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7)
- 2023(16651)
- 2022(14445)
- 2021(13612)
- 2020(11360)
- 2019(26240)
- 2018(25997)
- 2017(50098)
- 2016(27318)
- 2015(30506)
- 2014(30538)
- 2013(29686)
- 2012(27286)
- 2011(24246)
- 2010(23829)
- 2009(21378)
- 2008(20430)
- 2007(17575)
- 2006(14918)
- 2005(12573)
- 学科
- 济(102763)
- 经济(102637)
- 管理(76242)
- 业(70899)
- 企(58833)
- 企业(58833)
- 方法(49116)
- 数学(42731)
- 数学方法(42124)
- 农(28754)
- 财(26434)
- 中国(26293)
- 学(24555)
- 业经(22957)
- 地方(22664)
- 制(19376)
- 农业(19133)
- 理论(18400)
- 贸(17064)
- 贸易(17055)
- 务(16982)
- 财务(16899)
- 财务管理(16866)
- 和(16744)
- 技术(16522)
- 易(16489)
- 环境(16054)
- 企业财务(15946)
- 银(15033)
- 银行(14974)
- 机构
- 大学(372526)
- 学院(371064)
- 管理(146939)
- 济(140169)
- 经济(136992)
- 理学(128383)
- 理学院(126871)
- 管理学(124343)
- 管理学院(123663)
- 研究(122091)
- 中国(88964)
- 科学(79283)
- 京(79101)
- 财(63988)
- 农(63790)
- 所(60388)
- 业大(59204)
- 中心(56722)
- 研究所(55719)
- 江(53674)
- 财经(52086)
- 范(50517)
- 农业(50131)
- 师范(49928)
- 北京(48892)
- 经(47576)
- 院(45402)
- 州(43726)
- 经济学(41645)
- 技术(40737)
- 基金
- 项目(267490)
- 科学(210072)
- 基金(193817)
- 研究(192316)
- 家(170119)
- 国家(168731)
- 科学基金(145180)
- 社会(119627)
- 社会科(113192)
- 社会科学(113165)
- 省(105057)
- 基金项目(103946)
- 自然(96999)
- 自然科(94781)
- 自然科学(94753)
- 自然科学基金(93014)
- 教育(89270)
- 划(88977)
- 资助(79195)
- 编号(78466)
- 成果(62485)
- 重点(59720)
- 部(58322)
- 发(56194)
- 创(55505)
- 课题(53912)
- 创新(51798)
- 科研(51681)
- 大学(49738)
- 教育部(49734)
- 期刊
- 济(147183)
- 经济(147183)
- 研究(102881)
- 中国(69335)
- 学报(63690)
- 科学(56970)
- 农(56927)
- 管理(51943)
- 财(48974)
- 大学(47950)
- 学学(45097)
- 教育(43059)
- 农业(39301)
- 技术(32949)
- 融(27925)
- 金融(27925)
- 业经(25387)
- 财经(24268)
- 经济研究(23073)
- 图书(20858)
- 经(20742)
- 业(20092)
- 问题(19647)
- 版(18618)
- 科技(18485)
- 资源(17407)
- 理论(17021)
- 业大(16652)
- 技术经济(16493)
- 现代(15766)
共检索到525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金梦 程杨 陶卓霖
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研究县域医疗共同体的空间组织并分析其服务效率对合理配置基层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西藏林芝市为例,考虑自然环境和道路特征,采用累计成本距离算法测算就医可达性,以此为依据将林芝市划分为7个医共体,并对其服务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一级医院可达性远高于二、三级医院,1 h圈覆盖村居点达81%。(2)7个医共体的规模差异较大,波密县医共体内的一级医院最多,有12家,米林县医共体仅有5家一级医院。(3)三级医院对各医共体的服务效率差异较大,察隅县和墨脱县的三级医疗服务稀缺;工布江达县一级医院的加权平均可达性较低,说明人均执业(助理)医师相对不足。(4)察隅县与墨脱县的综合加权可达性较低,总体医疗服务较为薄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岩辉 杨晴青 李继园
医疗机构可达性是衡量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均衡的可达性水平是实现空间公正的基础。利用医疗机构、居住点POI数据以及腾讯点位数据,采用基于空间格网的最近设施点法分析,探索了西安市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及空间公正格局。结果表明:西安市医疗可达性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其中,三级医院的15 min圈层分布于主城区;一、二级医院的可达性格局相似,30 min圈层覆盖率超过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5 min圈层覆盖率达到71.02%,仅有2.04%的居住点未被覆盖。医疗资源空间公正形成了4类区域:综合医疗空间公正区范围覆盖90.88%的居住点,48.13%的城市空间;高等医疗资源空间非公正区主要位于城郊地带;基本医疗资源空间非公正区范围狭窄,仅于行政区交界处分布;整体医疗资源空间非公正区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南部和东部的秦岭山区。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可达性 空间公正 西安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健斌 张英 张志伟 侯磊 曾维莲
