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1)
2023(14357)
2022(12548)
2021(11815)
2020(9942)
2019(22962)
2018(22650)
2017(43778)
2016(23776)
2015(26359)
2014(26160)
2013(25587)
2012(23333)
2011(20706)
2010(20352)
2009(18160)
2008(17331)
2007(14736)
2006(12196)
2005(10174)
作者
(67975)
(56870)
(56116)
(53668)
(35969)
(27491)
(25538)
(22342)
(21666)
(19935)
(19325)
(19077)
(17903)
(17596)
(17561)
(17406)
(17280)
(16965)
(16196)
(16136)
(14196)
(13749)
(13686)
(12944)
(12644)
(12512)
(12470)
(12442)
(11482)
(11409)
学科
(89313)
经济(89218)
管理(65158)
(62462)
(52350)
企业(52350)
方法(45641)
数学(40075)
数学方法(39506)
(24843)
(22922)
(22873)
中国(21493)
业经(19202)
地方(16552)
理论(15862)
农业(15507)
(15391)
财务(15321)
财务管理(15294)
(15047)
贸易(15042)
技术(14847)
(14608)
企业财务(14558)
(14492)
(14211)
环境(13888)
(12263)
(12110)
机构
大学(329219)
学院(326633)
管理(130025)
(123372)
经济(120741)
理学(114467)
理学院(113191)
管理学(110890)
管理学院(110306)
研究(106885)
中国(75169)
科学(71327)
(68558)
(58279)
业大(55019)
(54578)
(53517)
研究所(49811)
中心(48474)
农业(46210)
财经(45527)
(44946)
(42857)
师范(42362)
北京(42177)
(41710)
(39445)
经济学(37475)
(36899)
技术(35680)
基金
项目(240264)
科学(187547)
基金(174576)
研究(169063)
(154518)
国家(153307)
科学基金(131110)
社会(105001)
社会科(99435)
社会科学(99409)
(94515)
基金项目(93355)
自然(88842)
自然科(86773)
自然科学(86743)
自然科学基金(85150)
(79930)
教育(78276)
资助(71990)
编号(67703)
重点(53830)
成果(53296)
(52147)
(50093)
(50007)
科研(46995)
创新(46699)
课题(46113)
计划(45606)
大学(44555)
期刊
(122775)
经济(122775)
研究(87570)
学报(61160)
中国(53108)
科学(53003)
(51683)
大学(45383)
管理(45050)
学学(43088)
(41138)
农业(36077)
教育(34370)
技术(27872)
(21553)
金融(21553)
财经(21529)
业经(20608)
经济研究(19941)
(18718)
(18326)
图书(17149)
(17101)
科技(17069)
业大(16558)
问题(16095)
理论(15138)
林业(14927)
技术经济(14779)
资源(14072)
共检索到443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陶炼  谢红江  杨文渊  王永清  潘翠萍  涂美艳  李靖  张耀勋  
从小种子育种途径出发,以79份大五星小种子再生植株为试材,通过测量各份单株植株的13个叶形态特征值,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化种子植株在叶形态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D=0.785),其中叶长(D=0.991),叶宽(D=0.994),叶柄长(D=0.982),叶柄宽(D=0.995),叶片厚度(D=0.987)等多样性指数居于前列,表现出最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各个特征变异幅度很大,变异系数在9.84%~40.09%;UPGMA法将79份材料分为了6大类群,各个类群间叶表型各异且丰富;第Ⅰ类和第Ⅵ类表现最为特殊,明显区别于母本大五星。其中Ⅰ类表型为:叶片大型、叶柄粗长、叶色浓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瑜  苏智先  张素兰  
【目的】研究柚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柚类分类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个柚类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数量分类和统计方法,对各品种叶片的8个形态特征进行了测量,依此计算出5个相对特征值,辅以6个特征描述符,将柚类品种进行叶片聚类分析,同时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20个柚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叶片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柚类品种间叶片形态差异很大,用UPGMA法将20个柚类品种分为5组。而I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1个引物共扩增出83个条带,其中72个条带具有多样性,多态条带比率(PPL)=86.75%,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867 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78 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向辉  佘朝文  许栋  张青桦  赵旺  
为阐明朝天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结合运用形态标记与RAPD标记对7份朝天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态标记以10.25的遗传距离将7个朝天椒辣椒种质材料分成了5类,RAPD分子标记以15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辣椒种质分成4类,扩增片段的多态性比例为24.4%,扩增多态性位点多,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不明显,对于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从分子水平和传统形态学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相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清  付燕  杨芩  罗楠  邓群仙  严娟  曾建国  阮光伦  
