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9)
- 2023(14301)
- 2022(12193)
- 2021(11333)
- 2020(9262)
- 2019(21439)
- 2018(21183)
- 2017(40456)
- 2016(21608)
- 2015(24073)
- 2014(23615)
- 2013(23210)
- 2012(21428)
- 2011(19214)
- 2010(19067)
- 2009(17048)
- 2008(16246)
- 2007(14229)
- 2006(12498)
- 2005(10899)
- 学科
- 济(93583)
- 经济(93507)
- 管理(60873)
- 业(59874)
- 企(48075)
- 企业(48075)
- 方法(37435)
- 数学(32458)
- 数学方法(31993)
- 农(27764)
- 地方(27701)
- 中国(26514)
- 业经(22537)
- 财(19898)
- 农业(19141)
- 环境(17860)
- 贸(16643)
- 贸易(16627)
- 学(16494)
- 易(16059)
- 制(15276)
- 和(14951)
- 技术(14909)
- 地方经济(14274)
- 发(14034)
- 划(13788)
- 银(13646)
- 银行(13630)
- 理论(13544)
- 融(13363)
- 机构
- 学院(294189)
- 大学(289653)
- 济(120810)
- 经济(118193)
- 管理(117335)
- 理学(100877)
- 理学院(99755)
- 研究(99226)
- 管理学(98126)
- 管理学院(97561)
- 中国(74844)
- 京(61564)
- 科学(60487)
- 财(52805)
- 所(48173)
- 农(47404)
- 中心(46887)
- 江(45176)
- 研究所(43839)
- 业大(42860)
- 财经(41947)
- 范(40929)
- 师范(40563)
- 北京(38282)
- 经(38090)
- 院(37113)
- 农业(36425)
- 州(36334)
- 经济学(35574)
- 师范大学(32672)
- 基金
- 项目(203644)
- 科学(161793)
- 研究(151789)
- 基金(146150)
- 家(126329)
- 国家(125217)
- 科学基金(109003)
- 社会(96553)
- 社会科(91532)
- 社会科学(91505)
- 省(82715)
- 基金项目(78106)
- 自然(69756)
- 教育(69412)
- 划(68202)
- 自然科(68079)
- 自然科学(68066)
- 自然科学基金(66782)
- 编号(62208)
- 资助(58505)
- 发(48840)
- 成果(48539)
- 重点(45971)
- 部(44204)
- 课题(43288)
- 创(43023)
- 创新(40097)
- 国家社会(39290)
- 发展(39053)
- 科研(38587)
- 期刊
- 济(136910)
- 经济(136910)
- 研究(83486)
- 中国(60502)
- 管理(43937)
- 农(43203)
- 学报(40696)
- 科学(40629)
- 财(40142)
- 教育(33570)
- 大学(32020)
- 农业(30333)
- 学学(29968)
- 技术(28808)
- 融(26339)
- 金融(26339)
- 业经(25127)
- 经济研究(20430)
- 财经(19578)
- 问题(18311)
- 经(16930)
- 业(16846)
- 资源(16440)
- 技术经济(14853)
- 图书(14567)
- 科技(13920)
- 现代(13589)
- 商业(13566)
- 发(13549)
- 贸(13255)
共检索到439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炎炘 李进华
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人类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生态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生态资源支撑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借鉴和参考相关生态环境及区域经济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压力和主动协调能力3个方面为二级指标的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安徽省原17个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算术平均法等方法,对各市生态竞争力进行排名和系统分析。初步构建了以生态竞争力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其结果可为安徽省各市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宗尧 杨桂山
传统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主要是侧重于经济指标,对生态环境要素涉及较少,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已成为保证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提出了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概念。以县(市、区)为评价基本单元,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需求和主动协调能力4个方面,设计了区域生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各单元的生态环境竞争力水平分为5个等级: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南部、西部山地和合肥市区,竞争力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和县-无为平原传统农业区和马鞍山、铜陵重工业区。生态环境竞争力不仅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质量有关,也与区域经济技术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水平、管理水平有关。最后对各区生态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朱凤琴 刘爱华
基于新常态下农村区域发展的特点,建立了DPSI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距离函数的熵权和灰色关联度组合赋权方法,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以安徽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安徽省农村可持续发展划分为6种类型,同时,在地级尺度上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域特征、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不同类型地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宜春
本文提出可以用三个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文化企业、政府行为),以及若干个竞争面和若干个评价指标,来构成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价。依靠该体系,文章分析了提升安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竞争力 评价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明
将多指标区位商计算和工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相结合,运用统计数据,对我国安徽省的工业集群现状及工业集群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的工业经济存在4种类型,即集聚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的竞争劣势产业、非集聚的竞争优势产业和非集聚的竞争劣势产业。据此,可确定安徽省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洁 王远 安艳玲 陆根法 王群
本文应用M.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方法,对安徽省铜陵市2000~2003年间的生态足迹指标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万元GDP生态足迹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来评价铜陵市近年来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继而提出了铜陵市实现提高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包括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补偿等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循环经济 生态补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东林 胡姗姗 方明英
从知识经济倾向、知识要素禀赋、知识环境和知识产出四个角度构建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安徽省2001—2010年知识竞争力水平,实证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知识竞争力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安徽省知识竞争力与各影响因素都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不同因素的贡献程度存在一定差别;知识环境和知识产出是影响安徽省知识竞争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其中又分别以金融环境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关联度最高;知识经济倾向越强不一定越能促进知识竞争力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信旺
本文提出评价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四条原则 ,即经济持续性、资源持续性、环境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评价了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探讨了促进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价 安徽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利兵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状况不断改善,由于历史、政策、制度等方面因素,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依旧突出,未来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构建专业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教师 现状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松先
城市核心竞争力作为城市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核心竞争力理论,在探讨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发展战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导向的发展战略框架。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城市发展战略 框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贾海基
安徽省政府今年提出“全力开创对外经贸发展新局面”。其思路是:以改革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以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为重点,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3亿美元,利用外资金额稳定增长各项外经贸工作指标全面提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一平,杨慕真,谢俊明
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将面临着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冲突与挑战,同样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新形势,我院作为浙江省中医院龙头,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从医院的实际出发,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改善医院软硬环境,引进优秀人才,创立特色品牌,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医院同其他企、事业单位一样,也必须走继续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纪宝成
本文认为,流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竞争力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重要商品的定价权、渠道网络的控制权,从而赢得国家竞争优势。文章提出,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提升流通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流通竞争力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显得尤为必要,必须基于竞争优势的原则不断提升我国流通竞争力,牢牢握住流通渠道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与此相适应的是必须彻底根除"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文章强调,从微观层面看,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切实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价格...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国柱 石培基 郭小东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规划理念或方式,是对现有旅游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与阐释,提出“竞争力导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然后重点探讨了区域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的方法,最后进行了甘肃省旅游发展规则的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