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8)
2023(15996)
2022(13490)
2021(12924)
2020(10916)
2019(25559)
2018(25416)
2017(48211)
2016(25945)
2015(29773)
2014(29616)
2013(29566)
2012(27208)
2011(24336)
2010(24639)
2009(22919)
2008(22668)
2007(20055)
2006(17318)
2005(15257)
作者
(73967)
(62495)
(61915)
(58974)
(39245)
(29855)
(28262)
(24473)
(23529)
(22114)
(21190)
(20975)
(19610)
(19468)
(19257)
(19093)
(18757)
(18178)
(17856)
(17817)
(15396)
(15227)
(15222)
(14238)
(14067)
(14038)
(13794)
(13684)
(12723)
(12560)
学科
(112775)
经济(112662)
(75967)
管理(68136)
方法(51892)
(51824)
(51480)
企业(51480)
数学(46908)
数学方法(46180)
农业(34290)
中国(31400)
业经(27135)
(26126)
(22267)
贸易(22252)
(22036)
(21748)
地方(20787)
(20185)
(16552)
银行(16525)
(15830)
(15684)
理论(15603)
(15320)
金融(15317)
技术(15308)
(15043)
环境(15006)
机构
学院(371943)
大学(369031)
(158151)
经济(154991)
管理(144879)
理学(125450)
研究(124167)
理学院(124130)
管理学(121734)
管理学院(121041)
中国(96893)
(77261)
科学(75216)
(74836)
(68693)
(62377)
中心(58958)
业大(58522)
农业(57709)
研究所(56604)
财经(54992)
(54755)
(50239)
北京(48578)
经济学(48507)
(47313)
师范(46842)
经济学院(43838)
(43792)
(43278)
基金
项目(250638)
科学(197580)
研究(183562)
基金(183055)
(159519)
国家(158177)
科学基金(135809)
社会(117574)
社会科(111157)
社会科学(111126)
(97629)
基金项目(96088)
自然(87050)
自然科(85095)
自然科学(85073)
教育(84032)
自然科学基金(83555)
(81485)
资助(75917)
编号(75207)
成果(60305)
重点(56153)
(56089)
(54482)
(52038)
课题(50863)
国家社会(49281)
创新(48651)
科研(48268)
教育部(47952)
期刊
(173395)
经济(173395)
研究(103517)
(75097)
中国(74780)
学报(57666)
科学(53861)
(52161)
农业(51300)
管理(49107)
大学(44759)
学学(42178)
教育(35990)
(34371)
金融(34371)
技术(34017)
业经(32857)
经济研究(27064)
财经(26436)
(25934)
问题(23742)
(22783)
统计(20319)
图书(19716)
(19545)
技术经济(18893)
世界(18878)
(18359)
(18009)
资源(17138)
共检索到548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美晔  王翌秋  
本文利用江苏省、安徽省和贵州省3县(区、市)761位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采用四部模型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行为的一般模式。从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来看,经济因素已经不再是决定其是否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唯一重要因素,农村居民自身的健康需求成为其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其医疗类型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医疗支出的决定因素来看,医疗服务价格偏高会加重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为此,农村公共卫生政策要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对疾病认知和预防的能力,以低收入者作为政策作用的主要对象,并进一步降低医疗服务价格,且农村医疗保险的开展应优先发展住院及大病...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丹  
文章在Grossman预期效用函数的基础上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2004年和2006年的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对而言,女性、已婚人群、没有非农工作的人群对医疗服务利用的概率更大;财富、年龄与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正相关,健康在农村既是一种消费品也是一种投资品;医疗服务价格显著地影响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而医疗可及性的获取时间作用不显著;农民对健康风险有很强的规避意愿,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加剧和因病不能正常活动天数的增加,农民寻求医疗服务的概率递增;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面临着收入效应和健康效应的双重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小平  刘海  
我国城乡呈现出卫生费用分布不均、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不平等、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异明显等问题。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消费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高低、政府卫生投入状况、居民年龄结构以及家庭风险分担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要从设计差异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家庭风险分担机制作用以及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财政投入责任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在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健康及医疗筹资不平等问题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利用1993年至2009年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NS)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医疗筹资的公平性并进行了统计推断。结果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医疗筹资具有极大的垂直不平等性,并继1997年开始呈持续恶化趋势,这表明我国农民医疗筹资累退性显著;从农民医疗需求角度考察,研究发现农民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不平等指标相对较小,农民医疗筹资主要依赖于农民自身的疾病风险,低收入农民医疗负担较重。从统计推断来看,本文采用ADF方法发现,各年的垂直不平等指标KPI指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能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医疗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辛英  饶克勤  高军  徐玲  Henry Lucas  
