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7)
- 2023(14298)
- 2022(12578)
- 2021(11814)
- 2020(9800)
- 2019(23016)
- 2018(22604)
- 2017(43978)
- 2016(23677)
- 2015(26723)
- 2014(26718)
- 2013(26090)
- 2012(23560)
- 2011(21127)
- 2010(20788)
- 2009(18889)
- 2008(18104)
- 2007(15432)
- 2006(13287)
- 2005(11253)
- 学科
- 济(94107)
- 经济(93968)
- 管理(68730)
- 业(63857)
- 企(53738)
- 企业(53738)
- 方法(46732)
- 数学(40868)
- 数学方法(40252)
- 中国(26205)
- 农(23891)
- 财(23462)
- 学(20507)
- 业经(20160)
- 地方(19145)
- 制(16815)
- 理论(15972)
- 贸(15951)
- 贸易(15941)
- 农业(15915)
- 易(15465)
- 环境(14991)
- 务(14941)
- 和(14877)
- 财务(14864)
- 财务管理(14830)
- 技术(14477)
- 企业财务(14059)
- 划(13276)
- 银(12533)
- 机构
- 大学(333446)
- 学院(330307)
- 管理(135264)
- 济(129467)
- 经济(126564)
- 理学(118661)
- 理学院(117352)
- 管理学(115103)
- 管理学院(114501)
- 研究(106232)
- 中国(77011)
- 京(70189)
- 科学(66856)
- 财(57941)
- 所(51583)
- 业大(50132)
- 农(50070)
- 中心(48584)
- 财经(47617)
- 研究所(47364)
- 江(45597)
- 范(43733)
- 北京(43689)
- 经(43485)
- 师范(43341)
- 院(39415)
- 农业(39216)
- 经济学(39105)
- 州(37413)
- 财经大学(35804)
- 基金
- 项目(237468)
- 科学(187509)
- 基金(173810)
- 研究(171783)
- 家(151248)
- 国家(150050)
- 科学基金(130325)
- 社会(108875)
- 社会科(103130)
- 社会科学(103104)
- 基金项目(92979)
- 省(91559)
- 自然(86117)
- 自然科(84136)
- 自然科学(84118)
- 自然科学基金(82553)
- 教育(78998)
- 划(77645)
- 资助(71308)
- 编号(69635)
- 成果(54872)
- 重点(52510)
- 部(52169)
- 发(49280)
- 创(49036)
- 课题(47057)
- 创新(45762)
- 科研(45559)
- 教育部(45013)
- 国家社会(44756)
- 期刊
- 济(133467)
- 经济(133467)
- 研究(94070)
- 中国(56969)
- 学报(51537)
- 科学(48656)
- 管理(47878)
- 农(44183)
- 财(43207)
- 大学(39727)
- 学学(37489)
- 教育(34286)
- 农业(30786)
- 技术(29290)
- 融(23002)
- 金融(23002)
- 财经(22466)
- 业经(21994)
- 经济研究(20673)
- 经(19118)
- 问题(19100)
- 图书(16722)
- 科技(15936)
- 技术经济(15790)
- 理论(15646)
- 业(15307)
- 统计(15278)
- 资源(15214)
- 版(15155)
- 现代(14693)
共检索到460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海玲 杜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来人口的不断增长,可以预计未来天津市人口规模也会不断扩张,因此,科学预测未来天津市人口增长规模,合理确定适度人口数量,使得经济、资源以及城市建设等控制在最优人口承载力范围之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用系统工程中的可能-满意度方法,通过构建天津市人口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可能度和满意度函数,对天津市当前和未来人口承载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在尚可接受的情况下,所有因素中水资源对人口承载力的约束最强,而经济对人口承载力的约束最弱。
关键词:
可能-满意度 人口承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子珩 濮励杰 康国定 雷敏
可能-满意度方法是从系统目标实现的可能度与满意度角度出发,分别建立可能度函数与满意度函数,并且利用一定的并合技术形成综合的可能-满意度的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由于承载力具有相对意义,取决于自然资源的支撑能力和人们追求的生活标准,因此,可能-满意度法可用于承载力研究。文章选取乌海市作为研究区域,选用可能-满意度法,通过构建乌海市人口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可能度和满意度函数,对乌海市未来人口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认为:不同人口规模将面临的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问题是不同的。当总人口小于49×104人时,大气质量问题相对严重;当总人口大于49×104人时,水资源供需矛盾上升为主要问题。当总人口继续超过63×...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凤娟 宁云才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政策的推动及实施导致城市人口增多,而一定经济土地资源环境下的城市是不可能承载太多人口的,所以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比较重要。本文选定苏中地区南通、扬州及泰州市区的经济、资源、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及人口健康素质等指标,首先利用可能—满意度方法测算选定指标下苏中所属各个地级市市区常住人口的承载力,然后根据数据及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人口承载力风险管理战略建议。如苏中市区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经济建设;南通市区道路建设及卫生机构床位数需要优化;扬州市区转移人口到所属小城镇;泰州市区因人均城建面积超过国家规定,需要提升城市建设面积的使用效率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丹 陈爽
城市承载力分区以城市系统为分区对象,从资源环境与经济人口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学和地理学理论,在分析城市承载力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将区域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承载区。城市承载力分区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城市在由无序蔓延向有序发展转变时期的特殊需要。本文对城市承载力分区的理论、方法、指标体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基于城市承载力"状态-压力-响应"概念模型提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区域分为高、中、低3个承载区,进一步按承载力制约因素将低承载区分为可调控区及不可调控区。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承载力分区方法应用于常州,通过实例研究对承载力分区方法进行补充,并将研究结果作为常州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空间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洁 苏杨 魏方欣
当前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如何进行城市人口的宏观调控,已成为超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入手,认为人口承载力的传统研究与现实情况屡屡相悖的原因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误判,提出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是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作为经济因素的成本要素间接影响着区域人口承载力。由此利用生产函数构建了区域人口承载力模型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超大城市人口调控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强城市群建设,疏散中心城区的功能,促使产业集聚与人口聚集协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人口承载力 超大城市 人口规模调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利华 陈钢 徐晓新 刘会武
