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5)
- 2023(17070)
- 2022(14812)
- 2021(13852)
- 2020(11622)
- 2019(26791)
- 2018(26514)
- 2017(51217)
- 2016(27788)
- 2015(30941)
- 2014(30924)
- 2013(30461)
- 2012(27946)
- 2011(24557)
- 2010(24335)
- 2009(21884)
- 2008(21012)
- 2007(17970)
- 2006(15341)
- 2005(12882)
- 学科
- 济(105672)
- 经济(105555)
- 管理(77181)
- 业(73551)
- 企(60155)
- 企业(60155)
- 方法(50787)
- 数学(43861)
- 数学方法(43239)
- 中国(29620)
- 农(28504)
- 财(26941)
- 地方(24164)
- 业经(24080)
- 学(23133)
- 农业(19316)
- 理论(18888)
- 制(18671)
- 贸(18404)
- 贸易(18394)
- 易(17781)
- 务(17558)
- 财务(17482)
- 财务管理(17448)
- 和(17053)
- 技术(16611)
- 环境(16591)
- 企业财务(16512)
- 银(15087)
- 银行(15040)
- 机构
- 大学(377845)
- 学院(376517)
- 管理(150632)
- 济(143741)
- 经济(140260)
- 理学(131334)
- 理学院(129804)
- 管理学(127303)
- 管理学院(126587)
- 研究(122258)
- 中国(89381)
- 京(79787)
- 科学(78103)
- 财(65263)
- 农(60985)
- 所(59738)
- 业大(58128)
- 中心(57094)
- 研究所(54884)
- 江(54521)
- 财经(53147)
- 范(51509)
- 师范(51020)
- 北京(49465)
- 经(48483)
- 农业(47826)
- 州(46262)
- 院(45452)
- 经济学(42987)
- 师范大学(41383)
- 基金
- 项目(270290)
- 科学(212502)
- 基金(196070)
- 研究(195473)
- 家(171391)
- 国家(169968)
- 科学基金(146632)
- 社会(123083)
- 社会科(116549)
- 社会科学(116514)
- 省(105638)
- 基金项目(105269)
- 自然(96882)
- 自然科(94660)
- 自然科学(94634)
- 自然科学基金(92885)
- 教育(89919)
- 划(89362)
- 编号(79804)
- 资助(79740)
- 成果(63547)
- 重点(60152)
- 部(58842)
- 发(57105)
- 创(55904)
- 课题(54355)
- 创新(52148)
- 科研(51910)
- 教育部(50453)
- 国家社会(50423)
- 期刊
- 济(151008)
- 经济(151008)
- 研究(105358)
- 中国(69710)
- 学报(61804)
- 科学(55776)
- 农(54265)
- 管理(52880)
- 财(49975)
- 大学(46968)
- 学学(43956)
- 教育(42617)
- 农业(37687)
- 技术(33486)
- 融(28774)
- 金融(28774)
- 业经(25306)
- 财经(24835)
- 图书(23691)
- 经济研究(23417)
- 经(21235)
- 问题(21109)
- 业(19747)
- 版(18515)
- 科技(18200)
- 资源(17670)
- 技术经济(17256)
- 理论(17178)
- 现代(16377)
- 书馆(16207)
共检索到534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艳慈 李爽 丁瑜
本文选择信息获取类、展览展示类、文娱活动类、体育休闲类等四类公共休闲文化服务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SPSS统计软件,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公平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广州市中心城区各类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分布相对不均衡,呈"核心——边缘"格局;基于人口特征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在整体状态下处于量的相对公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丽丽 郄茗 周志宇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作为老年人日常就医的重要空间载体,其适老化分布会对老年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核密度分析、网络服务区分析、高斯改进两步移动搜索等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老年可达性及其适老化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密度与老年人口分布密度高度匹配,市内六区的设施服务分布明显优于环城四区。设施的老年可达性呈现“南开区北部—和平区—河西区西部”轴线沿线偏高,轴线两侧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在设施的老年可达性均衡性方面,市内六区同样明显优于环城四区,且设施老年可达性高的居住小区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彦开 姚玥希 张玉阳 赵渺希 黄浩 孙彬彬
电子商务和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物流活动从生产走向生活,末端物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正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缺乏数据,既有研究多关注潜在的可达性,缺乏对实际或观测可达性的有效刻画,制约了对末端物流设施可达性的全面认识。为了填补上述研究缺失,论文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利用快递网点名录及其配送数据,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快递网点设施的潜在可达性与观测可达性。研究发现:(1)白云区、黄埔区等外围区域具有较高的潜在可达性,但荔湾区、海珠区和越秀区等城市中心的观测可达性更高;(2)潜在可达性高估了外围地区的可达性,城市中心的可达性却被低估;(3)相关性结果表明,提高快递网点的可达性可能对城市社会经济繁荣发展至关重要。研究结果为认识末端物流设施的可达性特征提供了新的理解,并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优化设施的空间配置提供了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兰 黄幸
