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8)
- 2023(15917)
- 2022(14046)
- 2021(13238)
- 2020(11431)
- 2019(26775)
- 2018(26694)
- 2017(52040)
- 2016(28360)
- 2015(32194)
- 2014(32303)
- 2013(31997)
- 2012(29413)
- 2011(26307)
- 2010(26151)
- 2009(24350)
- 2008(24120)
- 2007(21407)
- 2006(18173)
- 2005(15902)
- 学科
- 济(111475)
- 经济(111349)
- 管理(84798)
- 业(83846)
- 企(69858)
- 企业(69858)
- 方法(57881)
- 数学(50977)
- 数学方法(50314)
- 财(33453)
- 农(28833)
- 中国(28146)
- 业经(23975)
- 学(23892)
- 务(23325)
- 财务(23245)
- 财务管理(23187)
- 制(23020)
- 企业财务(22014)
- 地方(21060)
- 贸(20291)
- 贸易(20283)
- 银(19756)
- 银行(19702)
- 易(19685)
- 农业(19153)
- 理论(18717)
- 行(18603)
- 融(18163)
- 金融(18159)
- 机构
- 大学(403393)
- 学院(401849)
- 管理(162505)
- 济(156715)
- 经济(153181)
- 理学(140929)
- 理学院(139422)
- 管理学(136814)
- 管理学院(136102)
- 研究(126356)
- 中国(98504)
- 京(84696)
- 科学(80270)
- 财(74724)
- 农(65127)
- 所(63457)
- 业大(61547)
- 财经(60312)
- 中心(59706)
- 研究所(57944)
- 江(57851)
- 经(54811)
- 北京(53170)
- 农业(51473)
- 范(50506)
- 师范(49991)
- 州(47133)
- 经济学(46612)
- 院(45930)
- 财经大学(45168)
- 基金
- 项目(275853)
- 科学(215688)
- 基金(200151)
- 研究(198172)
- 家(174197)
- 国家(172771)
- 科学基金(148802)
- 社会(122863)
- 社会科(116372)
- 社会科学(116341)
- 省(107916)
- 基金项目(107094)
- 自然(99627)
- 自然科(97300)
- 自然科学(97273)
- 自然科学基金(95496)
- 教育(91755)
- 划(90781)
- 资助(83800)
- 编号(81483)
- 成果(65141)
- 重点(61127)
- 部(60939)
- 发(56820)
- 创(56618)
- 课题(54858)
- 科研(53813)
- 创新(52868)
- 教育部(52114)
- 大学(51751)
- 期刊
- 济(163479)
- 经济(163479)
- 研究(112960)
- 中国(69918)
- 学报(64894)
- 财(59362)
- 科学(58160)
- 农(57484)
- 管理(56627)
- 大学(48902)
- 学学(46307)
- 农业(39587)
- 教育(38521)
- 融(37352)
- 金融(37352)
- 技术(35075)
- 财经(28891)
- 业经(27169)
- 经济研究(25875)
- 经(24414)
- 问题(21418)
- 业(20966)
- 理论(20253)
- 图书(19863)
- 技术经济(19795)
- 版(19249)
- 统计(18944)
- 实践(18711)
- 践(18711)
- 财会(18513)
共检索到570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璐
我国人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观赋权,而主观赋权一方面会导致对某个或某些因素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使评价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寿险公司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会诱使寿险公司粉饰或追求权重较高的指标。本文将因子分析法应用于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以2007年在我国境内开展业务的34家寿险公司作为样本,选择17个指标构建截面数据,对样本公司的风险水平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很好地解决了主观赋权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
寿险公司 因子分析 非现场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红艳
本文从丰富非现场监管分析手段的角度出发,尝试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风险和盈利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以求更加全面、客观地揭示各银行的风险高低状况及风险变动趋势,强化差异化监管措施的针对性,从而为不断深化分类监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非现场监管 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琳
随着寿险业务的不断扩大,寿险公司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很有必要对其偿付能力进行有效监管。文章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指标管理规定》中设置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系统的基础上,依据监管指标的设置原则对它们进行修正和完善,提出15个寿险公司监管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对它们进行降维处理,得到5个公因子,分别是经营管理因子、业务损益因子、风险衡量因子、风险应对因子和资金运用因子。
关键词:
寿险公司 偿付能力 监管指标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畅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整体运营的多元函数,依赖于很多因素,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提炼,找出对偿付能力进行监测的主要因子,并以此对2002年度我国各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我国对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寿险 偿付能力 监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彩霞 盖地
自有效税务筹划理论提出后,非税成本开始被学术界所瞩目,然而,受难以识别和构成较为复杂等因素的制约,非税成本识别与计量一直是会计领域中的经验税务研究难题之一。以非税成本的内涵和构成为基础,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非税成本指数,对中国上市公司非税成本进行识别与计量,可为非税成本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胜强 陈德棉 延超
文章列举了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全国39家因违规违法经营导致被托管、撤销证券业务许可或者破产关闭的证券公司及其主要违规现象。以这39家券商违规事实为样本,运用因子模型通过SPSS软件工具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用量化的方法得出了符合我国证券公司十几年真实发展历程的风险成因的七大因子,所得出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供券商和监管部门在当今和日后进行参考。
关键词:
证券公司 因子分析 风险成因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岩 白坤