对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传统上以粮食为基础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并不适合单一城市(城区)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本文构建以资源和环境子系统的承载力为中心的城市承载力模型,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基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城市承载力进行了案例研究,测算了海淀区未来的城市人口承载力,为海淀区通过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来提升城市人口承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城市(城区)进行人口承载力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案例。
关键词:
人口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案例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凤金 许鹏 程慧
本文在分析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要素对全国14个大城市进行综合承载力评价,并以广州为例判断大城市人口承载现状,进而提出了增强大城市承载力的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
大城市 适度人口规模 承载力短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卫东
本文通过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理论阐释,提出土地上产生的任何一种物质对于人类需要的短缺或过量,而又无法替代或消除,都可以形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障碍,成为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的根据。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可以通过资源、环境和生产三大途径进行,其中生产途径最重要,土地生产力的准确计算是关键。
关键词:
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生产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平星 孙伟
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经济发展转型背景下,开展人口规模预测研究对协调人口、资源、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以无锡市区为例,核算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与不同时间阶段经济合理人口规模,分析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与经济合理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解析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锡市区人口仍将稳步增加,外来人口仍将是常住人口增量的主体,但增速趋缓;2015、2020年经济合理人口分别约为404万和434万人,逐渐超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确定的402万人的合理人口规模;经济增长引起的就业人口的需求增长是导致人口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未来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生产率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手段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师翠英 荆克迪 李恒宇 盛仲麟
人口承载力分析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社会问题,承载力的确定涉及经济、资源、能源等因素。基于P-S方法的人口承载力分析是从目标实现的可能度和满意度这两个角度出发,建立可能-满意度函数,进而测算人口最优规模的过程。文章先对P-S方法进行介绍,再以天津市为例,应用P-S方法测算天津市人口的最优规模,并结合天津市人口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规划发展建议,以期对其他城市的人口规划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可能-满意度方法 人口承载力 天津人口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晓晔 黄贤金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长江经济带实施大保护战略的科学依据。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以碳排放峰值作为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切入点,构建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预测模型和碳排放峰值预测模型,根据现状、预测年以及碳峰值年份碳排放控制目标测算长江经济带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研究结果反映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由传统的以煤碳为主的结构不断向多元消费和利用结构转型,经济发展对传统能源结构的依赖程度在不断降低。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碳排放峰值 人口承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德成
森林承载力研究是协调人口、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探讨森林承载力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沿海防护林森林资源为对象,以人均消耗木材、薪柴、水果、干果等四项实物指标作为经济指标,以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多少作为环境指标,用现有的资料,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山东沿海地区的森林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预测山东沿海防护林不同时期、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下的森林承载力,并探讨提高山东沿海地区森林资源人口承载力和森林环境人口承载力的对策。
关键词:
森林承载力 人口 环境 资源 沿海防护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焕 黄贤金 金雨泽 张鑫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通过设计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虽然总体上比较丰富,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水资源的消耗量非常巨大。在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等级等方面,总体上都显示东部低,西部高。与人口的变化相比,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需要降低东部地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压力,应该适当促进人口向西部地区转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海霞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山西省人增地减的矛盾日趋突出。该文分析了山西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利用相关统计模型计算了山西省土地资源绝对承载力与相对承载容量,明确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经济人口容量必将高于自然人口容量。因此,山西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数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资源的人口的承载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玉江,吴玉麟,李新运,张晓青,王忠山
本文在定性、定量分析各种食物生产现状、预测未来产出总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活标准人均所需食物消费量,模拟测算出不同方案下黄河三角洲人口承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