本文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使用大数据定量分析方法探讨社会阶层与城市公园服务水平之间的联系及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的公平性格局。结果表明:第一,研究区内社会阶层呈现“中心—高阶层,外围—低阶层”的分布特征;城市公园在数量、面积、质量及可达性几个维度上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第二,研究区内公园服务水平存在不公正现象,社会阶层高的群体更容易获取到城市公园资源。研究结论及分析将为优化公园绿地空间结构、保障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空间正义 社会阶层 城市公园 空间公平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欣然 岳邦佳 林爱文 陈飞燕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403个住宅小区均价为样本,基于"轨道-公交-慢行"交通路网和住宅价格特征数据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库,针对公共服务设施不同的使用人群,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并构建特征价格模型来定量分析可达性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商业、公园、医疗设施的区位特征已被购房者所识别,其中,具有良好可达性的学校、商场、公园对房价起拉动作用,三甲医院对房价有负向影响。对房价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学校、商场、公园和医院,而养老设施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军波 余斌 江海燕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命令成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由空间均衡趋向社会分异。以广州市为例,基于3954份有效问卷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数据,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中心城区116个街镇单元可以划分为6个类型,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受旧城区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及历史沉积效应影响,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可达性之间呈非完全一致性,体现出类似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城市生态法则"的作用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丹 张西林
通过问卷调查,将城市社会适应性作为前因变量,采用假设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城市新市民的社会适应性对休闲限制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社会适应对个人限制、结构限制和人际限制3类因素均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通过个人限制的中介作用对人际限制和结构限制产生间接影响;社会适应对休闲限制因素的总体影响大小依次为结构限制、人际限制和个人限制。根据研究结果,认为提高新市民自身的城市社会适应性可以削弱各类休闲限制因素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新市民改善其休闲参与水平。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欣然 岳邦佳 林爱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时期,养老服务设施仍供不应求,养老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对社会公平公正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步行、私家车和公交3种方式,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Two 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2SFCA)相比最小邻近距离法修正研究了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区位熵法分析了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的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1)3种方式下研究区内街道的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差异较大,呈现出老年群体内部两极分化的特征.2)相比于公交和私家车方式,步行方式下养老服务设施资源配置的总体公平性较差,呈现出养老服务设施和人口分布空间失配的特征;私家车出行方式下养老服务设施资源较能满足街道老年人口需求,呈现出更为公平的空间分布格局.3)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较差的是中心城区老年人口集聚的街道以及城郊西部和东南部的部分街道,需要在这些区域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的基础上规划布局更多的养老服务设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子琳 李志刚 程晗蓓
城市公园绿地(UPGS)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UPGS可达性可促进城市宜居、提高居民福祉。进入新时代,在建设“生态文明”和“人民城市”的背景下,关注中国大城市UPGS可达性的公平性问题意义重大。论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从供给、需求2个方面综合测度可达性,从局部、整体角度评估了UPGS可达性的空间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了可达性与居民社会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以此探讨社会公平性。研究发现:(1)区域型、全市型和综合型UPGS可达性空间分布优于社区型UPGS可达性空间分布;(2) UPGS的总体可达性在中心城区呈现“核心—边缘”逐渐递减的空间形态,UPGS数量多、密度大的区域的社区具有更高的可达性水平;(3) UPGS可达性与居民社会经济条件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房价较高的社区,居民的UPGS可达性也较高,UPGS可达性反映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明显。建议未来应重视更加精细化的UPGS布局优化和调控,不同区域和社会群体需求采取选择性策略,落实精准施策。论文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应用大数据和新技术优化指标数据源,采用UPGS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游憩设施和安全条件等指标精细化测度公园品质,并考虑了多种交通模式、实时路况以及不同年龄群体的选择偏好等因素,综合测度可达性,创新了研究方法;从城市经济结构视角出发,从房价入手探讨UPGS的公平性问题,拓展了已有分析框架,为中国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布局和空间资源配置提供了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翔 肖炳科 孙强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城市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养老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机构养老设施作为社会养老的补充力量,应充分发挥其灵活性,有序协调城市养老资源。本文以徐州市主城区为例,充分研究分析当下机构养老设施现状,运用差异化分析进行养老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微观和政策引导方面提出了规划应对,推动城市机构养老设施的有序建设。
