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6)
- 2023(17695)
- 2022(14874)
- 2021(13776)
- 2020(11418)
- 2019(26364)
- 2018(26057)
- 2017(50451)
- 2016(27478)
- 2015(30914)
- 2014(30875)
- 2013(30077)
- 2012(27287)
- 2011(24445)
- 2010(24190)
- 2009(22134)
- 2008(21373)
- 2007(18477)
- 2006(16207)
- 2005(14286)
- 学科
- 济(108581)
- 经济(108431)
- 管理(81776)
- 业(75675)
- 企(62994)
- 企业(62994)
- 方法(48828)
- 数学(42461)
- 数学方法(41892)
- 中国(30429)
- 农(29942)
- 财(29206)
- 业经(25350)
- 制(23370)
- 学(23237)
- 地方(21723)
- 农业(19735)
- 务(18388)
- 财务(18305)
- 财务管理(18265)
- 贸(17972)
- 贸易(17964)
- 环境(17931)
- 理论(17898)
- 易(17428)
- 企业财务(17330)
- 体(16829)
- 和(16826)
- 技术(16779)
- 银(16345)
- 机构
- 大学(386181)
- 学院(383718)
- 济(152527)
- 管理(152122)
- 经济(149168)
- 理学(132186)
- 理学院(130694)
- 研究(128356)
- 管理学(128269)
- 管理学院(127570)
- 中国(94458)
- 京(82316)
- 科学(79871)
- 财(70727)
- 所(63280)
- 农(61336)
- 业大(58131)
- 中心(57968)
- 研究所(57780)
- 财经(56763)
- 江(55432)
- 经(51724)
- 北京(51378)
- 范(50961)
- 师范(50492)
- 农业(47907)
- 院(47554)
- 经济学(46268)
- 州(44567)
- 财经大学(42501)
- 基金
- 项目(269610)
- 科学(213134)
- 基金(197130)
- 研究(195962)
- 家(172068)
- 国家(170708)
- 科学基金(147523)
- 社会(124430)
- 社会科(117908)
- 社会科学(117879)
- 基金项目(105029)
- 省(103861)
- 自然(96617)
- 自然科(94361)
- 自然科学(94342)
- 自然科学基金(92596)
- 教育(89898)
- 划(88189)
- 资助(80047)
- 编号(79559)
- 成果(63380)
- 重点(60525)
- 部(59402)
- 发(56876)
- 创(55718)
- 课题(54341)
- 创新(52151)
- 国家社会(51631)
- 科研(51490)
- 教育部(51123)
- 期刊
- 济(164153)
- 经济(164153)
- 研究(111970)
- 中国(72036)
- 学报(60606)
- 科学(56658)
- 管理(55851)
- 农(55621)
- 财(54556)
- 大学(46687)
- 学学(43981)
- 教育(41192)
- 农业(38232)
- 技术(33536)
- 融(30680)
- 金融(30680)
- 财经(27522)
- 业经(27072)
- 经济研究(25678)
- 经(23533)
- 问题(23039)
- 业(19599)
- 图书(18546)
- 科技(18311)
- 资源(18134)
- 版(18105)
- 理论(17864)
- 技术经济(17672)
- 现代(17462)
- 实践(16246)
共检索到552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成军 费喜敏
为了深入研究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变化的相对贡献,从世界200多个国家中选取42个国家和27年(1982—2008)的时间段作为样本,运用P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耕地增加、城市化发展对工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耕地增加、工业化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化发展。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减少作用有限,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是耕地面积加速减少的必然条件;耕地自身冲击对耕地变化贡献占近70%,说明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之外。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耕地变化 PVAR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成军 何秀荣 费喜敏
本文主要目标是分析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变化的影响及其在耕地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取原则,从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选取42个国家或地区和27年(1982—2009年)时间段作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耕地减少的原因,而积极的农业政策可以促进耕地增加,耕地使用决策者的行为习惯使耕地变化具有滞后效应。从各因素对世界范围内耕地变化的贡献上看,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减少作用有限,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是耕地面积加速减少的必然条件;农业政策及耕地使用决策者行为习惯对耕地面积的减少产生了重要作用;而土地资源禀赋特征、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岩 贾绍凤
人口城市化是对耕地变动产生复合影响的一个过程。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动力 ,这对耕地形成了占用的直接影响 ,我国人口城市化对耕地减少的直接影响度约在 5 %~ 10 %之间。人口城市化对耕地的间接影响通过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少 ,土地利用集约度高 ,可以间接减少耕地占用 ;同时农村人口的减少 ,可以推动村镇合并 ,整理土地 ,增加耕地等途径来实现。因此 ,人口城市化对耕地存在积极的间接影响。人口城市化过程对耕地变动的复合影响结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将取决于一是城市化发展状态 ,即与工业化发展是否同步 ;二是村镇合并集中是否及时到位。为此 ,文章对中日人口城市化对耕地影响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李明艳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资源数量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以1990~2005年江苏省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动率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耕地数量变动率、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均呈非平稳变动趋势,但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动率的作用方向不同,工业化对耕地数量变动率产生负效应,城市化则产生正效应。同时,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工业化带来的影响,并且城市化的影响比工业化的影响更为持久。这意味着,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化是耕地数量变化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当前江...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工业化 城市化 差异 江苏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爱云 濮励杰
通过对江苏省1996~2004年耕地数量的总体变化与空间差异分析,揭示了全省耕地在总体上处于递减状态、在空间上苏北地区向苏南地区耕地递减程度逐渐增加的规律。从处于不同工业化与城市化阶段的城市及其各自耕地变化状况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耕地变化程度在处于不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县市具有明显的差异,且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状态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对产业非农化、城市化率与耕地变化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非农化、城市化递变系数与耕地递变速率具有一致性,耕地减少对工业化发展的贡献较大,但其持续减少状况与当前所处工业化阶段不太相符,而城市化率变化与耕地变化状况存在时间差异,说明城市化对耕地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耕地变化 工业化 城市化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金芸 李培仁
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赵金芸李培仁理论探讨刘祚臣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赵金芸李培仁理论探讨刘祚臣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的集聚和扩展带动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结果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外延增长必然占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忆邵 宣璇
本文基于耕地资源价值流失的视角,以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为理论指导,通过构建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其量化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耕地资源价值以及因耕地非农化导致的城市化机会成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资源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三个部分;(2)2005-2009年上海市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社会价值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居后;(3)相应地,由于耕地流失导致的城市化机会成本中,社会成本较高,其次为经济成本,再次为生态成本。由此可见,目前耕地资源对保障农民生活、养老、就业以及对于维...
