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5)
2023(11675)
2022(9546)
2021(8855)
2020(7494)
2019(16822)
2018(16382)
2017(31965)
2016(16783)
2015(18438)
2014(17901)
2013(17592)
2012(15737)
2011(13547)
2010(13226)
2009(12231)
2008(11923)
2007(10211)
2006(8587)
2005(7676)
作者
(43389)
(36420)
(36203)
(34334)
(23269)
(17138)
(16389)
(14231)
(13805)
(12731)
(12346)
(12116)
(11433)
(11124)
(11119)
(10953)
(10848)
(10501)
(10389)
(10326)
(8704)
(8683)
(8592)
(8481)
(8135)
(8078)
(7945)
(7764)
(7133)
(6984)
学科
(82425)
(77751)
经济(77673)
(76888)
企业(76888)
管理(67068)
方法(37607)
数学(29644)
数学方法(29296)
业经(27685)
(26250)
(24373)
(20893)
财务(20860)
财务管理(20839)
企业财务(19780)
农业(17982)
技术(17328)
中国(15630)
(14482)
(14282)
理论(14188)
(13933)
(13876)
企业经济(12355)
经营(12117)
(11967)
贸易(11962)
(11676)
(11661)
机构
学院(236006)
大学(229629)
(103998)
管理(102881)
经济(102423)
理学(89769)
理学院(89029)
管理学(87883)
管理学院(87421)
研究(65004)
中国(52635)
(47838)
(45300)
财经(39109)
科学(35958)
(35811)
(33997)
(33833)
经济学(31863)
业大(31704)
中心(31693)
商学(29503)
(29301)
商学院(29246)
财经大学(29125)
经济学院(29046)
经济管理(28139)
北京(27120)
农业(26576)
研究所(26281)
基金
项目(159979)
科学(130553)
基金(120636)
研究(119895)
(102265)
国家(101335)
科学基金(91757)
社会(80334)
社会科(76418)
社会科学(76402)
基金项目(64562)
(62641)
自然(58916)
自然科(57701)
自然科学(57690)
自然科学基金(56719)
教育(54937)
(50946)
资助(47880)
编号(47357)
(37250)
(36443)
(35965)
成果(35235)
重点(34913)
(33976)
创新(33924)
国家社会(33782)
人文(32656)
教育部(32425)
期刊
(111691)
经济(111691)
研究(65251)
管理(44188)
(41745)
中国(36475)
(31264)
科学(28938)
学报(27055)
技术(24291)
大学(22991)
学学(22187)
农业(21932)
业经(20640)
财经(20073)
(19261)
金融(19261)
教育(17881)
(17416)
经济研究(17415)
问题(14686)
技术经济(14643)
(14179)
财会(13664)
现代(12282)
商业(11836)
世界(11042)
科技(10829)
统计(10738)
(10606)
共检索到331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承坪  
自科斯提出以"权威"作为区别企业与市场的标志以来,企业理论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争议,典型的就有所谓的"阿尔钦-德姆塞茨之谜"。通过对合约基本形式的缜密分析,发现等级制合约不同于其他基本形式的合约之处在于其"漏洞"填补权具有时间价值、非均匀分布等特点。企业可界定为"等级制合约及以其为基础的复合合约",权威可界定为"企业的‘漏洞’填补权"。所谓"阿尔钦-德姆塞茨之谜",其症结在于混淆了不同合约形式的权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建强  
本文试图为“阿尔钦-德姆塞茨之谜”提供一个解释。本文认为:(1)科斯意义上的企业“权威”主要与劳务供给中的“细节”控制问题有关,因而本质上与市场上独立签约人之间的“权威”是完全不同的;(2)与市场合约中的“权威”不同,企业(雇佣合约)中的“权威”主要是因节省交易(度量)费用,选择的度量对象是投入而非产出的结果。一般而言,企业中的“权威”结构,无论是人力资产控制权的配置结构,还是非人力资产控制权的配置结构,都不过是在交易费用约束条件下,因节省交易费用自由选择合约的一种结果。这样看来,强调所谓最优的企业所有权结构,忽略现实中究竟什么样的约束条件导致这种权力结构的产生,显然是一种舍本逐末的研究方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方域  
团队生产、监控和激励──评阿尔钦和登姆塞茨的古典企业理论费方域阿·阿尔钦1914年生于美国加里福尼亚的佛里斯诺,194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后一直在洛杉矶的加里福尼亚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哈·登姆塞茨1930年生于伊利诺依州的芝加哥。19...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从形式权威的视角分析了政府的控制权和经理主动权之间的权衡、政府的关系专用投资与经理的关系专用投资之间的投资阻塞。与政策性负担造成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是各方努力及关系专用投资的投资阻塞问题造成了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庆兵  
作为产权理论的重要人物,德姆塞茨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了政党与选民的关系。但他不同意简单地把政治市场等同于经济市场。政治产品的潜在公用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二者的差别。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方域  
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登姆塞茨的所有权经济学评介费方域1988年,登姆塞茨围绕“所有权”(Ownership)这个主题,将他已经发表和尚未发表的一些论文汇编成册,出版了题名为《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经济活动组织):第一卷》的专著。对所有权经济学(Eco...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奔宇   黄和亮   钟琳   陈思莹  
中国“高货币化之谜”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从企业货币使用效率视角亦即企业货币化率(企业现金持有/企业产出)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我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企业货币化率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和经营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短期负债率偏高推升了企业货币化率。企业短期负债占比提升,导致企业在相近规模、结构和产出条件下,需要持有更多现金,从而推升了企业货币化率。第二,企业货币化率受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显著。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会提高企业货币使用效率,降低货币化率。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货币政策调控除了在总量上发力、控制货币数量增长之外,还可以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来影响企业行为,优化宏观货币化率;要进一步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优先配置给经营绩效较高的企业,提升企业货币使用效率,达到降低货币化率的效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皮建才  
