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9)
- 2023(17687)
- 2022(15395)
- 2021(14381)
- 2020(12203)
- 2019(28308)
- 2018(28208)
- 2017(54063)
- 2016(29599)
- 2015(33683)
- 2014(33874)
- 2013(33540)
- 2012(31077)
- 2011(27986)
- 2010(27919)
- 2009(25819)
- 2008(25241)
- 2007(22335)
- 2006(19511)
- 2005(16515)
- 学科
- 济(120670)
- 经济(120542)
- 管理(80933)
- 业(79762)
- 企(62825)
- 企业(62825)
- 方法(57155)
- 数学(49862)
- 数学方法(49199)
- 农(40931)
- 中国(30298)
- 财(30246)
- 地方(28225)
- 业经(27604)
- 农业(27064)
- 学(26456)
- 制(20946)
- 贸(20693)
- 贸易(20685)
- 易(19971)
- 理论(19321)
- 务(18655)
- 财务(18574)
- 财务管理(18531)
- 环境(18467)
- 和(18125)
- 企业财务(17438)
- 技术(17086)
- 银(16165)
- 银行(16111)
- 机构
- 学院(421041)
- 大学(419236)
- 管理(165809)
- 济(161435)
- 经济(157533)
- 理学(144009)
- 理学院(142332)
- 管理学(139592)
- 管理学院(138831)
- 研究(137844)
- 中国(101545)
- 科学(89459)
- 京(88981)
- 农(74900)
- 财(72719)
- 所(69375)
- 业大(66450)
- 中心(64565)
- 研究所(63599)
- 江(62727)
- 财经(58519)
- 农业(57922)
- 范(57835)
- 师范(57282)
- 北京(55809)
- 经(53024)
- 州(52135)
- 院(50231)
- 经济学(47695)
- 师范大学(46170)
- 基金
- 项目(291625)
- 科学(227739)
- 研究(210432)
- 基金(209464)
- 家(182593)
- 国家(181051)
- 科学基金(155293)
- 社会(130542)
- 社会科(123371)
- 社会科学(123335)
- 省(116379)
- 基金项目(112642)
- 自然(102727)
- 自然科(100254)
- 自然科学(100226)
- 自然科学基金(98378)
- 划(97036)
- 教育(96800)
- 编号(87202)
- 资助(86328)
- 成果(69599)
- 重点(64977)
- 部(63175)
- 发(62322)
- 课题(59685)
- 创(59459)
- 科研(56153)
- 创新(55466)
- 大学(53904)
- 教育部(53590)
- 期刊
- 济(177127)
- 经济(177127)
- 研究(116564)
- 中国(77528)
- 农(70810)
- 学报(69720)
- 科学(63639)
- 管理(55935)
- 财(55769)
- 大学(52328)
- 学学(49298)
- 农业(48112)
- 教育(44636)
- 技术(37101)
- 融(32953)
- 金融(32953)
- 业经(32405)
- 财经(26983)
- 经济研究(26491)
- 问题(24197)
- 业(23288)
- 经(22931)
- 图书(22560)
- 版(21949)
- 资源(20889)
- 科技(20158)
- 技术经济(20036)
- 理论(19743)
- 统计(19090)
- 商业(18806)
共检索到604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楠 姜秀娟 黄金川 刘慧
基于空间句法整合度与标准穿行度2个形态变量,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林州市西乡坪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前景网络和背景网络量化数据,结合现场调研,分析传统村落旅游线路和不同层次公共空间的现状及成因。结果表明:(1)穿行度和整合度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2)当R取值2 000 m时,利用前景网络空间可获取游客浅层次旅游线路空间和公共空间;当R取值250 m时,利用前景网络空间可获取游客适度层次旅游线路空间和公共空间。(3)背景网络空间应尽量保持其原生态性,为游客提供惊喜空间。从村落旅游线路构建和不同层级空间开发层面提出传统村落旅游保护与开发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艳冰 周明晖 贾豫霖 杜宇晴 马云
文章在厘清旅游类传统村落韧性与高质量发展关联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制度、文化5个子系统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传统村落韧性及其子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据此探究不同韧性水平传统村落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表明:(1)河南省旅游类传统村落韧性总体处于中高水平,空间上呈现南部和北部较高、中部和东部较低的分异特征。(2)子系统评价结果为制度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文化韧性>生态韧性,表明旅游开发在完善村落治理体系、促进村民就业增收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造成了深层次干扰。(3)传统村落韧性子系统处于中低协调状态,反映出其韧性建构主要依赖于个别子系统的偏向型增长,子系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4)依据传统村落韧性水平将其分为品牌示范型、集约开发型、保护修复型三种类型,对应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品牌示范型村落宜整体开发,以“老家乡村”为主题进行旅游品牌推广,建立政策协同、产业互补、交通互联、设施共享的联动机制;集约开发型村落应促进内部要素重构、结构优化与功能互补,建立旅游风险防范机制,严格监控村落韧性水平的变化;保护修复型村落应藉由外源性要素的引领实现村落内源性要素的激活与自我修复能力的提升,尽快跨越发展困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莹 肖大威 王玉顺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在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几何结构与发生其上的社会文化活动之关联性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借鉴Bill和Julienne提出的空间图论的分析方法,对梅州客家传统村落进行拓扑空间划分,建立空间结构模型。以梅县南口镇侨乡村为例,通过空间领域、社会结构、活动与公共空间三方面的拓扑空间结构图论分析,以更直观、全面的方式发掘和解释空间建构的社会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驰 李伯华 袁佳利 余雯