采用ISSR技术对41份枇杷属植物材料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20条引物共产生43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92条,占89.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8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3323,表明枇杷属植物中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发现特异性条带33个,但并未发现春季开花或秋冬开花的特异标记,所用ISSR标记分析枇杷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所得聚类结果表明,开花时期不能作为枇杷属植物的分类依据。相似系数0.722可将41份枇杷属植物分为野生类群和栽培类群,而栽培品种却不能按单一性状进行聚类。对枇杷属植物的分类方法进行讨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慧萍  李杨瑞  
试验选用5个不同地理来源的木豆品种(分别来自广西、海南、非洲、缅甸和印度)和3个ICR ISAT杂交木豆品种(ICPH8、ICPL87091、ICPL87119)作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形态标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对8个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形态标记及RAPD试验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通过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发现8个木豆品种的电泳图谱谱带条数和迁移距离相同,说明8个木豆品种遗传相似性高;②通过对8个品种1年的表型性状观察,发现各品种在表型上存在一定差异,如生育期、花色和粒色等。将表型的18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高;同时对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庆典  李颖  黄新芳  陈丽平  周清明  
对中国山东汉族民间在芋栽培实践中发掘遗传的变异、培育新品种、造就山东芋遗传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广泛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山东利用芋遗传资源,发展芋生产,不仅满足当地粮菜消费的需要,而且贮藏保鲜,制成加工品,成为出口创汇、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的成功内涵和植物文化.这是山东芋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主要特点,也是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选择山东为芋民族植物学研究试点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芋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和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芋栽培品种单一化,部分品种资源丢失或损失.因此,芋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应引起多方面的高度重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程  何玉华  包世英  王丽萍  杨峰  于海天  吕梅媛  
文章对129份云南地方蔓生型普通菜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地区的普通菜豆种质资源在形态学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10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0.24,其中以单株荚数的变异度最大,达到0.61。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04,各性状间数值差异不大。通过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法将10个变量降维获得4个公共因子,含义清晰且解释度较好。利用公共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129份菜豆资源可分为2大类5个亚群。其特征是:亚群Ⅰ表现为分枝及结荚多,单荚粒数多,百粒重较小而单株产量高;亚群Ⅱ表现晚熟,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玉华  杨峰  王丽萍  吕梅媛  宗绪晓  代程  包世英  
研究分析了云南省202份地方蚕豆资源10个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02份资源各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株高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7%。10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表明,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84,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78。聚类分析表明,云南省蚕豆地方资源分为3个大组群,以株高为主要聚类依据,综合聚类和Simpson指数结果可以知道株高是衡量云南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性状。聚类的结果同时表明:云南地方蚕豆种质资源的株高、生育期、百粒重有一定内在联系性,生育期(158.59 d)长的群体则株高较高(81.13 cm),但是百粒重偏低(95 g),反之亦然。本研究将云南省蚕豆种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传红  张劲松  陈明杰  谭琦  曹晖  徐伟  潘迎捷  
利用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对来自国内外的10个灵芝属代表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0.56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成3个组:第1组包括密纹薄芝(1号)、两个灵芝(3号和4号)和两个无柄灵芝菌株(7号和8号);第2组包括灵芝(2号)、近拟鹿角灵芝(5号和6号)和紫芝(10号);第3组是树舌(9号)。这一结论与传统分类学结论基本一致。当相似性水平达到0.800时,上述10个菌株聚成8组,这与传统分类学中种的分类几乎一致。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0.560的相似性水平上,所有菌株分为两组:第一组是树舌(9号);其他菌株构成一组。这一结论与传统分类学结论也一致。当相似性水平达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任建东  王晓醒  马晓岗  马瑞强  李长慧  
