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7)
2023(19043)
2022(16276)
2021(15334)
2020(12957)
2019(29758)
2018(29682)
2017(57294)
2016(31415)
2015(35591)
2014(35540)
2013(34790)
2012(32068)
2011(28921)
2010(29260)
2009(26663)
2008(25701)
2007(22817)
2006(20384)
2005(17617)
作者
(90284)
(75330)
(74568)
(71275)
(47995)
(36193)
(34029)
(29463)
(28774)
(26940)
(25576)
(25359)
(24083)
(23767)
(23277)
(23205)
(22620)
(22376)
(21669)
(21551)
(18786)
(18628)
(18367)
(17504)
(16956)
(16864)
(16745)
(16611)
(15309)
(14971)
学科
(123435)
经济(123296)
(88556)
管理(85869)
(66371)
企业(66371)
方法(55075)
(51416)
数学(48204)
数学方法(47369)
农业(34125)
中国(32551)
(30471)
业经(29927)
地方(26787)
(26446)
(23467)
理论(21864)
(21862)
贸易(21851)
(21218)
技术(19407)
(19316)
环境(18933)
(18437)
(18291)
财务(18205)
财务管理(18162)
(17919)
银行(17858)
机构
学院(438558)
大学(435233)
管理(170861)
(170799)
经济(166784)
理学(148104)
研究(146913)
理学院(146475)
管理学(143450)
管理学院(142690)
中国(110635)
科学(93175)
(92794)
(86843)
(77395)
(74121)
业大(71423)
中心(68619)
研究所(67563)
农业(67187)
(66703)
财经(61304)
(59025)
师范(58419)
北京(57946)
(55957)
(53460)
(53402)
经济学(49745)
技术(48671)
基金
项目(301098)
科学(235497)
研究(219952)
基金(215677)
(188545)
国家(186917)
科学基金(160112)
社会(135444)
社会科(127950)
社会科学(127911)
(120134)
基金项目(113831)
自然(105590)
自然科(103089)
自然科学(103060)
教育(102424)
自然科学基金(101184)
(100066)
编号(91903)
资助(89878)
成果(74229)
重点(67634)
(65833)
(64642)
课题(63628)
(62113)
创新(57898)
科研(57536)
大学(55937)
教育部(55873)
期刊
(190557)
经济(190557)
研究(125836)
中国(89280)
(84292)
学报(72163)
科学(65712)
管理(60958)
(58191)
农业(57462)
大学(55463)
教育(54679)
学学(52238)
技术(41253)
(39583)
金融(39583)
业经(35703)
(28628)
财经(28606)
经济研究(28448)
问题(25536)
(24457)
(22655)
图书(22527)
科技(21128)
技术经济(21006)
资源(20379)
业大(19868)
理论(19669)
统计(19359)
共检索到647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殷瑾  马倩  徐梓皓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其知识和技能水平已成为决定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及利用各种生计资本的能力,对丰富农民生计策略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农民培训模式,并结合四川省培训现状进行讨论,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锦秀  吴春汶  朱玉蓉  
针对当前公共资助农民培训"供需非均衡"问题,本文运用公共产品理论,从政府和农民两个层面剖析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四川省成都市的调研分析,探究培训均衡机制的选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长云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日趋升温,农民培训工作引起了理论界和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有关部委关于农民培训工作的政策文件频繁出台,支持农民培训的政策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可以预见,随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日趋深入人心,随着全社会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培训的政策和实践地位将会继续提高,其积极效应也将不断释放。因此,加强对农民培训需求和培训模式的研究,其重要性也将迅速凸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润平  张莉莉  
本文利用四川省农村入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农民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知和诉求,以及已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对培训机构的评价。结果显示,农民潜在的培训需求很旺盛,但实际参与行为并不积极;农民对国家培训补贴的诉求很高,但是对国家财政补贴培训政策的了解程度却很低;参与过培训的农民对培训机构的评价也不容乐观。研究结果为国家制定、实施培训补贴政策和培训机构改进培训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俊波  何飞  周俊  
本文采用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1980年前后出生的两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农民工农民工群体在"是否参加过培训、参加培训的目的、类型,以及期望的培训内容、形式、时间、费用"等问题上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扩大农民工培训政策的覆盖面、以需求为导向转变农民工培训方式"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家远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四川各地在农民培训过程普遍面临着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财政支持则是引导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要破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问题,就要构建起包括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培训对象瞄准和激励机制、培训对象选择机制在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财政支持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作珍  姜太碧  
通过269户农民饲养生猪资料分析,对现有条件下户养生猪规模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提出四川省生猪生产产业化在不同类型区农户饲养生猪的最佳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永昌  郭晓鸣  丁延武  