为探讨西藏高原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基于2010、2015及2020年共3期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获得30 m网格土地利用变化空间信息,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林芝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林芝市草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等4类用地稍有减少,而耕地呈现波动增加的态势,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至了原来的2.66倍。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尼洋河、帕隆藏布河谷平地。建设用地动态度一直处于最高水平,呈现出逐年扩张的态势;耕地的变化动态度次之,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全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012%/a;县(区)域尺度上,巴宜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乡(镇)域尺度上,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其次是巴宜区更张门巴民族乡和巴宜区林芝镇。人口密度变化、粮食产量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城镇化率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和海拔等7个因子显著影响林芝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发生的变化是多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同时作用的结果,各个因子相互作用后解释力全部得到增强,其中,社会经济因素对林芝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影响高于自然因素。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林芝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旭彬 王玲杰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此高原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推动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深入研究高原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以西藏林芝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高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目标适应性。
关键词:
高原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西藏林芝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敏慧 石惠春 赵鹏霞 宋媛
基于西北五省A级旅游景点和各等级路网交通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ESDA空间关联性分析法,对西北五省不同类型A级旅游景点的整体及县域可达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究了其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五省旅游景点的整体空间可达性较优,可达性在30min内的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76.52%,主要分布在路网交通和城镇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五省县域单元的整体可达性较好,可达性在30min以内的县域数量占整体县域总数的95%以上。不同类型景点的县域单元可达性集聚程度均十分显著,热点分区在空间上均呈现出自东向西依次过渡的分布格局;陕西省的景点可达性最好,属于可达性高集聚区,新疆和青海景点可达性较差,属于可达性低集聚区。
关键词:
旅游景点 空间可达性 路网交通 西北五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升朝 黄花
基于西安市旅游景点、客运枢纽站、居民小区数据及公路网、公交线网、轨道交通线网数据,运用GIS网络分析法和ESDA空间关联性分析法,从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两个角度,探讨散客化背景下轨道交通在旅游景点公共交通可达性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显著压缩了城市的地理时空,景点可达性优化效果显著的区域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主城区为中心沿地铁线路方向轴向延伸的特点;机场及北客站的景点可达性受地铁影响最大,西安南站景点可达性最低且优化最少;地铁促使城六区所有街道升级为景点可达热点区域,对较偏远地区蓝田县和临潼区的优化效果有限,对于极偏远地区周至县难起到优化作用。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空间可达性 GIS 旅游景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淇蔚 李咏华 范雪怡
文章将老龄人口的社会视角同绿地布局的空间视角相融合,以强化绿地规划的"适老性"。选取杭州市区为例,基于人口统计、城市规划等数据资料,应用GIS分析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绿地空间可达性特征。结果表明:1人口规模呈现"集中—分散",人口密度呈现"核心—外围递减",圈层分布呈现"内环—中环—外环"格局;2绿地要素基本覆盖城市核心区域,空间盲点主要集中在行政边界附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老龄视角下绿地空间可达性的四种模式以及绿地空间布局改善提升的规划建议,旨在为老龄议题下的绿地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老龄化 空间可达性 绿地规划 杭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景军 肖文发 郭泉水 郑维列 罗大庆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and regeneration of young Linzhi spruce stand at Linzhi region in Tibet. It showed that the diversity index of the young Linzhi spruce stand community was high. The Simpson diversity index is 0.871, while the Shannon Wiener diversity index is 3.976...
