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03)
2023(20447)
2022(17584)
2021(16570)
2020(14072)
2019(32538)
2018(32008)
2017(60088)
2016(32903)
2015(37501)
2014(36969)
2013(36487)
2012(33647)
2011(30447)
2010(30381)
2009(28139)
2008(28001)
2007(24412)
2006(20954)
2005(18701)
作者
(93785)
(78491)
(77700)
(74392)
(50005)
(37656)
(35580)
(30655)
(29654)
(27874)
(26687)
(26444)
(24877)
(24780)
(24302)
(24155)
(23579)
(23234)
(22576)
(22454)
(19336)
(19318)
(19001)
(17836)
(17526)
(17434)
(17357)
(17347)
(15808)
(15605)
学科
(134197)
经济(134065)
管理(94930)
(90092)
(74872)
企业(74872)
方法(62310)
数学(54344)
数学方法(53625)
中国(37537)
(35156)
(33893)
业经(29246)
(28707)
地方(27257)
(25972)
贸易(25958)
(25209)
(24006)
农业(23525)
技术(23414)
理论(21750)
(21257)
财务(21175)
财务管理(21127)
(20749)
(20741)
银行(20687)
(20252)
金融(20248)
机构
大学(465123)
学院(462361)
(188006)
经济(184079)
管理(181173)
研究(157701)
理学(156923)
理学院(155129)
管理学(152244)
管理学院(151405)
中国(119558)
(99456)
科学(98082)
(84844)
(79268)
(75072)
研究所(72412)
中心(72231)
业大(68851)
财经(68098)
(67085)
北京(63209)
(61976)
(61366)
师范(60769)
农业(58932)
(57535)
经济学(56889)
(54268)
经济学院(51351)
基金
项目(316135)
科学(248577)
基金(229558)
研究(229523)
(200747)
国家(199110)
科学基金(170699)
社会(144430)
社会科(136841)
社会科学(136806)
(122713)
基金项目(120999)
自然(111460)
自然科(108905)
自然科学(108875)
自然科学基金(106925)
教育(106151)
(103989)
资助(95205)
编号(93096)
成果(75662)
重点(71126)
(69823)
(67315)
(67248)
课题(64424)
创新(62515)
科研(60834)
教育部(59703)
国家社会(59697)
期刊
(199724)
经济(199724)
研究(134120)
中国(90532)
学报(74603)
科学(68131)
(66825)
管理(65728)
(65196)
大学(56391)
教育(53072)
学学(52653)
农业(46392)
技术(41601)
(39224)
金融(39224)
经济研究(32979)
财经(32761)
业经(31920)
(28066)
(25781)
问题(25736)
图书(25415)
技术经济(23110)
统计(22726)
科技(22461)
(22390)
(21851)
理论(21737)
(20943)
共检索到680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琦  柴亮  
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状况的重要尺度,是增强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应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加强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德成  周豪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根据对各要素的分析,本文选取了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北京等9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验证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由因子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基本符合评价的要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武  王学军  
本文采用智力资本的"H-S-C"范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2006年的区域智力资本和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人口素质、医疗与社会保障水平对区域人力资本的贡献最大,国内外贸易及经济往来对区域关系资本的贡献最大,政府服务保障与社会沟通机制对区域结构资本的贡献最大,创新投入与创新过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最大;区域人力资本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的影响较大,区域关系资本受区位优势的影响较大,区域结构资本受体制、制度、机制和经济发展环境氛围的影响较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熊国经  熊玲玲  陈小山  
针对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存在的缺陷,研究提出基于E-TOPSIS改进的因子分析法。以泛珠三角洲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的差异系数修正因子分析的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系数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TOPSIS法对样本进行评价。根据实证分析,对泛珠三角洲各省2010—2014年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米建华  谢富纪  
文章研究了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提出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机制在于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技术创新的成功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文章还对我国创业投资发展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并基于20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对创业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创业投资显著的促进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进一步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创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宗和  彭昌奇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理论界尚未系统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技术创新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经过改进的格瑞里茨和杰菲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2005—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三大技术创新主体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把市场化因素首次设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考察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二次产出存在多样化差异,R&D在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和内部的配置,以及创新主体内外制度性因素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优化R&D配置和进行技术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铁山  肖皓文  
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消化吸收研发能力两个方面构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再使用数据包络法评价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最后通过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两个维度的评价将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分为高能力高效率、高能力低效率、低能力高效率和低能力低效率4个类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孟康  
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会有所不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强调经济社会安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强调区域资源禀赋、技术经济特征和区域技术经济需求适应性,因此,要注重结合地区产业基础现状,考虑产业技术进步吸纳能力和社会效益,来选择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以上考量,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数学模型,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中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自忠  王明利  
草业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保障,研究草业生产并划分其优势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基于可获得性的统计数据及指标,尝试使用粗略的11项指标以评价我国草业生产的区域优势。基于该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30个省、市、区2010年和2011年的生产优势进行评价,以了解草业发展优势现状,并为其政策取向提供客观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青海、内蒙古、四川、陕西、新疆、贵州和黑龙江等省区综合得分排名在前,具有明显优势,可将我国草业生产优势区划分为三个,即西北优势区、西南优势区和东北优势区,中部、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不具优势,草业生产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和地域性特征。对此,建议出台相...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春  杨晓优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95-2008年利用FDI质量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利用FDI质量呈先升后降的态势。一般因子(FDI对经济发展的数量贡献)始终是利用FDI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但作用不断下降;制度因子(FDI在制度演进方面的贡献)对利用FDI质量的作用较大,但是随时间推移作用不断缩小;科技管理因子(FDI在科技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的贡献)对利用FDI质量的作用不断增大,2006年超过制度因子而仅次于一般因子的作用;经济质量因子(FDI在经济质量方面的影响)对利用FDI质量的作用最小,但是随时间变化,作用不断增大。因此,我国利用FDI质量主要由数量贡献决定,利用FDI质量整体水平不高;随着科技管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束庄健  
对江苏省13个城市多项物流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影响区域物流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客观地评价全省区域物流能力,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实证结果表明:综合得分最高的三个城市为苏州、南京、无锡,综合得分最低的三个城市为泰州、淮安、宿迁,政府在制定决策时需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制定相关规划及政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柏洲  齐鑫  徐广玉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知识创造能力,总结研究开发投入、专利数量和科研论文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建立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9~2013年我国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知识创造能力以研究开发投入为基础,以专利和科研论文为主要产出标准,是区域科技合作、知识转移的综合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有显著的关联,研究开发对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明显大于科技产出水平。实证评价结果有助于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提升及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提供实践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华杰  杨蕾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结合统计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对冀东、冀中南、环京津经济区区域物流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河北省各省市区域物流能力得分排名,并提出物流产业布局与发展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旭红  揭筱纹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14年中国区域包容性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并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包容性创新主体投入、环境投入、支撑条件投入、科技产出和社会产出五大综合评价指标,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包容性创新效率整体呈小幅增长状态,技术进步发挥主要作用;各地区包容性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级分布,且规模效率差异是造成各地区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