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7)
2023(12260)
2022(10404)
2021(9551)
2020(8034)
2019(18201)
2018(17538)
2017(34005)
2016(17705)
2015(19514)
2014(19240)
2013(18790)
2012(17261)
2011(15464)
2010(15270)
2009(13701)
2008(12779)
2007(10800)
2006(9220)
2005(8056)
作者
(49621)
(42149)
(41660)
(39902)
(26703)
(20227)
(18883)
(16255)
(16063)
(14578)
(14448)
(14084)
(13376)
(13168)
(13032)
(12789)
(12457)
(11993)
(11957)
(11954)
(10340)
(10123)
(10048)
(9728)
(9550)
(9351)
(9055)
(8442)
(8425)
(8057)
学科
(96482)
经济(96410)
管理(49821)
(46030)
方法(39346)
(37798)
企业(37798)
数学(35627)
数学方法(35217)
地方(23207)
中国(19885)
(19249)
(18726)
(18037)
业经(17158)
地方经济(14546)
(13310)
(13055)
贸易(13048)
农业(12886)
环境(12819)
(12563)
(12269)
财务(12232)
财务管理(12209)
(11932)
金融(11929)
企业财务(11742)
(11456)
产业(10917)
机构
大学(252936)
学院(252831)
(116682)
经济(114679)
管理(98336)
研究(86637)
理学(86203)
理学院(85199)
管理学(83701)
管理学院(83212)
中国(62830)
科学(51831)
(50739)
(49300)
(41903)
财经(40824)
中心(39643)
研究所(38503)
(38237)
经济学(38078)
(37339)
业大(36449)
(35134)
经济学院(34144)
(31899)
(31786)
师范(31432)
北京(30823)
财经大学(30758)
农业(29803)
基金
项目(179887)
科学(144302)
基金(135324)
研究(127120)
(118769)
国家(117917)
科学基金(102727)
社会(85416)
社会科(81335)
社会科学(81318)
基金项目(72195)
(68587)
自然(67202)
自然科(65696)
自然科学(65678)
自然科学基金(64486)
(58126)
教育(57823)
资助(54810)
编号(47543)
重点(40769)
(40237)
(39278)
(37462)
国家社会(36969)
成果(36203)
创新(35265)
科研(34983)
教育部(34967)
人文(34100)
期刊
(124106)
经济(124106)
研究(73024)
中国(40671)
学报(38557)
(37951)
科学(36817)
管理(36678)
(32862)
大学(29977)
学学(29008)
技术(22804)
农业(22430)
经济研究(21717)
财经(21067)
(20498)
金融(20498)
(18308)
业经(17568)
教育(16816)
问题(16339)
技术经济(13962)
统计(13573)
(12260)
资源(11873)
(11745)
(11733)
商业(11316)
(11081)
现代(11079)
共检索到357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永超  吴晓舜  刘洋  王士君  
从影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交通因素入手,在其变化过程中探讨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结构的演变。以可达性作为度量沈阳经济区交通因素优劣性的指标,通过对1992,2000和2011年3个时段的交通数据计算,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可达性,并通过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叠加分析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空间结构中心极化明显,内部圈层中心地体系完整,发达程度高,主要交通轴线上的中心地数量及规模发展较快。在交通因素主导下,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相互作用强烈,并引导中心地视图向点轴与圈层相融合的蛛网模式演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廷玉  郑辽吉  刘亚臣  
城市网络构建对于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空间载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区域间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确定城市经济联系的方向及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呈现不均衡性特征,随着城市网络密度加大,这种不均衡性降低;沈阳与鞍山及抚顺市经济联系最为密切;沈阳的度数中心性值最高,居于网络中心地位进而影响其他度数中心性值较低的城市;阜新的度数中心性值最低,居于网络的边缘,接收度数中心性值较高城市的经济辐射。通过增建新城镇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节点,促进城市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升级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增强经济区城市网络的经济联系强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丹  石水莲  王思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战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坚持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空间,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实践,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基础保障。为科学推进沈阳经济区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综合整治,优化开发利用格局,2014年以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丹  石水莲  王思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战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坚持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空间,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实践,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基础保障。为科学推进沈阳经济区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综合整治,优化开发利用格局,2014年以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博  王媛  李萌  
空间联系是城市与区域、区域与区域融合的重要过程,是城市地理学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核心问题。鉴于空间联系研究的复杂性,本文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区位熵模型和发送到达模型综合评估了沈阳经济区空间联系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各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沈阳以较高的城市流强度成为区域联系的中枢,鞍山次之,其他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均较低;2000年以来,沈阳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上升态势,而其他城市则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沈阳经济区空间运输联系近20年总体上呈现出小幅度减弱态势,铁路旅客运输、公路旅客运输、铁路货物运输联系明显增强,仅公路货物运输联系表现为小幅度减弱态势;经济区各地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德友  李小建  樊新生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相对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指标在对各县市可达性及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各县市可达性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县市可达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还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平均可达性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递减的态势,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逐步拓展,交通干线指向性明显,平原地区可达性优于山区、丘陵或盆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达性变化幅度也不均匀,可达性水平较差的地区改善程度明显,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推动地区间可达性的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越  李炆颖  曾先  李佩泽  薛冰  