关键词:
林芝云杉幼林 物种多样性指数 更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群 马林兵 陈凯 曹小曙
空间句法在地铁可达性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传统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可达性研究只考虑换乘的次数,而忽略各线路站点分布的影响,不能精细地反映各个站点之间的可达性差异。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地铁可达性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改进的凸状分割方法,以每个地铁站点以及各个站点之间的线路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选择GIS中的网络分析方法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对广佛地铁可达性进行实证验算,揭示了不同时期地铁站点可达性分布和演变情况,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展现了该方法在地铁网络可达性分布的空间形态特征、演变过程及预测中的有效性,可为交通规划、地铁周边商业布局及沿线房地产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苗毅 卢文清 戴特奇 宋金平
青藏高原的特殊性长期约束着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功能,科学评价其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林芝市为例,考虑自然特征、多种交通方式及交通稳定性,构建综合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探讨。研究发现:(1)综合交通优势度以巴宜区、米林县、工布江达县得分较高,其中中心乡镇尤其明显,分别在内部交通功能、对外交通功能、区位优势度方面具有优势,察隅县、墨脱县综合交通优势度及各分项得分均较低,G318、林拉公路、米林机场等重点交通设施影响突出;(2)林芝市综合交通优势度的县域差距及空间极化效应趋于增强,但中心—外围结构的空间完整性被地形等因素隔离破坏,边境地区成为林芝市综合交通优势度最为薄弱的环节;(3)综合交通优势度与人口分布具有一定匹配性,多数乡镇二者之间呈协调水平,但以初、中级协调为主,边境和自然条件约束明显的地区尚需考虑优化。根据林芝市特点,改进后的综合交通优势度评价更好地揭示了区域交通薄弱地区,对青藏高原或其他类似特殊地域单元的交通设施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邝文静 章振羽 姬红丽 向运佳 张敏 彭云良
为了解西藏麦类条锈病菌种群结构,测定了来自西藏林芝及邻近地区的70个菌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在检测出的23种小种类型中,林芝地区病菌分属水源致病类群及CY28以前的致病类型,水-2和水-5为林芝优势小种,但在2009年CY28以前类型的现频率高达32.35%。筛选出E2M2、E3M3、E4M6、E7M6等4对Eco R I/Mse I引物组合,对各条锈病菌株基因组DNA进行AFLP分析,共扩增出141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9条,多态率为27.65%。经AFLP分析,70个参试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5~1.00。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48时,所有菌株可分为4组。其中来自林芝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超 孙涛 臧建成 唐晓琴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青稞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分析不同月份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群结构。[方法]采用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结合人工捕捉法和网捕法,对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冬青稞田间节肢动物取样鉴定、数量统计、计算类群比例及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结合性指数、PCA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捕获节肢动物1973头,隶属于2纲12目76科。其中鞘翅目Coleoptera瓢甲科Coccinellidae和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为优势类群,分别占节肢动物总数的16.73%、40.40%。鞘翅目象甲科Curculionidae、双翅目Diptera食蚜蝇科Syrphidae、摇蚊科Chironomidae、毫蚊科Trichoceridae、毛蚊科Bibionidae、果蝇科Drosophilidae、寄蝇科Tachinidae、半翅目猎蝽科Reduviidae、花蝽科Anthocoridae、长蝽科Lygaeidae、姬缘蝽科Rhoplidae、蜘蛛目Araneida逍遥蛛科Philodromidae为常见种群,分别占总数的1.98%、1.27%、1.06%、1.37%、3.35%、3.75%、3.65%、1.77%、1.27%、1.42%、1.57%,2.94%。稀有类群有62科,占节肢动物总数17.47%。4月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最高,5月节肢动物数量最多,6月丰富度指数最高。不同月份节肢动物类群相似性不同。[结论]蚜科和瓢甲科是优势种群,西藏林芝青稞田间节肢动物由优势种群、常见种群、稀有种群构成。不同月份节肢动物数量有差异。5月个体数量达到最大。
关键词:
