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6)
2023(13248)
2022(11481)
2021(10667)
2020(9316)
2019(21494)
2018(21329)
2017(40468)
2016(21912)
2015(24843)
2014(24428)
2013(23888)
2012(22045)
2011(19615)
2010(19376)
2009(17829)
2008(17473)
2007(15717)
2006(13251)
2005(11291)
作者
(62007)
(52066)
(51789)
(49225)
(33190)
(25273)
(23645)
(20539)
(19706)
(18552)
(17958)
(17495)
(16437)
(16220)
(16199)
(16083)
(15958)
(15412)
(15218)
(15010)
(12827)
(12819)
(12647)
(12000)
(11766)
(11609)
(11591)
(11448)
(10588)
(10512)
学科
(89708)
经济(89633)
(66656)
管理(66167)
(55953)
企业(55953)
方法(44313)
数学(39183)
数学方法(38662)
(24662)
(22750)
技术(22548)
中国(21879)
地方(20663)
业经(19623)
(17658)
农业(16897)
(15713)
贸易(15706)
(15212)
(14903)
(14631)
财务(14576)
财务管理(14540)
理论(14477)
技术管理(14000)
企业财务(13782)
(13680)
环境(13439)
(12410)
机构
学院(305282)
大学(302844)
管理(123704)
(123513)
经济(120914)
理学(107490)
理学院(106338)
管理学(104482)
管理学院(103899)
研究(97591)
中国(72382)
(62652)
科学(62116)
(54091)
(51480)
(49571)
(48599)
业大(47506)
中心(47275)
研究所(44607)
财经(43628)
农业(40513)
(39565)
(39472)
师范(39021)
北京(37888)
经济学(36988)
(36687)
(35632)
技术(35004)
基金
项目(213414)
科学(169144)
研究(154594)
基金(153691)
(133953)
国家(132844)
科学基金(115328)
社会(97647)
社会科(92622)
社会科学(92590)
(88467)
基金项目(82478)
自然(75978)
自然科(74273)
自然科学(74253)
自然科学基金(72897)
教育(72537)
(72392)
编号(62303)
资助(62066)
(48994)
成果(48476)
重点(48381)
(46991)
(46357)
创新(45133)
课题(43582)
科研(41338)
教育部(40088)
国家社会(39699)
期刊
(128471)
经济(128471)
研究(80577)
中国(60047)
学报(46717)
管理(44794)
(44619)
科学(44156)
(43468)
大学(35459)
教育(33801)
学学(33458)
技术(32282)
农业(30820)
(23503)
金融(23503)
业经(22096)
财经(20837)
经济研究(19957)
技术经济(17985)
(17891)
(17873)
科技(17174)
问题(16823)
统计(16013)
(15931)
资源(15053)
(14446)
图书(13872)
商业(13856)
共检索到436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贝淑华  王圆  沈杰  
基于产学研三方角度,从技术投入、技术产出、技术发展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企业创新能力、学研方创新能力和教育环境影响3个公因子,对江苏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对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学研方创新能力次之,教育环境的影响有限;江苏省整体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企业创新能力水平较高,但学研方创新因子和教育环境因子表现欠佳。因此,提出江苏省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依托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构建创新共同体,着力提升研发机构的投入产出水平,并继续维持高水平的企业创新能力和优越的教育环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勇  吕宏芬  
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同时发现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研究开发人员的研发能力是影响其技术创新总体能力的重要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德成  周豪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根据对各要素的分析,本文选取了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北京等9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验证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由因子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基本符合评价的要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爱前  郭冬  顾红春  
本文通过构建江苏省主要城市投资环境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因子分析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江苏省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投资环境的竞争力由强到弱的排名依次为: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南通、扬州、连云港、徐州、盐城、淮安,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江苏省主要城市投资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才  李萌萌  吴梅  
本文以2000-2011年江苏省能源消耗数据及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江苏省碳排放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并基于STRIPAT模型对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江苏省整体还是各省辖市,碳排放均呈上升趋势,但碳排放强度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口数量、第二产业比重、碳排放强度和人均财富是影响江苏省碳排放的主要因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林雷芳  
应用因子分析理论提出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探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其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缪根红  陈万明  朱雪春  
构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将其归为内部创新因子和外部创新因子,建立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2009年国内大中型工业企业R&D及相关活动的主要指标数据,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办科技机构数量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对内部创新因子的贡献最大;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得分上的排名在各类型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居前三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迎春  杨文昳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集中于科技创新。因此,选取我国高污染、高能耗的261家制造业上市企业2012—2016年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财务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媛  常向阳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200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投入与产出效率差距的分析,指出了技术创新相对有效与非有效的行业,并找出该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西超  谢守祥  丁玉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原小能  
技术创新是一个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其竞争力培育和维持的最终来源。江苏机械工业竞争力的构建也要依靠技术创新。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技术创新更成为江苏机械工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及时提高江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培植其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娇  王佳林  
我国吸引外资多年,其对本土技术创新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且这些影响在区域上是否体现出差异?且与本土相关资源条件存在何种门槛?本文利用吸引外资规模最大的省份江苏省2002-2011年地区面板数据,对上述相关问题进行经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技术创新存在正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人力资本这三个因素对FDI溢出效应带来促进作用并且效果显著,经济结构以及企业类型并未对FDI溢出效应呈现出促进作用;在全国层面上,江苏省FDI技术溢出效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落后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涛  郭杰  欧名豪  
产量差表征粮食增产空间,缩减产量差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解析产量差限制因子为探索产量差缩减路径、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依据。本文基于江苏省2000—2018年地市统计数据,借助边界线分析法定量分析粮食生产限制因子对产量差的贡献率,并解析限制性因子最适值。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平均产量差占到最高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3.47%和64.05%,表明粮食产量具有较高的提升空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产量差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分别为复种指数、劳动力和单产;江苏省粮食复种指数为1.6、机械总动力为5.3 kW/hm~2、施肥强度为487.64 kg/hm~2时粮食产量最高,是粮食生产要素投入最适值,其中施肥量超出施肥警戒线,表明江苏省农业施肥利用效率低下;转化产量差可实现苏南、苏中和苏北粮食增产30.30%、17.73%和21.45%,同时对耕地的需求量减少8.80%、13.38%和9.02%。因此,提出增加耕地复种规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政府加强对农户施肥指导以及提高机械化水平等缩减江苏省粮食产量差,促进粮食可持续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璇  张宏远  纪延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部分。为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运用因子分析法,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提取经济发展能力、资产利用能力、产业销售能力、产业发展潜力4个主因子作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分析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可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支柱型产业、潜力型产业、机遇型产业和新生型产业四大类,其中支柱型产业的竞争力最大,其他次之。最终根据江苏省四大类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