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8)
- 2023(13124)
- 2022(11618)
- 2021(10912)
- 2020(9163)
- 2019(21149)
- 2018(20795)
- 2017(40775)
- 2016(21729)
- 2015(24529)
- 2014(24128)
- 2013(23536)
- 2012(21172)
- 2011(18707)
- 2010(18237)
- 2009(16284)
- 2008(15351)
- 2007(12817)
- 2006(10849)
- 2005(8833)
- 学科
- 济(83522)
- 经济(83431)
- 管理(64894)
- 业(62509)
- 企(52914)
- 企业(52914)
- 方法(43678)
- 数学(38483)
- 数学方法(37944)
- 农(22147)
- 财(22026)
- 中国(19903)
- 业经(18851)
- 学(17197)
- 地方(15829)
- 农业(14864)
- 贸(14636)
- 贸易(14632)
- 理论(14428)
- 务(14422)
- 财务(14346)
- 技术(14334)
- 财务管理(14318)
- 易(14218)
- 和(13848)
- 企业财务(13560)
- 环境(13247)
- 制(12635)
- 划(11756)
- 银(10610)
- 机构
- 大学(296937)
- 学院(296779)
- 管理(125170)
- 济(115365)
- 经济(112979)
- 理学(110702)
- 理学院(109600)
- 管理学(107569)
- 管理学院(107050)
- 研究(90302)
- 中国(64829)
- 京(61083)
- 科学(57351)
- 财(51818)
- 业大(45513)
- 农(44436)
- 财经(43019)
- 所(42773)
- 中心(41849)
- 江(39723)
- 研究所(39537)
- 经(39359)
- 范(37817)
- 北京(37468)
- 师范(37443)
- 农业(34846)
- 经济学(34149)
- 院(33590)
- 州(32844)
- 财经大学(32489)
- 基金
- 项目(217978)
- 科学(172620)
- 基金(159505)
- 研究(158950)
- 家(138366)
- 国家(137260)
- 科学基金(119948)
- 社会(99960)
- 社会科(94821)
- 社会科学(94797)
- 基金项目(85496)
- 省(85305)
- 自然(79642)
- 自然科(77859)
- 自然科学(77841)
- 自然科学基金(76414)
- 教育(73473)
- 划(71519)
- 资助(65373)
- 编号(65095)
- 成果(50258)
- 部(47945)
- 重点(47892)
- 创(46009)
- 发(45460)
- 课题(43282)
- 创新(42871)
- 科研(42127)
- 教育部(41565)
- 大学(41030)
- 期刊
- 济(114061)
- 经济(114061)
- 研究(81730)
- 中国(46849)
- 学报(45913)
- 管理(43796)
- 科学(42221)
- 农(38915)
- 财(38038)
- 大学(35355)
- 学学(33420)
- 教育(31323)
- 农业(27712)
- 技术(27461)
- 业经(20298)
- 财经(19467)
- 融(18851)
- 金融(18851)
- 经济研究(18575)
- 经(16485)
- 图书(15109)
- 问题(14953)
- 科技(14852)
- 理论(14313)
- 技术经济(14123)
- 业(13700)
- 实践(13364)
- 践(13364)
- 版(13289)
- 商业(13273)
共检索到400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竹青 凌鸿 张诚
供应链信息系统(IOS)通过促进知识吸收能力(包括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感知能力,从而改善企业绩效。使用结构方程研究方法对264份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感知能力是IOS作用于企业竞争绩效的中介变量;吸收能力是IOS提升感知能力的中介变量;IOS对企业的知识获取和知识传播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获取和知识传播对感知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芝玲 和金生 张丽杰
知识结合是联结知识吸收能力四大要素的桥梁,知识结合决定了企业知识吸收的效果。文章重点分析了各个阶段知识结合的特点,并由此提出了促进知识结合的对策,以期能够提高知识结合度从而有效提高知识吸收能力。
关键词:
知识 吸收能力 知识结合 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阎海峰 程鹏
吸收能力理论是近十几年来组织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吸收能力概念本身的定义与操作化;(2)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和组织学习、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3)影响吸收能力的相关前因变量的探讨。本文以此为主线,对国外有关这一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并针对这一研究领域内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后续的研究建议。
关键词:
吸收能力 组织学习 研究评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兵
组织保持对外部知识的开放和不断吸收的能力对组织或企业获取内部独特的资源至关重要。知识吸收能力已逐渐成为组织战略潜在能力的标志。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的特征是其多层次性,分析层面从个体、组织内经营单位、组织、组织间到国家。由于对知识吸收能力理解的不同,已有研究呈现出知识吸收能力维度和测量的差异。组织知识吸收能力受组织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表明组织可以从组织内外部因素来提升和加强知识吸收能力,也说明了知识吸收能力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知识吸收能力的分析层次与维度、影响因素、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知识吸收能力和组织绩效
关键词:
知识吸收能力 研究 评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霞 何健文
基于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对立相消的思想,本文认为,作为整体层面的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与作为个体层面的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之间是内在连通的,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替代或互不等同的关系。通过构建两者的连通模型,本文尝试理清它们的内在"经络"的联动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艳 宋 华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服务分为以被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和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并提出不同类型的服务对客户感知价值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探索两种服务对客户感知价值(经济价值、关系/支持价值、技术/核心价值)的影响及吸收能力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被操作性资源的服务可以给客户带来经济和技术/核心价值,而基于操作性资源的服务除了给客户带来经济和技术/核心价值外,还可以产生关系价值。此外,研究还发现:吸收能力无论是在基于被操作性资源还是操作性资源的服务与客户感知技术/核心价值的关系中,均起到调节作用。
