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4)
- 2023(15117)
- 2022(12839)
- 2021(11989)
- 2020(9820)
- 2019(22776)
- 2018(22622)
- 2017(43222)
- 2016(23264)
- 2015(26131)
- 2014(25839)
- 2013(25064)
- 2012(23302)
- 2011(20858)
- 2010(20857)
- 2009(18613)
- 2008(17708)
- 2007(15294)
- 2006(13448)
- 2005(11806)
- 学科
- 济(99882)
- 经济(99790)
- 管理(60543)
- 业(58494)
- 企(45500)
- 企业(45500)
- 方法(41469)
- 数学(36935)
- 数学方法(36272)
- 中国(30206)
- 地方(28794)
- 农(27989)
- 业经(22044)
- 财(20065)
- 农业(19215)
- 学(17969)
- 贸(16282)
- 贸易(16264)
- 环境(15797)
- 制(15657)
- 易(15615)
- 理论(15272)
- 技术(14992)
- 地方经济(14535)
- 发(14415)
- 和(14219)
- 融(14194)
- 金融(14191)
- 银(14177)
- 银行(14161)
- 机构
- 学院(315555)
- 大学(311471)
- 济(126280)
- 经济(123425)
- 管理(122064)
- 研究(107523)
- 理学(105148)
- 理学院(103858)
- 管理学(101639)
- 管理学院(101035)
- 中国(80335)
- 京(67222)
- 科学(67051)
- 财(55424)
- 所(53196)
- 农(52130)
- 中心(50690)
- 研究所(48428)
- 江(48134)
- 业大(47150)
- 范(44372)
- 财经(44074)
- 师范(43928)
- 北京(42167)
- 农业(40523)
- 州(40192)
- 经(40050)
- 院(39981)
- 经济学(38072)
- 师范大学(35402)
- 基金
- 项目(219985)
- 科学(174188)
- 研究(160896)
- 基金(158072)
- 家(137893)
- 国家(136705)
- 科学基金(118599)
- 社会(101591)
- 社会科(96356)
- 社会科学(96334)
- 省(88173)
- 基金项目(84129)
- 自然(77260)
- 自然科(75533)
- 自然科学(75519)
- 教育(74688)
- 划(74152)
- 自然科学基金(74091)
- 编号(65708)
- 资助(64331)
- 发(51887)
- 成果(51554)
- 重点(49877)
- 部(47361)
- 创(46407)
- 课题(46302)
- 创新(43311)
- 科研(41935)
- 国家社会(41769)
- 发展(40993)
- 期刊
- 济(140152)
- 经济(140152)
- 研究(90735)
- 中国(66325)
- 农(47426)
- 学报(46257)
- 管理(45260)
- 科学(44931)
- 财(41706)
- 教育(38350)
- 大学(35643)
- 学学(33396)
- 农业(32807)
- 技术(31577)
- 融(28213)
- 金融(28213)
- 业经(24776)
- 经济研究(21939)
- 财经(20520)
- 问题(19528)
- 业(18194)
- 经(17702)
- 资源(16506)
- 图书(16012)
- 统计(15825)
- 技术经济(15421)
- 发(15336)
- 科技(14829)
- 策(14766)
- 现代(14331)
共检索到470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铎 黄晓敏 席紫茵 肖凡
通过梳理城市边界的内涵及城市发展演变过程,提出了以城市规划边界、建设审批边界、城市建成边界与人口及商业活动边界为基础的具有层层递进关系的"四边界模型",计算了与其对应的拟合度与溢出度参数,并以南沙新区为案例提取了城市新区发展的四边界。结果显示:南沙新区处于城市新区发展进程中的前期阶段,总体上各边界间拟合度不高;四边界中规划—审批边界、建成—活动边界拟合度不高是南沙新区城市规划落实到城市活动空间不全面的过程性原因;在规划—实体空间建设—实体空间活跃三阶段的视角下,新区实体空间规划实施、建成空间的盘活表现欠佳;南沙新区的城市演变进程为:北部呈双核心(即毗邻广州的北部城区与南沙中心城区)组团集聚发展,而南部空间的发展相对缓慢,南北区域同时存在着规划—审批、建成—活动两道次序上的衔接问题。
关键词:
城市新区 城市边界 四边界模型 南沙新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为了积聚各方智慧,共同谋划南沙新区发展。2011年3月17日,广东战略研究院在广州花园酒店举行"广州南沙新区发展定位与战略——粤港校院长高端论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学校始创于1924年,首名明德学堂;2002年9月,南沙管委会投资4000万元选址重建,并与明德小学和南横小学合并,发展成为现在的南沙小学,"明德"一直是我校的教育灵魂。学校占地面积78618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352人,教师76人。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所闪现的教育思想的光辉历经近百载依然光彩依旧。学校秉承"博学求真,明德至善"的校训,坚持文化育人,充分利用依山临海的地域优势和良好的文化积淀,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山海文化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发展理念。以"熏陶—感悟—体验"为模式,以"知山海——悟山海——爱山海——创山海"的山海文化活动序列为抓手,引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追求幸福,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景刚 张效军 高艳梅 臧俊梅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改进熵值模型和综合评价方法对2003—2007年的广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经济状况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社会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2)近年来,广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和环境各子系统基本朝有序方向发展,而2004—2006年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出现了短暂无序化发展征兆,主要是由于其经济增长放缓、环保投入降低所致。(3)通过对广州市与广东省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发现,近年来,广州市的空气质量和珠江广州段水质并未明显改善,环保投入和城市绿化建设更是仅相当于或低于全省...
