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5)
- 2023(9678)
- 2022(8362)
- 2021(8013)
- 2020(7074)
- 2019(16650)
- 2018(16594)
- 2017(31812)
- 2016(17034)
- 2015(19273)
- 2014(19426)
- 2013(19088)
- 2012(17501)
- 2011(15542)
- 2010(15217)
- 2009(14085)
- 2008(13960)
- 2007(12283)
- 2006(10007)
- 2005(8619)
- 学科
- 济(70431)
- 经济(70363)
- 管理(49009)
- 业(47933)
- 企(38935)
- 企业(38935)
- 方法(38432)
- 数学(34734)
- 数学方法(34270)
- 财(19540)
- 农(19024)
- 中国(16596)
- 业经(13613)
- 学(13549)
- 贸(13384)
- 贸易(13381)
- 易(13017)
- 务(12971)
- 财务(12924)
- 财务管理(12889)
- 农业(12766)
- 地方(12517)
- 企业财务(12206)
- 制(11759)
- 和(10478)
- 理论(10370)
- 技术(10075)
- 银(9843)
- 银行(9818)
- 环境(9749)
- 机构
- 大学(239837)
- 学院(238945)
- 济(98420)
- 管理(96548)
- 经济(96475)
- 理学(84289)
- 理学院(83424)
- 管理学(81860)
- 管理学院(81404)
- 研究(74699)
- 中国(56799)
- 京(49043)
- 科学(46299)
- 财(44850)
- 农(39608)
- 业大(36951)
- 中心(36721)
- 所(36639)
- 财经(36257)
- 江(34531)
- 研究所(33517)
- 经(32953)
- 农业(31385)
- 经济学(30345)
- 北京(30091)
- 范(29874)
- 师范(29554)
- 经济学院(27685)
- 州(27104)
- 财经大学(27099)
- 基金
- 项目(166109)
- 科学(131216)
- 基金(121931)
- 研究(119174)
- 家(106213)
- 国家(105363)
- 科学基金(91300)
- 社会(75530)
- 社会科(71697)
- 社会科学(71676)
- 省(64960)
- 基金项目(64914)
- 自然(60612)
- 自然科(59239)
- 自然科学(59221)
- 自然科学基金(58167)
- 教育(56231)
- 划(54923)
- 资助(50378)
- 编号(48536)
- 成果(38232)
- 部(37485)
- 重点(37344)
- 发(34866)
- 创(34750)
- 科研(32975)
- 创新(32504)
- 课题(32377)
- 教育部(32313)
- 大学(31538)
共检索到33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程 丁炜琦 桂良进 范子杰
针对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加工误差的机床加工参数调整修正问题,建立了基于刀倾半展成法(HFT)的齿面方程,给出了齿面离散化方法和齿面加工误差的表达式。基于机床加工参数对齿面误差的灵敏度系数进行推导,给出了现有齿面误差修正方法的数学模型,并指出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回归分析的齿面误差修正方法,通过加工参数的灵敏度系数向量与实测齿面误差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分析来选择变量,在选取较少的加工参数作为调整变量的同时,减少了各参数所需的调整量。实际齿轮的误差修正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上述优点以及误差修正的有效性,可为其他齿面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钦 贺迪 桂良进 胡智宇 彭金 范子杰
准双曲面齿轮是驱动桥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常在高速重载工况下工作。由于系统变形大且齿面啮合状态复杂,重载工况下会引起齿面载荷的显著偏载。因此,考虑系统变形对准双曲面齿轮啮合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复杂工况下的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提出了考虑系统变形的齿轮啮合效率计算方法。首先,将驱动桥系统简化为多支撑轴系耦合模型,计算不同载荷工况下系统变形引起的齿轮啮合错位量。然后,基于齿轮机床加工参数计算实际齿面,并采用齿轮摩擦加载接触分析(frictional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FLTCA)方法求解得到实际运行工况下齿面载荷分布与啮合效率。最后,通过驱动桥台架试验对比不同工况下齿轮副齿面载荷分布和啮合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变形对准双曲面齿轮齿面载荷分布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该试验验证了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啮合效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涛 魏文军
为解决奥利康锥齿轮加工过程中需要反复试切、修正的问题 ,根据奥利康SKM2机床建立了加工延伸外摆线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齿面接触分析模型 ,提出了一种可预测齿面接触质量、降低设计加工成本的新方法。利用研制成的“齿面接触分析”软件对一实例进行计算 ,计算机输出的图形与切齿实验得到的接触区基本相同。本软件不仅可用于切齿调整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而且可用于齿面接触区移动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亚平 魏文军 王书茂
建立了交错轴斜齿轮齿面接触分析的数学模型 ,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了交错轴斜齿轮副两齿面接触的空间图形 ,并对其进行了局部放大以展示瞬时接触椭圆 ;绘制了两齿面接触点处相对速度的速端曲线图。本研究为进行齿轮副虚拟设计、虚拟装配、三维动画、运动仿真等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
交错轴斜齿轮 齿面接触分析 MATLAB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琪 周驰 桂良进 范子杰
针对螺旋锥齿轮齿面设计需进行多次试算的问题,提出了齿面加载性能多目标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建立了包含最大接触应力、加载传动误差、加载接触区范围和齿根弯曲应力的齿面加载性能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考虑齿根弯曲应力计算的加载接触分析模型用于计算优化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该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对驱动桥螺旋锥齿轮副进行多目标优化,实现了接触区完全位于理想接触区且无边缘接触,最大接触应力降低11.7%,加载传动误差降低27.9%,大小轮最大齿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光烁 顾永鹏 兰旭东 周明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面齿轮副,即人字形面齿轮副。基于全齿面精确建模的面齿轮副设计方法,建立了人字形面齿轮副的几何设计方法。建立了虚拟产形齿轮的数学模型,推导了人字形面齿轮的数学模型,得到了人字形面齿轮副的精确三维实体模型。基于有限元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字形面齿轮副的基本特征:轮齿接触、圆柱齿轮轴向力、重合度、传动误差、内外侧轮齿齿宽的影响、内外侧轮齿相位的影响。数值研究表明人字形面齿轮副具有如下优点:圆柱齿轮无轴向力,简化了轴承支撑;可以采用大传动比、大螺旋角,承载能力强,振动噪声水平低,适用于高速重载场合;旋转方向敏感度低,适宜用于需要双向转动的场合。该文最后总结了人字形面齿轮副的设计准则。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光烁 黄旭东 兰旭东 周明
