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8)
- 2023(15653)
- 2022(13665)
- 2021(12877)
- 2020(10875)
- 2019(25160)
- 2018(24913)
- 2017(47886)
- 2016(26046)
- 2015(29529)
- 2014(29252)
- 2013(28653)
- 2012(25915)
- 2011(23001)
- 2010(22831)
- 2009(21006)
- 2008(20638)
- 2007(18049)
- 2006(15804)
- 2005(13777)
- 学科
- 济(99006)
- 经济(98864)
- 管理(88367)
- 业(78173)
- 企(69389)
- 企业(69389)
- 方法(48345)
- 数学(40679)
- 数学方法(40125)
- 财(31886)
- 农(25218)
- 中国(24304)
- 业经(24243)
- 制(23294)
- 务(21284)
- 财务(21195)
- 财务管理(21146)
- 企业财务(20046)
- 学(19825)
- 理论(18482)
- 地方(17655)
- 和(17359)
- 银(16571)
- 银行(16533)
- 农业(16497)
- 划(16446)
- 贸(16399)
- 贸易(16386)
- 技术(16024)
- 易(15923)
- 机构
- 大学(360062)
- 学院(357682)
- 管理(148497)
- 济(140255)
- 经济(137051)
- 理学(127638)
- 理学院(126283)
- 管理学(124145)
- 管理学院(123447)
- 研究(111551)
- 中国(86360)
- 京(76032)
- 财(69747)
- 科学(68145)
- 财经(54708)
- 所(54048)
- 农(52871)
- 江(52653)
- 中心(52454)
- 业大(52003)
- 经(49739)
- 研究所(48890)
- 北京(47399)
- 范(45240)
- 师范(44806)
- 州(42498)
- 经济学(41834)
- 农业(41160)
- 院(41085)
- 财经大学(40998)
- 基金
- 项目(246565)
- 科学(194769)
- 研究(181765)
- 基金(180092)
- 家(155518)
- 国家(154251)
- 科学基金(134324)
- 社会(114513)
- 社会科(108462)
- 社会科学(108432)
- 基金项目(96086)
- 省(95895)
- 自然(87865)
- 自然科(85818)
- 自然科学(85799)
- 自然科学基金(84233)
- 教育(84165)
- 划(80290)
- 编号(74454)
- 资助(73663)
- 成果(59792)
- 部(54806)
- 重点(54490)
- 创(51579)
- 发(50774)
- 课题(50389)
- 创新(48137)
- 制(48120)
- 教育部(47643)
- 科研(47357)
- 期刊
- 济(152527)
- 经济(152527)
- 研究(103907)
- 中国(69534)
- 管理(57630)
- 财(57564)
- 学报(53752)
- 科学(50135)
- 农(46947)
- 大学(42165)
- 学学(39587)
- 教育(38822)
- 技术(32666)
- 农业(32157)
- 融(31531)
- 金融(31531)
- 财经(27083)
- 业经(24624)
- 经(23029)
- 经济研究(22907)
- 问题(19362)
- 图书(18360)
- 理论(17980)
- 业(17793)
- 财会(17185)
- 技术经济(17094)
- 版(16706)
- 科技(16706)
- 实践(16468)
- 践(16468)
共检索到523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光远 刘霞
一、COSO框架根本问题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时展教授就提出,"剧烈的竞争使企业家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对任何企业来说,实际情况都是这样:得控则强,失控则乱,无控则亡"(杨时展,1997)。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是当前公认的内部控制规范的"典范",各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都深受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邓德强
通过受托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构建了企业受托责任分析框架。通过典型内部控制概念的比较与解析,探求了内部控制中所内涵的企业受托责任相关问题。企业受托责任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就是一种保证企业受托责任得到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从而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以及生态绩效的合理期望。
关键词:
受托责任 内部控制 利益相关者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董延安
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在审计实际中国家审计如何对权力进行有效地控制,这有待认真探索与研究。本文提出了“权力审计控制”的概念,认为权力审计控制的基础在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并从“以权力控制权力”、“以权利控制权力”和“以道德控制权力”等方面,讨论了国家审计参与权力控制体系、建立权力审计控制机制的设想,以从理论上支撑权力审计控制论。
关键词:
权力审计控制 公共受托责任 审计参与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庆龙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虽然在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上有所提升。但是,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监督走过场,预算缺乏细化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些问题造成了资产损失浪费、虚列支出、违规设置小金库等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延安
审计对权力进行有效地控制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职责。然而,在审计实际中,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却缺乏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在本文,笔者以讨论权力的概念入手,对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的内在动因——受托责任和外在动力——现实需要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飨读者,并试图为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受托责任 审计 权力控制 动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两权分离不仅要求所有者委派审计进行外部监督以防范经营者可能给所有者带来的风险,而且要通过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制度(或制度契约)并要求经营者或者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遵从这些制度。由于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过程与这些制度的要求完全融合,从而使得这种风险防范具有内生性。所有者通过外生性的外部监督和内生性的制度遵循进行风险控制,而内生性的制度大多与财务和会计密切相关,制定这些制度并保证其执行也属于出资者财务的范畴。
关键词:
风险防范 制度契约 外生性 内生性 制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玉廷 武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假设可以总结为主体假设、客体假设和手段假设。以"经济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基本假设体系,难以突破公共受托责任视角研究的局限性。以方法论意义上的理性主义假设、不确定性假设、信息运用假设为核心的单位内部控制基本假设体系的重构,则提供了拓展思路,并为单位内部控制的本质、目标、建设内容等研究提供了相关启示,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框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海妹 张相洲
随着管理形势的变化,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发生着重大变化,管理理念也在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管理控制形势以及管理控制观的变化,内部控制及其规范体系也应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适应性变迁。本文分析了西方管理理论观的变化,探讨了依据开放、自然管理控制观的内部控制及其规范体系应进行的相应调整和变化,以期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为我国内部控制实践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明辉
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管理当局的内部控制责任。内部控制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 ,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管理当局是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是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要求 ,也是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明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是管理职能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管理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管理具有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个职能。控制工作贯穿于整个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兰兰 修小圆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理论的影响和支持。本文分析了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理论最新成果——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论述了相关管理理论对内部控制要素的理论支持。通过对管理理论新发展的认识,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张桂玲
为保证财物安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经营效率、决策理性等,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先后提出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等各种控制规范和措施。本文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指出三者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三者"各自为政"。在论述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整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风险管理概念,并针对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虹
在资本市场中,某些上市公司经重大资产重组后,为避免同业竞争,重组后的控制股东会与上市公司签订委托经营合同或协议,将有关资产或所属子公司交由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例如,甲上市公司受托管理其控股股东所持有的另一家子公司乙企业的全部股权,全权行使除处置权、收益权以外的基于托管股份而产生和存在的股东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国峰
关于控制内部人控制的研究余国峰从历史上看,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张及与之伴随的技术与管理过程的复杂化,促使以“所有与控制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公司制度的形成。在此过程中,这些支薪经理人员逐渐掌握了公司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形成事实上的所谓“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