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2)
2023(16070)
2022(13946)
2021(13166)
2020(10880)
2019(25178)
2018(24996)
2017(48205)
2016(25914)
2015(29110)
2014(28899)
2013(28494)
2012(25990)
2011(23237)
2010(22884)
2009(20799)
2008(19719)
2007(17165)
2006(15101)
2005(12522)
作者
(72307)
(60696)
(59844)
(57069)
(38252)
(29240)
(27235)
(23899)
(22966)
(21196)
(20650)
(20203)
(18798)
(18745)
(18474)
(18219)
(18072)
(17709)
(17389)
(16967)
(14949)
(14550)
(14520)
(14021)
(13587)
(13417)
(13333)
(13081)
(12074)
(12055)
学科
(106537)
经济(106422)
(75837)
管理(68726)
(53176)
(52499)
企业(52499)
方法(46965)
数学(41561)
数学方法(40999)
农业(35753)
业经(27250)
中国(26149)
地方(25539)
(24561)
(20681)
(18136)
(17669)
贸易(17661)
(17127)
环境(16817)
技术(16178)
(15825)
理论(15619)
(14927)
(14760)
财务(14691)
财务管理(14660)
(13867)
企业财务(13810)
机构
学院(358963)
大学(354672)
管理(144956)
(141444)
经济(138322)
理学(127141)
理学院(125777)
管理学(123476)
管理学院(122854)
研究(115743)
中国(86180)
(73718)
(73689)
科学(73408)
(60516)
业大(59761)
(56508)
农业(56383)
中心(55315)
研究所(51864)
(51686)
财经(49279)
(48417)
师范(48024)
北京(45275)
(45155)
(42359)
(41674)
经济学(41182)
经济管理(39860)
基金
项目(256611)
科学(202012)
研究(189530)
基金(185551)
(160799)
国家(159388)
科学基金(137855)
社会(119219)
社会科(112531)
社会科学(112496)
(102272)
基金项目(100008)
自然(89473)
自然科(87333)
自然科学(87312)
教育(86163)
自然科学基金(85703)
(84137)
编号(79382)
资助(74617)
成果(62146)
重点(56664)
(56216)
(55580)
(53121)
课题(52952)
创新(49508)
科研(48782)
国家社会(48524)
教育部(47995)
期刊
(154704)
经济(154704)
研究(98407)
(74868)
中国(66167)
学报(57147)
科学(53205)
农业(51382)
管理(47510)
大学(44498)
(44234)
学学(42168)
教育(37826)
业经(31986)
技术(31783)
(29179)
金融(29179)
(23888)
财经(22158)
问题(21984)
经济研究(21590)
(19320)
(18833)
资源(18598)
图书(18148)
科技(17743)
技术经济(16897)
理论(16512)
业大(16192)
现代(15982)
共检索到507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翟彬  梁流涛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作者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地区农户生计状况的调查,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非农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生计水平对农户的扶贫需求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天水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偏低且比例不均,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相对不足,生计策略存在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农户非农生计策略对抗贫困的显著因素;农户反贫困需求受生计资本拥有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存在很强的空间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文中提出了加快农户可持续脱贫能力培养,扶贫投入应瞄准农户需求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敏  
本文从收入流动视角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个体动态收入特征,运用收入流动矩阵法测量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长期贫困程度小于年度贫困,收入流动减缓了长期贫困程度,但贫困户即使脱离贫困,但脆弱性较强,返贫概率较大,其未来几年的平均收入仍较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风险更大,收入缺乏稳定性,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收入向上流动的概率较高,有利于贫困人口相对收入位置上升,有利于贫困户脱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玮  
城乡差距过大、东西部发展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正是集"三农"和"欠发达"两大问题于一体的矛盾集中地,经济、社会问题更加集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欠发达地区(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存在的困境,提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基于其自身社会、经济和生态特征,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同时把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实现西北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建民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经济增长成为减贫的主要推动力。但是,随着贫困形式的变化,消除贫困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像甘肃这样西部欠发达省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贫困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甚至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其中,部分地区贫困程度还相当严重,贫困原因错综复杂,是集"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传统"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深度贫困。因此,采取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能力;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坚持产业富民取向,推动全民创业行动;把贫困地区妇女的扶贫作为重点;积极采用和推广新型的扶贫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世平  