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方向,其形式是解除行政性管制,但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解除管制本身,而是在于能否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和有效规范定价行为的监管机制车险是与公众利益最为密切、单险种市场占比最高的非寿险产品,其费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非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洪辉,吴俊宏
我国恢复保险业务已经21年之久,此间寿险业经历了垄断的打破、分业经营与引进外资等重大变革,已经在国内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市场供给体系。随着WTO承诺表中保护期临近结束,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多元化的寿险竞争格局将逐渐走向成熟,基于市场供给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贺强 赵照
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规范,投资者在面临众多证券公司进行选择时也变得日益理性。证券公司的运营情况和运营绩效的优劣,成为投资者选择证券公司的主要评判标准。本文结合财务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某中小证券公司的运营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小证券公司的收入过于依赖传统经纪业务,来源单一,手续费以及佣金收入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证券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对中小证券公司的运营绩效影响较大。未来中小证券公司应积极拓展新兴业务,从而有效熨平市场动荡对公司收入和盈利的影响,使证券公司的运营更加稳健,增强抵御市场周期性波动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证券公司 运营绩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莉莉
本文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在构建全面的基层国库资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国库资金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的新方法。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结论客观公正,克服了以往基层国库资金风险评估依靠主观定性分析,结论因人而异的缺陷。
关键词:
国库资金风险 因子分析 公共因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雷鸣 苗吉宁 叶五一
本文以寿险公司为样本,采用我国2005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33家寿险公司2006~2013年的年度数据,将寿险公司的风险分为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运用联立的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监管压力与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监管压力对不同偿付能力的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程度,以此来研究偿付能力监管的效力。实证结果显示,监管压力对寿险公司的风险承担行为存在门限效应,监管压力对不同偿付能力的寿险公司的影响程度不同。监管压力对偿付能力充足率低的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不够显著,即不会使偿付能力不足的寿险公司显著降低自身的风险。这意味着偿付能力监管效力较低,不足以对偿付能力不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苏晋 黎瑶 李炜
为了探索新监管准则下内含价值评估标准对公司产品结构和价值管理的影响,本文利用仿真现金流建模方法,对不同寿险产品在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和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下的新业务价值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新业务价值主要受保障类型、保障期限、保障程度和缴费期限的影响。此外,不同类型产品存在较大资本贡献及资本成本差异。本文理论结合实际,明晰了监管准则变化的原因、方向和效果,分析结论对于保险公司产品策略、绩效评估、投资者关系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业务价值 产品策略 监管准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勇 李秀芳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对寿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是举足轻重。目前,中国保监会借鉴国外偿付能力监管经验,逐步运用各种偿付能力监管方法来加强对寿险企业的监管。但深入了解各种偿付能力监管方法之间的有效性差异,才是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取舍的关键。本文从有效性的定义入手,深入阐述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评价标准。随后介绍了近年来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相关结论,最后,本文指出了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指出了在中国开展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有效性 偿付能力监管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力
当前,实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是强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险监管机构应当在总结国内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有效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在保险监管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相关法制建设,强化管理层责任,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实施分类监管,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与交流,深入推进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实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裴玉 吴洁
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我国商业银行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治理,但仍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机率加大。如由存款资金波动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等监管要求的资本管理风险、贷款质量变化和拨备是否充足引起的资产质量风险、利率变化引起的市场风险、各种表外业务引起的表外风险。另外,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银行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也遇到了阻碍,导致银行业的自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