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4)
2023(13218)
2022(11672)
2021(11058)
2020(9351)
2019(21699)
2018(21505)
2017(42394)
2016(22588)
2015(25394)
2014(25238)
2013(24588)
2012(22289)
2011(19829)
2010(19457)
2009(17503)
2008(16654)
2007(14160)
2006(11858)
2005(9919)
作者
(62225)
(51770)
(51160)
(48726)
(32789)
(24816)
(23463)
(20607)
(19681)
(18064)
(17730)
(17208)
(16130)
(16061)
(15871)
(15625)
(15537)
(15533)
(14650)
(14648)
(12636)
(12482)
(12298)
(11833)
(11676)
(11414)
(11285)
(11207)
(10306)
(10208)
学科
(87562)
经济(87470)
管理(64677)
(63937)
(52093)
企业(52093)
方法(44527)
数学(39372)
数学方法(38841)
中国(22834)
(22536)
(22398)
业经(18858)
(17507)
地方(16387)
(15895)
贸易(15888)
(15574)
(15427)
(15222)
财务(15154)
财务管理(15122)
农业(15112)
理论(14877)
企业财务(14323)
技术(14252)
(13881)
银行(13842)
(13595)
环境(13302)
机构
大学(309092)
学院(307967)
管理(129099)
(120847)
经济(118274)
理学(113109)
理学院(111976)
管理学(109903)
管理学院(109364)
研究(95066)
中国(72421)
(63698)
科学(59487)
(54976)
(47351)
业大(47055)
财经(45309)
(45299)
中心(44708)
(42091)
研究所(41804)
(41430)
北京(39358)
(38574)
师范(38211)
农业(36994)
经济学(35894)
(35227)
(34736)
财经大学(34284)
基金
项目(222387)
科学(175702)
基金(163044)
研究(161723)
(141226)
国家(140098)
科学基金(122176)
社会(101648)
社会科(96320)
社会科学(96296)
基金项目(87465)
(86640)
自然(81271)
自然科(79421)
自然科学(79402)
自然科学基金(77943)
教育(74764)
(72671)
资助(67210)
编号(66315)
成果(51534)
(49059)
重点(48923)
(46474)
(45959)
课题(44133)
创新(43323)
科研(43112)
教育部(42536)
大学(41975)
期刊
(121500)
经济(121500)
研究(86298)
中国(51028)
学报(47401)
管理(44713)
科学(43881)
(42100)
(40866)
大学(36731)
学学(34789)
教育(31049)
农业(29384)
技术(27730)
(26850)
金融(26850)
财经(20933)
业经(20733)
经济研究(19020)
(17664)
问题(15788)
理论(15575)
图书(15259)
科技(15056)
技术经济(14627)
实践(14537)
(14537)
(14394)
(14027)
现代(13236)
共检索到424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超  陈秉正  
P2P保险(Peer to Peer Insurance)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保险模式。该模式依托互联网,由若干投保人组成风险互助小组,当小组中的投保人出现较大损失时可以获得来自保险人的赔付,而在出现较小损失时则在小组内进行分摊。这种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对不同风险投保人给予不同定价的问题。而如何将风险和回报在小组内所有投保人之间进行合理分摊,是P2P保险能否持续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合作博弈方法,研究了P2P保险保费分摊问题。讨论了合作博弈方法用于P2P保险保费分摊问题的可行性,建立了基于shapley值的P2P保险保费分摊的合作博弈模型,并以数值例子进行了说明。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合作博弈建立P2P保险保费分摊模型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P2P保险模式下的保费分摊问题。其分摊方案能够积极调动"互助小组"的成员热情与意愿,有效提高"互助小组"的稳定性,对P2P保险业务的实际保费分摊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叶颖刚  管冰城  
伴随"互联网+"浪潮的袭来,我国互联网金融P2P行业发展迅猛,但是由于监管缺失和盲目的发展产生了很多风险问题,平台倒闭及携款跑路现象凸显。随着相关法律规制逐渐出台,去担保、去增信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这为引入保险来化解P2P平台的经营风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论文重点分析了P2P平台与保险合作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二者携手发展的应对之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超  杨天禹  陈秉正  
伴随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保险的广泛运用,近几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型保险模式――P2P保险(Peer to Peer Insurance)。该模式基于互联网,通过聚集若干风险类型相似的投保人组建风险共担互助小组,风险互助小组成员间一般是亲戚、朋友等熟人关系。P2P保险形成的相互监督机制和声誉机制,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保险市场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研究了P2P保险的道德风险问题,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在P2P保险模式下,投保人会倾向于更加努力防范风险以降低出险概率,道德风险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成国  胡艾  
P2P网贷体现了高度金融创新,也隐藏着很大金融风险。本文基于渠道行为理论和渠道对角线理论,分析P2P网贷平台和各参与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从而将我国P2P网贷模式划分为:信息匹配模式、担保模式、资金池模式和众筹模式,并从资金流和信息流角度研究P2P网贷各模式存在的内源渠道风险和外源渠道风险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最后从环境、P2P网贷平台和渠道各成员角度提出了防范P2P网贷渠道风险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希军  李士涛  
近年来,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P2P由于面临征信困境而出现多起风险事件。我国要从现有的征信数据基础出发,设计出针对P2P行业的征信服务体系;要从完善征信数据体系、提升征信业的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和加强对P2P行业征信业务监管四个方面出发,助推P2P行业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令松  范雨佳  喻旭兰  