土地利用冲突是揭示新时期区域人地关系演化机理的重要突破口。既有研究侧重于从结构性和功能性视角分析土地利用冲突,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要素性冲突多尺度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薄弱。文章以沈阳经济区为研究区,引入小波相干分析法和交叉小波模型,揭示土地利用冲突与其关键影响要素的空间多尺度交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8个关键影响要素的交互作用关系显著;(2)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人文要素的驱动作用关系比自然要素更加明显,而土地利用冲突对自然要素的响应程度比人文要素更加显著;(3)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其关键影响要素具有明显的空间多尺度关联关系;(4)研究区人口密度、GDP与土地利用冲突交互作用的空间位置主要作用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主城区,NDVI主要作用于林区,能源消耗量主要作用于工业企业较为密集的区域,其他关键影响要素零散分布在研究区采样空间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远  
本文在2001-2011年沈阳经济区八大城市季度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同时利用纳尔逊和普罗瑟研究经济波动持续性时所提出的模型,分析了沈阳经济区经济的收敛性。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与要素的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并且沈阳经济区存在条件收敛的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凤丽  吕杰  赵兵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沈阳经济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反映了沈阳经济区成立以后农业资源的综合运用效率。进一步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及资源运用效率等数据,本文构建了五个典型的农业产业带,并对各农业产业带进行了合理定位,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关伟  王宁  
通过构建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研究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空间和时序的角度揭示二者的关系。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都较大,经济发展指标中与生态环境综合关联程度最大的是经济潜力和经济结构,生态环境指标中与经济综合关联程度最大的是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度的三大区域分异规律显著,东北部的抚顺市、铁岭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强,南部的鞍山市、本溪市、辽阳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强度中等,中部及西北部的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相对较弱;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度的时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启东  王慧娟  
沈阳经济区(亦称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城市,土地面积占辽宁省土地总面积的50.8%,经济总量占65%,城市化率达65.8%。这里,根据沈阳经济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情况,对其产业优化升级态势与劳动力资源配置动向作出分析,并提出人口与产业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朝阳  袁培  
本文对1995-2012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规模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内大城市发展较慢,而中小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导致次核心城市规模发展较慢,同时由于区域内小城市及小城镇规模发展较快,造成了关天经济区内城市规模有分散分布的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冶  修春亮  高瑞  王绮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沈阳市绿地可达性分析。在揭示研究区内绿地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同时,探索这一新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显示:①沈阳市绿地可达性整体上具有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4个高值区与3个低值区可清晰识别;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区的近外围,低值区域主要分布于核心城区与城市的西部及南部远郊。②沈阳市绿地可达性空间格局十分不平衡,具有较强的空间极化特征,70%以上的街道绿地可达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只有少数街道呈现较高的可达性,人口与绿地的空间不匹配是造成不平衡的主要因素。③根据可达性评价结果,提出了实施空间优化策略,促进绿地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建议。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揭示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口相互作用的规律,未来还应进一步与客观实际结合,使之更加具体化和实用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天星  潘明道  徐凡  王昭  
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偏离-份额法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法,深入研究了1996—2010年沈阳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其所属八地市的三次产业对沈阳经济区GDP的贡献。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的产业集聚现象明显;沈阳和鞍山的经济增长对整个经济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沈阳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差异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最后,针对弱化全区产业集聚程度、促进全区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欣  张平宇  刘晓琼  刘林  
以沈阳经济区23个县为研究单元,基于BP神经网络和ESDA方法,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9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分别研究2005和2010年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特征和驱动因素,并得出结论如下:①2005年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南北差异显著,2010年南北差异弱化。2005—2010年,南部的海城、大石桥等县市的经济水平较高,东北部的开原、调兵山等县市的经济水平上升,中南部的辽阳、灯塔等县市经济水平下降。②2005—2010年,沈阳经济区经济水平相近的县市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有所弱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在空间分布上形成沿交通轴线布局的县域经济带。③从局部差异来看,2005年在沈阳经济区南部形成岫岩、桓仁等"高高"型县域集聚区,以及北部的彰武、康平等"低低"型县域集聚区。到2010年,除开原市属于"高低"型县域外,其他县域经济的空间极化特征不明显。④深入分析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得出结论如下:区位条件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外部动力,中心城市的极化扩散作用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