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3)
- 2023(11701)
- 2022(10102)
- 2021(9462)
- 2020(8197)
- 2019(19019)
- 2018(19074)
- 2017(36431)
- 2016(19735)
- 2015(22613)
- 2014(22810)
- 2013(22492)
- 2012(20707)
- 2011(18425)
- 2010(18802)
- 2009(17595)
- 2008(17301)
- 2007(15539)
- 2006(13135)
- 2005(11382)
- 学科
- 济(82702)
- 经济(82528)
- 管理(58636)
- 业(53396)
- 企(45602)
- 企业(45602)
- 方法(43695)
- 数学(36471)
- 数学方法(36018)
- 财(23080)
- 农(21626)
- 中国(21458)
- 学(17974)
- 业经(17824)
- 理论(16228)
- 和(15783)
- 地方(14940)
- 制(14294)
- 务(14236)
- 财务(14185)
- 财务管理(14107)
- 农业(13971)
- 贸(13520)
- 贸易(13509)
- 企业财务(13395)
- 易(13092)
- 审计(12194)
- 环境(12121)
- 技术(11755)
- 银(10819)
- 机构
- 大学(284295)
- 学院(283471)
- 济(114243)
- 管理(113439)
- 经济(111793)
- 理学(98636)
- 理学院(97612)
- 管理学(95908)
- 管理学院(95363)
- 研究(87317)
- 中国(66457)
- 京(59224)
- 财(54699)
- 科学(54085)
- 财经(44128)
- 农(43872)
- 所(43366)
- 中心(42353)
- 江(42065)
- 业大(41043)
- 经(39956)
- 研究所(39109)
- 范(36746)
- 师范(36409)
- 北京(36126)
- 经济学(35387)
- 农业(34541)
- 州(33519)
- 财经大学(32832)
- 经济学院(32064)
- 基金
- 项目(192282)
- 科学(151496)
- 研究(140828)
- 基金(139846)
- 家(120760)
- 国家(119749)
- 科学基金(103787)
- 社会(90627)
- 社会科(85089)
- 社会科学(85056)
- 省(75595)
- 基金项目(74400)
- 自然(66980)
- 教育(65956)
- 自然科(65339)
- 自然科学(65319)
- 自然科学基金(64146)
- 划(63025)
- 编号(58871)
- 资助(57224)
- 成果(47818)
- 部(43300)
- 重点(43106)
- 发(40146)
- 创(39738)
- 课题(38998)
- 科研(37528)
- 教育部(37505)
- 创新(37072)
- 国家社会(37043)
- 期刊
- 济(119046)
- 经济(119046)
- 研究(76994)
- 中国(55284)
- 财(45684)
- 学报(43200)
- 科学(38984)
- 管理(38329)
- 农(38178)
- 大学(32580)
- 学学(30540)
- 教育(28753)
- 农业(25787)
- 技术(25363)
- 财经(21873)
- 融(19849)
- 金融(19849)
- 经济研究(19244)
- 业经(19239)
- 经(18764)
- 图书(17507)
- 问题(16258)
- 统计(14455)
- 财会(14042)
- 技术经济(13910)
- 业(13813)
- 资源(13769)
- 版(13696)
- 理论(13423)
- 策(13006)
共检索到405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林荣 刘爱东 饶火英
为实现"自然—社会—人"这一全生态系统和谐社会,促进政府改进管理公共资源的能力,需要加强公共资源审计监督。本文从公共资源及公共资源审计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公共资源审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资源审计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改进我国公共资源审计理论体系和实现公共资源审计制度创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审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同健 蒲勇健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正统经济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而不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构建起科学的理论体系,而行为经济学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依据。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基于互惠性偏好的个体行为博弈可以改善博弈双方的经济利益,从而为演化博弈环境下群体经济行为从自利型向互惠型的演化创造了条件,最终为经济学视角下和谐社会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同健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文章认为,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正统经济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而不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构建起科学的理论体系;而行为经济学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依据。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基于互惠性偏好的个体行为博弈可以改善博弈双方的经济利益,从而为演化博弈环境下群体经济行为从自利型向互惠型的演化创造了条件,最终为经济学视角下和谐社会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行为经济学 互惠性 演化博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立民 聂新军
本文首先以民主、和谐、程序公正的思想阐述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审计信息产权的命题,并以审计信息产权的视角解读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审计信息权和审计公告的界定,最后从政府、审计机关和公众的角度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下的政府审计公告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飏
