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44)
- 2023(20944)
- 2022(18022)
- 2021(16911)
- 2020(14393)
- 2019(33244)
- 2018(32724)
- 2017(62141)
- 2016(34068)
- 2015(38449)
- 2014(38133)
- 2013(37728)
- 2012(34901)
- 2011(31715)
- 2010(31420)
- 2009(29200)
- 2008(28846)
- 2007(25614)
- 2006(22071)
- 2005(19543)
- 学科
- 济(137506)
- 经济(137361)
- 管理(97545)
- 业(93281)
- 企(77729)
- 企业(77729)
- 方法(63951)
- 数学(55754)
- 数学方法(55005)
- 中国(37740)
- 农(36251)
- 财(35345)
- 学(31745)
- 业经(29678)
- 地方(27741)
- 贸(25830)
- 贸易(25817)
- 制(25394)
- 易(25094)
- 农业(24181)
- 技术(23891)
- 理论(22620)
- 务(22328)
- 财务(22243)
- 财务管理(22191)
- 和(21464)
- 银(21460)
- 银行(21385)
- 企业财务(21048)
- 环境(20742)
- 机构
- 大学(486684)
- 学院(483853)
- 济(193891)
- 经济(189791)
- 管理(186440)
- 研究(167985)
- 理学(161573)
- 理学院(159698)
- 管理学(156619)
- 管理学院(155772)
- 中国(125214)
- 科学(107138)
- 京(104642)
- 财(87225)
- 所(86119)
- 农(85369)
- 研究所(79028)
- 业大(75989)
- 中心(75972)
- 江(70775)
- 财经(70122)
- 农业(67523)
- 北京(66251)
- 范(63944)
- 经(63802)
- 师范(63218)
- 院(61255)
- 经济学(58877)
- 州(57101)
- 经济学院(53122)
- 基金
- 项目(332611)
- 科学(260332)
- 基金(240889)
- 研究(236928)
- 家(212888)
- 国家(211186)
- 科学基金(179474)
- 社会(148472)
- 社会科(140618)
- 社会科学(140577)
- 省(130068)
- 基金项目(126999)
- 自然(118866)
- 自然科(116134)
- 自然科学(116094)
- 自然科学基金(114023)
- 划(110515)
- 教育(109581)
- 资助(100354)
- 编号(94849)
- 成果(77144)
- 重点(75579)
- 部(73044)
- 发(71055)
- 创(70461)
- 课题(66597)
- 创新(65561)
- 科研(64417)
- 教育部(61791)
- 计划(61776)
- 期刊
- 济(206335)
- 经济(206335)
- 研究(138801)
- 中国(93625)
- 学报(83760)
- 农(76085)
- 科学(75419)
- 管理(67379)
- 财(67081)
- 大学(62542)
- 学学(58879)
- 教育(54005)
- 农业(52690)
- 技术(42482)
- 融(39678)
- 金融(39678)
- 经济研究(34220)
- 财经(34082)
- 业经(32988)
- 经(29278)
- 业(29091)
- 问题(26703)
- 图书(24214)
- 技术经济(24056)
- 版(24028)
- 科技(23968)
- 统计(23309)
- 贸(21887)
- 理论(21879)
- 资源(21653)
共检索到704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旭红 揭筱纹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14年中国区域包容性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并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包容性创新主体投入、环境投入、支撑条件投入、科技产出和社会产出五大综合评价指标,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包容性创新效率整体呈小幅增长状态,技术进步发挥主要作用;各地区包容性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级分布,且规模效率差异是造成各地区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德成 周豪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根据对各要素的分析,本文选取了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北京等9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验证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由因子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基本符合评价的要求。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法 指标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关键词:
区域 科技创新 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裘莹 张曙霄
鲜有文献关注离岸ITO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拟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引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中国各省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等技术创新主体的要素投入及其相互合作对当地离岸ITO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企业与高校投入技术创新合作的资金对离岸ITO发展均没有正面影响;企业研发人员和高学历人员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离岸ITO发展显著正相关,且贡献度很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对离岸ITO发展有滞后的正面影响;离岸ITO发展还受到区位因素的显著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琦 柴亮
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状况的重要尺度,是增强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应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加强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锐
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以2002~2012年中国28个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驱动力为研究对象,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获得了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规律,揭示了全国及6大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驱动力及其差异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全国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呈现三阶段特征,28个省市可以分为4种类型,技术进步是驱动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核心力量,其对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提升驱动作用并不相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铁山 肖皓文
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消化吸收研发能力两个方面构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再使用数据包络法评价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最后通过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两个维度的评价将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分为高能力高效率、高能力低效率、低能力高效率和低能力低效率4个类别。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玲 陶厚永
