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3)
- 2023(14861)
- 2022(12590)
- 2021(11440)
- 2020(9530)
- 2019(21503)
- 2018(21244)
- 2017(40140)
- 2016(21547)
- 2015(23947)
- 2014(23748)
- 2013(23340)
- 2012(21777)
- 2011(19933)
- 2010(20228)
- 2009(18554)
- 2008(17981)
- 2007(15721)
- 2006(14156)
- 2005(12983)
- 学科
- 济(109605)
- 经济(109498)
- 管理(60927)
- 业(55992)
- 企(44746)
- 企业(44746)
- 方法(39925)
- 数学(34746)
- 数学方法(34267)
- 中国(28643)
- 地方(28295)
- 农(26236)
- 业经(22964)
- 学(21701)
- 财(21248)
- 环境(18412)
- 农业(18075)
- 制(17113)
- 地方经济(16665)
- 贸(16073)
- 贸易(16059)
- 融(15756)
- 金融(15754)
- 银(15733)
- 银行(15709)
- 易(15441)
- 行(15168)
- 和(14999)
- 发(14707)
- 理论(14627)
- 机构
- 学院(308096)
- 大学(307197)
- 济(135106)
- 经济(132507)
- 管理(116823)
- 研究(109336)
- 理学(99737)
- 理学院(98586)
- 管理学(96864)
- 管理学院(96292)
- 中国(83019)
- 京(65209)
- 科学(64973)
- 财(60424)
- 所(54387)
- 中心(50165)
- 研究所(49167)
- 农(48333)
- 江(47928)
- 财经(47611)
- 经(43105)
- 范(42805)
- 业大(42592)
- 师范(42413)
- 经济学(42255)
- 北京(41280)
- 院(39616)
- 州(37991)
- 经济学院(37644)
- 农业(37126)
- 基金
- 项目(203730)
- 科学(162177)
- 研究(150468)
- 基金(148571)
- 家(128912)
- 国家(127835)
- 科学基金(110444)
- 社会(98271)
- 社会科(93200)
- 社会科学(93181)
- 省(79853)
- 基金项目(77907)
- 自然(69618)
- 教育(68994)
- 自然科(67950)
- 自然科学(67931)
- 划(67143)
- 自然科学基金(66691)
- 资助(60340)
- 编号(59732)
- 发(49102)
- 成果(48249)
- 重点(46671)
- 部(45039)
- 创(42464)
- 课题(42070)
- 国家社会(41181)
- 创新(39722)
- 发展(39408)
- 教育部(39015)
- 期刊
- 济(159043)
- 经济(159043)
- 研究(95728)
- 中国(62936)
- 财(46384)
- 管理(45622)
- 学报(44568)
- 农(44222)
- 科学(43277)
- 大学(34862)
- 教育(34240)
- 学学(32729)
- 融(30844)
- 金融(30844)
- 农业(30133)
- 技术(29043)
- 经济研究(25509)
- 业经(25313)
- 财经(24303)
- 经(21037)
- 问题(20499)
- 技术经济(16577)
- 业(15841)
- 贸(15214)
- 统计(14822)
- 资源(14767)
- 世界(14679)
- 图书(14273)
- 商业(14112)
- 版(13893)
共检索到476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昊青 李建华
发展核电、开发利用核能充满复杂而多层次的价值矛盾,在巨大的生态与经济利益和风险之间,核电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安全的威胁问题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价值难题和伦理争论,成为影响核电发展的关键。核电的安全、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一系列的伦理问题,要保证核电可持续发展并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且不损害人类利益,不能犯“技术决定论”的错误,必须辅之以伦理之轨。伦理之轨通过深入核电发展链的各个环节,对核电发展进行伦理价值观的批判和引导,参与战略选择使之得以规约,并保障核电发展有益于人类合的目的性价值得以实现。
关键词:
核电发展 安全 人因事故 伦理思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承宗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传统生态伦理观的经济学缺陷越来越明显。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它的存在是有经济学依据的。这种经济学依据可以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以及和谐生态伦理与实践的关系两个方面解读出来。和谐生态伦理的基本主张所蕴涵的经济学内涵使我们对它的存在不仅不能怀疑,而且要对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作认真的思考。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和谐生态伦理 经济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小燕 黄欣荣
共享经济可能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需要结合商业伦理的效用主义、道德权利、公平正义等伦理原则来进行分析。从效用主义原则来看,共享经济有望增加社会效用,但对其效用的衡量要充分考虑反弹效应的影响;从道德权利原则来看,共享经济在促进某些群体某些道德权利实现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妨碍其他群体某些道德权利的实现;从公平正义原则来看,共享经济促成了一种按需分配的分配关系以及人人参与的生产关系,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莹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实现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重要跨越,生态经济伦理观应运而生。生态经济伦理观内容广泛,涵盖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方方面面。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经济伦理观是人类探索出的一种长效发展机制,生产领域具有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特点而消费领域则以适度、节约、简朴作为基本原则。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伦理 绿色消费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士青
