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0)
- 2023(15348)
- 2022(13286)
- 2021(12553)
- 2020(10586)
- 2019(24233)
- 2018(23949)
- 2017(46371)
- 2016(24721)
- 2015(27793)
- 2014(26984)
- 2013(26068)
- 2012(23494)
- 2011(20918)
- 2010(20637)
- 2009(18552)
- 2008(17687)
- 2007(15100)
- 2006(12757)
- 2005(10464)
- 学科
- 济(93048)
- 经济(92951)
- 管理(74591)
- 业(71077)
- 企(61119)
- 企业(61119)
- 方法(46726)
- 数学(40504)
- 数学方法(39849)
- 财(24316)
- 中国(24197)
- 农(24157)
- 业经(21591)
- 技术(20612)
- 学(19812)
- 地方(17981)
- 理论(17255)
- 农业(16339)
- 务(16092)
- 财务(16021)
- 贸(16009)
- 贸易(15997)
- 财务管理(15987)
- 制(15631)
- 易(15530)
- 和(15216)
- 企业财务(15115)
- 环境(14515)
- 划(13837)
- 技术管理(13648)
- 机构
- 大学(334172)
- 学院(332787)
- 管理(138961)
- 济(130022)
- 经济(127253)
- 理学(122127)
- 理学院(120849)
- 管理学(118573)
- 管理学院(117970)
- 研究(103253)
- 中国(75776)
- 京(69283)
- 科学(64515)
- 财(57901)
- 业大(49383)
- 所(48690)
- 中心(48211)
- 农(48097)
- 财经(47663)
- 江(46194)
- 研究所(44801)
- 范(43921)
- 经(43582)
- 师范(43545)
- 北京(42891)
- 经济学(38814)
- 院(38501)
- 州(37841)
- 农业(37513)
- 商学(36073)
- 基金
- 项目(239872)
- 科学(190682)
- 研究(176629)
- 基金(175111)
- 家(151446)
- 国家(150167)
- 科学基金(131508)
- 社会(111912)
- 社会科(106114)
- 社会科学(106089)
- 省(94287)
- 基金项目(93405)
- 自然(86042)
- 自然科(84150)
- 自然科学(84132)
- 自然科学基金(82606)
- 教育(82266)
- 划(78861)
- 编号(72061)
- 资助(71262)
- 成果(56773)
- 创(53399)
- 重点(52986)
- 部(52773)
- 发(50122)
- 创新(49196)
- 课题(48738)
- 科研(45968)
- 教育部(45943)
- 国家社会(45884)
- 期刊
- 济(132183)
- 经济(132183)
- 研究(93315)
- 中国(59194)
- 管理(50609)
- 学报(50033)
- 科学(47020)
- 财(43910)
- 农(42405)
- 教育(40159)
- 大学(39116)
- 学学(36543)
- 技术(31344)
- 农业(30003)
- 融(23830)
- 金融(23830)
- 业经(23004)
- 财经(22001)
- 经济研究(21477)
- 经(18782)
- 图书(18407)
- 科技(17902)
- 技术经济(16816)
- 问题(16761)
- 理论(15788)
- 业(15453)
- 统计(15104)
- 版(15083)
- 商业(14657)
- 实践(14638)
共检索到462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晶 龙秋爽
[目的/意义]创新性是学术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同行评议在学术创新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目前同行评审学术创新的发展受困于同量偏差带来的不利影响。与评审人学术创新认知密切相关的同量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同行评审人对高创新性和交叉学科性质的学术成果的识别。[方法/过程]文章阐述了同量偏差的概念、在学术创新评价中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调查,梳理出不同学科评审人有关学术创新评价的两方面共识,即一方面评审人会审查路径、选题、方法、理论以及结论等类型的知识元,判断是否发生创新;另一方面评审人也会考虑知识增量的高低,区分颠覆式、增量式等不同创新水平的成果。[结果/结论]文章提出了基于知识元和知识增量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框架及改进对策,与同行评审认知相适应,以期减轻同量偏差对学术创新评价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金生 宋丹丹 胡荣
公众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及其风险认知决定了他们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度,关系到自主创新的投资收益。由于公众对自主创新风险的认知产生偏差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因而研究产生偏差的因素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公众内在因素的视角,对公众的知识信息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利益因素以及价值取向因素等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公众风险认知偏差形成机理,以寻求规避自主创新风险的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万广南 魏升民 向景
针对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很大但部分企业"获得感"不及预期现象,本文尝试从认知偏差视角予以解释,并运用东部某省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税费负担下降不能完全解释企业减税降费"获得感"变化,非税因素通过"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两种效应影响"获得感"。建议协同推进财税、环保、金融等领域降成本改革,全方位增强企业"获得感",同时立足全球经济竞争税收竞争视角,进一步降低我国宏观税负特别是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
关键词:
减税降费 “获得感” 认知偏差 宏观税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丽娟 郑勇
传统财务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之上的,而有效市场的条件之一是经济人都是理性的。但是,现实中的种种财务迹象都表明经济人并非完全理性。结合行为学理论研究公司金融,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这类研究的特点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从经济行为的发生、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索一种经济现象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并提出非理性和市场无效率状态下的资产管理策略。本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冀宁 干甜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投资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其自身所具有的种种认知偏差对其投资决策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国外关于投资者认知偏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对认知偏差及其对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偏差及对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均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关键词:
行为金融 认知偏差 投资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馨