关键词:
机构养老设施 空间布局 差异化配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翔 肖炳科 孙强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城市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养老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机构养老设施作为社会养老的补充力量,应充分发挥其灵活性,有序协调城市养老资源。本文以徐州市主城区为例,充分研究分析当下机构养老设施现状,运用差异化分析进行养老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微观和政策引导方面提出了规划应对,推动城市机构养老设施的有序建设。
关键词:
机构养老设施 空间布局 差异化配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桑丽杰 舒永钢 祝炜平 苏飞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最小距离法和基于路网的行进成本分析法,对不同尺度的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空间可达性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平均可达时间为3.8 min,92.11%的居民可在10 min内到达一处休闲绿地;可达性最差(可达时间30~50 min)的居民区分布在主城区的边缘地带。②风景区类休闲绿地的可达时间为20.33 min,可达性最好的是西湖风景区绿地和西溪湿地风景区绿地。③各乡镇街道到风景区绿地的可达性呈现出以西湖为中心的不严格的圈层结构,距离西湖风景区越远,可达性越差。最后探讨了杭州城市休闲绿地可达性的差异,以期为城市休闲绿地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空间格局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城市休闲绿地 可达性 GIS 杭州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喆
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步法",以交通可达性分析为基础,将公共服务现状分析、可达性判别、规划策略进行系统性整合,并对北京市急救设施案例进行了研究。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对不同时间阈值参数下急救设施的可达性进行了模拟,识别急救设施的服务盲区,分析该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改善该区域急救设施可达性的空间规划。根据分析结果,建议从设施供给空间布局、跨区县政策措施、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系统性地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松涛 郑思齐 冯杰
本文基于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用最短距离指标定量分析了商品住房对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绿地公园等6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以下简称"可达性"),并通过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可达性对商品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最短距离"可达性比较,商品住房对绿地公园、医院和健身场所可达性最好,而对大型商场、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的可达性较差;2)按照商品住房的区位和价格比较,城市四环以内和高价商品住房组别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明显优于其它组别;3)特征价格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重点高中、球类场馆、文化设施和绿地公园这4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越好,则商品住房价格越高,即目前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本化入商品住房价格。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可达性 特征价格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正娜 陈雯 张桂香 张蕾
空间可达性度量既可用于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也可用于比较规划方案的优劣。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度量需要针对不同设施特有的空间布局目标,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可达性评价因子,并采用合适的度量方法展开,对此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一方面在对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时效性、接受性、数量、等级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如何针对不同设施进行空间布局目标设定和可达性评价因子选取;另一方面将主要的度量方法分为比例法、最近距离法、基于机会累积的方法、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应用领域及优缺点予以分析比较,同时以潜能模型、两步移动搜寻法为例探讨相关方法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度量中的应用;最后在对上述研究总结评述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多等级设施空间可达性、从需求者的活动规律考虑空间可达性、针对各类设施的综合空间可达性以及相关度量方法与GIS的集成等主题值得投入更多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