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5)
2023(15575)
2022(12949)
2021(11956)
2020(9798)
2019(22711)
2018(22506)
2017(43617)
2016(23100)
2015(26104)
2014(26009)
2013(25272)
2012(23142)
2011(20884)
2010(21167)
2009(19389)
2008(18925)
2007(16677)
2006(14711)
2005(13444)
作者
(64461)
(53754)
(53505)
(50810)
(34258)
(25574)
(24172)
(20823)
(20511)
(19105)
(18342)
(18205)
(17163)
(16919)
(16640)
(16594)
(16007)
(15426)
(15421)
(15407)
(13473)
(13018)
(12971)
(12339)
(12068)
(11999)
(11844)
(11781)
(10748)
(10392)
学科
(101727)
经济(101594)
管理(69955)
(67380)
(55039)
企业(55039)
方法(42571)
数学(36871)
数学方法(36204)
中国(29460)
(28111)
(25503)
业经(24096)
地方(23759)
(21917)
农业(19145)
(17801)
理论(17259)
(17081)
银行(17064)
(16760)
贸易(16746)
(16675)
金融(16671)
(16413)
(16172)
技术(15843)
环境(15441)
(15307)
财务(15228)
机构
学院(328237)
大学(326438)
(137815)
经济(134991)
管理(128460)
理学(110403)
理学院(109251)
研究(107955)
管理学(107174)
管理学院(106557)
中国(83099)
(68823)
(66102)
科学(62747)
(52269)
财经(51578)
中心(50210)
(49686)
(48286)
研究所(46885)
(46757)
业大(44704)
北京(43315)
(43036)
经济学(42742)
师范(42625)
(39574)
(39468)
财经大学(38337)
经济学院(38310)
基金
项目(217703)
科学(173899)
研究(162873)
基金(158685)
(136523)
国家(135376)
科学基金(118364)
社会(105181)
社会科(99880)
社会科学(99860)
(85536)
基金项目(82840)
教育(76228)
自然(74843)
自然科(73148)
自然科学(73132)
自然科学基金(71769)
(71422)
编号(66482)
资助(65046)
成果(53659)
(50308)
重点(49215)
(48582)
课题(46312)
(46297)
(44183)
国家社会(43705)
创新(43287)
教育部(42583)
期刊
(156061)
经济(156061)
研究(98751)
中国(68467)
(52116)
管理(51006)
(45181)
学报(44540)
科学(43925)
教育(39280)
大学(36195)
学学(34009)
技术(32344)
(32053)
金融(32053)
农业(30664)
业经(26506)
财经(26035)
经济研究(24847)
(22377)
问题(20084)
技术经济(16361)
统计(15857)
(15772)
理论(15020)
商业(15001)
(14749)
(14681)
(14589)
科技(14587)
共检索到495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琨  吕波  
完善的商圈发展动力机制能够促进各种动力互相搭配,互相激励,从而有效、持续地促进商圈的发展。本文在提出商圈动力发展系数的基础上,对商圈的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量化研究,该研究有助于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商圈发展的动力系统,预测商圈发展的未来潜力,从而对商圈选址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景诗龙  王俊豪  
PPP模式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从动力机制角度研究中国PPP模式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中国PPP模式发展动力机制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它主要由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及相互作用机理构成。其中内在动力主要包括利益驱动力和协同推进力,外在动力主要包括制度保障力、监管约束力和市场促进力。本文以此为导向对当前中国PPP模式发展的动力障碍进行系统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中国PPP模式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丽园  张云川  
通过对商圈的相关研究,提出新的结合商圈因素的加油站选址方法,并建立目标商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最后,对枣阳市中石化分公司加油站选址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验证目标商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使得加油站商圈选址模型更具有实际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羿  
社区商业的出现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问题,而且作为一种基础型商圈对整个城市的商业也起到了补充作用,是整个城市商业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社区商业起步较晚,同时发展较不平衡,目前存在问题主要有:规模发展不均衡、业态布局不合理以及运营管理不规范等。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商圈理论,通过对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经验的借鉴,并对影响社区商业开发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到适合我国社区商业的开发模式,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启示,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德元  
城市化是人口和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的结构转变过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逐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城市化动力机制,促进要素的空间聚集。在发展路径上,要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冷成英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从投资驱动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但其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仍有待深入探讨。本文以我国1998—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负向的资本积累效应和正向的劳动供给效应、效率提升效应是投资率变化的核心驱动因素;(2)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资本积累效应、劳动供给效应、效率提升效应的相对均势变化导致投资率随资本积累呈倒"U"型变化,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投资驱动模式必将转向高质量发展;(3)从地区角度看,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在2019年已越过倒"U"型的顶点,进入投资率随资本积累下降的阶段,这给部分省份期望通过高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观念予以警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眭海霞  韩淼  尹宏  
