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3)
- 2023(17684)
- 2022(15086)
- 2021(13983)
- 2020(11641)
- 2019(26682)
- 2018(26504)
- 2017(50866)
- 2016(27201)
- 2015(30653)
- 2014(30535)
- 2013(29975)
- 2012(27811)
- 2011(24971)
- 2010(24801)
- 2009(22367)
- 2008(21546)
- 2007(18825)
- 2006(16521)
- 2005(14328)
- 学科
- 济(116574)
- 经济(116463)
- 管理(78277)
- 业(75980)
- 企(61258)
- 企业(61258)
- 方法(49634)
- 数学(42894)
- 数学方法(42340)
- 农(32654)
- 中国(32371)
- 地方(29323)
- 业经(27142)
- 财(25318)
- 学(23132)
- 农业(22322)
- 技术(21898)
- 贸(20006)
- 贸易(19993)
- 易(19309)
- 制(19071)
- 环境(18557)
- 理论(18200)
- 和(17712)
- 银(16782)
- 银行(16738)
- 融(16561)
- 金融(16559)
- 行(16059)
- 产业(15867)
- 机构
- 学院(381611)
- 大学(380766)
- 济(154267)
- 管理(153323)
- 经济(150973)
- 理学(132596)
- 理学院(131137)
- 研究(128945)
- 管理学(128786)
- 管理学院(128097)
- 中国(95463)
- 京(83118)
- 科学(79562)
- 财(67385)
- 所(63457)
- 农(61856)
- 中心(59449)
- 研究所(57857)
- 业大(57589)
- 江(55808)
- 财经(54287)
- 北京(52784)
- 范(51756)
- 师范(51265)
- 经(49578)
- 农业(48050)
- 院(47439)
- 经济学(45820)
- 州(45808)
- 师范大学(41562)
- 基金
- 项目(265592)
- 科学(209572)
- 研究(195705)
- 基金(191536)
- 家(166308)
- 国家(164904)
- 科学基金(142666)
- 社会(123421)
- 社会科(117057)
- 社会科学(117028)
- 省(104232)
- 基金项目(102072)
- 自然(92235)
- 自然科(90104)
- 自然科学(90083)
- 教育(89840)
- 自然科学基金(88440)
- 划(87483)
- 编号(80290)
- 资助(78350)
- 成果(63609)
- 发(59985)
- 重点(59362)
- 部(58162)
- 创(55630)
- 课题(55210)
- 创新(51893)
- 国家社会(50515)
- 科研(50183)
- 教育部(50022)
- 期刊
- 济(170213)
- 经济(170213)
- 研究(111103)
- 中国(75289)
- 学报(57789)
- 管理(56701)
- 农(56307)
- 科学(54889)
- 财(49540)
- 教育(45071)
- 大学(44629)
- 学学(41836)
- 农业(39706)
- 技术(37252)
- 融(31973)
- 金融(31973)
- 业经(30009)
- 经济研究(26727)
- 财经(25467)
- 问题(22499)
- 经(21893)
- 业(20414)
- 图书(20352)
- 技术经济(19774)
- 科技(19570)
- 理论(17981)
- 资源(17560)
- 商业(17532)
- 现代(17487)
- 版(16847)
共检索到560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维达 付瑶
可持续发展关系着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通过熵值法构建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高技术产业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和2010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处于不安全状态,其余年份均处于安全状态。另外,较高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加产业安全度。因此,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础融资平台对于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邵长安 关欣 叶中华
本文分析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实证探究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选取北京市2003—2016年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关数据,建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误差修正模型,采用脉冲响应、方差分析方法,探究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长期以及短期的影响关系。研究得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主导的第三产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是影响第三产业贡献率变动的原因。两个变量虽然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但是变量之间会正向影响对方,且影响效应长期存在。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对于第三产业贡献率的正向影响大于第三产业贡献率对于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服务外包、促进产业融合与集群发展、推动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技术渗透增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蓉 王鉴雪 李强
实证研究了区域融合以及产业融合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升级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流入型和合作型区域融合方式以及高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度融合会增强产业升级韧性。融合发展的作用强度会由于地区产业竞争力以及产业技术含量的不同产生一定差异。门槛回归结果显示:产业融合正向调节作用有限,且具有最优作用区间,区域融合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会随其变动表现出非线性影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资源配置效率、技术效率、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改善是融合发展助推产业升级韧性提升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区域融合 产业融合 高技术产业 韧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茂升 高雪江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当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政府通过拨付专项资金对高科技企业进行扶持是宏观调控的有力举措,但企业是如何使用专项资金的,以及其效果怎样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文章以北京市XX区高技术产业专项资金使用的审计结果为例,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数据分析,从微观层面,真实反映出专项资金在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专项资金使用 核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秀珍 聂巧
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将技术转移投入要素分为技术转移经费、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三部分。以经济产值为产出,利用投入产出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构建具有滞后影响的贡献度模型。重点从滞后性角度考察了2001-2011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中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投入要素促进了北京的经济发展且经济贡献均有滞后性。经费要素经济贡献滞后性小,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的贡献滞后较大,北京市每年GDP增长主要受到技术转移活动中前1年的经费要素投入以及前3年的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投入的推动。最后本文为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活动中各投入要素的效率和效益提出建议,以更好的促进北...