在小理查兹·霍耶尔所提出的情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文章沿着这一流派脉络,继续将认知心理学的最新进展引入情报分析理论中,进一步完善情报分析的认知基础,所涉猎的内容有导致情报失误的主要认知偏差和双重加工理论,以及有助于灵感、洞见和顿悟生成的悟性创新思维。研究发现:双重加工理论是情报分析的认知前提基础,偏于直觉或逻辑任何一方的认知偏差,都可能导致情报误判;常规上客观而准确的情报分析建立在整合直觉和逻辑的基础之上,富有洞见的高层次情报发现是运用悟性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协同直觉和逻辑之间关系的结果。此外,文章进一步发展了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情报分析的灵感思维,首次正式地将认知心理学、悟性思维与情报分析连接起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隽萍 肖梦云 于青青
整合企业失败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创业失败成本、认知偏差与再创业风险感知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层次回归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再创业风险感知受其创业失败成本、过度自信和乐观偏见的正向影响;在创业失败成本影响再创业风险感知的路径中,创业者过度自信和乐观偏见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拓展了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创业管理理论,并从实践视角,有效地提高创业者再创业活动的风险感知水平,对创业扶持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
再创业风险感知 创业失败成本 认知偏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明华 田北海
基于2022年湖北省村户调查数据,结合现行低保政策规定与实践中存在的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依据事前收入“整户保”、核减事前收入“整户保”和核减事前收入“单人保”三种低保资格认定条件,分析了不同低保资格认定方式下的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并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低保瞄准偏差较大,已有研究认定低保应保对象时,忽略了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存在低估漏保率和高估错保率的缺陷。实证检验表明,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改进效应。据此,应加大积分制、清单制和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手段创新的完善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和认定方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明华 田北海
基于2022年湖北省村户调查数据,结合现行低保政策规定与实践中存在的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依据事前收入“整户保”、核减事前收入“整户保”和核减事前收入“单人保”三种低保资格认定条件,分析了不同低保资格认定方式下的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并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低保瞄准偏差较大,已有研究认定低保应保对象时,忽略了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存在低估漏保率和高估错保率的缺陷。实证检验表明,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改进效应。据此,应加大积分制、清单制和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手段创新的完善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和认定方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杜维 陈鑫
智能服务被众多的消费者所接纳使用,但其无法完全避免的算法偏差引起了人们对智能服务伦理问题的关注。这项研究调查了智能服务中算法偏差(高vs.低)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探寻其心理中介机制以及自我认知(运气感知、自我效能感)对该路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本文采取实验法进行研究,设置4个不同场景的随机实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n=1083)。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偏差对消费者使用智能服务的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实验1),且随着算法偏差程度的增加,消费者的厌恶感也会增加,从而降低消费者使用智能服务的意愿(实验2)。结果还表明,运气感知和自我效能感在正向调节消费者使用意愿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实验3和4)。本研究拓展了智能服务的研究领域,从自我认知的角度对使用意图提供了理论见解,对智能服务算法偏差应对策略的制定也具有战略参考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卿志琼
认知博弈是实际博弈行为最重要的环节。本文运用"最后通牒博弈"问卷实验检验经济学理性假设和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行为经济学证实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认知偏差。本文通过实验问卷发现,即使在确定性条件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和框架效应。
关键词:
最后通牒博弈 认知偏差 认知博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毕泗锋 亓超
文章探讨了导致寿险保单退保的"信息认知偏差"理论及其决定因素。保单持有人有关于保险产品信息的掌握,既受到个体特质如教育、年龄、婚姻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产品自身复杂程度以及销售环境的影响。因此,投保人其实是在掌握不同数量信息的局限下维持一份"质量有差别"的保单。随着投保人有关保单信息的增加,其中"有偏差信息"的保单退保率会增加。本文使用中国某寿险公司投资类险种的个体保单数据,基于logit模型对理论进行检验,发现:教育水平较低的投保人更容易发生信息认知偏差;保单类型提供了不同的信息纠偏机会,分红寿险相对于万能寿险更容易出现信息认知偏差并退保;保险期限越短"信息纠偏"的机会相对于期限较长的保单更大,退保率较高;销售端来看,学历水平越低、年龄偏大的销售代理人更容易发生低质量的信息传递从而造成更多的退保。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现有的退保理论,研究结论对于保险公司提升保单管理质量、监管机构制定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乐平 王安琪
"因素—结果"模型是研究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经典模型。依据该模型,研究着重探讨了个体特征、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对员工流动的影响,而将模型的中间变量即个体认知默认为完全理性状态。这种研究范式忽略了主观认知偏差对决策的影响,造成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偏离。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有限理性人"的假设,引入五类认知偏差变量,分析主观因素即认知偏差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决策的作用过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贝妮 刘书曼 汪聪
在借鉴国内外情报分析与认知偏差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情报分析内在构成要素的梳理和细化,以认知偏差为外源潜变量,以情报分析效能等为内生潜变量,设立研究假设,建立情报分析和认知偏差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借助SPSS 17.0与AMOS 17.0软件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由此得出了情报分析和认知偏差及相关变量的影响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