面齿轮副在航空领域和汽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扭转振动问题是面齿轮副的核心问题之一。该文研究了面齿轮副扭转振动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建立了单输入单输出面齿轮副扭转振动模型,该模型包含非对称时变啮合刚度、间隙非线性、静态传动误差等因素。基于加载接触分析,提出面齿轮副扭转啮合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对某型面齿轮副的非对称时变啮合刚度进行了计算。通过与Abaqus有限元动力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扭转振动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面齿轮副设计状态时的动态特性,研究了啮合刚度、啮合间隙、静态传动误差、扭矩波动等因素对面齿轮副动态特性的影响,以及面齿轮副蕴含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面齿轮副扭转振动建模方法是有效的,所建立的模型能够用于研究面齿轮副的啮合特性、动态特性,指导以及校核面齿轮副的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涛 魏文军
为进行斜齿锥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分析,并直观显示齿面接触区,利用圆向量函数和球向量函数的矢量回转和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斜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制软件绘制斜齿锥齿轮副齿面接触的空间图形。对一斜齿锥齿轮副进行齿面接触分析和接触区图形显示,其轮1和轮2为左、右旋斜齿锥齿轮,齿数分别为16和32,法向模数5 mm,法向压力角20°,轴交角90°,法向齿顶高系数为1,法向顶隙系数为0.2,螺旋角10°,齿宽40 mm。结果表明:斜齿锥齿轮副齿面的瞬时接触线是相互平行的直线,传动比恒为2,为两轮齿数的反比。本软件可用于数控机床进行齿轮加工,也可用于齿面接触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关键词:
斜齿锥齿轮 齿面接触分析 Matlab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通荣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株洲齿轮)是由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株洲齿轮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先进的变速器研发制造基地。由于长期处在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光环下,株洲齿轮的员工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缺少市场竞争的直接感受,普遍的想法是"只要过得去就不用改"、"只要不出大问题就不用改",缺乏职场活性。这种想法和文化特点,极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安全、质量、交付事故,对于株洲齿轮来说,必须将这种职场文化彻底改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诗明 贺静 朱宗铭 杨俊
基于三维造型软件SolidWorks和科学计算软件MATLAB,对渐开线齿轮的齿廓进行了精确的建模,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方法是可行的,这为三维复杂曲线的造型提供了一种造型方法,也为工业上其他类型齿轮设计与分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三维造型 渐开线齿廓 应力分析 复杂曲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学朱 孙殿柱
提出了2次构造曲面和直接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探头中心点所在齿面的等距曲面进行真实齿面啮合分析的方法,指出后一种方法只须1次构造曲面,使用简便且计算精度较高。
关键词:
齿轮 真实齿面 等距曲面 啮合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九庆 桂康 杨春梅
【目的】我国树苗栽植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扶苗机构为树苗移栽机植苗系统中的关键机构之一。研发针对我国杨树苗移栽机的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可以保证树苗移栽设备的栽植效果。【方法】首先针对长杆式树苗移栽作业,分析速生杨树苗的物理特性,得到树苗的长度、地径变化范围数据,提出一种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的设计方案,分析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栽植性能与运动参数的关系,计算其扶苗支撑架的初始位置以及确定扶苗工作行程,利用接触碰撞算法计算齿轮齿条啮合的约束条件和运动参数。使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扶苗机构多刚度接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探究齿轮齿条模数对扶苗效果的影响,通过扶苗支撑架质心的位移和速度变化曲线分析扶苗运动的准确性,通过传动齿轮转速变化和齿轮齿条啮合力变化验证扶苗机构结构的传动性能。【结果】齿轮齿条模数为9,扶苗效果最佳,此时扶苗支撑架质心在前进方向上的速度波动较小,并且位移变化稳定,位移和时间量近似于线性关系,扶苗过程接近匀速运动,速度为122 mm/s左右;扶苗运动单次工作行程达到599.9 mm,满足了实际需要大于568.4 mm的设计要求;扶苗机构各级齿轮动力传递稳定,齿面最大接触力为512.6 N,远小于材料强度,没有发生跳跃情况和阻滞情况。【结论】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可以满足杨树苗栽植的扶苗运动要求,实现零速移栽,保证了树苗栽植直立度,并且有效改善了以往树苗栽植过程中的扶苗方式,具有良好的运动稳定性,安全高效。本研究对造林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凤芹 于文翠 赵匀
对偏心齿轮分插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高速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试验台上采用高速摄影和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对分插机构的运动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近而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对分插机构秧爪尖的运动轨迹、速度以及秧爪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角位移进行试验分析。
关键词:
偏心齿轮分插机构 高速摄影 图像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