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2)
- 2023(17696)
- 2022(15350)
- 2021(14015)
- 2020(12024)
- 2019(27141)
- 2018(26572)
- 2017(51231)
- 2016(27892)
- 2015(31174)
- 2014(30833)
- 2013(30232)
- 2012(27577)
- 2011(24835)
- 2010(24580)
- 2009(22070)
- 2008(21468)
- 2007(18547)
- 2006(15942)
- 2005(13403)
- 学科
- 济(109741)
- 经济(109620)
- 管理(81309)
- 业(78700)
- 企(65382)
- 企业(65382)
- 方法(56288)
- 数学(49714)
- 数学方法(49067)
- 农(29066)
- 财(28219)
- 中国(26858)
- 学(25508)
- 业经(24064)
- 技术(21256)
- 贸(20714)
- 贸易(20709)
- 地方(20245)
- 易(20066)
- 农业(19859)
- 务(18534)
- 财务(18452)
- 财务管理(18416)
- 理论(18294)
- 制(17610)
- 企业财务(17511)
- 环境(17260)
- 和(16486)
- 银(15176)
- 融(15139)
- 机构
- 大学(401040)
- 学院(398117)
- 管理(157445)
- 济(154432)
- 经济(151276)
- 理学(138613)
- 理学院(137044)
- 管理学(134342)
- 管理学院(133627)
- 研究(131032)
- 中国(93458)
- 科学(85957)
- 京(83859)
- 农(72534)
- 财(67972)
- 业大(66631)
- 所(66112)
- 研究所(61293)
- 中心(59489)
- 农业(57733)
- 财经(56734)
- 江(56044)
- 经(51959)
- 范(51613)
- 北京(51568)
- 师范(50932)
- 院(47655)
- 经济学(47009)
- 州(45169)
- 技术(43639)
- 基金
- 项目(287565)
- 科学(225585)
- 基金(209893)
- 研究(200987)
- 家(186643)
- 国家(185180)
- 科学基金(158285)
- 社会(126872)
- 社会科(120409)
- 社会科学(120376)
- 省(112430)
- 基金项目(111687)
- 自然(106860)
- 自然科(104463)
- 自然科学(104430)
- 自然科学基金(102574)
- 划(95911)
- 教育(93506)
- 资助(86797)
- 编号(79503)
- 重点(65056)
- 部(62997)
- 成果(62278)
- 创(60210)
- 发(60193)
- 创新(56323)
- 科研(56111)
- 计划(54879)
- 课题(54790)
- 教育部(53523)
- 期刊
- 济(154707)
- 经济(154707)
- 研究(107038)
- 学报(73324)
- 中国(67369)
- 科学(64014)
- 农(63877)
- 管理(54657)
- 大学(54483)
- 学学(51741)
- 财(50462)
- 农业(44309)
- 教育(40900)
- 技术(35422)
- 融(28466)
- 金融(28466)
- 财经(26985)
- 业经(25825)
- 经济研究(25504)
- 业(23059)
- 经(22999)
- 科技(21282)
- 版(20603)
- 问题(20443)
- 业大(19885)
- 技术经济(19771)
- 图书(19327)
- 统计(18053)
- 理论(17801)
- 商业(17482)
共检索到548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刘舜佳
利用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1999~2006年38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构造了上下游内外资企业间的前后向业务关联渠道,实证检验了FDI的技术外溢。结果表明,虽然FDI通过竞争渠道和前向关联渠道产生了负向外部性,但经由后向关联渠道却对上游行业国有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技术外溢,且净效应为正;且下游行业外资企业的集聚以及在上下游内外资企业间技术差距大时,都有利于后向技术外溢的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市场换技术"的提议。
关键词:
FDI 后向关联 技术外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耀中 刘舜佳
在总结以往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研究的基础上,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技术外溢的主要途径和具体渠道进行了划分,认为内外资企业间的前、后向关联效应是产生技术外溢的两条重要渠道。且实证结果表明内外资企业间的这种前、后向关联效应确实对国内工业企业的产出有着显著的正向外部性,但由前向关联效应所产生的技术外溢要大于由后向关联效应所产生的技术外溢。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前、后向关联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泉
结合全球价值链体系背景,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工业参与产品内垂直分工经由前向、后向和水平渠道关联途径所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表明:(1)高强度的研发投入、FDI可以提升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2)价值链体系背景下产品内垂直分工经由前向、后向与水平三个渠道对中国制造工业总体产生了显著的技术外溢关联效应,提升了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促进了技术进步;(3)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网络条件下,产品内垂直分工,经由前向渠道通过技术效率提升了高技术行业、高出口外向度和低资本劳动投入比例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经由后向渠道改善了低技术行业的技术效率,提升了低出口外向度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蔚
本文基于后向关联的角度对外资在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作出分析。通过建立FDI和对我国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关系的回归模型,选择我国工业行业中最容易产生后向关联的23个行业进行实证检验,对影响该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从溢出源、吸收能力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制约因素对后向关联溢出有着明显作用。这些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FDI 后向关联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亚平 干春晖
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大样本面板数据,运用Levinsohn—Petrin半参数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后向关联渠道对本土供应商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FDI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在当期为负,在滞后期显著为正;技术扩散是一个耗费成本的学习过程,技术溢出通过提升企业技术能力促进了本土供应商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本土企业中外资股权的参与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国有股权则不利于生产率提升;FDI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对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生产率有正向显著作用,对国有企业则有负面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苗瑾 王家丹