科技是人基于其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出来关于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方法体系,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底蕴。科技以人为本精神决定科技的真、善、美品格,要求现代科技发展坚持求真务实、基本权利保障、和谐共存的法伦理向度。在现实中,现代科技发展的法伦理向度常常因科技异化的影响而发生偏离,科技之伪恶丑现象使科技之真善美品格受到冲击。走出科技异化造成的法伦理困境、强化现代科技发展的法伦理向度,德法并举是根本保障,科技伦理法律化是关键和核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晶晶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引起了人类道德生活的一系列变化,促使人们产生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现代道德观念,也孕育和产生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与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种科技伦理学的兴起,为科技发展的伦理思考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关键词:
科技 人类 伦理 挑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瑜
伦理经济是人们以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评判、制约和指导人们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简单的说,伦理经济就是以一定的经济伦理思想作为指导的经济活动。伦理经济是一种讲究伦理道德并通过伦理道德牵引和谐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和谐是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的统一。经济和谐在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意义和作用。经济和谐的内涵阐释有以下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卞一洋 张治河
我国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生态问题和气候异常现象日益突显。要解决这一问题,向全社会普及低碳经济和生态伦理规范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在介绍低碳经济和生态伦理规范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低碳经济和生态伦理规范普及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普及低碳经济和生态伦理规范的若干路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伦理规范 科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卫国
商业伦理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经济体制转轨、新旧道德体系冲突、主流信仰的缺失、企业管理者轻视和忽视伦理等原因导致中国商业伦理缺失。然后提出了加强商业伦理建设的措施:制定并执行企业伦理守则、加强员工伦理教育和深化社会监督硬化商业伦理。
关键词:
商业伦理缺失 转轨经济 企业伦理守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翠新
循环经济的发展,既关乎政府的主导责任,关乎企业的主体责任,也关乎公民的参与责任;既有法律的明确规约责任,又有道德的自觉约束责任;既有当前的责任,更有未来的责任。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说(对未来后代和整个自然界担负实质责任、自然责任,归根结底又是对嵌入到自然和社会之中的我负责任)可以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各方主体承担的责任提供理论根基:责任主体或像父母对孩子施与不求回报的关怀、教养与奉献那样,去守护子孙后代和大自然,或像政治家们那样谋求民众的长远幸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责任 生态 约纳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苏喜 张倩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新的发展观,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发掘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茅于轼
对局的概念来自博奕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与人的相互作用由于各方所选择的策略不同而有不同的结局。对各方所选策略的每一种可能的组合均有一确定的结果,这就是各方的得分。零和对局是指一种博奕,各方策略交锋的结果是得分之和等于失分之和,就全局而论既没有净的遗失也没有净的得益。一方之所失恰为另一方或几方之所得。零和对局的突破是指全局而言或产生了正的收益,或产生了负的损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能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需要建立一种健全的产权制度 ,以确保人们正当的财产权益 ,促进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 ,我国的产权制度还不健全 ,产权领域存在着严重的败德行为。要克服产权领域中的败德行为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 ,就必须在全社会构建一种健全的现代产权伦理。产权伦理作为调节人们之间财产权利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既是一种制度伦理 ,也是一种行为伦理。它既是一定产权制度确立的价值依据 ,也是保护主体产权 ,降低产权交易成本 ,促进产权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产权 产权伦理 产权保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锦伟
李伏明博士的《制度、伦理与经济发展——明清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研究(1500—1840)》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从制度和伦理视角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杰作。它特点突出,主要表现为敢于质疑、见解独到,史料翔实、论据充分,立意新颖、独具慧眼等,该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明清 社会经济史 制度 伦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晔 牛宇帆
人性失落已经被现代社会所公认:物欲泛滥导致的信仰危机;利己主义横行导致的道德危机;人的功能化导致的价值危机。由于道德教育具有复归人性的责任,因而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型德育观也肩负起这一使命,使其本身具有了多重复归人性的精神意蕴,包括敬畏生命的态度致力于重塑人性的信仰,守护共生的理念期待重构人性道德,关爱己他则呼唤发现人性的新价值。而想真正做到人性复归,必须经由道德教育的实践:一方面通过提升道德教育灵性,突出超越性意蕴;另一方面进行文化改造,实现文化转向;最后,充实道德教育内容,应对愈加复杂多样的道德情境和人
关键词:
人性复归 生态伦理 生态德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