采用机会成本方法,将基本医疗服务分为3类:急性病的门诊服务、长期慢性病护理服务和住院服务,使用来自我国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估计了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对不同类型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估计了无力支付各类基本医疗服务费用的家庭和人口比例,并提出了改善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措施和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  赵菊花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是制约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本文以LCH-PIH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8年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长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提升消费具有乘数效应;财产的消费效应微弱。基于不同来源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提升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促使工资性收入成为一种常态、趋于稳定的收入,创造条件让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收益性财产和适当扩大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是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惠兰  杨彬如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包括收入结构在内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关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因子的综合定量分析对研究农民收入的结构性交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卡雅恒等式(Kaya identity)的拓展,采用对数平均权重迪维西亚分解法(Divisia decomposition method),建立中国农村居民收入解构模型,将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因子进行分解,并计算其影响程度。然后,使用模型计算1999~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数据,分析这一时期各因子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汪宏,Winnie·Yip,刘远力,汪宏  
在中国,大约有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的医疗服务主要是通过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来获得。近10年来,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居民在患病后的求医行为也发生了改变。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农村居民到县医院就医人数从1982年的11.38亿人次增长到1992年的14.39亿人次,10年增长了26.4%。与此同时,到乡卫生院就医的人数从1982年的14.19亿人次下降到1992年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李钧鹏  
本文利用2003-2006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户参加新农合将显著的减少其家庭储蓄,但这种抑制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效应随着时间呈显著的减弱趋势,且新农合对高收入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可能要大于对低收入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要高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这些结论基本都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会奇  张羽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在投资和出口方面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拉动内需成为当前国家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出路。相比完善的城市市场,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国家惠农政策的跟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阔的农村市场正日益焕发生机。利用ELES模型,通过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基本消费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动态分析,深入探析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解放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提供可行化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问锦尚   朱文博   郑志浩  
文章基于200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农村居民商品与服务消费支出的面板数据,对施加了理论约束进而能够反映消费者选择公理的双对数(Double-Log)模型、线性支出系统(LES)模型、鹿特丹(Rotterdam)模型、近乎完美需求系统(AIDS)模型和二次近乎完美需求系统(QUAIDS)五个完整需求系统模型进行了样本内和样本外的商品与服务消费需求预测评估研究。结果显示,QUAIDS模型的预测表现最好,AIDS模型和Double-Log模型次之,LES模型和Rotterdam模型相对较差;模型函数式方法的预测误差明显大于弹性均值方法的预测误差,弹性均值预测方法优于模型函数式预测方法。根据经济变量和非经济变量弹性绝对值大小、显著性以及正负符号是否符合经济学理论和现实观察,有助于判断模型选择的恰当性,但不能据此确定模型的优劣,需要通过样本内和样本外的预测评估,特别是样本外的预测评估选取适用的需求分析模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涛  张燕媛  何军  
文章基于QUAIDS模型,采用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截面数据,探讨农村居民家庭医疗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需求弹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价格弹性。结论显示,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对医疗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地区差异对其有负向影响;医疗服务大体上仍属于生活必需品,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将增加对医疗服务的消费;对农户进行收入补偿,能够减少食品消费价格上升对医疗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相对于高收入农户,其他消费品价格的提高对低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较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斌  李慧  
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电价政策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建立了相关博弈模型。然后又分析了影响价格均衡的主要因素及其灵敏度,发现协调农村居民电价政策的利益关系存在很多的思路和方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金  王亮  坂本博  
本文选取6种需求系统模型,运用中国30个省份农民食品消费截面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以希克斯需求为理论依据的需求模型拟合优度优于以马歇尔需求为理论依据的需求模型;需求支出弹性及其标准差比较显示,QUAIDS模型的估计结果表现最优,而QES模型的表现最差;数据的秩检验结果显示,3秩模型更适合于研究中国农民食品消费,说明现有研究可进一步改善。因此农民对食物消费需求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但较低的收入水平和较差的消费环境仍是制约农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发刚  
基于二阶段需求系统模型,构建农村家庭人均食品需求模型和反应食品内部消费种类的模型,分析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行为与食品消费结构。采用农业部调研数据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家庭规模和地区变量是影响农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的主要因素。支出弹性和边际支出份额的测算结果表明,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来说,只有粮食和植物油属于正常品,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蔬菜和猪肉的需求最为迫切,再次是鱼虾、水果和家禽,最后是植物油、牛肉、蛋类和羊肉。此外,QUAIDS模型比AIDS模型能够更好地估计农村家庭食品消费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