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8)
- 2023(12285)
- 2022(10421)
- 2021(9568)
- 2020(8140)
- 2019(18553)
- 2018(18294)
- 2017(35724)
- 2016(18975)
- 2015(21208)
- 2014(20998)
- 2013(20448)
- 2012(18202)
- 2011(16097)
- 2010(15874)
- 2009(14609)
- 2008(14360)
- 2007(12531)
- 2006(10672)
- 2005(9417)
- 学科
- 济(77775)
- 经济(77660)
- 管理(64269)
- 业(60368)
- 企(52264)
- 企业(52264)
- 方法(38125)
- 数学(33149)
- 数学方法(32753)
- 财(26101)
- 中国(20305)
- 农(19607)
- 制(18213)
- 业经(17411)
- 务(17179)
- 财务(17132)
- 财务管理(17096)
- 企业财务(16338)
- 理论(13601)
- 地方(13357)
- 学(13332)
- 贸(13287)
- 贸易(13284)
- 农业(13178)
- 易(12888)
- 体(12781)
- 银(12760)
- 银行(12746)
- 融(12457)
- 金融(12453)
- 机构
- 大学(263294)
- 学院(262147)
- 济(112555)
- 经济(110459)
- 管理(107239)
- 理学(93836)
- 理学院(92936)
- 管理学(91439)
- 管理学院(90940)
- 研究(78815)
- 中国(61103)
- 财(55328)
- 京(52326)
- 财经(44318)
- 科学(44175)
- 经(40357)
- 中心(37629)
- 江(37397)
- 所(36188)
- 经济学(36150)
- 业大(34869)
- 农(34054)
- 财经大学(33298)
- 经济学院(32556)
- 研究所(32551)
- 范(31876)
- 北京(31764)
- 师范(31589)
- 州(29422)
- 商学(29321)
- 基金
- 项目(181447)
- 科学(146539)
- 基金(135706)
- 研究(135479)
- 家(115757)
- 国家(114817)
- 科学基金(101976)
- 社会(90335)
- 社会科(85847)
- 社会科学(85827)
- 基金项目(71885)
- 省(70009)
- 自然(64414)
- 教育(63619)
- 自然科(62990)
- 自然科学(62976)
- 自然科学基金(61863)
- 划(58406)
- 资助(54328)
- 编号(53972)
- 成果(43185)
- 部(41667)
- 重点(40455)
- 制(39335)
- 创(39151)
- 国家社会(38096)
- 发(37635)
- 教育部(37225)
- 创新(36594)
- 人文(36564)
- 期刊
- 济(116695)
- 经济(116695)
- 研究(74264)
- 中国(49525)
- 财(45662)
- 管理(40552)
- 学报(34413)
- 科学(33694)
- 农(30181)
- 大学(28378)
- 学学(26975)
- 教育(25990)
- 融(23869)
- 金融(23869)
- 技术(23715)
- 财经(22612)
- 农业(19937)
- 经(19376)
- 经济研究(18593)
- 业经(18355)
- 问题(15507)
- 财会(12835)
- 理论(12731)
- 技术经济(12241)
- 统计(12110)
- 贸(11693)
- 版(11620)
- 策(11582)
- 商业(11520)
- 会计(11386)
共检索到374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辉 王忠郴
劳资关系的协调问题是当前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课题,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本文分析了和谐社会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基于和谐理论对劳资冲突的"萌发、酝酿和爆发"三个阶段进行了论述,并构建了劳资关系协调预警机制,从而为劳资关系的和谐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有效减少劳资争议,避免劳资双方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和谐理论 和谐社会 劳资关系 预警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金华 孙殿明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而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就必须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对劳资关系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目前阶段,针对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和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我们必须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和统一,并以此为指导来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而要做到将公平与效率并重和统一起来并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政府、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劳动者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制定政策和法规,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要转变发展观念,劳动者要转变观念和提高能力。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劳资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杏发
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最关键的是解决动力机制问题,即不仅关注"应该怎样建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回答"各方怎样才会主动去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问题。当前,劳资关系改善的动力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被动压力型的动力机制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与严重危害,对地方政府、企业、工人三方都不利。迫切需要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中心、企业和工人共同参与的促进劳资和谐的良性动力机制。
关键词:
和谐劳资关系 构建 动力机制 地方政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小林
中国的劳资关系失衡,主要表现是雇主主导劳动市场,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劳资纠纷快速增加。同时,劳资协调机制滞后于私营部门和改制企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加快完善劳资协调机制任务的紧迫性在不断提升。解决这个问题,既需完善政府、工会、雇主组织的职能和组织建设,也需要调整或校正存在于政府和工会某些部位中的不当目标和行为。治理失衡的劳资关系,首先要完善“吏治”。发展企业外的区域/行业性集体谈判机制,对于完善私营部门工会的维权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该修改《劳动法》和配套法规的有关条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传淇