鉴于我国P2P网贷行业尚未发展成熟,现有的P2P信贷平台在运营中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本文通过Merton期权定价模型求出P2P公司的资产价值及隐含波动率,并结合风险中性原则,建立了我国P2P网络信贷保险风险准备金的定价模型。基于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满足了违约风险溢价,保护了投资者权益,同时P2P网贷承担风险的增加会给平台带来更高的资金成本压力并造成恶性循环,这表明在积极推行网贷保险化的同时,应加强P2P网贷公司监管并控制其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磊  
基于安徽省若干P2P企业的调研数据,以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P2P平台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各相关利益主体的风险收益情况,从一次静态博弈出发到无限期动态博弈,试图找出能够使各方都满意的利益均衡点,从而实现各利益方在P2P平台中长期规范地开展业务和合作,并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P2P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中明  刘媛媛  
P2P网贷市场各主体产生的信用风险具有特定的生成演化机制。先采用博弈树对P2P网贷主体的信用风险生成演化进行理论分析,再基于"有限理性"的"最优反应动态"机制,建立P2P网贷过程的得益函数,对信用风险生成机理进行博弈仿真实验。研究表明,P2P网贷市场信用风险生成主体主要是借款人和P2P平台,生成大小与P2P平台年化收益率设定成正比,而与借款人通过网贷所得收益、借款人违约惩罚以及借款人长期守信所获奖励成反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军  张悦  
P2P网络金融在发展中不断积累风险,引入监管部门的管制是促进P2P网络金融合规运营的必要条件。基于静态博弈模型和演化博弈的思想,本文以P2P网络金融监管主体与被监管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博弈分析,提出出台监管细则、促进行业自律、降低监管成本、加大处罚力度等建议,以期为互联网金融业构建良好的金融秩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钱坤  潘玥  黄忠全  
针对互联网金融与专利质押结合的融资新模式,构建了借款企业与投资人之间信号博弈模型,分析了参与双方的策略选择以及均衡状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虑信息传递的动态性和不完全性,专利质押物可变现价值和信息掩饰成本是影响互联网金融市场均衡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P2P平台专利质押融资效率应通过加快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引入互联网融资征信机制,加强P2P平台融资项目的内部监管以及完善P2P平台信息披露机制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文远  邢航  
有效运作的P2P平台必须具备强有力的风控体系和良好的资金来源渠道,而受地域、风险识别能力、时间精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投资人投资P2P平台的借款时,无法有效判断该笔借款的风险也不具备有效追偿的能力,原始借贷关系中借贷双方的博弈在P2P平台中并不适用。文章尝试运用进化博弈的思想分析P2P平台与投资人的行为,并运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建议P2P平台定位为资金需求小的客户,依据大数法则通过增加客户数来分散风险,并建立有效的风控体系,强化监管部门对P2P平台的监管力度,提高P2P平台的违约成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丁岚  骆品亮  
本文以logistic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初级学习器,以SVM作为次级学习器,构建基于Stacking集成策略的评估模型来预测P2P网贷中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构建模型时采用10×10折嵌套交叉验证方法以克服交叉学习现象。通过爬虫技术抓取人人贷的交易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单一的logistic回归、决策树或者SVM模型,基于Stacking集成策略的预测模型能显著降低一类错误和二类错误比例,提高预测正确率。本研究对P2P网贷平台的违约风险预警具有应用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武  冯凌秉  蒋志慧  孔雯  
本文利用大数据网络爬虫技术收集了网贷第三方网站平台的公开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网贷平台的非法集资风险进行了预警研究,比较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以逻辑回归和决策树模型为代表)与前沿机器学习模型(以随机森林模型和XGBoost模型为代表)在多个预测指标上的静态预警效能,并在动态预警框架下研究了网贷平台全生命周期内各模型的动态预警效果。研究表明,传统与前沿机器学习模型均表现出了优良的预警效果,传统模型的准确率略低于前沿模型,但决策树模型在重要检出率指标上的表现优于其他模型。在动态预警框架下,本文发现在平台全生命周期内,所采用机器学习模型的预警效果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波动上升并在2017年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虽然该趋势与我国网贷行业的发展和监管现状相符,但也表明预警模型的使用者应积极寻找表外指标,进一步挖掘网贷平台的深层次指标以稳定预警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杰  张远圣  
2007—2017年十年间,我国的P2P网贷行业从无到有,从无序生长到有序发展,从鱼龙混杂到监管趋严,P2P渐渐步入了合规健康的发展道路。随着监管部门不断下发行业政策相关的整改文件,2018年成为强监管年与合规备案年。平台的挤兑风险加大,跑路诈骗问题频出,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平台风险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贷平台的风险评价成为投资者筛选平台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适宜P2P网贷平台风险评价的因子体系,对我国当下80家主流P2P网贷平台进行了综合全面的风险评价排名,最终得到的风险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投资者选择安全可靠平台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有助于进一步规范P2P发展,提升居民投资理财的热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丁岚  骆品亮  
本文以logistic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初级学习器,以SVM作为次级学习器,构建基于Stacking集成策略的评估模型来预测P2P网贷中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构建模型时采用10×10折嵌套交叉验证方法以克服交叉学习现象。通过爬虫技术抓取人人贷的交易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单一的logistic回归、决策树或者SVM模型,基于Stacking集成策略的预测模型能显著降低一类错误和二类错误比例,提高预测正确率。本研究对P2P网贷平台的违约风险预警具有应用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