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7)
- 2023(12793)
- 2022(10801)
- 2021(10215)
- 2020(8674)
- 2019(20035)
- 2018(19770)
- 2017(37862)
- 2016(20863)
- 2015(23499)
- 2014(23613)
- 2013(22998)
- 2012(20877)
- 2011(18508)
- 2010(18357)
- 2009(16693)
- 2008(16808)
- 2007(14754)
- 2006(12049)
- 2005(10465)
- 学科
- 济(79138)
- 经济(79059)
- 管理(58248)
- 业(56970)
- 企(46895)
- 企业(46895)
- 方法(41789)
- 数学(37373)
- 数学方法(36862)
- 财(24167)
- 农(22065)
- 中国(19844)
- 学(17210)
- 务(17067)
- 财务(17023)
- 财务管理(16983)
- 业经(16621)
- 企业财务(15988)
- 农业(14688)
- 贸(14619)
- 贸易(14616)
- 理论(14611)
- 地方(14263)
- 易(14234)
- 制(14039)
- 技术(12477)
- 银(12128)
- 银行(12094)
- 和(11722)
- 环境(11410)
- 机构
- 学院(289406)
- 大学(286110)
- 济(112707)
- 管理(110853)
- 经济(110250)
- 理学(96710)
- 理学院(95693)
- 管理学(93820)
- 管理学院(93298)
- 研究(89862)
- 中国(66608)
- 京(58304)
- 科学(56736)
- 财(54840)
- 农(49368)
- 所(45149)
- 业大(45067)
- 财经(43775)
- 中心(43194)
- 江(42965)
- 研究所(40961)
- 经(39607)
- 农业(39125)
- 范(37094)
- 师范(36659)
- 北京(35524)
- 经济学(34806)
- 州(34005)
- 技术(32868)
- 院(32803)
- 基金
- 项目(199352)
- 科学(156178)
- 研究(144735)
- 基金(143191)
- 家(125001)
- 国家(123950)
- 科学基金(106558)
- 社会(89738)
- 社会科(85068)
- 社会科学(85044)
- 省(80284)
- 基金项目(76153)
- 自然(70274)
- 教育(69953)
- 自然科(68688)
- 自然科学(68665)
- 自然科学基金(67438)
- 划(67067)
- 编号(59761)
- 资助(58847)
- 成果(47699)
- 重点(45426)
- 部(44400)
- 发(42217)
- 创(42124)
- 课题(41457)
- 创新(39291)
- 科研(39153)
- 教育部(38123)
- 大学(37935)
- 期刊
- 济(113675)
- 经济(113675)
- 研究(76621)
- 中国(53475)
- 财(47351)
- 学报(47170)
- 农(43655)
- 科学(41162)
- 管理(37644)
- 大学(35792)
- 教育(34756)
- 学学(33966)
- 农业(29877)
- 技术(27576)
- 融(22104)
- 金融(22104)
- 财经(21396)
- 业经(19592)
- 经济研究(18484)
- 经(18272)
- 会计(16759)
- 业(15918)
- 财会(15837)
- 版(15466)
- 问题(15386)
- 统计(13947)
- 技术经济(13942)
- 理论(12821)
- 策(12719)
- 科技(12552)
共检索到406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焕敬
一、引言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与此同时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以及我国许多地方性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教育和教学思想相对落后、教育过程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更新缓慢、高素质师资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莉
大学生可雇佣性和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可雇佣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内部相通性,以就业实现为指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也符合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定位。在充分解读可雇佣性和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可雇佣性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要素模型,并重点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探讨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
可雇佣性 创新能力 大学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崔映芬
可雇佣性是大学生能够成功谋得并胜任一定工作所需的个性品质、知识、技能等因素的综合。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是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并已得到践行的培养学生可雇佣性的方式。英国的可雇佣性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约克大学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们在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指导学生就业和创业方面有不少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可雇佣性 课程 英国经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德强
高考承担着为国家选才的重要职能,其未来改革发展方向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将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国家高考改革步伐的逐步推进,高等本科院校应立足自身实际,顺应高考发展趋势,对接高考改革导向,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探索新形势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道路,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关键词:
高考 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青 闫思
在英国政府的教育新政指导下,高等教育研究部门、博士研究生本人、学校和管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共同为博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负责,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力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与雇主所需要的可转移技能和可雇佣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系统阐述了英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最新变化及特点,旨在对我国的博士人才开发与培养予以某些启示,从而激发更多学者和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和关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崔映芬
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就业能力是全球化时代企业最为看重的。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是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并已得到践行的培养学生可雇佣性的方式。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可雇佣性的含义、构成和如何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希望对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关键词:
全球化 可雇佣性 课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娜
大学生可雇佣技能是使大学生成功获得并胜任一定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包括以通识技能为基础的人际技能、国际化技能、应用技能、自我发展技能、随机应变技能和创新技能。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和解决人才瓶颈问题的关键。在深刻理解大学生可雇佣技能内涵和生成机制的基础上,高等教育要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的定位,转变教育观念,以应用教育为导向,创新通识教育、专业实践和综合素质的集成课程体系和可雇佣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通过引导式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中外合作国际化教育和创业教育等途径培
关键词:
雇佣技能 生成机制 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洁
近年来,高等教育、工作结构、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社会发展和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巨变,大学毕业生面对的是一个难以预测、更快速变化和竞争更加激烈动荡的劳动力市场。本文阐述了国外权威机构和学者对可雇用性定义、可雇用技能内涵以及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或雇主视角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可雇佣性、可雇佣技能和可转换技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国外企业/雇主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可雇用性和可雇用技能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友芳
大学生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受到宏观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供求关系等外在因素之外,还受到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职业能力是学生素质和能力在工作中的体现,它对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主观的职业教育目标还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要求,高职教育都必须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来开展教育活动。
关键词:
就业 职业能力 规律、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成辉 苏群
为了实现全国教育“十五”计划和2010年教育发展目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发展各个层次的教育。如,继续实施“211”工程,高校进行优化组合,一些相关高校合并,资源共享等。与此同时,也把一些包括全国示范性高工专在内的专科学校调整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规模方面不同于已有深厚基础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他们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这些专升本的院校大都把自己定位于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这样的定位,既符合这些学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茜茜
温州外贸企业发展历史不长,有关外贸人才的研究尚处初步探索阶段。通过对温州外贸人才培养途径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外贸人才培养途径单一,提升途径缺乏,与温州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为促进温州外贸人才发展,应从企业层面与高校层面进行两者联合培养。
关键词:
温州 外贸人才 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翠娟 尹丽琴
面对快速发展的会展业,作为培养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的高校来说,如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会展专业人才,是这些院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走访天津会展企业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会展专业的人才结构,明确了高校应培养会展策划与运营管理、会展设计和会展服务三方面的人才,从而提出针对这三方面会展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会展专业 人才结构分析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业军
青年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和课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要求特殊性的阐释,以及对青年教师优势与不足的剖析,提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培养 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国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关系到学院未来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特色的十分重要的问题。高职院校应从战略高度认真分析青年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较稳定的青年教师队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洪斌 王琴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了解企业生产等全面情况,能以用人单位的思想来培养学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健全制度——将隐性职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课的育人功能,设立专门课程为隐性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用企业机制建立职业体验中心,借鉴企业岗位标准,加强考评体系建设;引入企业文化培训,丰富隐性职业素养培训内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