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3)
2023(14561)
2022(12378)
2021(11446)
2020(9566)
2019(22592)
2018(22287)
2017(42555)
2016(23116)
2015(26150)
2014(26425)
2013(26279)
2012(24604)
2011(22399)
2010(22419)
2009(20698)
2008(20518)
2007(18370)
2006(15956)
2005(14261)
作者
(68538)
(57355)
(57117)
(54261)
(36592)
(27816)
(26278)
(22623)
(21955)
(20578)
(19681)
(19483)
(18202)
(18085)
(17748)
(17746)
(17561)
(17021)
(16618)
(16552)
(14277)
(14176)
(14051)
(13245)
(12995)
(12879)
(12748)
(12657)
(11770)
(11438)
学科
(105360)
经济(105264)
管理(64772)
(61956)
(48650)
企业(48650)
方法(44840)
数学(39756)
数学方法(39261)
中国(30907)
(28674)
地方(28478)
(23264)
业经(22055)
(20632)
农业(19657)
(17677)
贸易(17666)
环境(17108)
(17019)
(16888)
(16345)
(15121)
(15080)
银行(15048)
(14915)
金融(14912)
地方经济(14910)
技术(14908)
理论(14812)
机构
学院(334127)
大学(332118)
(136979)
经济(133934)
管理(129497)
研究(115527)
理学(110914)
理学院(109596)
管理学(107662)
管理学院(107029)
中国(86794)
科学(72905)
(72147)
(61013)
(59080)
(58267)
(54764)
中心(54160)
研究所(53774)
业大(50916)
财经(48455)
农业(45681)
(45563)
师范(45081)
北京(44938)
(43816)
(42126)
(41497)
经济学(41255)
经济学院(37253)
基金
项目(225144)
科学(176976)
研究(162460)
基金(161523)
(141170)
国家(139989)
科学基金(120066)
社会(102392)
社会科(97071)
社会科学(97036)
(90298)
基金项目(85997)
自然(78433)
自然科(76497)
自然科学(76474)
(75440)
自然科学基金(75032)
教育(74377)
资助(66336)
编号(66255)
(52939)
成果(52689)
重点(51201)
(49245)
课题(46263)
(46205)
科研(43316)
创新(43282)
国家社会(41847)
发展(41719)
期刊
(152476)
经济(152476)
研究(94568)
中国(67733)
(51975)
学报(51683)
科学(48413)
(47383)
管理(46046)
大学(38504)
学学(36128)
农业(35667)
教育(34435)
技术(31410)
(29428)
金融(29428)
业经(26411)
经济研究(23560)
财经(23311)
问题(21658)
(20011)
(19564)
资源(18814)
技术经济(17530)
图书(17418)
统计(17125)
(15712)
商业(15665)
(15228)
理论(15141)
共检索到498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松  
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从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多维度、多层次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所辖13个城市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比较和评价,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江苏省城市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爱前  郭冬  顾红春  
本文通过构建江苏省主要城市投资环境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因子分析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江苏省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投资环境的竞争力由强到弱的排名依次为: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南通、扬州、连云港、徐州、盐城、淮安,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江苏省主要城市投资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宏  
[目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文章利用能值分析法以2005—2016年为时间序列对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指标评价其可持续性。[结果](1)环境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 2011年后,环境有所改善。(2)能值投入率分析结果表明,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2007—2012年能值投入率有所升高, 2014年达到最大值, 2014—2016年开始下降,该结果说明2008—2014年经济发展迅速。(3)环境负载率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负载压力逐年上升,但2014—2016年环境负载率趋于稳定,说明江苏省对环境的利用达到一定的平衡。(4)能值可持续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各年指数均在3~4.5之间,说明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处于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论]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整体上发展较好,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但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注意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负载率,促进环境与农业生态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牛品一  陆玉麒  彭倩  
识别城市化动力机制对城市化持续、合理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以往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计量研究多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城市化的发展动力判断过于粗略的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变异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描绘出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分布状况,发现江苏省历年城市化相对差异基本稳定,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双峰趋同"的态势。分位数回归方法能精确地描述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在特定分位点的边际效应,因而可使用分位数回归与OLS回归对比分析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子。以2005年为界,将研究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后城市化动力因子存在明显差异OLS回归发现,行政力对城市化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市场力量、外向力等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相对增大。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行政力量对城市化高的地区影响较弱,外向力对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的影响要大于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市场力对城市化的影响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则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影响复杂多变。由此发现,江苏省城市化在不同阶段发展路径有不同的侧重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陈雯  