传统村落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历史沉淀,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利用空间句法和认知意象理论,结合实地调研资料,解读了芹川村空间形态特征与空间认知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芹川村空间整合度与空间认知意象呈正相关;(2)芹川村内部空间可理解度较低,很难快速通过局部空间形态理解整体空间布局;(3)村落公共空间认知程度较高,且均布局在芹川溪两侧整合度值偏高的轴线上。针对芹川村空间形态问题和空间认知偏差,从优化村落空间肌理、保持公共空间活性、提取文化景观基因以及完善对外交通网络等角度提出了优化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世春 申永芳
通过对河南省林州市农户融资情况的实地调查发现,非正规金融是农户融入资金的主渠道,民间集资成为农户闲余资金的重要融出渠道。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选择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户主年龄、生活性融资、参与民间集资对农户选择非正规融资产生较显著的影响,而家庭人口数、文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户融资 非正规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闫芳 李广锋 刘帅宾
以河南省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0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区位、地形、边界、年代等多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河南省传统村落在空间上整体呈“条带”状分布,并沿“条带”形成了3个集聚片区。其中,在地形维度,传统村落数量随高程增加呈倒“U”型变化;在区位维度,传统村落在不同等级的行政边界上均呈现出边界集聚效应;在历史年代维度,明代形成的传统村落奠定了河南省传统村落的整体格局。(2)形成机理上,地形特征与自然灾害分布等因素塑造了河南传统村落“条带”状分布的基本格局,而地域文化、人口迁移、交通区位和历史战乱等因素则进一步塑造了3个核心集聚片区。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形成机理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艳想 李帅 酒江涛 任梦雨 樊祎 苏金乐
[目的]分析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提供指导。[方法]文章通过谷歌地理信息系统及Arc GIS10. 2软件对河南省12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分布格局、分布均衡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估计法及地理集中程度等方法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最邻近距离法分析R=0. 628,小于1,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核密度分析中,整体空间分布呈现3个核心区域,平顶山东北区域,豫西北沿省边界呈带状分布及豫南信阳南部,空间分布受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影响。[结论]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属凝聚型不均衡分布。从地级市层面上分析,主要集中在平顶山东部、信阳南部和三门峡地区;从分区层面上,以豫中较多,豫北、豫西和豫南其次,豫东基本空白。形成原因与地理高程、社会经济和历史事件有关。交通不便、经济相对发达或相对落后、历史事件少发的区域,传统村落保存较为完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代亚强 陈伟强 高涵 马月红
以河南省124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GIS和Geo Da技术手段分析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分异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状态,形成了平顶山市、信阳市境内两个高密度区;河南省传统村落整体呈现"中心多、四周少"的分布态势;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除了地形、海拔、交通发展程度等共性因素以外,河流、与区域中心城市距离、经济发展水平对河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独特性。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慧民,周文贞
林州市(原林县)地处太行山区,以建造“红旗渠”闻名。1995年农民人均收入1398元。1995年开始恢复和重建中断13年之久的合作医疗保健制度,1年内在全市17个乡镇全部实行了合作医疗,共有82万农民参加,占农村人口的90.1%。林州市合作医疗重建的成功,给大多数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中西部地区以启示,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中雨
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爱顺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进行评价,可以明确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劣势,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权重较高的指标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权重排名较低的指标进行分析,以增强河南省的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分为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效应以及产业带动4个立体层次,在此基础上,向下分16个指标,计算各指标权重,分析其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结果]在评价综合层中,人文环境特征权重最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产业带动权重最低,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因子层中,权重排名前3的分别为交通便捷性、历史资源和知名度,与实际吻合;权重靠后的因子有休闲性和食宿条件,其对乡村旅游产业有所制约。[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是以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为基础,其发展受产业带动的制约性较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艳冰 马云 郭艳花 祁剑青 贾豫霖