劳资关系反映出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以及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劳动者的利益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得到保障,劳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宁 冯颖
劳资关系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劳动关系形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从深入研究劳资关系入手。以第七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数据为主,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劳资关系特征;其次从劳资利益分配权、政府利益偏好、劳资合作形式以及劳动法律体系等方面分析形成劳资关系现状的诱因,并挖掘形成这种劳资关系的本质是劳资议价能力的差异,即资方的议价能力强于劳方;最后提出合作共赢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努力方向,建议通过建立劳资利益认同机制、寻找利益平衡点、确立劳动要素的分配地位等路径,以及加强政府的强制性法规改革或培养具有独立性的工会力量等举措,达到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健西 郝辽钢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协调措施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软件分析调研数据,得到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的基本状况。进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诱导产生劳资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措施。
关键词:
转型期 劳资关系 协调措施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华华
马克思认为,劳资关系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界将其简单理解为私有制。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劳资冲突均客观存在。本文从理论上厘清当前各种所有制劳资矛盾存在的根源,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私有制企业的特殊性、公有制企业实现形式、公有制企业与政府关系、公有制企业分配原则等问题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理论障碍,从理论上消除这些障碍,方能正视并解决当前的劳资矛盾。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和谐 障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宇峰 陈国营
劳资关系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一贯的基础性关系,而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要件,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和谐民营劳资关系自然也成为转型期中国亟需处理的重要改革任务。文章从劳资关系的契约性质和政府职能出发,探讨了构建和谐民营劳资关系的必要性,同时也解析了西方国家政府在劳资关系调节中的角色差异及其经济影响,最后从政府干预不足和过度干预同时并存的系统角度提出构建转型期和谐民营劳资关系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和谐 政府职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正喜
和谐劳资关系实际上是劳资双方利益分配问题,在一个对立的利益格局中,资方必须要有合理赢利;而劳方则要能体面地工作。在现阶段,资本相对短缺而劳动力无差别大量供给,加剧了劳资力量失衡。要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政府要确立协调劳资关系的公共管理目标,工会则要积极转换职能,参与劳资关系协调,对企业而言,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发展方向是构建三方机制,确立社会伙伴关系,使劳资关系达到真正的和谐。
关键词:
和谐劳资关系 政府 工会 企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军
企业劳动关系预警研究的重点在于企业劳动关系稳定与和谐的程度,因此,必须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影响劳动关系质量的相关因素,建立有效的劳动关系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天学
文章尝试性地采用统计资料把中国劳动关系和谐度以AHP法,模糊评价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评价值用蓝灯,绿灯,黄灯,红灯对劳动关系安全域进行预警,使中国劳动关系和谐度完成了由主观判断到数值指标的具体化,能一目了然地直观反应社会和谐的"晴雨表"。文章重点在于开先河地计量出我国劳动关系和谐度预警机制指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光青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制度下劳动关系的特质。本文从市场经济国家中劳资关系的冲突、对抗到合作、双赢的变动现象切入,提炼分析其背后理论认识的演进和制度变迁的影响,以启示当下应对中国市场经济实践中劳动关系的变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军
作为两种最基础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不仅关系企业正常的运行,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来自于对劳资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和谐成分的把握和引导。本文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劳资关系变迁的规律,并从博弈论、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治理三个维度探究了劳资关系所具有的内外部和谐机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延伸。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吕景春 李梁栋
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在梳理学界对改制企业、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强调国家(政府)在劳动关系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出发,探寻公有资本的内在逻辑,进一步申明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仍然是研究新时代中国劳动关系问题的基础理论和行动指南。最后,讨论"劳动平等"的相关理论及其与公有资本的作用机制,主张通过壮大公有资本构建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治理模式,从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