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8)
2023(14751)
2022(12989)
2021(12119)
2020(10263)
2019(23653)
2018(23369)
2017(45320)
2016(24178)
2015(27255)
2014(27038)
2013(26661)
2012(24258)
2011(21592)
2010(21247)
2009(19412)
2008(18495)
2007(15759)
2006(13652)
2005(11561)
作者
(69786)
(57774)
(57422)
(54779)
(36996)
(27697)
(26195)
(22988)
(22263)
(20561)
(19808)
(19453)
(18393)
(18054)
(18004)
(17758)
(17553)
(17502)
(16677)
(16545)
(14308)
(14076)
(14010)
(13366)
(12999)
(12749)
(12748)
(12737)
(11747)
(11508)
学科
(93944)
经济(93833)
管理(69606)
(66347)
(55812)
企业(55812)
方法(48014)
数学(42123)
数学方法(41538)
(24453)
(24180)
中国(23137)
(21208)
业经(21036)
(18629)
地方(17420)
(17035)
贸易(17021)
(16386)
农业(16271)
(16154)
银行(16097)
理论(15894)
(15861)
财务(15792)
财务管理(15761)
(15242)
(15104)
企业财务(14891)
技术(14614)
机构
大学(338449)
学院(336271)
管理(136174)
(130633)
经济(127861)
理学(119337)
理学院(118070)
管理学(115705)
管理学院(115132)
研究(109274)
中国(82309)
(71427)
科学(70308)
(58578)
(57133)
(54038)
业大(53542)
中心(50579)
研究所(49870)
财经(48112)
(47288)
农业(45320)
北京(44352)
(43912)
(43052)
师范(42528)
(40397)
经济学(39032)
(38783)
财经大学(36244)
基金
项目(241743)
科学(189830)
基金(176563)
研究(171924)
(155302)
国家(154032)
科学基金(132627)
社会(107423)
社会科(101737)
社会科学(101705)
(94256)
基金项目(93927)
自然(89525)
自然科(87496)
自然科学(87470)
自然科学基金(85864)
(79915)
教育(79410)
资助(73400)
编号(69495)
成果(54088)
重点(53935)
(52981)
(50465)
(50343)
科研(47194)
创新(46977)
课题(46954)
教育部(45308)
大学(45019)
期刊
(135701)
经济(135701)
研究(94968)
中国(58710)
学报(57641)
科学(51917)
(50221)
管理(49569)
(43969)
大学(43725)
学学(41364)
教育(34609)
农业(34577)
(29456)
金融(29456)
技术(29328)
业经(23591)
经济研究(22749)
财经(22690)
(19315)
(17934)
图书(17463)
问题(17025)
理论(16549)
科技(16449)
商业(16341)
(16299)
技术经济(15742)
实践(15310)
(15310)
共检索到473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锵  
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商业集聚和消费者需求的零售业态谱序,其中消费者需求层次作为消费者需求角度的代表指标,聚客力作为商业集聚的代表指标,并对零售业态的消费者需求层次和聚客力的度量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通过对零售业态谱序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分析,清晰地明确了零售业态的位置及不同零售业态的差别距离;通过对零售业态差别基础上的零售业态关系进行讨论,比较了不同零售业态关系的商业集聚效应。零售业态谱序理论可以为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业态组合的商业规划进行理论指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陶金国  李丛  刘海艳  
近几年,盒马鲜生、苏宁体育Biu等创新型零售业态陆续涌现,为零售行业的发展变化注入了新动力。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消费者感知视角研究创新型零售业态的消费者购买意愿,结果表明:创新型零售业态的消费者感知价格和感知质量具有双向正影响,但其感知价格与感知风险的双向负影响不显著;在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方面,创新型零售业态的感知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则表现出明显的负向影响。据此,从协同线上、线下双渠道,关注品质和品牌建设及提升平台可信度等方面对创新型零售业态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向南  田懿行  陈红华  
随着经济及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消费者逐渐将线上购买生鲜产品作为重要方式之一,我国生鲜零售业态不断发生变化。基于消费者视角的生鲜零售业态演变理论基础,利用1 164份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二元罗杰特(Logit)计量模型对线下实体门店和线上生鲜电商两种业态选择行为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线下实体门店业态仍然是消费者购买生鲜产品的主要零售业态;消费者到业态的交易成本是我国生鲜零售业态发生演变的影响因素;分销服务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显著影响我国生鲜零售业态演变。根据以上结论得出以下启示:我国生鲜零售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以业态共存格局为主;线上购买生鲜产品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生鲜电商业态比重仍会不断提高;线下实体和线上电商无论以何种形式创新何种业态,本质上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向提高分销服务水平、减少消费者交易成本方向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华伟  
社会消费的变化对传统流通方式、流通组织模式与商业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零售组织的转型与创新正是基于消费端的变革推进和驱动的,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对零售业态发展与演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层面对消费者特征进行刻画,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其他相关因素,对宏观消费者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于零售业态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各个业态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且这种差异性与消费者的异质性具有紧密联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克明  