本文基于对文献的批判性思考,从权威委托机制的视角分析了李约瑟之谜的成因。文章结合权威委托机制的视角批判了当前的两种流行性假说,回答了地理禀赋和地方有地精英为什么不是李约瑟之谜的主要约束。文章认为,权威委托机制是李约瑟之谜的重要谜底,而权威委托机制的不同又是由中央政府面临的约束条件的不同决定的。思考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为了当代中国更好地崛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连慧君  王超男  
在明确提出纯进口企业现象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我国纯进口企业的特征事实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次实证分析了纯进口企业的生产率溢价效应,并把纯内销企业分为纯进口企业和非外贸企业,进一步揭示了纯进口企业生产率较高的原因以及进口的作用。统计分析表明,纯进口企业是我国外贸企业的主要类型之一,纯进口企业数量约占我国各类外贸企业数量的20%左右,占我国全部进口企业数量的30%以上,纯进口企业的生产率明显高于进出口企业、纯出口企业以及非外贸企业。实证分析表明,纯进口企业的生产率溢价低于进出口企业、高于纯出口企业,各种检验表明这个结果是稳健的;与非外贸企业相比,纯进口企业生产率较高的原因在于,纯进口企业具有进口自选择效应和进口学习效应,纯进口企业本身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可以克服各种成本选择进口,纯进口企业通过进口学习效应又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纯进口企业通过进口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又显著促进了生产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积极扩大进口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一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明明  
本项研究通过对一家法国跨国集团在其中国子公司实施集团管理战略,推行集团管理模式的实践活动进行考察,来试图弄清楚这家法国跨国集团有关权力行使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是怎样影响中国员工的行为的。通过质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中法不同文化下的权威观。最终得出对一种管理文化的研究,不是用那些抽象、绝对意义上的,看似"普遍"的理念为之定性、归类,而应该主要考察这些理念是如何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被解读,如何在其共同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中被赋予实际意义的,这样才有助于实现对管理实践的改进的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丹  王永进  
中国企业出口的一个奇怪现象是:出口产品价格远低于国内价格。这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从成本加成率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中国出口价格过低的形成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企业加成率低于非出口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并且,长期的出口退税、补贴政策,以及出口企业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是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从而解释了我国企业的低价出口之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春爱  
以权威理论为基础,本文从科层权威、传统权威、报偿权威及超凡魅力权威四个构面分析了家族企业家的权威特征及其影响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家族企业家对企业的影响作用机理,解析了企业经营活动对家族企业家行为意志具有超强表达能力的根源。实证检验表明,问卷调查结果支持本文对家族企业家权威及其影响作用的分析和判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一强  张云  
企业自愿承担环境责任的动机似乎与求利动机相违背。对一这谜团,经济学界已有的解释大多是基于"利己"的经济人范式。回顾历史上的"斯密之谜",我们发现,利己与利他存在自洽性。回归斯密对人性的多元化解释,借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吸收利他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建构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解释系统,才能破解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之谜。从政策取向看,强化企业环境责任需要综合采用三种规制方式,即环境命令—控制、市场激励和自我规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继文   马述忠  
我国以跨境电商为典型代表的数字贸易发展呈现显著的地区分化态势,对区域协调发展造成阻碍,但鲜有研究关注这一问题。以跨境电商出口为例,基于约4亿条跨境电商物流运单数据,使用地区私营经济基础表征企业家精神禀赋,首次为我国数字贸易的地区分化之谜提供了一个解释。研究发现:第一,私营经济基础越好的城市,跨境电商出口越多,且这一结论无法用人力资本、互联网发展、传统贸易出口、跨境电商政策、历史通商口岸等竞争性因素来替代解释,使用到明清商业中心的最短距离为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高度稳健,将核心解释变量替换为公有经济、其他类型经济基础都不能获得相近结论,表明企业家精神禀赋差异是数字贸易地区分化的重要解释;第二,从出口分解看,私营经济基础更好的城市具有更大的跨境电商出口扩展边际和数量,在集约边际和价格方面无显著差异;第三,企业家精神对跨境电商出口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城市软硬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道路基础设施越完善,政府关心程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显著;第四,私营经济基础更好的城市,展现出来的风险承担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行业协作能力也更强,是跨境电商发展更好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为从企业家精神视角推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