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和新动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具有重要价值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农商文体旅融合模式、动力机制以及优化路径等进行研究,认为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融合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可以分为原动力、拉动力、推动力和支持力。最后,文章提出通过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资源利用、创新产品开发和强化业态打造,构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路径,推进农商文体旅全面深度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保玲  王绪广  
"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既取决于企业转身触网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政府策动与农民需求拉动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网上供销社模式的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越位担当主导者;田田圈模式的问题是政府缺位,未扮演好推动者角色。本文提出应从定位政府角色与明确企业功能两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彭芬  张明玉  孙启萌  
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发展动力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动力机制由外源动力机制和内源动力机制构成,外源机制包括经济制度、产业政策、经济技术水平,内源动力机制包括收益预期、竞争、分工与协作,内外源动力机制的核心动因是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并构建了动力机制模型,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保玲  王绪广  
"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既取决于企业转身触网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政府策动与农民需求拉动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网上供销社模式的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越位担当主导者;田田圈模式的问题是政府缺位,未扮演好推动者角色。本文提出应从定位政府角色与明确企业功能两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华晟  
集群战略日益广泛地被运用于招商引资 ,旨在增强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与粘合力 ,从而促进地方持续发展。浙江嘉善木业集群的经验表明 ,外资能否持续推动地方集群的发展 ,除了受地方制度成本及集群外部效应的影响之外 ,还更取决于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融合方式与程度。在学习能力和企业家精神较强的地区 ,民营企业在外资企业的示范带动和竞争压力下 ,能够通过持续的知识积累和自主创新 ,增强并突出自身优势。届时 ,外资企业不但能够获得纯经济外部性 ,还能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外部性 ,并受此驱动与地方资本有效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德富  黄宏纯  王洪元  
文章以产业融合为研究视角,从养老服务业和房地产业融合的角度认为养老地产是养老服务业与房地产业融合。在此基础上分析南宁市养老地产的动力机制,即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政策引导为拉动力,房地产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形成供应整合推动力。最后,分析养老地产发展模式,重点围绕土地供应及获取模式、产业融资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三个关键维度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出南宁市养老地产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守红  
苏锡常,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都市区构成,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苏锡常非农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备了都市圈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中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由团块状向带状转变,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则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苏锡常都市圈属于多核心的网络状空间结构,包括3个中心城市、9个次级城市和7个城镇发展轴。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乡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促进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樱  古继宝  
区域发展模式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现象。论文通过归纳法给出了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认为自然、历史、居民、政府等四大要素是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基础与动力所在。论文选择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作为典型,通过将区域发展模式这一概念加以操作化定义,对三大模式进行了测量与比较,发现模式之间既有趋同的一面,又有差异化的一面。从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动力角度分析得出,我国模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趋同的力量与各自探索、形成自身特色的力量同时存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各自探索、形成区域特色的力量更为强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立军  
本文是作者研究“义乌模式”的新作,系1999年、2002年发表的“一论”、“再论”的续篇。文章提出,“义乌商圈”是国内外所有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或企业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经济主体或区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与交流网络。目前,“义乌商圈”已具雏形,其今后演进的必然趋势,就是再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使义乌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的商务中心(即中央商务区),可简称为浙中商务中心。为了促进浙中商务中心的建设和义乌商圈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软硬环境等举措,实现“义乌模式”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