本文基于消费者异质性的角度探讨零售业态演进的机理,在理论模型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消费者异质性对零售业态演进的影响机理,为我国零售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际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晓飒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部门经济分工日益走向精细化和专业化,较为典型的外在表现即是行业业态呈现出的多元化发展特征。以零售行业为例,不断扩张的产业规模催生了多样化的业态形式,大量零售商在一定区域内进行集聚而获得较高的商业流量优势,竞争与共生交叉存在于商业聚集区。本文在对社会分工理论及零售业集聚理论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商业分工效应视角出发,对商业集聚下的零售业特点及业态多元性贡献因子进行了综合探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保玲  刘凤阁  
以青岛市为代表,实证研究了零售业态惠顾意向与消费者购物决策风格之间的关系。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青岛市农村居民具有6种购物决策风格,即时尚享乐型、品牌习惯型、困惑不决型、经济实惠型、精明细致型与完美质量型。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零售业态惠顾意向与购物决策风格部分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翟森竞  柴华奇  
研究零售业态集聚概念,对Shopping Mall的概念进行重构,揭示Shopping Mall是业态种类较多、空间分布紧促、且附带诸多服务功能的零售业态集聚的本质;构建Shopping Mall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区位选择、交通状况,服务设施与零售业态集聚的匹配、不同零售业态之间的耦合分别作为触发因素、环境因素、调节因素对Shopping Mall发展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冠峰  韩宏稳  肖静  
本文针对商业企业和零售户的特征构建了零售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方面分析了零售户价值;通过选择聚类方法对收集到的700名零售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依据判别得出的结果将零售户进行分类,旨在针对每类客户群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晶晶  闫钰  
本文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对零售业绿色营销进行探讨。首先对绿色消费动机进行了概述,然后以沃尔玛为案例,对其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绿色营销行为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指出现阶段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零售业绿色营销路径,这对我国零售业更好把握住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做好绿色营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嵘  
零售业态模式由传统的实体零售向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并行发展成为当前零售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本文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采用我国2017-2021年省域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数据,通过测算流通业集聚水平,实证研究了零售业态模式转型前后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对流通业集聚产生的影响贡献度差异,剖析零售业态模式转型对流通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均会促进我国流通业的集聚,但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对流通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贡献度呈现较大差距,实体零售向网络零售业态模式转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流通业的集聚水平,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弱,而在西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流通业集聚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政府对流通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密切相关,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德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内需拉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零售业态作为内需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受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从消费结构的品类升级、品质升级以及品牌升级三个方面论述了消费结构升级对零售业态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具体论证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我国零售业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内需消费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姬中英  陶君成  
在研究零售业态分类法的基础上,分析传统物流分类方法的不足,以业态分类法探析物流业的分类。基于零售业态分类法的物流业态分类较以往的分类方法更具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为物流企业向客户提供有效的标准化、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了依据。物流向多领域、多业态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物流业成长发展的必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雅琴  王花  贾志绚  袁媛  
考虑供应链的实际情况,基于平衡记分卡,从业务协同指标、客户服务能力、财务指标、抗风险能力、未来发展潜力五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并将环保能力加入未来发展潜力指标中进行考核。以某大型连锁超市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绩效评价模型,对该超市所处的供应链进行协同绩效评价;最后,分析该超市的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并针对该超市协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雅琴  王花  贾志绚  袁媛  
考虑供应链的实际情况,基于平衡记分卡,从业务协同指标、客户服务能力、财务指标、抗风险能力、未来发展潜力五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并将环保能力加入未来发展潜力指标中进行考核。以某大型连锁超市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绩效评价模型,对该超市所处的供应链进行协同绩效评价;最后,分析该超市的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并针对该超市协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