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1)
- 2023(10118)
- 2022(8545)
- 2021(8222)
- 2020(6945)
- 2019(16290)
- 2018(16067)
- 2017(31279)
- 2016(16539)
- 2015(18718)
- 2014(18590)
- 2013(17732)
- 2012(15786)
- 2011(14055)
- 2010(13984)
- 2009(12704)
- 2008(12452)
- 2007(10652)
- 2006(8835)
- 2005(7548)
- 学科
- 济(67837)
- 经济(67728)
- 管理(48837)
- 业(46067)
- 企(39570)
- 企业(39570)
- 方法(36604)
- 数学(32261)
- 数学方法(31633)
- 中国(17704)
- 财(17226)
- 农(16668)
- 业经(14350)
- 理论(13676)
- 学(12969)
- 制(12760)
- 农业(10973)
- 贸(10819)
- 贸易(10813)
- 务(10751)
- 财务(10693)
- 财务管理(10670)
- 地方(10597)
- 易(10521)
- 和(10429)
- 技术(10313)
- 企业财务(10132)
- 银(9483)
- 银行(9478)
- 融(9444)
- 机构
- 大学(230682)
- 学院(229397)
- 济(94658)
- 管理(93859)
- 经济(92835)
- 理学(82669)
- 理学院(81845)
- 管理学(80090)
- 管理学院(79655)
- 研究(69197)
- 中国(51733)
- 京(46665)
- 财(43501)
- 科学(40693)
- 财经(35632)
- 中心(32982)
- 经(32629)
- 所(32493)
- 业大(32287)
- 江(31517)
- 农(31119)
- 经济学(30413)
- 研究所(29643)
- 范(28995)
- 师范(28714)
- 北京(28571)
- 经济学院(27461)
- 财经大学(26958)
- 院(25262)
- 州(25075)
- 基金
- 项目(162376)
- 科学(130268)
- 基金(120697)
- 研究(119050)
- 家(104459)
- 国家(103625)
- 科学基金(91180)
- 社会(77268)
- 社会科(73236)
- 社会科学(73219)
- 基金项目(63423)
- 省(62448)
- 自然(59417)
- 自然科(58124)
- 自然科学(58112)
- 自然科学基金(57060)
- 教育(56878)
- 划(52944)
- 资助(49671)
- 编号(48003)
- 成果(37586)
- 部(36715)
- 重点(36566)
- 创(34742)
- 发(33641)
- 教育部(32500)
- 国家社会(32421)
- 课题(32389)
- 创新(32367)
- 科研(31433)
共检索到315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小玫 李峰
和谐管理理论经过20年的发展,其理论框架日臻完善。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和谐管理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索;并结合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实践,提出了流动人口和谐度的测量模型,以期为政府对流动人口的和谐管理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
和谐管理 流动人口 和谐度 测量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现状,探讨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蒋庆刚编制的"社会公平感问卷"和许慧、贾黎斋等人编制的"心理和谐问卷"对江苏省常州市1000名城市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有效问卷为646份,有效回收率为64.6%。结果表明:1.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感都较高,高于其中位数;2.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和来到城市的时间部分维度表现有显著差异,在薪酬和城市居住地则表现为无差异;3.城市流动人口的心理和谐感,在受教育程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来到城市的时...