关键词:
技术转移 投入要素 经济发展 贡献滞后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古耀杰
文章构建了修正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运用中国18个高技术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各投入要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并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检验了剔除掉科研人员工作量后,各投入要素对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科研人员的工作量对新产品产值的贡献度最大,R&D经费投入量次之,研发资金投入量和专利申请量的贡献程度较小,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科研人员的劳动,R&D项目的拉动作用有待提升,研发资金和专利的使用效率亟待改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晓明 王雨璇 田泽 丁晨辉
基于绿色发展视域,构建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三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9—2021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并从多角度深入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的演变趋势、空间分布与状态转移概率特征。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区域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呈现由“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降低的阶梯分布特征,区域间差异有所收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表现为相邻类型跳跃,区域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虽有一定转移但整体稳定性较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晓明 王雨璇 田泽 丁晨辉
基于绿色发展视域,构建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三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9—2021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并从多角度深入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的演变趋势、空间分布与状态转移概率特征。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区域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呈现由“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降低的阶梯分布特征,区域间差异有所收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表现为相邻类型跳跃,区域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虽有一定转移但整体稳定性较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李倩 祁源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门限模型,从金融发展与多维度吸收能力视角实证检验FDI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金融发展和吸收能力"门槛效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经济发展3个维度的吸收能力均存在最低门槛,小于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不显著;跨越门槛后,呈正向FDI技术溢出,FDI技术溢出随着吸收能力的提高而增强。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最低门槛值,小于该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不显著;越过该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为正;而金融发展超过某一临界值时,FDI技术溢出效应发挥会由正变得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志烨 李桂君 李玉龙 常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北京市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空气污染、水资源紧缺、交通、住房压力大等问题非常突出。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人口、经济、环境和能源等因素的协调发展。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北京市的城市发展现状,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forces-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理论框架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合理确定指标权重。选取了2001—2014年北京市城市发展指标数据,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多贵 牛文元 陈劭锋
从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的研究方向 ,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进行解析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表达 ;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 ,定义区域可持续发展比较优势能力及其计算方法。分别从数量角度 (总体能力 )和质量角度 (比较优势能力 )对北京市与上海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深入地对比研究和客观公正地评判 ,并得出基本的研究结论 ,以供决策与研究者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永林 陈钰
构建了一个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溢出研究框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组对北京市样本数据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产业的技术效率主要受市场竞争和部门间创新产品贸易等方式的影响,而技术进步主要受高技术产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的影响;从高技术产业与传统行业的具体对应关系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关联程度密切相关。在生产技术、产品供求等方面关联较大的行业受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较为显著,并且偏向技术密集型行业受高技术产业的影响较大。基于本文所得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永林 李立委
在分析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作用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将技术进步导致的规模效应置于技术进步效应中,并把技术进步效应分解为技术进步的纯产出效应和规模效应。构建了修正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基于1998—2008年全国22个地区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北京高技术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北京高技术产业及五大行业的技术进步效应值及其分解值,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星 佟继英
文章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中国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进行测度与比较,摸清了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在全国所处的地位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北京市的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较高,创新资源能够较好地满足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天津市的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相对较低,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地整合;河北省的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最为落后,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要素,高技术产业发展急需优化。
关键词:
生态位 京津冀 高技术 产业 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