以甘肃省"两州两市"为例说明中国最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自身发展、农村面貌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和社会事业发展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影响。甘肃省"两州两市"实现农民增收,要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旅游业和家庭服务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宏霞  王生林  景吉吉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会宁县为例,解决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低等问题,需要采取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减轻农民负担等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新才  李忆春  
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资料,就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对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结构、非农化进程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于农户经济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人均纯收入的促进尤其明显;不过,丈夫的文化程度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基于甘肃省贫困村调查数据,在综合考虑自选择、内生性与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运用TE与IVQTE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对互联网在贫困地区充分发挥作用的门槛进行了识别和测度,以得到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增收和减贫的路径。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纠正内生性偏误后农户使用互联网的边际收益高达1.25;(2)互联网使用对收入低分位点农户的影响大于收入高分位点,即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贫困户的收入促进作用更大,是贫困户增收的有效途径;(3)互联网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门槛,当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费用提高到一定值后,其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然而,仍有21.8%的贫困户与3.3%的非贫困户未能达到最低门槛值,且贫困户在门槛值附近的分布水平劣于非贫困户,因此互联网对部分贫困群体的收入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伯仁  冒晓慧  马书采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改革发展,努力摆脱相对贫困化窘况,是关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的无比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该文以甘肃中部为例,通过分析,指出长期制约该地区农村发展的瓶颈,进而提出了化解瓶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新,有利于贫因地区加快发展的土地制度等6项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常宝宁  吕国光  
西北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流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现实情况下,要研究西北贫困地区教师的流失,就不能忽略对教师流失意向的研究,只有从源头上对教师的流失加以引导,才能使教师的流动合理化、规范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徐腊梅  
本文利用甘肃省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对15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明瑟方程对甘肃省农村教育收益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OLS回归模型进一步测算农村男女教育收益率,得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收益率普遍偏低的结论。另外,以45岁为年龄界限,分别对15~45岁和46~64岁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进行测算,得出教育收益率差异主要体现在15~45岁的年龄段,男性比女性高0.9个百分点。本文从贫困地区人口的特殊性、社会性别理论、技术差异理论和工资性别歧视理论4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昊源  崔琪琪  
当前,个体性、顽固性贫困已经成为我国农村贫困的主要形式。因此,从微观层面揭示农户贫困的特征和原因对于有效扶贫至关重要。该文采用农村居民家庭的调研数据,基于五种不同的贫困识别标准,运用Logestic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基本状况、家庭资产状况和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四个方面研究了农户的贫困特征,剖析了农户贫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敏  
利用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县1999—2004年面板数据,研究贫困地区农民动态贫困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贫困县农民长期贫困程度小于短期贫困,同时,农民收入不稳定,收入面临风险较大;不同地区导致动态贫困的因素及各因素对动态贫困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土地面积和家庭的基期、户主民族收入对两省区动态贫困影响都显著,土地面积大、基期收入高的家庭更容易远离贫困;丘陵、山区地形、户主汉族、没有扶贫项目都更容易使内蒙古贫困县农户陷入长期贫困;劳动力个数多、家庭负担重等因素更容易使甘肃省贫困县农户陷入长期贫困。因此,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关爱萍  李静宜  
基于甘肃省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08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交互变量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降低成为贫困户的机率;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欠缺时,较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而当家庭社会资本较贫瘠时,通过提升家庭人力资本水平也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治文  徐芳  李昊源  
贫困是人的可行能力在收入或消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获取信息和技术的机会等多个维度被剥削的现象,多维贫困指数反映了贫困人口或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及承受的剥削强度。借鉴Alkire and Foeter开发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并以此方法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甘肃省13个村子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利用对甘肃省部分农户家庭的实地调研数据,从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关系5个维度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1~5个维度的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28.8%、21.7%、16.3%、7.6%和1.1%;甘肃省农户家庭的"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削的情况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