关键词:
城市流动人口 社会公平感 心理和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峰 王新霞
针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在系统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关系模型化,得到了清晰统一的概念框架,为深入理解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替代功能及该功能的重要性提供了新思路。尽管正式制度存在显著差异,但非正式制度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其社会和谐程度也可能相同或相近,只是不同地区实现社会和谐最优化有先后之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蔡旭昶 严国萍 任泽涛
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已成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重要议题。各地在流动人口管理实践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但大多以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分治为基本框架提出思路和对策,较少触及新老市民的社会融合问题。浙江省慈溪市以社会融合为目标,通过建设"和谐促进会",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并且广泛吸收外来人口参加社会管理,从而大大增进了新老市民之间的利益协调和认同建构,促进了社会协同管理和自主治理。这一经验为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组织 社会协同 和谐促进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涛 朱旭光
当前,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后改革时期,这是在市场机制基本形成后以利益制度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时期。为使后改革时期的制度调整方向凸显社会主义的“质”,需要架构与市场经济相一致、完善而定型的利益制度体系。具体包括四种利益制度一是利益表达与均衡制度,主要通过政治权利配置公共选择机制来实现。二是利益激励与约束制度,通过产权等民商事权利制度,提供一组有关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规则,引导合法合理的逐利行为,规制机会主义行为。三是利益协调与整合制度,通过行政权力的配置和政府管理机制来实现。四是利益保护与救济制度,其实现的规则形式除了各类实体性制度外,主要包括各类诉讼性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季健
文章以太湖蓝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为切入点,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包含多个结构变量、多重因果关系的社会系统和谐指标的统计评估模型,以探索社会系统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并运用无锡市城乡居民较大规模问卷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验证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对太湖蓝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统计评估,从而了解太湖蓝藻事件对无锡居民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程度以及居民对蓝藻事件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考察无锡市居民对社会系统和谐的满意程度,探索其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以期为构建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结构方程 太湖蓝藻事件 社会影响 和谐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海霞
本文分析了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对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并构建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和谐度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春雨
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谋求通过加强链上的竞争力来获取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结盟将成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在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中将发生知识的交互转移,知识和谐将比质量、价格等更应成为企业选择供应商的准则。通过构建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知识交互转移模型,分析核心企业的知识和谐机制以及结盟的绩效来源,从知识合作与知识适配两方面构建基于知识和谐的结盟型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证据推理方法对企业选择评价供应商进行实证,旨为企业合理选择供应商结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
知识和谐 结盟 供应商 选择 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同健 蒲勇健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正统经济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而不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构建起科学的理论体系,而行为经济学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依据。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基于互惠性偏好的个体行为博弈可以改善博弈双方的经济利益,从而为演化博弈环境下群体经济行为从自利型向互惠型的演化创造了条件,最终为经济学视角下和谐社会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同健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文章认为,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正统经济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而不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构建起科学的理论体系;而行为经济学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依据。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基于互惠性偏好的个体行为博弈可以改善博弈双方的经济利益,从而为演化博弈环境下群体经济行为从自利型向互惠型的演化创造了条件,最终为经济学视角下和谐社会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行为经济学 互惠性 演化博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旭光 冯涛
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表明,我国改革已进入后改革时期,这是以完善与市场机制相配套的利益制度为主要目标的改革阶段。为此,笔者建构了以权利配置和资源配置互动为研究线索、以制度分析的四维展开为研究向度、以和谐三角的价值构造为评判标准的和谐制度理论分析模型,以明确后改革时期的制度调整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锐 王宁宁 赵宇 周永根
省际之间的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布局特征对于活化区域间社会经济系统,改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缩减收益差距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切入点,研究了省际实际流动人口网络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探讨了基于人口流动量的权重网络中心度特征,并进一步对中心度与人口、经济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比研究了基于交通成本和重力模型的人口流动测度网络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交通、经济和人口的改进重力模型的流动人口测度模型,构建预期省际人口流动有向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的中心性、凝聚性、结构洞以及小世界特性,并且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实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大规模实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柳思维
本文认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市场横向联系是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方式,也制约着社会的和谐状态。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和谐,而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和谐、经济和谐必然要通过市场状态表现出来,市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指出,当前我国转轨经济阶段市场不和谐矛盾突出,市场繁荣与混乱并存,市场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市场开放度上升与制度建设滞后并存,市场过度竞争与非正常垄断并存,市场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分割并存,市场动力结构失衡与组织结构失衡并存。因此,必须本标兼治营造现代和谐市场,高扬民主法治大旗,努力建设现代市场文明;加大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构建和谐市场的制度基础;加大对市场丑恶现象与违法行为的惩...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市场和谐 和谐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彩平 朱超平
以林业产业生态系统为着眼点,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生态系统和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林业产业主体系统和谐度显著小于模型设定的阈值,这表明林业产业生态主体系统在研究时间范围处于微观不和谐状态,分别是一年、四年、两年、三年和一年处于严重失调、中度失调、基本和谐、中度和谐、良好和谐的状态。依据判别模型得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生态系统不和谐,从而提出了林业产业规模调整和结构优化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