关键词:
城市土地 改进熵值法 集约利用 广州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易斌 宋程 幸晓辉 王佩
为了确定城市各类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规模、提高物流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城市物流的精准化管理,提出了城市物流需求规模的预测方法。基于市场细分理论,将城市物流需求精细划分为本地商贸物流需求(城市配送)、本地生产物流需求(生产物流)、对外交易型中转物流需求(区域分拨)和通过型中转物流需求(中转物流)4类,并建立各类细分物流需求与对应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模型,预测未来城市物流需求总量。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城市物流需求预测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并解决了传统交通需求模型对物流需求预测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书星
基于广州市南沙湿地旅游感知形象的调研数据,利用SPSS 18.0对32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将旅游感知形象分为认知形象因子、行为因子和情感认可因子,并比较了该三项因子的均值、方差及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游客的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均影响其情感认可因子,其中以职业的影响最为深远,职业不仅影响情感认可因子,且对认知形象因子、行为因子皆具影响;认知形象因子直接影响情感认可因子,认知形象因子通过行为因子间接作用于情感认可因子,认知形象因子直接作用的影响要显著优于通过行为因子间接作用的影响;游客对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城市湿地 旅游感知形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开泽 陈琳 谭建辉
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广州6个有代表性的保障房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了不同社区居民的物业管理满意度和管理模式的选择意愿。在此基础上,采用对数比率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管理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的家庭和个人特征、住房产权和现有管理模式效果对物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根据保障对象的特征和意愿,建议保障房社区采取政府主导的物业管理模式;在物业服务中应坚持关爱为本的服务理念,给社区居民尤其是重症、残疾等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服务;社区的物业管理应鼓励居民参与,使业委会的成立和运作在政府的有序引导和"物业管理咨询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仝德 刘婧 李文钢 李贵才
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活跃,传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研究评价农村产业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构建一套适合农村三次产业综合发展的评价体系极其有必要。以广州为例,在建立农村产业用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从产业集聚程度、景观格局和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农村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村产业已经趋于非农化、多元化;在非农产业的作用下,农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由区域核心向
关键词:
农村产业 三次产业 综合评价 广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仝德 刘婧 李文钢 李贵才
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活跃,传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研究评价农村产业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构建一套适合农村三次产业综合发展的评价体系极其有必要。以广州为例,在建立农村产业用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从产业集聚程度、景观格局和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农村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村产业已经趋于非农化、多元化;在非农产业的作用下,农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由区域核心向边缘递减的圈层结构,区位作用凸显。
关键词:
农村产业 三次产业 综合评价 广州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文博 刘洪杰 田雪婷 李宝林 曹伟宏
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使城市下垫面发生改变,自然景观的大幅减少与人工建筑的大规模增加,给城市气候与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城市环境气候图作为分析与调控城市环境气候、评估城市环境气候状况的工具与平台,拓展了城市气候信息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应用。针对目前中国华南地区城市环境气候研究缺乏多要素图层、多技术方法综合分析的现状,充分考虑到不同要素对环境气候影响程度的差异,论文结合已有的城市环境气候图的编制方法,选择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的广州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多环境要素、多评估时段、多技术方法的复杂下垫面城市环境气候图系统,利用专业气象插值、遥感反演、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广州市空气质量、热负荷与通风潜力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广州空气质量和热负荷具有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差异性,通风潜力的空间差异性明显而季节变化微弱。通过进一步叠加分析各环境要素,将广州环境气候划分为7种类型,其中最适宜类型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林地与城间耕地,最不适宜类型位于天河、越秀、荔湾的城市核心区以及白云、增城的工业密集区,形成"北优南劣"的环境气候空间格局。最后,以环境气候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各气候类型所在区域的简要规划措施,为广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建议与建设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立华 闫小培
1949-1987年间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奠定了社会主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基本格局,并决定了社会主义转型时期(1987-)城市社会空间演进的底色。“城市单位化”和“单位城市化”导致城市社会空间层序完全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决定,人因所属单位的不同而分异,城市因单位而发生社会空间的分化,该研究有助于解析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进的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飞龙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是提升城市地位,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概念进行了描述;再从城市形象的地缘、人文和政策三大识别系统出发,对广州的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肯定了"花都、商都、岭南文化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合理性;最后总结了广州市在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
城市旅游形象 城市形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邹志云 陈先龙 宋程
摩托车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托车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在分析了摩托车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后,探讨了摩托车交通的发展对城市交通和治安安全、城市大气和噪音污染、其它交通出行的影响,结合广州市摩托车发展经验,提出了摩托车发展政策的相关建议,探求合适的摩托车交通发展战略,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
关键词:
摩托车 城市环境 城市交通 政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素红 杨文越
本文以广州为例,探究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首先,通过对广州跨江大桥80年的建设历程进行梳理,分别总结了不同时期跨江大桥建设对广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其次,归纳了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认为经济发展是跨江大桥建设以及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政府和市场是影响机制中的两种不同力量。政府通过跨江大桥的建设实现城市规划的空间发展战略,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城市轴线、节点等空间要素的形成;市场则在跨江大桥建设改变了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区位关系的条件下,推动了资本空间与地租空间的重构,并进一步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影响。
关键词:
跨江大桥 城市空间 广州 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文鑫 杨永春 马交国 毛利伟
由于人口和产业向城区的快速聚集所引致的用地紧缺、地价过高和人居环境恶化等因素,中国部分城市已逐步进入了人口和产业的扩散过程,甚至还出现了居住用地的郊区化过程,推动了我国部分城市新城(区)的规划和建设。兰州市中心城区地处黄河河谷盆地,目前也出现了地价过高、后备用地有限、人居环境欠佳、城市人口和产业聚集快等问题;提出了在榆中盆地建设新城(区)的设想,以兰州榆中新城(区)的规划为例,分析了我国新城(区)建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新城(区) 兰州市 榆中新区 河谷型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