首先利用熵值法从基础设施环境、创新性教育、主体、投资、制度、金融环境以及市场化程度7个方面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测度。利用2011-2015年数据检验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最后,为了营造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提出东部地区要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极化效应",形成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涓滴效应",中部地区构建创新的"洼地效应"以及西部地区形成"本地市场效应"等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悟移 陈天明 王铁旦
针对中国内地30个省(除西藏)的环境治理效率,文章在选取特定投入产出指标的基础上,先运用DEA方法静态分析了中国内地30个省(除西藏)2010年和2011年的环境治理效率,再运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了中国内地30个省(除西藏)2002年至2011年的序列数据,由此得出了基于动态时间序列的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基于静态时间考虑,2010年和2011年国内各省均存在投入大、产出小的资源浪费现象,由此导致各区域环境治理效率偏低。基于动态时间考虑,这10年间中国整体的区域环境效率呈现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帮俊 吴艳芳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是在一定的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创新各方投入和产出的统一体。通过构建评价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学研方创新能力、企业方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协同度3个协同创新绩效主因子,并根据每个因子的贡献率/累积贡献率确定其各自权重;基于省域面板数据计算得出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西藏地区)的因子总得分和排名情况。进而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果,总结得出各区域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提升服务。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绩效 省域 因子分析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枝
本文基于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5~2009年的公共就业服务数据,运用DEA方法和Mu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公共就业服务效率,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综合效率较低,大多数省份存在投入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2005~2009年间我国区域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呈下降态势,只有规模效率有所增加,而技术效率和技术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方忠 张华荣
利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模型对2010—2012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效率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福建省各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仍存在一定差距,这表明福建省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发展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福建省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盛小芳 欧阳峣
包容性创新有别于传统创新,现阶段对包容性创新的甄别和绩效的量化评估仍处于探索和验证阶段。为克服创新过程的"黑箱"性质,不同于前期研究,引入投入-产出模型系统性地衡量包容性创新的绩效。在投入部分,考虑到草根群体进行包容性创新有三种主要障碍,开创性地以克服这三种障碍的投入来分别设计相关的投入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包容性创新绩效受历史基础、投入力度等因素影响,与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有同步性。不同包容性创新绩效的地区应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 包容性绩效 创新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沛东 郭克莎
文章以非参数DEA的修正Mal mqui 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3年~2010年我国区域工业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解。实证结果表明,造成近年来我国区域工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创新前沿水平的提高超过了创新效率的下降;无论从省际层面还是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我国工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区域之间的差异有逐渐缩少的趋势。
关键词:
区域 工业 创新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兰海 吴悦 王丹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BCC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10—2019年青海省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测度青海省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全要素效率变化,深入剖析青海省科技创新效率。结果表明,青海省科技创新综合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目前正处于科技创新效率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投入规模不足阻碍了青海省的科技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均较为稳定,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趋势,主要受技术进步指数制约,促进技术进步将有助于推动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创新效率测度及提升对策——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Malmquist指数法
知识视角下区域创新绩效研究——基于PCA-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
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区域众创空间绩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角度
泛珠三角洲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基于E-TOPSIS改进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
中部六省产学研创新效率对省域创新的影响——基于Malmquist指数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
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模型的初探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R&D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