将传统村落脆弱性的客观评估与村民主观感知有机结合,有利于打通传统村落保护从政府供给端到民意反馈端的逻辑脉络,双向联动建立传统村落长效保护机制。基于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传统格局、村域自然环境等维度构建传统村落历史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运用CRITIC法、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法对传统村落历史环境主客观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探明两者之间的适配性和差异性。研究表明:(1)传统村落历史环境客观脆弱性均值为0.51,高度、中度、低度脆弱性村落分别占比53.85%、30.77%和15.38%,分维度脆弱性为传统格局>历史街巷>历史环境要素>传统建筑>村域自然环境。(2)传统村落历史环境主观脆弱性均值为0.55,高度、中度、低度脆弱性村落分别占比46.15%、23.08%和30.77%,分维度脆弱性为传统格局>传统建筑>历史街巷>历史环境要素>村域自然环境。(3)历史环境主客观脆弱性的适配性存在尺度差异:从整体来看,76.92%的传统村落在主客观脆弱性上保持匹配,表明村民对历史环境脆弱性的客观事实具有一定的感知和判断能力,但分维度上主客观脆弱性失配问题严重,并在不同维度表现迥异。政府“见物不见人”的单一性保护供给与村民多元化诉求之间的错配失衡,是造成传统村落历史环境保护困境的根源所在,亟需以村民诉求为导向调整政府保护供给模式,以形成上下联动的保护合力,降低传统村落历史环境脆弱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项慧燕 何峰 周国华 邹明霞
从系统性和综合性视角来分析传统村落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不仅可以为农户可持续生计构建和减缓贫困提供决策支撑,而且有助于理解传统村落空心化和衰落的内在原因,并为激发传统村落内生发展动力提供科学决策。论文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并结合传统村落作为活态遗产的特殊属性,从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结构与过程转变、生计结果5个方面构建了旅游开发背景下传统村落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永兴县板梁村、苏仙区坳上村和桂阳县阳山村4个典型传统村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郴州传统村落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传统村落的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沙洲村处于较高水平,其余3个处于中等水平;(2)传统村落中参与旅游的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明显高于未参与旅游农户,参与旅游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农户理解有关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政策制度,增加农户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农户的文化自信;(3)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较匮乏,农户生计策略多样性不足,农户参与旅游意愿不高,政府和旅游企业旅游带动作用较弱等是阻碍郴州传统村落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关键因素,应通过优化农户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质量与结构,鼓励农户积极参与旅游,加强政府和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等来提升传统村落旅游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水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会 赵和生 刘峰
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以南京市固城镇蒋山何家-吴家村为例,科学理性地解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探寻村民活动与空间形态的关系,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系统保护和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句法 空间形态 保护与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萍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创新方式,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而乡村旅游要做到精准扶贫,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是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推动力。运用文献检索法和调查法,以河南省金融支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立足河南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的金融需求,总结金融支持河南乡村精准旅游扶贫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栾川和中旅银行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经验及启示,最后提出精准识别农户的金融需求和乡村旅游项目、精准创新旅游金融服务、精准推出乡村旅游信贷产品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服务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