江苏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是该地区需迫切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对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长江沿江、东南沿海各省市的数据库,对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与沿江、沿海省市进行了横向比较,对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类型进行了分析和判断。通过分析,认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经济发展动力和效益低、就业和人口老龄化压力大、资源制约、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资源安全,实施减灾、防灾与治污工程和建立多元环境监管体系等可持续发展战略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文静  袁莹莹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的动力源泉。江西作为具有生态优势的省份,发展低碳经济有先行优势。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了解了江西省低碳发展水平的现状,明确了各个城市经济与低碳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加快江西省城市经济低碳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兆辰  王华清  
为推进建设新江苏进程,江苏省着力打造徐州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来带动苏北的崛起。客观、准确地评价徐州的区域发展竞争力,提出提升徐州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对策,是缩短徐州与苏南城市差距的重点。基于此,文章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综合概括出影响江苏省城市区域发展竞争力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主因子,进而通过城市间比较分析,总结出江苏省城市区域发展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评定出徐州区域发展竞争力不足的现状,并从国际化、工业化等方面提出提升徐州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瑾  
文章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江苏省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可再生资源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协调性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2001—2015年江苏省的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而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连年上升,且其上升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的能值生态足迹的增加,即煤炭、原油和电力等能源消耗较大。生态赤字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远小于人们生产和消费需求的一种严重失衡状态。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重点在如何减少生态足迹。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克亮  严慧斌  孟祥瑞  
本文在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全国18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相结合,测度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分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将煤炭资源城市按照规模进行科学分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因子、社会环境因子、资源因子和就业因子为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其中经济因子起主导作用;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4个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政府应加大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扶持力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朝旗  李朝赟  刘沛  
科学评价江苏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制定其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建立江苏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13个地级市的34个统计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在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刚  邹伟  曲福田  
在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的基础上 ,构建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包含基础支撑体系、稳定发展体系和管理调节体系 3大方面共 36项指标。利用相应的数据对江苏省 1990、 1995、 2 0 0 0和 2 0 0 1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项评价、综合评价和协调评价。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评价的结果也指出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还需要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异 ,充分发挥科教优势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凌亢,陈传美  
This paper designed a naturally evolution model to simula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Then some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were changed and some development patterns were obtained.All patterns were incorporated to design an adjusting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窦贻俭  苏慧  高超  朱继业  
生态足迹是定量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将生态足迹用于不同时间序列分析,以描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研究仅初始于不多的国外研究机构。通过对江苏省10年间生态足迹变化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来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衡量在人类开发强度较大的江苏省,区域生态供给功能是否能满足开发和消费的需要,量化江苏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证实了研究区域江苏省的严峻形势。同时与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生态足迹研究成果比较,概述江苏省生态足迹赤字产生的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宗颖  
商贸流通业竞争力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市场化程度、规模、贡献、成长与效益五个方面,江苏各地区流通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同时具有动态收敛性。提升流通业竞争力应从战略高度着眼,优化流通产业结构、创新业态结构、跨区域发展流通业、提高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进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先  谢屹  常菁菁  牟格格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比较了2001~2009年生态足迹变化,并基于生态足迹时序分析了江苏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通过对生态足迹测度方法的理论再思考,评价江苏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发展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问题,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针对江苏省严重的生态问题,建议江苏需要进行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