西藏林芝 青稞 节肢动物 多样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金萍 林丹 周向丽 李放 周艳梅 程叶青 王平
公共医疗设施配置合理与否影响城乡居民健康和福祉,科学客观测算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公平可达性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地区人口规模较小且分散居住,居民就医行为有别于城市居民,2SFCA或3SFCA方法难以客观揭示乡村地区人口分布规律和就医出行特征,导致评估乡村地区医疗设施可达性时效果不佳。论文根据海口市乡村居民就医出行规律选择距离衰减函数,格网化研究区形成人口需求点,考虑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对居民就医的吸引,改进了3SFCA算法,建立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可达性与空间公平性评估方法体系,并以海口市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改进3SFCA法建立的可达性评价模型可以获得更精准客观的评价结果;(2)海口市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可达性整体较差且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分布在东部的三江、云龙及甲子镇,低值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部;(3)海口市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配置的公平性不佳,少量的高和较高公平等级区域均位于中低人口密度区,而低和极低公平等级区域覆盖了广大的高人口密度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亟需改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华 徐勇 王丽佳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区,进行建设用地和耕地适宜性评价对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严格人类活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现行建设用地和耕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在高海拔地区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分别构建了适用于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区的建设用地和耕地适宜性评价模型,提出了空气密度、坡地适建、气温和土壤抗蚀四个控制参数测算方法;以100 m间隔高程分级和1°间隔坡度分级为基准情景,选择林芝市为典型案例开展实证应用研究,并对两种增大高程和坡度间隔分级情景进行论证。结果表明:(1)林芝市建设用地和耕地适宜性均以不适宜为主体,不适宜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分别为87.48%和87.42%,欠适宜区比例分别为5.58%和4.58%,适宜、较适宜和一般适宜区的面积之和占比分别仅为6.94%、7.60%;(2)基准情景下建设用地和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现状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适配效果较好,适配精度分别达到93.59%和90.89%,米林县、巴宜区和波密县的适配精度达到95%以上;(3)情景1和情景2下建设用地适宜性的适配精度与基准情景的误差分别为-0.48%和-2.31%,耕地适宜性的适配精度与基准情景的误差分别为+0.63%和+0.65%,误差处于可接受范围;(4)500 m高程间隔和3°、5°、8°、12°、15°、20°、25°的坡度间隔适用于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区建设用地和耕地适宜性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邓丽 邵景安 郭跃 徐新良
针对贫困山区医疗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服务能力差等问题,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基于自然村尺度,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从供需角度分析研究区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特征。设置不同的时间阻抗进行敏感性分析,探究可达性变化规律。通过对石柱县医疗资源空间布局的均衡性评价,为山区未来医疗布局的合理规划与医疗标准的配备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石柱县整体医疗服务可达性差,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2县域医疗资源布局不均衡,空间差异明显。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方斗山中低山区和黄水镇,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南部中山区,两极分异明显。3医院的规模、级别,道路的等级、疏密对可达性有一定的影响:靠近县城的乡镇、路网密集的地方可达性一般较好。4随着出行阻抗的增大,医疗服务的可达性随之变好,边缘乡镇的可达性随之变差,可达性值变化幅度减缓,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分异变小;医疗资源配备充足的乡镇,随着时间阻抗增加,对周边乡镇可达性的影响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