关键词:
耕地资源价值 城市化 机会成本 上海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仁锋 沈玉芳 刘曙华
系统地回顾了建国后国内与海外学者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重点梳理了动力机制演进规律、研究特色及问题。认为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垄断阶段;西学引介与国内实证并举,建构二元工业化理论阶段(1978-1990);21世纪前后基于实证建构制度变迁诱致型工业化驱动阶段。而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集中于人口、政府和市场驱动三方面实证研究,21世纪前后重点讨论FDI为代表的新生要素驱动机理等。总体上,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呈现1978、2000两个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制度改革造就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渐变转型。最后,从制度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
动力机制演进 特色与问题 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国内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综述,并认为目前的研究在内容上较为全面、方法上比较科学,但在城市化发展与耕地质量变化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发展与耕地数量变动间一般规律的探索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城市化 耕地变化 文献评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翼虎 程久苗 费罗成 徐玉婷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耕地保护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正确处理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对于城市健康发展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1996~2012年芜湖市数据为基础,运用单因素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城市化率3个主要指标,分析芜湖市1996~2012年城市化发展与耕地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探寻影响耕地变化的主导因素,预测未来短期内耕地数量变化趋势,从而有针对地提出耕地保护的有效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自1996年以来,芜湖市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耕地数量变化显著,且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城市化率之间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厚纯 王成军
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人口、产业等向城市空间集聚速度和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性,这是否会导致城市化过程城中耕地变化速度的差异。为了回答此问题,本文从国际的视角,以1961—2011年多国的样本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耕地变化速度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初期阶段,耕地变化速度为正值,即耕地面积增加;当城市化进入中期阶段,多数国家耕地变化速度转变为负值,中期速度与初期速度之差为负,说明中期阶段耕地面积增速下降或者面积减少;城市化后期阶段,多数国家耕地变化速度又转为正值,说明城市化后期阶段耕地面积增加。这一结果与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资源变化的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一致。
关键词:
耕地变化 城市化 实证分析 不同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魁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HP滤波以及计量分析等方法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工业化、城镇化与耕地变化的协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都是耕地减少的Granger原因;二战以后尤其是在"黄金阶段",中国大陆的工业化、城镇化与耕地变化的协动性显著强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而且1979年以来城镇化与耕地变化已经呈现中度协动性;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工业化、城镇化与耕地减少的协动形态均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但在拐点时间上彼此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大陆的工业化与耕地减少呈现"倒U型"关系,但城镇化与耕地减少的"倒U型"关系不明显。结论表明,在中国大陆...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耕地 协动性 东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绍凤 张军岩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然而 ,在人均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 ,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高度城市化 ,同时付出了较小的用地代价。在其整个城市化进程中 ,日本还出现了三个耕地面积增长时期。尽管各时期增长原因不尽相同 ,但却反映出耕地面积变动与城市化发展的密切关系。事实表明 ,日本选择了一条节约有限土地资源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这些经验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耕地利用与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耕地变动 经验 城市化 日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辉
20世纪 50年代以来,随着迅速的国家工业化过程,韩国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地实现了人口城市化,而且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国家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工业选址政策以及城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是韩国人口城市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动因。韩国由集中到分散的城市化模式、通过国土综合开发促进新的城市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发展卫星城镇、工业选址政策、可持续的土地政策等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韩国 工业化过程 人口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艳梅 曲福田 张效军
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土地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土地质量评价也已经成为当前土地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1]。该文首先构建了工业化、城市化影响下的农地质量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框架,以此为依据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综合协调度模型,以江阴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压力的增加和土壤肥力因子协调性的降低是综合协调度降低、农地质量退化的动因,但主要是由于压力的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