多中心治理理论已成为有关政府改革的一个全球性话题。全球化推动社会政治过程的模式正从统治走向治理,多中心治理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代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诸多现象的重要工具,但其也有内在缺陷。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战略任务,治理理论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只有在中国化的基础上,适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才能对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和谐 多中心 政府治理 政府改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世美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长时期快速增长,和谐问题日益凸显。笔者结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对增长、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作出分析;并且着重从劳动、土地、资本、管理要素角度对和谐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认为要在提供公平竞争宏观环境、扭转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效率与公平 生产要素 收入分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学锋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影响人与人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这又与分配制度和政策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效率优先”的推动,国民经济出现了迅速增长。但由于“兼顾公平”不够,大量统计数据显示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明显扩大。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重视在收入分配中“兼顾公平”的问题。特别要注重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给农民从事社会经济活动以平等的起点,组织农民走农业集团化道路,依靠科技扶农,为农民致富奠定根基。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民 收入差距 效率 公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西部的自然资源、历史条件、经济社会基础决定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任务要求。从四川省南充市的实践来看,现阶段西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加快经济发展,解决百姓疾苦,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西部 分析与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赛德
在经济学的视角下,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有效和严格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两大核心特征。本文根据经济学中的资源严格公正配置定理证明了和谐社会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兼容性,给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和谐社会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作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有两点: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其次是依法调整财政和收入分配,尽量保证经济主体的初始收入相等,即起点公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训
经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经济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保障、积蓄、平和、推动、支持、润滑、调节、引导等不同的作用。同样,社会和谐可以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科学地、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经济和谐 社会和谐 角色承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宁淼 刘怡君 牛文元
社会的"原子化"现象表明,热力学广为使用的拉格朗日函数同样可用于描述微观个体行为与宏观社会整体状态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社会运行"势能机制"与"动能机制"的概念与内涵,进而提出和谐社会建构的机理模型。并把和谐社会的建构归纳为不断重复从失稳到稳定、从稳定到有序、从有序到和谐,持续提高社会和谐度的动态过程。最后,从理论上推演出各个阶段实现的基本条件与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柳思维
本文认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市场横向联系是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方式,也制约着社会的和谐状态。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和谐,而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和谐、经济和谐必然要通过市场状态表现出来,市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指出,当前我国转轨经济阶段市场不和谐矛盾突出,市场繁荣与混乱并存,市场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市场开放度上升与制度建设滞后并存,市场过度竞争与非正常垄断并存,市场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分割并存,市场动力结构失衡与组织结构失衡并存。因此,必须本标兼治营造现代和谐市场,高扬民主法治大旗,努力建设现代市场文明;加大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构建和谐市场的制度基础;加大对市场丑恶现象与违法行为的惩...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市场和谐 和谐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如国 韩民春
社会制度系统是一个演化的复杂系统,和谐社会制度系统的构建充满着复杂性。社会制度系统作为一个分形体,其分形特征表现为制度结构分形、过程分形及功能分形。运用复杂性理论及分形理论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制度系统设计与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根据分形思想,建立起以宪法秩序为核心的完备的社会制度体系;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结构;完善社会制度运行机制的设计与控制;建立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注重社会制度系统创新工作中复杂性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制度系统 复杂性 和谐社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春根 王玲
和谐公共教育支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社会贫富差距的最终手段,是和谐社会的根基。但是,公共教育支出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一大焦点问题,是和谐社会中不尽和谐的音符。一、当前公共教育支出不和谐的具体分析我国公共教育支出体现的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存在一些不尽和谐的音符,具体可以从教育支出的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