419)
- 教育(64156)
- 资助(56754)
- 编号(55206)
- 重点(43751)
- 成果(43062)
- 部(42339)
- 发(41673)
- 创(40009)
- 课题(38142)
- 科研(37500)
- 创新(37450)
- 教育部(36025)
- 国家社会(35841)
- 期刊
- 济(109194)
- 经济(109194)
- 研究(68911)
- 中国(45864)
- 学报(42544)
- 农(39043)
- 科学(38890)
- 财(37647)
- 管理(35439)
- 大学(32042)
- 学学(30399)
- 农业(27014)
- 教育(26089)
- 技术(25843)
- 融(19477)
- 金融(19477)
- 财经(18443)
- 业经(18358)
- 经济研究(17239)
- 统计(16048)
- 经(15737)
- 问题(15114)
- 业(14842)
- 策(14832)
- 技术经济(14382)
- 资源(14112)
- 决策(13476)
- 版(13168)
- 科技(12672)
- 理论(12444)
共检索到370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越 符洋 黄虹
根据科普能力的内涵,从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五个方面构建湖南省区域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结合静态和动态研究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2014—2017年科普能力进行测度,得出湖南省区域科普能力发展呈现出四个明显区域特征、科技经费和人才投入是衡量科普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等结论。最后提出促进湖南省区域科普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科普能力 湖南省 测度 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玲 夏由清 陈国生 陆利军
文章以湖南省14个市、自治州的旅游经济综合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南旅游经济发展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文章选取40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所列市(州)旅游经济区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上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结合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文章解释了该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出缩小区域差异,加强合作以发挥各市(州)旅游优势的建议。
关键词:
湖南 区域旅游经济区 区划 因子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德华
构建了评价区域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湖南省14个地区的物流能力进行分析,提取了两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地区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得分最高的是长沙,得分最低的是湘西自治州。进一步对14个地区进行了聚类分析,长沙为一类,怀化、娄底、湘潭、益阳、张家界为一类,其余地区可以归为一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龚光明 张柳亮
文章在以往绩效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13个财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企业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并选取湖南省46家上市公司对其2010年的绩效进行了评价。相对于单一指标,基于绩效指标体系计算的综合绩效得分不仅能全面衡量企业绩效,还能帮助公司管理者了解企业的优势和不足,找出公司相对竞争优势所在,取长补短,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因子分析 绩效评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新立
水灾是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对国民经济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进行水灾风险因素的定量分析,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灾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我国典型的水灾高风险区,湖南省为例,选取十余个风险因素指标,首先,基于县市单元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不同年份各风险因素与水灾损失的相关性;其次,将县市按照不同的地形分类,比较不同成灾地形的区域中风险因素影响的变化;第三,说明了加入因子分析后的结果有助于去除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给结果带来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林 李莎 陈洪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湖南14个市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差异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能力 灰色综合评价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剑明 黎祖贤 章新平 张健 邵泽峰
本文采用湖南省80个地面气象站点1970-2005年的月降水、蒸发资料,河道来水量资料和农作物受旱面积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M-K突变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36年来区域干旱的时间变化特征。选用降水距平百分率、蒸发降水比、河道来水量和农业受旱面积组成区域干旱评级指标体系,将干旱分为由湿润到特大干旱9个等级,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旱涝的等级。在1970-2005年期间,特大干旱年共发生了5年,严重干旱年发生了2年,中等干旱年发生了6年,轻度干旱发生了3年。过去36年湖南省综合干旱指标呈微弱增加趋势,其中1970年代和1990年代处于湿润时期,1980年代处于干旱时期,进入21世纪后有变干的趋势。综合指标于1990年代初有一个由干向湿的转变过程,且存在3年、6年和16年三个时间特征尺度。2005年之后小波系数仍将是负值,表明未来若干年湖南将仍处于干旱期,之后可能进入一个湿润期。
关键词:
湖南省 干旱 模糊评价 变化趋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绪湘 韩永辉
运用非参数计量方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产学研合作和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市(州)产学研合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弹性约为0.12,因此,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配套政策,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平华 刘志成
基于物质流分析法,利用生态效率理论,开展了省域和全国工业生态效率比较研究。分析了工业直接物质输入和生产过程输出情况,将物质流指标与工业增加值、区域面积相结合,以湖南省为主在时间序列上作纵向比较,在空间上与全国水平作横向比较,分析了工业物质流的结构。结果表明,在分析年度内湖南省工业物质投入的效率逐步提高,生态效率指标逐年趋优,好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湖南省工业消耗的水泥等资源性物质占比较大,工业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主要作用于本区域,工业排放的废弃物铅、汞、镉、砷大幅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平华 刘志成
基于物质流分析法,利用生态效率理论,开展了省域和全国工业生态效率比较研究。分析了工业直接物质输入和生产过程输出情况,将物质流指标与工业增加值、区域面积相结合,以湖南省为主在时间序列上作纵向比较,在空间上与全国水平作横向比较,分析了工业物质流的结构。结果表明,在分析年度内湖南省工业物质投入的效率逐步提高,生态效率指标逐年趋优,好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湖南省工业消耗的水泥等资源性物质占比较大,工业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主要作用于本区域,工业排放的废弃物铅、汞、镉、砷大幅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希标 刘双双 生延超
出游消费力是居民外出旅游消费的重要体现,是居民旅游消费的一个综合指标,它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需求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湖南省居民出游消费力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湖南省居民出游消费力呈现"东强西弱",经济支撑是游客出游的基础保证,交通对出游消费力的影响较大。2002-2012年间,长沙、湘潭、株洲、衡阳、岳阳、常德6个地区出游消费力高于湖南平均水平,但是差异性很大,还有相当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消费挤占效应明显,居民消费严重下降,二是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因此,必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提升服务性消费水平...
关键词:
湖南省 出游消费力 因子分析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向泽映 陈春泉
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评估指标体系,以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4个地级市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促进湖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区域差异 因子分析 湖南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晓佳
为了科学评价河南省区域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应用SPSS19.0软件,以河南省18个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因子分析基础上的聚类分析,获得了河南省18个市的物流能力得分排名,提出了河南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区的规划。最后,对如何发展河南省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修颖,陈国生
根据湖南省区域开发条件和现状 ,运用点轴理论 ,分析湖南省国土综合开发的地域结构及其演化趋势 ,进而提出全省中长期开发的空间模式 ,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即在湘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区实施网络式开发与点轴式开发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在湘中和湘南地区实施点轴开发模式 ,在湘西地区实施据点式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爽英 李立辉 戴向洋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选择反映湖南省农业发展现状的人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面积机械动力、农业劳动力比重、化肥使用量、劳均产值、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8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并借助DPS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代表各市州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主成分 农业 湖南 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