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的7份糙毛以礼草(Kengyilia hirsuta)穗部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染色体组核型分析及标签-简单序列重复(EST-SSR)分子标记分析,旨在阐明糙毛以礼草种质的形态学差异及种质间遗传多样性,为牧草育种和麦类作物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糙毛以礼草的不同穗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桴毛的差异最大;在穗部大小及密度、小穗特征是引起差异的3个主成分,颖长、稃毛长、穗长、穗宽指标是造成糙毛以礼草形态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海晏糙毛以礼草的种质内差异最大。7份糙毛以礼草种质均为六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主要染色体类型;在不同类型的着丝点染色体数目、有无随体上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态性;核型指标多样性丰富,其中贵德糙毛以礼草、海晏糙毛以礼草为2C型,其余种质均为2B型;共和糙毛以礼草进化程度最高,海晏糙毛以礼草次之,莫湘滩糙毛以礼草最低。在EST-SSR多样性分析中,海晏糙毛以礼草和刚察糙毛以礼草两个种质与其他种质遗传距离相对较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范繁荣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濒危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5个天然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桂木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总的多态位点频率为81.08%,平均Shannon指数为0.2319,Nei指数为0.1660,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7378,基因流(Nm)为0.1251。说明白桂木种群间的基因流受限严重,其遗传变异有73.78%存在于种群间,只有26.22%发生于种群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颜福花  刘先葆  徐象华  李作洲  郁香荷  吴连海  蔡礼鸿  
采用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李属(PrunusL.)植物的6个分类群及其近缘种杏和欧洲稠李共8个分类群进行了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通过对11个酶系统的检测,在16个位点上共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位点最多等位基因数为9,在6个分类群共发现21个稀有基因;李属植物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8个分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中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多态性位点的比率(P)和平均预期杂合度(He)分别为2.0、57.1%和0.42;李属植物较其它长寿木本植物种间遗传分化水平高(FST=0.156);本研究结果支持欧洲李与黑刺李的亲缘关系比与樱桃李的亲缘关系近的观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继成  刘庆香  王广鹏  孔德军  张新忠  
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包括7个种,即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茅栗(CastaneaseguiniiDode.)、锥栗[Castanea henryi(skan)Rehd.et Wils.]、日本板栗(Castanea crenataSieb.&Zucc.)、美洲板栗(Cas-tanea dentateMarsh.)、美洲榛果栗(Castanea pumilaMill.)和欧洲板栗(Castanea sativaMill.)。不仅可用于木材生产,而且在坚果生产上也占有独特地位。基于同工酶、子叶储藏蛋白和RAPD数据,通过对分布于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卫尊征  潘炜  赵杏  张金凤  李百炼  张德强  
以东北和华北地区5个种源的小叶杨为材料,分别对17个表型及生理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各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47.11%,种源内变异大于种源间变异;小叶杨群体各性状变异呈梯度变化规律,高海拔的种源表现为苗高、叶大,而低海拔的种源表现则相反;利用种源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结果显示,5个小叶杨种源可以划分为3类。研究结果将为天然小叶杨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科   孙淑霞   李靖   涂美艳   王玲利   何成勇   徐子鸿   江国良   宋海岩   陈栋  
【目的】丰富枇杷种质资源鉴定方法,为其发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77对EST-SSR标记和1对果肉颜色相关InDel标记,对52份国内外枇杷种质资源和本研究团队创制的杂交后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筛选出扩增带型清晰、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9对引物,每对引物扩增条带为2~5条,平均8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0.00%~100.00%,平均71.5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50~0.999,平均0.685。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52份枇杷种质资源和创制的杂交后代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791;果肉颜色一致或地理分布相近的枇杷种质资源被聚类到相近的分类单元,并且可以准确地将西班牙、日本枇杷种质资源与其他种质资源进行区分。此外,本研究还构建了52份枇杷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和色块矩阵。【结论】丰富了枇杷种质资源鉴定的分子标记,为今后发掘分子标记紧密连锁的功能基因或片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