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6)
- 2023(14239)
- 2022(12068)
- 2021(10976)
- 2020(9042)
- 2019(20667)
- 2018(20250)
- 2017(38500)
- 2016(20809)
- 2015(23100)
- 2014(22771)
- 2013(22385)
- 2012(21001)
- 2011(19015)
- 2010(19014)
- 2009(17060)
- 2008(16582)
- 2007(14346)
- 2006(12846)
- 2005(11646)
- 学科
- 济(91057)
- 经济(90950)
- 管理(57890)
- 业(53810)
- 企(42768)
- 企业(42768)
- 方法(35578)
- 数学(30925)
- 数学方法(30446)
- 中国(29084)
- 地方(25492)
- 农(24855)
- 业经(20513)
- 财(19970)
- 学(18333)
- 农业(16995)
- 制(15944)
- 环境(14918)
- 贸(14638)
- 贸易(14621)
- 银(14196)
- 银行(14158)
- 易(14049)
- 发(14027)
- 融(13847)
- 金融(13845)
- 行(13671)
- 地方经济(13330)
- 技术(13279)
- 和(13246)
- 机构
- 大学(287861)
- 学院(287822)
- 济(117357)
- 经济(114688)
- 管理(109915)
- 研究(103038)
- 理学(93773)
- 理学院(92621)
- 管理学(90897)
- 管理学院(90371)
- 中国(77993)
- 科学(63778)
- 京(62921)
- 财(53504)
- 所(51202)
- 农(50352)
- 中心(48327)
- 研究所(46335)
- 江(45468)
- 业大(43349)
- 财经(41861)
- 范(40325)
- 师范(39846)
- 北京(39471)
- 农业(39344)
- 院(38542)
- 经(38078)
- 州(36263)
- 经济学(35635)
- 省(32538)
- 基金
- 项目(196956)
- 科学(156416)
- 基金(143496)
- 研究(141332)
- 家(126426)
- 国家(125397)
- 科学基金(108178)
- 社会(90772)
- 社会科(86151)
- 社会科学(86131)
- 省(77545)
- 基金项目(75980)
- 自然(71110)
- 自然科(69504)
- 自然科学(69485)
- 自然科学基金(68200)
- 划(66222)
- 教育(64887)
- 资助(58228)
- 编号(55826)
- 发(47127)
- 重点(44952)
- 成果(44319)
- 部(42809)
- 创(41109)
- 课题(39712)
- 创新(38536)
- 科研(37903)
- 国家社会(37814)
- 发展(37087)
共检索到443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广亮 甄峰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城市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关注的重点话题。在分析智慧城市发展背景、概念内涵、建设状况的基础上,从智慧城市建设层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角度,阐述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生命有机体的视角分析智慧城市的空间组织,基于技术、社会经济、管理、空间等要素相互作用的新空间范式,进行智慧城市空间组织。通过城市智能应用系统建设,将智慧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体系,解决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设健康、宜居、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德钢 唐瑜梳
智慧城市建设被视为解决由于快速城市化而导致的各种城市问题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然而,城市系统是否因为智慧城市建设变得更具可持续?这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2005—2021年中国272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合成双重差分等方法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估计均佐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但政策效应在不同区位、类型和特征的城市具有差异。机制分析显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环境注意力和财政压力在智慧城市建设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分别发挥着正向和负向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厘清了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 双重差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新明
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地解决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满足公众和社会利益,以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问题与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平 牛慧恩
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规划的作用、控制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认为:(1)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存在利益认识上的不一致;(2)强化区域规划宏观调控的政策功能是协调利益冲突、保证政府和私人的全社会参与和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3)在现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由政府承担、私人资本很少参与的情况下,宜追求体现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免陷入空洞和形式主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规划 市场经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建威 肖平
中共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法,探讨了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融合与企业战略相关的社会、环境因素的企业战略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并针对企业战略预算的实施提出了注重管理过程的预算实施控制方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敏 吴漪
当前环境会计仅被作为企业现有经济活动与会计理念的附加产物加以实施,导致了环境会计的边缘化,终将阻碍可持续发展计量的实践发展进程。文章以环境会计目标为切入点,区分离散目标的存在论与相互联系事件的存在论这两种哲学观的会计目标,描述对应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及其会计活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方法,并介绍与相互联系事件的存在论相互融合的Cloverleaf生态计量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松志 董观志
在对以往的城市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后,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既要关注早期的城市发展理论的分散化与集中主义思想,又要关注现代城市发展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吸收其精髓的基础上,以协同论、系统论、控制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理论,构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提出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并从学科、理论、哲学层面构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组织框架。结合顺德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以公平、持续、协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三大目标的规划来解决发展中的三大矛盾,才能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规划实践 顺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莹
文章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城市为降低地震破坏和损失而进行的避震疏散规划的原则、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和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金升,徐一飞,雷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新文
济南历史上是典型的“山水”城市 ,再现泉城特色 ,把济南建设成为“最适宜创业和最适宜居住”的现代化“山水生态城”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科学把握现代城市发展的生态化、人文化趋势 ,顺时应势 ,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优势 ,重建山水空间
关键词:
城市 山水 生态 人文 规划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振山 杨航 杨林生 葛全胜
评估与监测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研究和本土化方案设计已全面展开,但在相关评估与实践过程中对于目标约束、层级传递等方面的考量仍然不足。为此,从系统性和开放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多尺度空间解构与评估方案。结果表明: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生态安全、环境适宜、绿色发展等维度与可持续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差距在快速缩小,社会和谐维度虽然水平逐年提升,但距离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异等问题较突出。针对差异化目标,多尺度协同推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该评估方案可为诊断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问题、理解不同地区间和不同目标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支撑,也有助于不同层级、不同参与主体在开放框架下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系统地评估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进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岳欣
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通过建设智慧城市,能及时传递、整合和使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各类信息,提高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全面感知和利用信息能力,能够极大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钢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把改进作风作为推进工作的突破口,带头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我国各项事业深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面对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严峻挑战,以及高校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与社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芙蓉 迟有忠
描述了智慧规划的建设现状,分析了产生其差异性的缘由,提出了打造智慧规划、助推智慧城市、开启城乡规划管理新范式的新目标,并针对生地阐述了开展智慧规划顶层设计的新定位、新平台和新机遇,以及践行智慧规划行动的新变革、新标准、新技术、新渠道和新评估。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智慧规划 新范式 顶层设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甄峰 席广亮 秦萧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建设除了技术支撑之外,还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城市政府、企业和居民活动及其空间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认为智慧城市的出现是适应当前城市化战略转型、公共服务提升、社区发展和城市问题解决的必然趋势,从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平台两个方面梳理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从流动空间以及新的人地关系、时空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的理论支撑,并进一步明确地理学应对和研究重点。同时,提出基于城市地理研究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的主要方向,包括顶层设计、功能和空间布局、基础设施整合、城乡治理等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