关键词:
服务采购;客户感知价值;吸收能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艳 宋华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服务分为以被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和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并提出不同类型的服务对客户感知价值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探索两种服务对客户感知价值(经济价值、关系/支持价值、技术/核心价值)的影响及吸收能力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被操作性资源的服务可以给客户带来经济和技术/核心价值,而基于操作性资源的服务除了给客户带来经济和技术/核心价值外,还可以产生关系价值。此外,研究还发现:吸收能力无论是在基于被操作性资源还是操作性资源的服务与客户感知技术/核心价值的关系中,均起到调节作用。
关键词:
服务采购 客户感知价值 吸收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赖明勇 包群 彭水军 张新
通过构建基于中间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证实了技术吸收能力对技术外溢效果的决定作用,利用我国1996—2002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的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实证表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相对滞后制约了技术吸收能力,而中西部地区提高技术吸收能力的关键是增强经济开放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素平 吴志岩
本文对近22年的有关吸收能力的研究进行回顾,以了解吸收能力的内涵、操作化以及具体的应用情境,为后期更好地运用吸收能力来开展研究做一个铺垫。基于知识创新的动态理论视角,本文认为认知外部信息的价值是构成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其次,在测量吸收能力的时候应该体现吸收能力的过程性特征并需关注微观层面的研究。最后,吸收能力的应用情境除了研发情境外,还应考虑非研发情境,如管理技能、市场营销专长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亚楼
动态竞争环境下,战略选择和组织适应力理论在分析企业持续成长时都存在着致命的硬伤。本文把企业如何持续成长的问题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如何持续的问题,系统剖析了这两大理论的各自优势与不足,认为这两大理论在企业与环境相互选择过程中是动态融合的,在根本上是协同演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如何构建的问题及其驱动因素,并构建了动态环境下企业协同演化的成长模型,以揭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技术吸收 技术创新 协同演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大丽 江媛 孙道银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2—2015年的面板数据,探究产学研合作、国内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引进3种知识获取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从各省份看,3种知识获取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国内技术购买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中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国外技术引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从省份组群看,3种知识获取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创新能力组群中的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国内技术购买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高、低创新能力组群中的吸收能力在各知识获取方式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均不存在中介作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士强 彭纪生
文章回顾了学界关于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梳理了关于组织吸收能力前因变量的各种观点,认为在吸收能力前因的研究中应该综合考虑相对吸收能力与绝对吸收能力的区分。最后,本研究整合了两类吸收能力的前因,提出了一个整合框架,并对未来的吸收能力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相对吸收能力 绝对吸收能力 前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勋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组织惯例构成,组织惯例是吸收能力、发挥作用的支持和保障,吸收能力是企业执行组织惯例的结果体现。本文根据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结果不同对与之关联的组织惯例进行划分,构建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内容框架,分析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作用机理及惯例间作用关系。
关键词:
吸收能力 组织惯例 组织学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静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影响工业行业吸收能力的各层面因素具体化为代表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工业行业吸收能力进行了排名,并通过各行业FDI溢出效果的显著性对排名结果进行了检验,最后根据排名结果对我国一些行业的吸收能力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提高我国吸收能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吸收能力 FDI 技术外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