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笔者通过对四川省不同类型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实地考察和分析,在文中总结了处于不规范发展阶段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些新态势,并针对当前政策支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凌  罗丹琦  朱文霞  杨渺  王丽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GEP核算从供应者角度核算了生态系统为经济生产和人类福利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包括产品提供、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三个部分,其中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具有相对明确的实现途径,但调节服务价值比重大且难以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显性化,因此发挥调节服务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潜力,建立生态产品供给与生态产业发展需求的联系十分重要。论文通过梳理界定GEP、生态产品概念,开展四川省GEP核算,根据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现状、调节服务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及基于生态红线的可开发利用面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评估指标体系,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为生态农业、林业经济、草地经济、绿色城镇以及湿地经济5类,并对全省21个市(州)进行实现模式的适宜性等级划分,从而为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城镇经济、生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凌  罗丹琦  朱文霞  杨渺  王丽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GEP核算从供应者角度核算了生态系统为经济生产和人类福利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包括产品提供、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三个部分,其中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具有相对明确的实现途径,但调节服务价值比重大且难以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显性化,因此发挥调节服务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潜力,建立生态产品供给与生态产业发展需求的联系十分重要。论文通过梳理界定GEP、生态产品概念,开展四川省GEP核算,根据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现状、调节服务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及基于生态红线的可开发利用面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评估指标体系,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为生态农业、林业经济、草地经济、绿色城镇以及湿地经济5类,并对全省21个市(州)进行实现模式的适宜性等级划分,从而为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城镇经济、生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艳菊  
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希望,培育型新农民是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四川省培育新型农民的事例,从人力资本角度说明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人力资源,然后分析制约四川省培养新型农民的若干因素,最后对如何培养新型农民的作相关的思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驰  杨帆  曾维忠  周连景  
在对四川"川西北"、"川西南"森林碳汇项目建设进行跟踪观察的基础上,提炼出"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农户"的项目建设组织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运行原理、各模块的作用与联结机制以及该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未来森林碳汇项目建设可能优化的组织模式为"企业+科研机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并确立农户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入股提高科研机构的参与主动性、政府进一步优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设计了优化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开妍  杨锦秀  刘昕禹  
以四川省成都市812位参训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并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对培训效果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经过培训,农民在经营管理与生产技术方面得到的提升较大,而在心理素质与文化素质方面得到的提升较小。将培训效果得分作为因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发现,继续从事农业的意愿、培训内容契合度、干部身份、政府对培训的支持情况4个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加大政府对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热情,并制定更符合农民需求的培训内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天慧  王欢  
为探索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空间关系,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四川省财政支农支出、农民收入增加在市州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农民收入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有扩大的趋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效应由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转变为正向的空间溢出,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业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据此提出重视农民增收中空间溢出效应的积极作用,因地而异制定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农业产值总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江华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但是由于思想意识、家庭联产承包模式、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机构等原因,达州市土地流转步伐仍较缓慢、对农民的增收贡献仍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达州土地流转和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后收入增长幅度的调查,分析达州市土地流转的困境和探寻农民增收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