利用2001~2007年大连市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FDI通过后向联系效应对内资部门净产出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后向技术外溢效应显著存在,是比水平及前向技术外溢更为重要的溢出渠道。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一步研究技术人员投入、技术能力水平、出口及资本因素对内资部门吸收后向技术外溢的影响效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英 刘思峰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1985~2005年间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四种渠道溢出的外国研发资本存量,并采用国际R&D溢出回归框架实证分析了各种渠道的技术外溢对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的研发支出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渠道的技术外溢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但是以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研发溢出并没有对我国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国际技术外溢 外溢渠道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剑 沈坤荣 耿强
该文通过对前沿文献的梳理,归纳出技术外溢的五大影响因素——股权、行业特征、吸收能力、制度变迁以及地理因素,并进一步归纳出影响因素的两种研究模式——产出回归模式和技术回归模式,分析比较了研究模式的优缺点,展望了技术外溢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媛媛 李坤望
鉴于清洁生产技术越来越被大力提倡,本文将总的环境技术分解为清洁生产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并采用了2001~2006年36个工业行业的数据,从产业间的生产链联系分析了外资的进入分别对这两种技术进而总的环境技术产生何种影响。结论表明,外资进入仅仅从水平联系上提高了末端治理技术,却从水平、前向链接两个渠道提高了清洁生产技术,后向链接的影响虽然为负,但是不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武鹰 许和连 赖明勇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03年17个制造业对16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面板数据以及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和后向链接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贸易企业通过向上游产业的非出口部门企业购买中间产品和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而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后向链接溢出主要来自于对美国和其他14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企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后向链接溢出 水平链接溢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仇怡 吴建军
根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本文选取1985-2008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ODI)的相关数据,从投资国的视角考察了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实际有效汇率、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的实际有效汇率、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吸收能力,对我国ODI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对基于ODI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欣 陈丽珍
本文利用2000~2006年江苏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江苏FDI通过前后向关联对内资企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整个外资制造行业以及外资高科技行业,通过前后向关联产生的溢出效应都非常显著。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发现,整个外资制造行业正向溢出主要由于促进内资企业技术进步所导致,对于技术效率的溢出效应为负;外资高科技行业通过前后向关联对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溢出,对内资制造业技术效率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为正,前向关联溢出效应为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静
自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理论界对此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难以得到一致的结论。除了实证检验所用方法不同,许多学者认为,东道国的特征不同使得对FDI技术外溢的效果检验各异。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吸收能力角度入手,全面考虑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因素,系统地分析了技术能力、市场特征、开放度等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为我国在引资过程中如何提高FDI的溢出效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FDI 技术外溢 吸收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羽 邝国良
从Caves(1974)开始,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外溢效应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对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并没有获得一致结论,这使得学者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影响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各种因素。可以将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因素分为环境因素与企业因素两类。本文围绕环境因素,将现有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类与回顾,包括吸收能力、技术差距、空间距离、市场竞争、开放程度等。本文的研究表明FDI技术外溢效应受到很多作用力完全相反的因素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研究对象,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需要我们更加细致和具体地研究。在机理
关键词:
FDI 技术外溢 环境因素 东道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安宁 张敏 刘艳艳
文章先介绍C&W后向关联、Rasmussen后向关联、虚拟消去法、净后向关联等四种后向关联,并利用中国1987、1990、1992、1995、1997、2000、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四种后向关联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就时序数值而言,C&W、Rasmussen后向关联比较稳定,而虚拟消去后向关联递增趋势明显,净关联方法的部门稳定性差别较大。就时序排序而言,四种后向关联都较稳定。
关键词:
后向关联 比较 虚拟消去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全球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与中国制造业增长——基于后向关联调节效应的研究
可竞争垄断结构下FDI技术外溢机制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专利引用的国际性技术外溢实证研究
FDI与技术外溢:基于金融发展的理论视角及实证研究
区域因素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浙江的实证检验
我国产业关联外溢的实证研究——基于交通设备制造业的数据
能源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产业发展——基于后向关联效应的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