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7)
2023(14770)
2022(12539)
2021(11611)
2020(9659)
2019(22103)
2018(22082)
2017(41517)
2016(22437)
2015(25016)
2014(24718)
2013(23848)
2012(21771)
2011(19629)
2010(19658)
2009(17641)
2008(17094)
2007(14787)
2006(13296)
2005(11800)
作者
(60487)
(50302)
(50186)
(47798)
(31941)
(24143)
(23022)
(19577)
(19414)
(17900)
(17229)
(17156)
(16098)
(15652)
(15520)
(15486)
(14956)
(14895)
(14518)
(14409)
(12717)
(12230)
(12145)
(11748)
(11470)
(11191)
(11169)
(11108)
(10087)
(9990)
学科
(92798)
经济(92616)
管理(59167)
(57066)
(46560)
企业(46560)
方法(37503)
数学(31553)
数学方法(31084)
中国(28987)
(27447)
地方(23997)
业经(23407)
(21602)
(19529)
农业(18164)
理论(17499)
(16381)
(15748)
银行(15717)
(15205)
(15146)
(15136)
贸易(15122)
(15018)
金融(15016)
(14593)
技术(14208)
环境(14087)
(13848)
机构
学院(301427)
大学(299703)
(123835)
经济(121272)
管理(115923)
研究(103078)
理学(99102)
理学院(97990)
管理学(96298)
管理学院(95705)
中国(77856)
(63244)
科学(60527)
(58494)
(49816)
中心(48558)
(48463)
(47395)
财经(45201)
研究所(44805)
(43388)
师范(42984)
业大(42552)
(41078)
北京(39737)
(37508)
经济学(37486)
(37365)
农业(37185)
师范大学(34510)
基金
项目(202213)
科学(160873)
研究(153340)
基金(145325)
(125168)
国家(123995)
科学基金(107801)
社会(99171)
社会科(93215)
社会科学(93187)
(80914)
基金项目(76639)
教育(73054)
(67413)
自然(67178)
自然科(65677)
自然科学(65661)
自然科学基金(64481)
编号(63201)
资助(58012)
成果(51679)
(47849)
重点(45912)
(45009)
课题(44550)
(43063)
国家社会(40607)
创新(40078)
教育部(39439)
人文(38518)
期刊
(141893)
经济(141893)
研究(94369)
中国(68480)
教育(46451)
(45195)
(45106)
管理(44317)
学报(43000)
科学(40907)
大学(34477)
学学(31737)
农业(30550)
(30522)
金融(30522)
技术(29343)
业经(24858)
财经(22482)
经济研究(22270)
(19511)
问题(18518)
图书(15727)
(15609)
技术经济(14075)
(13766)
理论(13640)
商业(13513)
科技(13404)
职业(13391)
(13373)
共检索到465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核心素养的全球讨论使其成为21世纪教育和课程变革的关键标识,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学力竞争的压力下持续发酵。基于国内外之于核心素养内涵与框架认识的不一而足,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发生背景、逻辑起点和关键向度等方面对核心素养的阐发与建构进行再思考,指出核心素养的核心属性在于联通性、可变性和文化鲜活性,而不在于宏大叙事或统一框架;提出从更广泛的社会"变化"的维度思考核心素养构建的学习向度、人际向度和自我向度的可能视角。本文认为,核心素养驱动下的教育需要打破纯粹基于经验或理念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框架,而去重新发现学习、课程和教育的结构与生态,并对我们知之甚少的领域作系统而持续的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新阳  
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反映出人们对于教育目标内涵的全新认识,昭示着教育目标领域的主导性思维方式正在发生着由分析还原到系统综合的转向。本文从教育目标系统变革的视角出发,以欧盟核心素养框架为主要参照,针对我国当前核心素养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运用系统思维,将核心素养置于以素养为核心概念的新型教育目标系统之中进行考察,揭示了核心素养在教育目标系统中的定位及其与各层级教育目标的关系,提出了用于分析和表述核心素养内容与结构的理论框架,以期深化对核心素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推动核心素养在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煜晖  李倩  
核心素养取向的课程改革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根本在于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我国语文考试评价的评价构念与课程标准缺乏内在同构性,相应评价内容务多求全且组织形式碎片化,评价任务封闭性强且任务之间关联性弱,依据参考答案“踩点赋分”的评分方式也存在负向回冲效应。从核心素养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出发,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语文考试评价的系统变革应着眼于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坚持素养立意,探索评价构念的建构逻辑与内涵;借鉴“关键实践”,推进评价内容的结构性变革;增强评价任务的开放性,以情境为媒介建立关联;参考“表现编码”,关注真实作答和整体性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紫屏  
核心素养在当前国际教育改革进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则必然要求有与之匹配的变革行动。英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在传统学科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依然面临着教师自我效能感低,教师的课堂控制倾向严重,学生自主探究不彻底等实践困境。这些困境对中国未来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警示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新思维、新路径、新生态:讲述时代的教育故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育、课程与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系列丛书(三卷本),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试图针对我国的教育现实及其发展愿景,展望学校变革中的实践性、理论性、政策性的课题,围绕改革实践中令人困惑的教育现实问题,展开理论探讨,提供种种思路。《教育的挑战》,旨在把脉教育转型的大格局,勾勒我国学校教育变革的图像;《课程的逻辑》,旨在寻求课程发展的逻辑,重建课程文化和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丁勇  
办好特殊教育,根本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但是,我国特殊教育质量不高又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本文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关文件精神及要求,结合特殊教育实际,从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残疾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创新特殊教育评价方式等方面,就办好特殊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质量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辉  
教师作为指导实施教育的执行者,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再加上现代教育的激烈竞争性日益突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素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才能豁然开朗。《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一书作者常生龙用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生活现实案例,为教师提供落实核心素养的实现途径。首先,该书带领我们重新认识素养;其次,明确能力才是学习的目的;再次,引导我们实现自我管理,告知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做出有价值的事情,对品格做了解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明清  
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与其他类型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课堂教学变革是受全球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牵动和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素养要求提升的牵引。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课堂教学变革策略:教学理念从知识中心走向经验中心,教学目标从分解割裂走向融汇整合,教学内容从全面覆盖走向深度理解,教学方式从课堂讲授走向合作探究,教学评价从单一性走向综合性。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凇  黄四林  张红川  
对财经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和决策成为当今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以培养该能力为核心的财经素养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素养出发,对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的财经素养教育定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财经素养教育是发展实践创新素养的有效载体,同时,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要求也为财经素养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本文归纳总结了财经素养的发展沿革、基本内涵和特征,提出了系统的财经素养整合理论框架。并结合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方向,提出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勇  ?sta Birkeland  刘静  
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出发,建构了基于ALC核心素养的师范类研究生课程方案,主张师范类研究生课程应该是一种培育仁爱之心(Agape)的课程,因而它需要营造一种"相遇"的人生旅程;应该是一种启迪自由之性(Liberty)的课程,因而它需要打造一种"唤醒"的反思氛围;应该是一种熏陶文化之品(Culture)的课程,因而它需要铸造一种"陶冶"的文化之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杨宇凡  胡晓敏  
单元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单位,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需要回应目标、教学、评价之间何以一致,学生何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等问题。建构一致性以建构主义为学习理论基础,以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为课程理论基础,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它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所需的单元设计提供理论指引,其统整性学习目标可与单元目标指向的学科核心素养相匹配、其情境性教学可帮助学生在单元教学中习得学科核心素养、其表现性评价可在单元评价中诊断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基于建构一致性的视角,遵循"明晰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开展评价设计"的分析框架,可从三个方面实施单元设计:一是明晰学习目标,即分析课标、学情及教材,确定单元目标构成;二是设计教学活动,即基于目标描述可能的活动并分组,审视分组所得的核心学习任务;三是开展评价设计,即确定成绩来源,基于目标开发评价,核查评价与目标及教学的一致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锋  柳瑞雪  任友群  
近五年来,学生学习基础的提高、数字化环境的成熟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2014年我国教育部启动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确立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梳理学科大概念,重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与模块。本文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关系,分析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体现;针对课程标准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师资条件、学段衔接和实验环境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实施建议,以更好地将课程标准落实于课堂教学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朝友  韩文杰  
探讨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考察学科核心素养的逻辑起点有助于明晰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核心素养和学科特征是研制学科核心素养的两大逻辑起点,基于核心素养可以演绎方式研制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特征可以归纳方式获得学科核心素养。二者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不同影响,前者能明晰学科在落实核心素养中所承担的育人责任,后者能凸显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实际研制过程中二者可以兼顾。基于逻辑起点的考察,可发现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存有四种基本关系,即下位概念与上位概念的关系、互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相互包含与相互促进的关系、超越机械相加与一一对应的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聂洋溢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既作为政策热点,又作为现实需要,在高考改革的驱动下,显得越来越迫切。本研究以文献分析为逻辑起点,对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研究趋势和实践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和解读,同时,结合实地走访和深度访谈,了解了部分学校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设计、实施运作情况,从而对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现状有了更为深入地理解。基于此,通过对课程设计理论与生涯规划课程实践经验的反思,旨在为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找到明确化的设计原则、价值选择、实践策略,为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找到现实化的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庆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领域一个新的重要指导性文本,必将对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分析和建议具有时代特征,也反映了迄今为止人们在教育问题上思考的成果。就其中的文化基础来说,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与文明人和现代人的培养具有内在的关联。从理论的角度可以说,人文底蕴是文明人的基本标识;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品格。这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